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討論,中國發展中醫藥的阻力來自哪些方面?

任人說道


首先聲明,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說的話外行,只是道聽途說,談自己的看法,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魁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醫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理論和治療方法,中國人幾千年就是靠中醫治病的,但是現在中醫卻走下坡路,沒幾個人相信中醫,這個原因有專家去研究,我們普通民眾只能是談自己的感受,像我們老年人,多數都有慢性病,這疼那癢的不舒服,但是有幾個人還去看中醫?花了錢,根本不治病,甚至把病耽誤了,我有個姐妹,就是受風,臉吹歪了,這個病按規律看中醫是最應該的,可是她住中醫院半個月,花了九千多元,每天就是扎針,拔罐子,做理療,貼敷,加上入院做一些常規檢查,花了這麼多錢病也沒治好,兩年了,臉還是歪的,這種身心的痛苦,真是無法言說,她就說有病可別去中醫,太忽悠人了。

我自己活這麼大歲數也得過不少次病,過去我真相信中醫,我曾為不孕吃過三四年中藥,那是七十年代,藥都是真的,阿膠成瓶喝,什麼用也沒有,後來還是去婦科檢查,是卵巢瘤,手術治療才好了婦科病,所以從那開始,我就不信中醫,我覺得中醫大夫像算命先生,這麼說可能找罵,但我說的是實話。

中藥更是讓人不齒,現在哪有真正的中藥,草藥都像種菜似的,化肥農藥種出來的,就那枸杞染料糖精泡出來的吃了能治病嗎?所以中醫中藥走到今天,真的前途渺茫,有關部門真的該引起重視,別讓中華文化的魁寶在我們這代毀了。


娟子98999


我16歲的時候得過腎病,北京幾大醫院療法都是前期吃激素,中期透析,後期換腎,後來在天津中醫院,張大寧院長給我開了一副中藥,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18年了,我身體現在很好。我在網上看了張大寧對中醫的傳承和發展的一些看法,我覺得應該能回答這個問題。

國醫大師張大寧說,任何一種醫學都是以臨床療效作為宗旨和歸宿的,中醫藥有很多療效是現代醫學即西醫所不能比擬的。他表示,中醫和西醫都是治病救人,但是,中醫所具有的獨特屬性是西醫所不具備的,不能用西醫的框架來解讀中醫。

張大寧說:“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中應用科學的範疇,即屬於醫學的範疇。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因特殊的背景和歷史條件,使其又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內涵。前者屬於根本屬性,後者屬於輔助屬性,這是中醫學的雙重屬性。中醫學是一門獨立於現代醫學之外完整的醫學科學體系。”

張大寧說,中醫學是把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和一部分自然科學的先進理念加上當時最先進的哲學思想相融合而深化出特殊的理論體系,這就是現在的中醫學理論體系。所以,中醫學無論是內經還是歷代著作,包括現代講義,先講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病因、病基、診斷、治療,它是特殊的理論體系,具有文化屬性,不單單是自然科學。他認為,中醫學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和內涵,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文化,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都是西醫所不具備的。

張大寧認為,中醫學具有的文化屬性和醫學屬性不是並列的。但無論是根本屬性還是輔助屬性,醫學屬性是中醫學的根本,因為中醫學和其他傳統文化不一樣,中醫學的根本在於其應用性,它跟國畫、京劇、中國式的傢俱都不一樣,不是用來欣賞的,而是應用,可以治病救人。

張大寧說,中醫學有自己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養生以及非常完整的臨床分科,中醫學有自己的大學,有自己的專家教授,研究院,雖然尚有不足,但是,中醫學是一門獨立於現代醫學之外完整的醫學科學體系,是一門科學,它不依附於現代醫學。

談到中醫學未來的發展,張大寧表示,中醫學院的學生應當系統完整地把獨具特色的中醫學繼承下來,然後再談發展,他說:如果沒有繼承,發展也無從談起。


紫葡萄葉子


最大阻力是制定和執行中醫藥法的人是具有現代科學思維的人,不瞭解中醫特有的發展規律,其結果是給中醫戴上了現代化的枷鎖!尤其是一些現代化了的中醫專家們,更加劇了這一趨勢!

