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福祉 兌現幸福承諾

“真沒想到政府給咱報銷了這麼多錢,要不然生這麼大的病不知道欠下多少錢啊。”廣饒縣廣饒街道柳家村趙大娘這樣說道。去年,趙大娘因腦瘤轉診到山大齊魯醫院就診,前前後後花了23萬多元,報銷完後,自己只承擔為5萬元錢。“按照政策,趙大娘可以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險、居民大病保險、縣級大病補償三個層次的報銷,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廣饒縣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徐鵬說道。


改善民生福祉 兌現幸福承諾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對於廣饒的老百姓來說,縣級大病補償金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特權”。該縣是全省第一個設立縣級大病補償基金的,前些年,廣饒縣政府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全縣80%以上的貧困戶是因大病致貧、因大病返貧的,經過深入研究,著手啟動了縣級大病補償基金,有了大病補償後,很多以前因沒錢而放棄治療的重病患者又選擇了繼續治療。自2014年起,按照全市統一政策,廣饒縣全面實施了居民大病保險政策,有了居民大病保險,老百姓的醫療保障基礎更堅實了,作為“支柱性”政策的縣級大病補償基金,繼續發揮著醫療保險“兜底作用”,廣饒縣也正式形成了基本醫療保險、商業大病保險和縣級大病補償政策三個層次的補償機制,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在廣饒縣康復醫療養老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對中央空調等進行最後驗收。作為全市首家“康復醫院+智慧養老”深度融合醫養結合機構,中心運營後將開展康復、護理型養老服務,為失能半失能和術後康復人群提供智能康復及養老照護服務。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廣饒縣始終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每年“民生清單”上的項目格外搶眼。今年,廣饒縣圍繞民生所需、群眾所盼,確定實施提升城鄉公交運行水平、“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改造老舊住宅小區基礎設施等13件惠民實事,縣財政及時足額安排資金投向教育、衛生、社會等民生領域。

教育是希望,更是民生。廣饒縣紮實推進東營科技職業學院遷建工程,穩步實施縣興安中學續建工程,實施縣實驗幼兒園暨幼兒教師教育實踐基地等4所幼兒園新建、續建工程,對廣饒一中等6所學校更換塑膠跑道、課桌椅,安裝安全護欄,啟動實施4所鎮街初中綜合樓、實驗樓、報告廳、公寓樓新建工程,力爭年底完成建設主體,廣饒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認定,讓城鄉孩子享受到同樣的教育環境。


改善民生福祉 兌現幸福承諾


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全縣504個村,11.3萬戶實施燃氣村村通工程,農村居民用上管道天然氣的夢想變為現實;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鎮、村公交車通達率達到100%。持續提高城鄉養老、醫療、低保等基礎保障補貼標準,多層次報銷補償機制減輕群眾負擔;縣醫院遷建、東營科技職業學院建設等民生工程滿足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在民生建設路上,廣饒縣留下了一串串紮實的腳印。這些給力的“民生套餐”,推動著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同頻共振,讓百姓的幸福更有“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