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被囚禁9年的人、一對被囚禁7年的母子,和1個被囚禁一生的家族

剛剛在刷頭條新聞的時候,一則發生在荷蘭,關於一家七口被一個農場主在地下室囚禁九年的新聞引起我的關注。

隨即想起曾經看過的兩部電影,愛爾蘭的片子《房間》和美國恐怖片《遺傳厄運》。

最近有段時間沒有更新影評。一方面最近狂刷某部美劇,閒暇時間仔細翻譯解讀我的有關於古書《酉陽雜俎》的專欄;另一方面有感於頭條平臺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某些自媒體賬號‘青雲計劃’洗稿抄襲的新聞,覺得很多和我一樣的頭條作者,兢兢業業地努力,卻沒能得到公正的對待,所以更新起來,也心灰意懶了,懈怠了。

但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哪有什麼公平可言。只講耕耘,不問收穫——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創作者體現自我價值的最高境界,對不對?權當這是閒話加牢騷了。現在安利一下《房間》和《遺傳厄運》這兩部電影。

《房間》:最撕心裂肺的疼痛,來自於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惡

7個被囚禁9年的人、一對被囚禁7年的母子,和1個被囚禁一生的家族

《房間》海報

電影講述了一個叫喬伊的女孩,被一個老男人拐騙,之後被囚禁在他房子後院的棚屋裡,長達七年之久。期間,她遭到多次強姦,並生下了一個小男孩。

依靠著那個老男人給予的時不時的補給,母子二人雖艱難、但堅強地活著。善良而單純的母親身遭如此厄運,仍不輕言放棄內心對於‘世界很美好’這樣美好的信念,她竭盡所能,為幼小的兒子創造了一個安全而快樂的成長空間。那個狹小而逼仄的房間,成了年幼的孩子生活成長中最神奇的天地。當孩子過完五歲生日的時候,母親決定告訴他真相,告訴他其實在這個小小的房間之外,還有一個無比廣闊而美好的世界。

母子二人決定逃離,開始策劃離開這個囚禁著她們的房間。然後放棄過去,擁抱新的生活。

影片的前半段,沒有繁言絮語,直白地描述了母子二人在被囚禁的房間中艱難度日的景象。在觀影的過程中,我的心數次被某種柔軟而痛楚的情愫擊中。毫無疑問,一個美麗單純善良的姑娘,遭遇這樣的噩運,是無論任何一個對人生、對生活懷有感激和抱有希望的人,所不能接受的。我們無法切身感受,也無法想象,這樣的人生對於她來說,究竟是一種怎樣痛徹心扉的體驗。

7個被囚禁9年的人、一對被囚禁7年的母子,和1個被囚禁一生的家族

《房間》劇照

然而更加可怕的是,這並非是創作者杜撰出來用以勾引觀眾眼淚的作品。有網友發出故事梗概改編自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案件的細節。這就更恐怖了,而且仔細想想,類似這樣弱勢群體被性侵、被虐待、被囚禁,過著慘不忍睹的生活的新聞並不少見,反而曾經——直到現在仍不時見諸報端或者新聞媒體。

我曾經翻看一本敘述新中國成立後某個死刑女囚故事的紀實類書籍。講述一個偏遠山村的女孩,從小缺乏父母關愛與有效教育,後來因為家庭變故淪為換錢的商品。先是嫁給一個殘障者,後來被丈夫的同門兄弟囚禁起來淪為性奴,甚至被逼迫賣淫接客,遭受全村人的姦汙。經過多次逃跑,被虐待的程度反而變本加厲。那是在司法制度仍不夠健全的年代,她曾經在逃出去後,求助當地政府甚至警察,但都未能給予她任何實質性的幫助。終於在某一個實在無法忍受的瞬間,她用一把私藏起來的菜刀奮起反抗,砍殺了多年來對她施加汙辱的多人,最終她被槍斃。

這種悲慘的遭遇當然能夠獲得眾多人的同情和眼淚。但是電影《房間》表現手法的不同之處在於,主人公在那樣的處境之下,依然向兒子灌輸‘世界很美好’的概念,為他創造一個兒童本該有的快樂成長環境。電影的後半部分,隨著那段扣人心絃的逃跑,母子二人重歸大眾社會。兒子終於見到此前只在母親口中所描述過的美麗世界。但是母親卻陷入深度抑鬱,她長久地無法從那些濃厚的陰影中走出來,她試圖自殺,一直到兒子告訴她:“但你是個媽媽啊!”

