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時間前面的人——鞍山勞模王崇倫

他,著名勞動模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正式代表並當選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屆代表。他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的事蹟曾被編入小學生語文課本,發明的"萬能工具胎"圖片被印成郵票。他多次被評為遼寧省、鞍山市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生產者,並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就是革新能手——王崇倫。

走在時間前面的人——鞍山勞模王崇倫


王崇倫,1927年7月2日出生於鞍山市沙河區北頭街村一貧苦農民家庭。1941年,王崇倫加入鞍山滿洲神鋼廠,這年他才14歲。1949年8月,王崇倫進入鞍鋼軋輥廠,成為解放後鞍鋼職工隊伍中為數不多的年輕高級技工之一。兩年後,由於工作的需要王崇倫調至鞍鋼機修總廠四機修廠工具車間。機修總廠各種機加設備齊全,王崇倫走進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廣闊天地。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鞍鋼的生產建設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就在這時,鞍鋼礦山生產一線告急:大批鑿岩機因缺少備件卡動器,而被迫停止作業。試製卡動器的特殊任務最終落在王崇倫所在的工具車間。試製剛剛開始,就遇到了“攔路虎”。第一道工序的車床加工只需45分鐘就能加工一個,而第二道工序插床加工一個卻要兩個半小時。全車間只有一臺插床,廠長、車間主任都在為插床的低效急得團團轉。王崇倫悄悄地搞起了攻關。他大膽的構想用刨床代替插床,制一個圓筒形的工具胎,把插床垂直切削轉變成刨床的水平切削。半個月後,雙頰凹陷的王崇倫把特殊工具胎的圖紙展現在車間領導面前。這個工具胎外殼酷似一臺小電動機,由40多個零件組成,工件可以固定在套子中,旋轉360°,任意選擇加工角度。原來插床只能一次加工一個工件,而工件置放在工具胎內,刨床可以成摞切削,就象穿糖葫蘆一樣方便。大家對王崇倫的奇思妙想讚不絕口。

在車間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幾天之後,一個長達500毫米,直徑200毫米的工具胎安置在王崇倫的刨床上。試車這天,數百人前來觀看。當第一批工件加工完畢之時,計時人宣佈:加工一個卡動器耗時僅45分鐘,更讓在場人震驚的是,以往加工鑿岩機的40多個零件,每加工一種零件都得製作一套專用的卡具,而這一工具胎竟能全部取而代之。經過一番集思廣益,王崇倫創造的這一獨特工具胎被命名為"萬能工具胎"。為此,《工人日報》發表了題為《學習王崇倫的先進榜樣》的社論。

王崇倫繼續攻關奪隘,加工卡動器的紀錄連連取得新突破,由45分鐘提高到30分鐘,最後提高到19分鐘,相當於最初效率的6至7倍,他操作的“牛頭刨”,成了“千里馬”。憑著萬能工具胎,在同時間賽跑中不斷創出奇蹟。1953年,他完成了4年又17天的工作量,被評為鞍山市工業特等勞動模範。團中央專門組織了一次首都青年工人與王崇倫會面大會,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在大會上作了題為《人人都可以做一個先進工作者》的講話。

走在時間前面的人——鞍山勞模王崇倫


緊接著,王崇倫提出了聯名向中華全國總工會建議,在全國開展技術革新運動。他的想法得到了張明山、唐立言、黃榮昌、劉祖威、朱順餘、傅景文的一致贊同。不久,由王崇倫執筆的7人聯名建議信送到了全國總工會主席的手中。中華全國總工會對這封具有特殊價值的建議信進行了專題研究,並於同年4月下發了《關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技術革新運動的決定》。此後,一個群眾性的技術革新運動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蓬勃興起。

1959年初,王崇倫找到老英雄孟泰和盤托出組織全鞍鋼能工巧匠開展大規模技術協作活動的設想。兩位忘年交的勞動模範一拍即合。經過倆人的精心籌劃,年底,鞍鋼擁有了一支以勞動模範、先進人物為骨幹的技術協作隊伍,人數達1500多。每逢星期天,他家門前都停放一排自行車,來自各廠礦的“刀具大王”、“焊接大王”、“吊裝大王”紛湧而至,經過一番切磋交流,不久一場場技術攻堅戰便很快打響。王崇倫的家成了能工巧匠交流聚會的“據點”。這個鞍鋼技協骨幹最熱鬧的“據點”,一直熱鬧了近20年,直至王崇倫調離鞍山。