從多年來呼籲迴歸傳統醫學的國醫大家們就可以看得出來,走出現代迴歸傳統是多麼的艱難!

從現在多所中醫藥大學用5一一8年,甚至更長時間培養的中醫人才,畢業後真正能用純中醫進行診療行為的有幾個人?!

現在急需反思:什麼樣的法律政策才是對中醫藥發展有推進作用?!

中醫藥發展需要構建怎樣的生存環境?!

中醫藥發展,當下急需後先要搶救性繼承,才能說到發展甚至現代化後問題!如果等到老一輩的中醫大師和默默紮根於民間的有獨特傳承的老中醫們仙逝後,不知要丟掉和永遠失去寶貴的中醫傳承!現在已到懸崖邊緣了,再晚真的來不及了!

😹😹😹😹😹😹😹😹


user7347313933882


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一些人,不願意或不善於學習中國傳統科學技術一些人。不懂裝懂,實在是拿生命開玩笑,開始,我也是自己認為西藥方便見效快口感好,到25歲時加倍吃毫無療效,面對生死存亡到決定決心活下去才下了狠心自學進入中醫這個大門。如果,我是在四十或五十歲,當年我會選擇“死”。因為,不利的因素太多,認定年輕的我有充分的時間學習。根椐我近50年的試治經驗,中醫能治好病,還能增強體質,有可能活到百歲左右,中醫確實牛。


股定


不是中醫不爭氣,而中醫學經的人才,中醫院校畢業的醫生懂什麼,他會治病嗎,拿脈嗎,我今年四月見到一個長沙一個八個月小兒,男孩,肝病,省兒童醫院,無法治療,餘到張家界的老中醫治全愈了,張家界這名老中醫,他會治幾十種西醫,無法治癒的病。


用戶8444547341762


中國中醫藥的發展阻力:關建是國家對中醫藥的程度關心不夠。我是一個腦震盪後遺症患者,由於常年吃擴展腦血管西藥的原因讓我患上了嚴重的腸道遺疾綜合症,吃周口長城燒傷醫院王旭東的中藥近萬元病情好轉、身體並漫漫康復了,在農村因農忙乾點地裡一點小農活,不小心病情復發,可在吃王先生的藥月餘不見好轉,由於家庭貧困,孩子小,無奈,我只能想辦法賣幾本中醫藥書,又參照王先生藥的配方說明在中醫藥店買到幾種中藥開始自己給自己治療,經長達四年之久,終於自己救了自己的命、自己治好了自己的病,自己親身體驗、研究出了19味中藥的配方。為了更多的胃腸道病人得以康復,我想申請專利,其結果周口中醫藥公司管理局表示:申請專利不是小事情,得十多萬元,因此我放棄了專利的申請……從而說明了什麼呢?本來我也不是個醫務工作者,可我當年吃剩下的藥又吃好了幾個久治不愈的結腸炎,這些又能夠說明了什麼呢?我真的擔心這一個專治胃腸道疾病的中藥配方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因為我不是個醫生,不知道有人信任沒有……?


用戶5704119299601


中醫的長處是扶正,是全身調理,西醫的長處是救急,二者互為與補充,由於百分九十的人不到危重都是不去找醫生的,西醫又有救急的長處,所以西醫吃香。再一個說,從大學教育開始,學生就只學西醫,又所以,現在任何一個衛生局領導,都不懂中醫,醫生不懂,領導不懂,中醫還有出路嗎。另一方面說,傳統中醫本身也需要改良,你比如把脈,望聞問切,精確嗎?不如西醫檢測精確。比如胸痛,也可能胃,也可能肺,也可能心。肯定西醫影象檢測準確。再一方面

講,中醫也並非高深莫測,我母親當年心衰,九十三歲,幾個姐姐送到鎮上醫院,醫生說,這麼大歲了,還是回去等等吧。我聞訊從外地趕到家,見他雙目閉著,一天三頓,一頓僅一調更米湯,小便也人扶,真是奄奄一息,後來我去鎮上買了5O克西洋參,每天喂一點參湯,大該五天,開始能吃飯,十天,就起床了。這事簡單吧。現在心衰要就是掛水,到醫院動輒幾千成萬,實際人參加附子參附湯。一樣有效而且價錢便宜。

