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項目的運營,提前需要考慮的3個方面

最近接手了一個項目,按照之前的經驗做了一些工作,發現都是無用功,深度思考失敗的原因在哪裡,個人總結了以往和這次做項目的經驗,總結了以下三個步驟。

新接手的項目,對於項目的前面做過的事情並不清楚,茫然的做運營方案反而容易出問題,最好的方式,和公司的運營人員或者參與項目的其他人聊一聊,看看項目之前用過哪些手段,取得效果如何,用戶反饋如何,接下來考慮有什麼手段促進增長。細節性的考慮在以下的內容中。

公司業務目標

這一點至關重要,再做項目之前,一定要找到負責人瞭解清楚,目前公司的業務方向和目標。

目標要了解整體目標和階段性的目標,接手項目首先要解決階段性目標,根據階段性目標整理需要的事情,深入瞭解階段性目標,切忌不能聽從別人的片面之詞,哪怕這個人是公司的決策層。

做新項目的運營,提前需要考慮的3個方面

要思考,解決目前的問題,是為了用戶流量,還是為了流水,還是為了ROI,其實這三種的玩法是不同的。

1.1、流量

如果一切為了流量,整體就變得簡單了,根據以往公司獲取用戶的單價,設定合理的渠道,只要渠道價格低於或者等於公司以往的單價都ok。

大流量、小流量

做流量的前提,看公司已有的用戶基礎。根據公司產品形態決定大流量和小流量,小流量一般在公司起步或者測試產品的階段,大流量存在已經驗證mvp,需要大量的用戶數,具體玩法參考第三階段。

1.2、流水

流水的階段,大多數是面向VC工作,也就是公司目前處在融資的關鍵階段,流水作為對外宣傳的必要的一種手段。

這個階段需要反覆配置手頭已有資源,根據產品的特性進行不同的操作,一般閱讀量的產品,增加用戶的閱讀時長,賺取更多的廣告費,當然,也可能會存在做假量的情況,做假量和上游的廣告商配合起來,非常容易實現。

針對用戶的閱讀時長,可以做一些活動,或者個性化推薦系統,增加現階段的用戶粘性。

如果是以銷售額為基礎的產品,推薦用戶更加喜歡的內容,或者策劃活動,以更多的促銷手段刺激用戶的購買力,一般的做法是透支用戶未來的消費能力為基礎,比如最近的雙十一,數據之所以那麼好看,壓榨了前1個月,透支後1個月的大多數用戶的消費能力,把雙十一的數據做的很好看。

1.3、 ROI

如果是ROI,這就需要精細化運營,需要把以往的數據分析的特別透徹,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推薦不同的內容和產品。

以更小的代價做更有價值的回報。ROI可以劃分兩種,一種是短期數據,一種是長期數據。

短期數據:這個月獲取了20萬的用戶,花費了100萬,整體的利潤做到500萬,那麼ROI就是1:5,如果公司算上所有的開支,做到1:3就可以收支平衡,那種玩法是持續下去的。

長時間的數據主要包含,這個月獲取20萬的用戶,花費了100萬,整理收益為60萬,用戶的續費能力較強,平均每個用戶生存週期能夠做到300萬,一個用戶可以做到1:3,整體上是盈利的,那麼玩法就可以持續。

長期數據:一般都有自己的盈虧平衡模型,只要結果高於這個模型就可以持續發展。

針對公司的目標,選擇相對應的玩法,當然有些公司真實目標,並不是某個核心人物告訴你的結果,在某個階段會把自己的個人想法加進入,偏向完成他個人的目標,在公司內部極有可能會出現,公司的戰略目標為用戶數量,而某個負責人既想要用戶數量,也想保證公司的ROI,而你的出現恰恰是幫他完成ROI而已,而公司真實的目標為用戶數,你做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最為核心的價值。

識別項目的目標,看領導真正做什麼,而不是聽他說什麼。

用戶特徵

用戶特性是每個項目都不能落下的過程,遠離了用戶做項目,勢必項目不會走的太遠。


做新項目的運營,提前需要考慮的3個方面

2.1、渠道增長型項目:

用戶數據大多為渠道的用戶數據,選擇適合渠道中產品相符的用戶,通過了解用戶的喜好特徵,做出用戶喜歡的內容,把用戶吸引過來。每個渠道的優劣,需要進行測試才能確定。

2.2、留存增長型項目:

每個產品的留存增長,都要確定用戶留存的臨界點,這個需要對用戶進行數據多維度分析之後才能得出結論,而且要從不同維度對用戶進行劃分,最常見的為:年齡,性別,地域等通用型維度,特定維度需要根據自己的產品設定,比如aixcoder的留存,按照語言、使用時長進行了劃分,最終確定留存的點在時間維度,使用時長1個小時,先薦插件的留存,按照軟件、時間、資源數量進行了劃分,最終留存的點也是在時間維度,使用10分鐘並看到反饋效果。

2.3、收益增長型項目:

收益增長型的項目做起來比較麻煩,既要考慮按照維度劃分的用戶的特徵,也要考慮用戶已經購買過的產品。比如個人的知乎會員,我已經購買了知乎會員,再給我推送知乎會員,短時間內我不會購買,大概率根據我學習內容特徵,推送我喜歡的課程,成功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用戶特徵的劃分,除了我們常用的特徵,成功率更高的特徵,大多是產品本身的特殊特徵,而不是用戶的通用特徵,所以,更多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在產品本身的特徵。不過現在的AI的發展必然會讓用戶特徵更好的使用,更方便完成留存型和收益型的項目。

玩法篩選

根據公司的業務目標和目前的用戶數量,配置不同的玩法,而不同的玩法又需要不同的好點子,所有的點子要依據第二階段的用戶特徵來做,而不是根據運營人員拍腦門的想法。

做新項目的運營,提前需要考慮的3個方面


3.1、用戶流量

用戶流量目標和下沉人群,在用戶比較少,特別是低於1萬用戶的時候,大多的情況下需要渠道拉新,如果有了一定的用戶數據,而且用戶為下沉市場可以利用裂變的方式來做,如果不是下沉市場,做裂變的效果沒有下沉好,需要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拉新。

如果需要大量的用戶增長,則需要大量的資金預算,如果領導告訴你,我們需要增長20萬的用戶,但是還沒有預算,你可以寫10W+的公眾號文章,還是儘快跑路吧。

3.2、銷售額型

涉及金錢的玩法就比較多,既要增長又要ROI,這類的玩法大多是花錢買精準流量,在新流量進來的時候就可以完成ROI,而且轉化全都放在第一步,後期續費暫時不考慮在範圍之內,如果目前僅為銷售額的增長,則需要更多的活動轉化已有的用戶數據。

運營的套路多、玩法也多,根據目標配置自己的套路,在真正做運營的時候,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新接手一個項目的時候,大致流程不外乎先了解公司目標,瞭解用戶群體多維度特徵,根據公司目標和用戶特徵配置自己的玩法,也大致描述了常見的一些情況,如果你遇到的情況不在這些範圍之內,需要自己勤思考、多摸索,或者留言交流。

做項目的同時,要學會把握項目的進度,把事情做到心中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