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給父母帶,就不可避免要接受老人的一些育兒觀念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23期,原文標題《保護圈》,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孩子交給父母帶,就不可避免要接受老人的一些育兒觀念

愛人的工作早出晚歸,我的工作經常出差,能陪孩子的時間不多,兩個人的收入請不起保姆,雙方父母,特別是老媽,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照看孩子的任務,一南一北兩個老太太,一年兩班倒,北方較遠,寒來暑往,主要帶2月到6月,剩下的南方的阿婆全包,孩子上幼兒園前,正好三個循環。

我和老婆雖然退出了帶孩子的一線陣地,但交班不交權,放手不放心,設定標準、檢查指導、批評督促,這些工作跟得緊抓得細。奶瓶、碗勺等什麼時間燙、燙幾遍、用什麼水燙,普通尿布和拉拉褲分別在什麼場合使用,提示線到什麼顏色必須換,屁股盆、臉盆、澡盆、洗衣盆怎麼區分,出門汗巾、毛巾、紙巾、溼巾、保溫杯、涼水杯、喝水杯等差不多10件套有多麼必要,一日三餐,奶粉水不能燙,破壞營養,不能用力搖晃產生氣泡,影響消化,菜要嫩、肉要碎、飯要軟,油不多不少,鹽不鹹不淡。睡覺按時按點,外出一天三次,電視能少則少,手機堅決不行。在這些要求的挾持下,兩位老人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婆媳關係、母女關係偶有裂痕,翻白眼、生悶氣、嘟囔嘴時有發生,但在一切為了孩子的高壓下,基本還是做到了忍氣吞聲。

我們這種情況在院子裡很有代表性,有孩子的家家戶戶,只是略有排列組合、人員分工、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勉強可以稱為鳳凰男女的我們,對老母雞孵蛋帶崽那一套非常不待見,認為過時又愚昧,老人們吃苦受累還被說三道四,心裡自然極其不爽快,幸好子女們白天上班,管得著但看不著,他們正好可以扎堆吐嘈,加之總有幾個帶孩子的身份特殊,保姆或者遠房親戚什麼的,別人家庭的故事,複雜關係八卦成了他們不多的快樂時光,也許這也是我們這種人員相對集中的大院才有的福利吧。不過有熊孩子們在,快樂一定很短暫。這邊廂,張奶奶正抱怨媳婦不肯生二胎,大家議論紛紛、見仁見智,那邊李姥姥家的鐵蛋哧溜一下從柵欄鑽到了馬路上,李姥姥大喊一聲“媽呀”,飛奔過去,像劉翔跨欄似的,翻過比肩高的柵欄牆,一把抓住馬上要跑到雙黃線的小鐵蛋,迅雷不及掩耳地壓下了老夥伴們的一場虛驚。一邊嘴狠手輕地打罵著孩子,一邊嚴肅地叮囑左鄰右舍:“可不敢讓鐵蛋他爸媽知道。”

鐵蛋他爸媽知道不知道不得而知,反正我和老婆當天晚上肯定會知道,拿出父母當年訓我們的架勢,嚴肅提醒:“一定要吸取教訓,舉一反三,不可麻痺大意。”

有一次,一個朋友來院裡找我,看到大爺大媽們圍成一圈,手舞足蹈、低頭貓腰,一邊笑一邊說:“你們院裡的廣場舞水平有待提高啊!”我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圈裡是一群熊孩子,他們一對一盯陣,也互相擋差配合,爭取用紙包住火,免得磕了碰了。”朋友很認真地說:“有老人幫你們帶孩子真好,這樣盯著也是夠累的,不過你們這個保護圈比保護傘可瓷實多了。”聽得我驕傲自傲,熱淚盈眶。

(廣州 暖暖)

《三聯生活週刊》最新封面“改變世界的人”

喧囂時代,給靈魂一個棲息之地,《三聯生活週刊》帶你體會閱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