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為什麼美籍華裔科學家會如此出眾?共63位其中8位諾獎

如果問你我國在學術領域有哪些國際性的人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大多數答案都會是楊振寧、李政道、陳省身等這些科學家。而在這些科學家當中,不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多都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眾所周知,美國強大的經濟、發達的教育和造就了良好的學術氛圍。但是,在眾多美籍華裔科學家中很多都不是在美國出生的,換句話說這些科學家在成名之前大都是從中國進行知識移民前往美國的。

觀點: 為什麼美籍華裔科學家會如此出眾?共63位其中8位諾獎

據統計,在六十三位著名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中,有60位是從中國(含港、臺、澳)前往美國,僅有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在美國出生。而在赴美前,有45人在國內完成了本科教育,之後在美國繼續進行深造。在這63位科學家中,只有林同炎、貝聿銘為碩士學位,其餘均為博士學位。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多是中國移民而非美國土長這種現象?二戰後,華人在美國科學界的崛起,提升了華人在美國乃至世界上的形象。美國前總統卡特曾對鄧公說過:“華裔人數之少,與其對這個國家貢獻之大,不成比例”。

1926-2011年,美國公民共有二百四十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出生或生活在1926-1980年的美國華人共有8人,佔獲獎總數的3.3%。而在這些美籍華人科學家,大都出身書香之家,家庭多為中國舊社會的精英家庭,他們都受到優質的教育,而朱棣文、錢永健,不僅是第四代來美的知識移民的後人,他們的父親都是有影響的科學家,而且他們的母親也都出自精英家庭和名牌大學。擁有這種家庭背景的華人在當時的美國也是屈指可數。所以能夠擁有現在的學術地位,與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不無關係。

目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共有8位,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高琨。獲得沃爾夫獎的有三位:陳省身、丘成桐、吳健雄。

觀點: 為什麼美籍華裔科學家會如此出眾?共63位其中8位諾獎

從上來看,美國似乎成為了科學家的搖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籍華人科學家如此出眾?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