實際上西醫也有草藥的,比如華法林,原來就是某種草,它有活血功能,羊吃了出血不止,後來變成化學合成了。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中醫西醫,應該都是貓

。由於現在醫生都是不知中醫的,所以患者多花不知多少冤枉錢。打仗,槍上可以上刺刀,西醫醫生也應懂一點中醫知識,中醫自應藉助西醫長處。中西醫不應是楚河漢界。實際從建國開始,就講中西醫結合,實際到今天也沒結合,醫生都是純西醫。這就是問題所在。


江上客舟


我是一個自學者,只能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以前我病了,找中醫用中藥,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難以對症。


找了所有周圍的有名中醫,還到中醫院找名醫,總是效果不好,難道得了絕症?

沒辦法,自己買書學,看養生堂聽專家講課,終於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法,很簡單的幾位藥,只要平時有症狀了,就用它燒水喝,都是食療方,多麼簡單,為何那些醫生開不出來?


還有按揉穴位,足三里,豐隆穴,三陰交,都是對腸胃好的,平時多刺激刺激,對身體有好處,還有太溪穴,太沖穴,多麼重要的穴位,讓身體去火通絡,還有四神聰,大椎穴,按摩按摩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平時的養生,大家不注意,等到病重了去醫院,即遭罪又花錢,這是醫生都知道的,可他們能教嗎?因為這裡面有很多知識,需要認真學習,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明白的。

制約中醫發展的應該是各家的秘方不通用,沒有統一規劃,傳男不傳女,真正的偏方好方,難以大面積推廣,老中醫都居住大山或十分貧困,他們不圖錢財,更不願出名。

(本人是一個自學者,請專業人士多多包涵,知識有限)


知足常樂273298521


中醫發展的最大阻力是意識認知的扭曲;轉變思想觀念是發展中醫的首要的先決條件。

有一個詞叫“積重難返”,中醫被誤解被扭曲,積識己深,不正道宣傳,任莫須有流言肆虐,中醫必無聲譽可言,更無前途和發展可言。如時下亂我中醫的現象之盛,如胡言“中醫根本治不了病”,“中醫是巫術、是騙術”、“中醫是以毒攻毒治死人”……,妄加之罪何患無辭?然而這並非事實!

一些搖著“科學”旗幟以打假為由的“偽科學者”,蠱惑人心,把中醫中藥都推向“假”的圈套中,一路喊打,圈了一眾毫無中醫知識和中醫醫治經歷的吃瓜者跟著起鬨,唯恐天下不亂!好像中醫掘了其祖墳一樣深惡痛絕!真有這麼大的氣嗎?可見蠱惑的力量何其大何其有迷惑性!

常言道:術有專攻,隔行如隔山;但心懷叵測的人,對此卻置若罔聞,思維頓時一片空白,推理一下混亂。雖說中醫與西醫都為“醫”,但此醫非彼醫,醫道互不相同,診病之理各不相同,根本無對錯的糾纏,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叵測之人就是偏要“相謀”,把兩者來個你死我活的比對;而且不論標準的公正性,以西醫的“實證”、“雙盲”,“現代儀器檢測”等來指責中醫之無,無實證、無雙盲、無儀器檢測,因此結論,中醫是偽科學是巫術;因為中醫有的古老、陰陽、五行、經穴、把脈等都是西醫所無的,源於西方的西醫是科學的產物,所以推之可判斷中醫是邪而不正、非醫即巫的偽醫;這不得不讓人啼笑皆非!中醫之罪,就在於其古老,其姓中,土而不洋,不合於西方之醫的群,因此落後、沒落,沒有前途,必須滅亡!中國的國粹醫學,遭到其後人無端莫名的詬病,只能讓維護中國文化傳統人士痛心疾首!西方滅我之心不死,否定中華文化文明的光輝,就在於遏止中華的偉大崛起,作為炎黃子孫,不是極力維護自己的家產而是敗之慾恐不及,隨西方起舞,為西方滅我叫好,這不是怪象是什麼?既看到中醫之優,也看到其弊而獻言使之更優,才應該是中華子孫應取的正確態度;絕不可作親者痛 仇者快的事而豪不自覺!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眾的糊塗認識需要政府來疏導,需要政府有所為,推動中醫的發展最終取決於政府的作為。近期電視劇《老中醫》中有個情節,老中醫翁泉海領頭取道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提到困難阻力在政府醫界直接領導衛生局中無一中醫人員任職,恐難有人鼎力支持;這一點對現在仍然具有現實社會意義;如果直接領導是中醫對立面的人,其意識產生偏向而失公允是有可能的,中醫的未來就難免多舛。因此,在衛生局之醫界直接領導中有信奉中醫的人,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參與,是會有積極意義的;對立面領導任職,比外行領導可能更是不利;希望中醫有春來花開之日,這不是中國未來的災難,而是幸事!