1959年4月,王崇倫當選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王崇倫應邀參加遼寧省機械工業先進技術表演觀摩隊,先後到瀋陽、丹東、本溪3市23個企業進行技術交流。王崇倫利用交流空隙時間為12家企業解決15項技術難題,各單位紛紛致信鞍山市、鞍鋼,盛讚王崇倫的高尚精神和高超技藝。同年,王崇倫出席全國“群英會”,再度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會議期間,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毛主席稱讚王崇倫是“青年的榜樣”。由於王崇倫的特殊重大貢獻,從1954年到1959年,他先後14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走在時間前面的人——鞍山勞模王崇倫


60年代初,我國遭受連續3年自然災害,大型軋鋼機軋輥被停止供應。鞍鋼各軋鋼廠面臨停產的威脅。在這嚴峻的關頭,王崇倫與孟泰主動請纓,承擔組織研製大軋輥的攻關任務。在他倆的領導之下,500多名由幹部、工程技術人員、能工巧匠組成的技協積極分子眾志成城,從鍊鐵、鍊鋼到鑄造形成一條龍跨廠際聯合攻關。歷時一年之久,先後突破十幾項重要技術難題,終予試製成功大型軋輥,填補了我國冶金史上的一項空白。此項重大成果轟動全國冶金戰線,被譽為“鞍鋼譜寫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凱歌。”

接踵不斷的技術攻關碩果,對有志於革新創造的先進工人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到1962年底,王崇倫領導的鞍鋼技協隊已擁有15000多人,車、鉗、鉚、電、焊等各工種齊全,設計、施工、搶修配套成龍。這支隊伍憑著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精湛的技藝,先後為鞍鋼解決了一大批生產和技術改造中遇到的難題,而且還應邀為鞍山市、遼寧省、東北地區的許多生產廠家排解重大生產難題,為鞍鋼贏得了殊榮。

1977年3月,一副前所未有的重擔落在王崇倫的肩頭,由他擔任鞍鋼七號高爐改建工程總指揮。這項工程要拆除原有的七號、八號高爐,然後建起容積為2580立方米當時國內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的七號高爐。上任伊始,王崇倫便把行李搬到工地,吃住不離現場。為了發掘參戰的職工的聰明才智,他要求各參戰單位一律成立領導掛帥的“三結合”攻關組,對本單位承擔項目技術難題實行群策群力突破。在工地上,人們時常看到王崇倫手裡捏著饅頭,嘴裡邊嚼邊與攻關組的同志們切蹉破解難題。王崇倫的行動成了一道最有效的動員令,各單位的攻關組很快攻克百餘項技術和施工難題。鞍鋼設計院工程技術人員採取優化組合設計,苦戰了3個月,完成了以往需一年完成的5萬張圖紙的設計任務。修建部職工成功地將高爐安裝主體設備85噸大塔吊整體移位10米,贏得工期1個月……在這次特殊的會戰中,王崇倫親自協調設備供應、後勤服務等單位和部門,使之成為工程服務中配合默契的“一盤棋”。王崇倫還南下上海、北上吉林處理加工訂貨中的棘手難題,爭取173個兄弟企業對鞍鋼這項重大改造工程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1977年12月29日,改建工程勝利竣工後的鞍鋼七號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萬名參戰職工用智慧和熱汗為鞍鋼寫下了具有歷史性的輝煌。該項工程達到了高速度、高質量、低消耗、安全無事故,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投產,創造了我國大型高爐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蹟。

2002年2月1日,王崇倫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5歲。他崇尚首創、潛心鑽研的品質歷經歲月的洗禮現在更顯光彩奪目!正如作家魏巍當年寫到:“您就像一顆宣佈大進攻戰役開始的信號彈一樣,帶著迷人的色彩衝上雲空,它將吸引著萬千忠於祖國的人們,不惜一切地趕上前去,撲上前去......您擺脫了時常捉弄我們的惱人的時間,勇敢地出色地走到了時間的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