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胡小蝶,因為不堪忍受魏萊等同學的霸凌,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在最美好的年紀,離開了這個世界。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她的自殺,完全沒有警醒魏萊,她們對待死亡,異常的冷漠。她們沒有因為胡小蝶的死,覺得自己做錯了,沒有愧疚,甚至在魏萊看來,胡小蝶死了,她父母還可以領一大筆錢,一輩子都賺不來的錢。

這個時候,估計很多觀眾,氣得要死。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當陳念被當作了下一個霸凌的目標,她被人在身後狠狠一腳踹到在地,被關在廁所無法出來,被排球砸頭,被推下樓梯。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甚至被打耳光,被扒衣服拍裸照視頻,這個時候,無數觀眾都覺得,魏萊真的該死。

直到她真的被陳念從臺階上推下去,摔死在臺階上時,很多觀眾都會覺得她死有餘辜,這是報應。(飾演魏萊的演員周也,表演時真的是在臺階上滾下來的)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胡小蝶就是因她而死,她本來就算是一個殺人犯。如今又欺負陳念,罪不可赦。

不過,還是要提出一個問題:魏萊真的該死嗎?

雖然她不是直接殺死胡小蝶,但她是所作所為,是一步步把她逼到了絕路。胡小蝶走不下了,才選擇了結束生命。

但是,有人一定會後悔。

這個人,就是她的母親。雖然魏萊的母親,只有一場戲,不到一分鐘的戲份。但是,導演卻把這個角色表達的很立體。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她去學校解決魏萊的事情,說出的話讓人覺得,問題就是出在她這。她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不一樣,要比別人都優越。

她沒有認為胡小蝶跳樓自殺,是自己女兒的錯。反而說,是對方家庭的原因,胡小蝶自身心理素質差,學校也應該承擔責任。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她說,魏萊還是單純,她不吃虧誰吃虧。

當時,坐在一旁的魏萊,完全了沒有愧疚,她認為她媽媽說的就是對的。哪怕是自己真的犯錯了,警察都找上門來了,她媽媽也會處理好。

正是她母親對她的袒護,對她犯下大錯的無視,才讓魏萊更加變本加厲。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如果這一次,她母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知道女兒犯下的錯誤有多讓讓憤恨,她就不該如此輕飄飄地處理。

家庭教育在某一方面,有時候跟養狗差不多。主人認為不拴狗繩,就是對狗的愛護。可一旦狗失去控制,給別人造成傷害,那麼受苦的就是狗。要麼被別人打死,要麼被收走,要麼被安樂死。

孩子也一樣,如果總是護著她,哪怕犯了錯,也要無視,不去糾正。那麼等待她的,只能是犯更大的錯,甚至無法挽回。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魏萊的屍體被發現和確認身份後,魏萊的媽媽出現了,她在那嚎啕大哭,無處宣洩。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認為不一樣的女兒,最終是這樣一個結局。

魏萊的家庭條件優渥,父母都在,人長得好看,學習成績好,本來可以考清華北大的,但因為家庭教育環節出現問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霸凌從何而來呢?在兩種家庭教育中,容易引發孩子在外的霸凌行為。

第一種,放任型教養方式,父母對孩子無限寵溺,沒有底線和原則,孩子會變得目無法紀、冷漠殘酷,甚至以欺負弱小者為樂。

魏萊就屬於這一種,因為她母親的無限溺愛,造成了魏萊的霸凌行為。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第二種,專制型教養方式,父母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要麼模仿父母的攻擊行為,習得暴力和攻擊行為。

欺負陳唸的其中一個女孩子,就屬於這種。在被陳念告發後,她父親在班級外,瘋狂地打她。她無法向其根源發洩,就會轉移目標向他人攻擊。

少年的你:魏萊真的該死嗎?很多人會這麼覺得,但有人一定會後悔

​霸凌者都該死嗎?這是一個深沉而複雜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