正道行953554


中國中醫藥發展的阻力來自很多方面,可以說,自從中醫藥誕生以來,中醫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制約,這些制約既有來自內部的也有來自外部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頂層設計的制約。

中醫藥作為中國特有的疾病治療方法的醫學學科,其具有簡、便、廉、驗的優勢,但國家層面沒有設立中醫藥部,而是用西醫的標準來管理中醫,這樣嚴重背立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原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提在兩會上提出:目前,中西醫在實踐中並沒有被擺到平等地位。現行醫師管理、藥品管理制度“以西律中”,中醫西化、中藥西管,不適應中醫藥特點和發展需要。需加強中醫藥事業發展頂層設計,推進中醫臨床條件和能力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臨床療效評價機制及科研績效機制。

以上這一段話,充分說明了發展中醫藥需從頂層設計開始,重新制定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中醫藥才能得到良性發展。

二、中醫教育制度的制約。

現在的學院中醫教育,不學經典,不注重臨床實踐,學醫與學藥分開,導致學醫的不知藥性,學藥的不通醫理,如此下去,連傳承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創新。再者,現在語文課中古文太少,現在學醫者大多根本看不懂古籍醫書,更多隻能改行或考個證開幾個太平方度日。

前幾天見頭條上有個中醫學的博士後介紹了踝關節扭傷的處理方法,說踝關節扭傷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以減少出血量,儘量少動。看了真是感到中醫的悲哀,中醫沒落至此,你說除了有張中醫的皮外,不都是西醫的心嗎?一個踝關節扭傷甚至骨裂,中醫少理論是不能冰敷的,如果用中藥三天走路不用拐沒有問題。但按西醫的方法冰敷、輸液,一個星期不能行動是常見的事。

三、民間中醫的困境制約。

自從取締了民間中醫行醫後,導致了會治的不能治,能治的又治不好的怪現象。而且很多民間單方、驗方沒有得到傳承而逐漸失傳。

四、中藥材質量的制約。

1.、現在的中藥材幾乎都是人工種植的,其藥效不能與原生藥材相比,如果種植戶不按規範種植,效果更差,甚至沒有效果。

2、有中藥材加工過程中造假或以次充好的情況。

3、中藥材的炮炙不按古法要求。

4、諸多藥材原料缺乏,代用品效果差。

現在的人大多習慣於西醫的治療方法,總是想簡單方便的治療,而忽略了有效的治療。總是想花錢得到看似最先進的治療,而忽略了最合理的治療。如手術,很多手術只是切除了患者的心裡疾病,而身體疾病無法切除。服用降糖藥只是表面控制了血糖指數,而不能使血糖升高的身體得到正確有效的調理。

六、國人對中醫藥知識的缺乏。

如果從上學開始,在課文中加入一些中醫藥的知識教育,讓國人從小了解中醫,學習一些基礎性的中醫藥知識,對中醫藥的傳承發揚和了解植根於每個中國人心裡。

七、發揚中醫藥的目標策略不精準。

目前國家雖然大力發展中醫藥,提出了大健康、大產業、中醫館、中醫科等建設目標。但貪大求全的背後是真正中醫藥人才的嚴重潰乏。任何一個行業,沒有人才的發揮,永遠是一個騙局。

當然制約中醫藥發展其它還有很多因素,如反中醫的、既得利益的等等,但如果頂層有合理的設計,改革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模式,開放民間中醫的執業與帶徒,嚴把中藥材的質量關,尊古炮炙中藥,提高中藥材質量。如果能做到這些,我想黑中醫的也好,利益集團也罷,在治療效果面前,都不算什麼,如果你是患者,不也是追求不損傷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