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華易網)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寒衣節。

我國有四大鬼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清明節主掃墓,中元節主放河燈、照冥賑孤,寒衣節主送衣燒紙,下元節主祭祀。四大節日流傳至今,清明節地位最勝,其次為中元,再次為寒衣、下元。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太平洋汽車網)

忽略極其冷門的下元節,其餘三者地位排列,也是現實因素制約。清明掃墓祭祖,是祭奠先人,不忘前事,為孝道體現;中元的一系列傳說、活動,是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寒衣節本身便是一個冷門節日,自古便多是北方人在過,歷史長河延續至今,已使它蹤跡難尋,又加之燒紙汙染環境,環保不提倡……所以,便形成了如此局面。

三者又與自然節令相契合。清明在春令三月,正是萬物生長、草木旺盛之時,故此時適合整理墳塋雜草,順帶踏青春遊;中元在夏令七月,天熱人閒,水邊生涼,人們聚於江河湖海邊放河燈,順帶開展燈會;寒衣節在秋令十月,正接冬令,正是添置冬衣時,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但再仔細看,雖然地位有高低,但核心依然是祭奠先人,表達思念,只是體現形式上略有不同。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騰牛網)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日曆網)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十月朔”“祭祖節”“冥陰節”,因與已故之人相關,民眾謂之“鬼頭節”,又因祭奠先人常以哭聲為示,又稱之為“哭節”。祭奠形式為製作各類紙錢焚燒,並伴隨食物祭祀等禮儀活動。流行於中國北方,一說起源自周朝,又有說法稱源自宋朝。

《禮記·月令》中有記載: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皇帝將獵物置於神壇,祭祀五代祖先,並犒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指農曆九月進行添置冬衣活動。

《唐大詔令集》中記載:唐朝時,唐玄宗頒佈詔令,農曆九月一日於先王陵墓祭拜送衣,後此舉推及至民間。

宋朝《東京夢華錄》中有:

“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著棉襖,三日,今五日,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有司進暖爐炭,民間皆置酒作暖爐會也。”

清朝《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有:

“十月朔……士民家祭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禇,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如此看來,雖有人推斷寒衣始於宋朝,但又有大量宋前古書記載其相關民俗,可見其早有淵源;雖農曆九月、十月時令混淆(因朝代風俗、氣候更迭),但大致是在這兩個節點間進行寒衣活動。

關於寒衣節的起源,除了史料,還有一些民間傳聞故事。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鳳凰網)

一說,明代朱元璋在十月稻穀豐收之際,率先穿上冬衣,並在十月初一這日早朝賞賜秋日糧食果實給群臣,將新收的赤豆、糯米做成羹湯讓他們嘗新,故今南京地區有民諺:“十月朝,穿新衣,穿棉襖,赤豆羹,禦寒冷”。

一說,秦朝孟姜女,配夫範杞良,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惦念夫君,千里送寒衣,卻不知丈夫已累死,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晝夜痛哭,感天動地,長城倒塌,她尋到杞良骸骨,跳於海中。

一說,東漢造紙術發明人蔡倫之弟,開了一家造紙店,紙張低劣,其妻見自家夫君不若其兄,便聯合丈夫演了出雙簧,詐死引來鄰居,說昨夜暴斃,陰間路遇小鬼,露出丈夫所制之紙,小鬼稱其為錢,妻送之,小鬼便使其還陽,遂鄰里皆來大批購買紙張,認為燒給陰間親人亦可還陽。從此寒衣燒紙成了傳統。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太平洋家居網)

而燒寒衣,也有繁簡之別。簡單的方法,便是買來紙錢,製成一個包裹,寫上故人的姓名、生辰八字,並標註好寄送人,在家門口、十字路口或墳塋上進行焚燒。舊時講究的人家,除了五色紙錢,還有漂亮的蠟花紙,印上牡丹、菊花、蓮花等圖樣,剪成衣服、褲子的形狀。有錢的富豪,還會花上大價錢置備紙錢,請專門的糊裱匠製作成皮襖、皮褲等高級冬裝,另有豪車、豪宅等頗費心思的大型紙錢,儀式前後,在祠堂中設奠,放滿各類糕點食物。

寒衣節在秋令十月,人間備衣,不忘先祖,燒紙代送衣,以表孝道

(圖片 | 天氣網)

如今,燒紙錢行為已不提倡,但古老的食物習俗並未消亡,民間會在寒衣節當日吃紅豆羹、莜麵湯、蕎麥麵等,表示對傳統的傳承。不管迷信與否,這些傳統習俗都表達著我國民俗的一個核心:孝與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