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每週走進大自然超過兩小時,血壓、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標會比其他人好太多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3期,原文標題《大自然是一味藥》,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研究發現,每週走進大自然超過兩小時,血壓、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標會比其他人好太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告別鄉村搬進城市,距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現代城市在設計規劃的時候都會考慮適當增加公共綠地的數量和麵積,希望住在城裡的人也能很方便地走進大自然,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為了更好地評估這些綠地項目的實際效果,英國政府下屬的“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開展了一項長期跟蹤式調查研究,試圖統計出普通英國老百姓使用城市綠地的時間和頻率,看看英國政府的這筆公共投資有沒有花在刀刃上。

與此同時,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Exeter Medical School)環境心理學系教授馬修·懷特(Mathew White)正在為另一件事發愁。他的主攻方向是大自然對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響,但此前的研究有個重大缺陷,導致他沒辦法準確地估算出研究對象每天花在城市公園裡的時間。

原來,因為經費不足,他的團隊只能獲得研究對象的家和城市公園之間的距離數據,然後通過這個距離估算出研究對象進入城市公園的頻率和時間。大家稍微想想就能知道,這個估算是不準確的。很多人即使住在公園旁邊也從來不進去,有的人即使住得很遠也會每天去公園裡跑一圈,所以距離本身並不能說明問題。

於是,當懷特聽說了Defra正在進行的這項研究後,立刻跑去找到對方,請求在調查表中加進幾個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比如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指標,是否有糖尿病,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等。

兩年做下來,懷特積累了將近兩萬個調查數據。他將這些數據輸入電腦,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如果一個人每週花在大自然裡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那麼他的各項生理指標都會顯著地變好,尤其是血壓、心率、血糖和血脂等與心血管系統健康有關的數據都要比其他人好很多,甚至連哮喘的發病率也更低了。不但如此,這些人自述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要比其他人好,生活得更加愉快。但是,如果他每週在大自然裡花的時間不到兩個小時,這些效果就消失了,這說明一個人和大自然相處的時長很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懷特發現這兩個小時的使用方式對結果沒有影響。換句話說,無論是每週只去一次公園,每次待兩小時,還是每週去6次公園,每次只待20分鐘,效果都是一樣的

懷特將研究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2019年6月出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這篇論文得出結論說,大自然就是一味藥,只要你每週堅持服用兩個小時以上,就能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至於說這味藥的治病機理,像這樣簡單的相關性研究當然沒辦法給出答案。但懷特猜測,

主要原因在於大自然能夠讓人放鬆,同時也是和朋友相處的最佳場所。除此之外,野生植物分泌的各種化學物質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像這樣的大規模問卷式生活方式調查研究是很難做的。首先需要科學家有充足的經費支持,其次需要科學家有足夠多的耐心,以及一大批高素質的研究對象。因此,目前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才有條件進行這類研究,中國在這方面差距明顯。問題在於,即使將來中國有條件進行類似研究,恐怕也很難找到足夠多的城市綠地了。目前中國大城市內真正的綠地資源非常稀少,僅有的一些城市公園也被太多的遊客和人工痕跡過重的佈置方式弄得面目全非,和大自然沒啥關係了。

《三聯生活週刊》最新封面“改變世界的人”

喧囂時代,給靈魂一個棲息之地,《三聯生活週刊》帶你體會閱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