在逼仄的地下室裡茁壯成長,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卻逐漸凋零的信念和責任終於在兒子的鼓勵和母愛的本性驅使下,重新煥發新生。這樣的結尾,不但對主人公自己,還是對我們觀眾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

《遺傳厄運》:要記住,這個世界並非永遠溫情脈脈

本來我並不喜歡這類過於重口味、充滿邪惡、甚至有點……古怪的恐怖片。但是因為對於女主演託妮·科萊特的推崇和喜愛,電影出來的時候我還是去看了。她在20年前的經典電影《第六感》中的表演令我驚為天人。

這是一部典型的恐怖電影,內裡包含各種諸如靈異、兇殺、異能、血腥等恐怖元素,適合愛好此類型影片的觀眾。它講述了一個四口之家在老祖母去世之後,女主人逐漸感覺到某種特異而邪惡的力量逐漸侵入她們的生活,隨著各種各種無法解釋的現象和厄運來襲,隱藏在這個被詛咒的家族中的某種邪惡秘密逐一浮現……

7個被囚禁9年的人、一對被囚禁7年的母子,和1個被囚禁一生的家族

《遺傳厄運》海報

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借鑑了《閃靈》的敘事結構和表現手法,層層推進,並不總是一驚一乍,卻能使沉浸在觀影體驗中的觀眾獲得毛骨悚然的恐怖效果。

電影中使我感興趣的是它對於邪教的描述,在劇作者看來,大概那些邪惡宗教的恐怖力量,是幾乎令人無法抗拒的。它對於普通人精神力量的摧殘輔以幾乎無孔不入的洗腦效應,總能使得受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正如我們開頭所講的那個新聞,一家七口被一個農場主囚禁九年,這絕對不是單純的暴力的脅迫,而更多摻雜了對於受害者精神和意志的重洗。那裡果然有一個邪惡的宗教,全方位地改變了受害者的價值和世界觀,加上施暴者時時刻刻的戒備,七個人被一個人囚禁,這樣看來,這個新聞倒也並不足為奇了。

我們都知道傳銷的危害性。從我個人來說,我幾乎打小就明白,傳銷不是個好玩意兒。念高中的時候,老師也不厭其煩地向我們灌輸過千萬要時刻警惕那種危害的說教。待到逐漸成年,我和我周邊的人,更加清醒這種危害的可怕。直到我一個同學——某天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是正從事某個可以賺大錢的好行業——我才豁然醒悟,那些看似簡單而愚蠢的洗腦,事實上並不簡單,更不愚蠢。

7個被囚禁9年的人、一對被囚禁7年的母子,和1個被囚禁一生的家族

《遺傳厄運》海報

有一個作家,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藍本,寫過一本書,我忘記我是什麼時候看過的了,也忘記了具體細節。他本來是一個大學生,頭腦聰明且清醒,擁有光輝的未來的人生規劃,在那個各種離譜而邪惡的思想滿天飛的年代,他時刻警醒自己,同時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嚴格把控自己的、擁有超強自制力的人。事實上在生活的多個方面,他的確是這樣一個人。

但是因為某個機緣巧合,他結識了幾個女孩,參加了一場打著科學名義的所謂講座。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可能將要陷入被洗腦的進程,他想要脫身,但是回家已經沒有公車了,剛認識的朋友周到而充滿愛心地幫他安排住所。就這樣,經過幾次看似意外和巧合的緣由,他徹底淪陷,成為邪教徒中的一員。

直到後來,家人費盡周折找到他,他仍舊沉迷其中,並且認為所有針對他的勸誡其實才是真正邪惡的。父親強行將他帶回家中,並告訴他:”在家裡老老實實住上五天,如果你還想回去,沒人會阻止你。“

五天之後,他幡然醒悟,如同剛剛經歷過一場噩夢般,大汗淋漓地清醒過來。”你不知道那一刻我有多清醒,有多慶幸,同時有多羞愧。“作者寫道:”我曾經以為所有那些人都是可笑的傻瓜。“

他後來的人生始終在和各種邪惡的洗腦活動做鬥爭,通過寫書、演講等方式,拿自己的親身經歷時刻警示和提醒著人們: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足夠聰明,只有傻瓜才會會陷入其中。

2008年德國電影《浪潮》即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描述這個主題的電影,教授通過遊戲的方式,本意是喚醒新生代學生們對於納粹的反思和警醒,結果卻適得其反。那些孩子們最初抱著玩樂心態,卻不知不覺地滑入‘獨裁’和‘納粹’的深淵……

這個世界的可怕之處,正在於它並非總是那麼脈脈溫情。看似陽光溫暖的美麗外表下,總是潛藏著各種足以使人墮入災難和厄運的漩渦。觀看《遺傳厄運》,在體會恐怖片的快感同時,能夠讓觀眾警惕人生中的這些真正的‘厄運’,這是我希望看到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