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墓地:寒酸簡陋雜草叢生,當年斬首時被整整砍了30多刀而死


【譚嗣同】譚嗣同,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不顧別人勸說堅持留下來,結果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長久以來,人們對譚嗣同大感惋惜,尤其是他臨死前的悲憤之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是流傳甚廣。

【墓地全貌】譚嗣同墓地位於湖南瀏陽縣城南約8公里處牛石鄉小水村石山下。1904年6月,譚嗣同從縣城遷葬於此。譚嗣同墓地非常寒酸,如果仔細辨認墓碑,根本難以想象這就是譚嗣同的墓地。

【譚嗣同墓碑】譚嗣同墓地佔地約160平方米左右,四周雜草叢生。墳冢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墳冢前有拜臺,兩側護圍,成八字狀。後立墓碑三通,祁陽石質,主碑刻楷書碑文“清故中憲大夫譚公復生府君之墓”。

【墳冢前的祭臺】譚嗣同墓地前有華表一對,石馬、石虎各一對。另外,華表上分別鐫刻著: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這兩句話是譚嗣同的名言,可以說是譚嗣同的人生追求,也可以看作是他從容赴死的內心獨白。

【墓地前華表】鮮為人知的是,譚嗣同被斬首的過程非常殘忍。在常人看來,斬首就是劊子手砍掉犯人腦袋。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這麼簡單,因為譚嗣同幾乎是“鋸下頭顱”。譚嗣同被抓獲後,慈禧太后決定以最殘忍的方式來處決譚嗣同,命令劊子手用最鈍的刀。


【墓地雜草叢生】在譚嗣同的師父胡七編寫的《譚嗣同就義目擊記》中,我們看到了譚嗣同被處決的情況,“那天用的刀叫什麼‘大將軍’,一刀飛去,鮮血汩汩然冒出,腦袋還裝在頸脖上哩。這不叫砍頭,叫鋸頭,鋸頭比砍頭的痛苦要添上幾百倍,而且還剁了30多刀。”難以現象,譚嗣同究竟忍受著多大的痛苦後被斬首。

【墓地前華表】譚嗣同等人被斬首後,大清上下風聲鶴唳,唯獨外國報紙給予“戊戌六君子”以正面的評價,“殺害的六個青年改革家,他們個個都具有捨身成仁的意志。我們常常對中國表示灰心和絕望,但是任何一個國家能產生像這樣一些烈士,是沒有理由對它絕望的。”

【石虎】有人曾產生質疑,就是譚嗣同被殺時,他的父親為何見死不救?這樣的質疑是有道理的,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當時是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譚繼洵為何見死不救,至今說法不一。有人說是為了保住官位,其實不然。譚嗣同被殺後,譚繼洵也未能倖免,他被革職回原籍,僅過兩年,譚繼洵就憂懼而死。


【石虎側面照】儘管沒有救下兒子,譚繼洵對兒子被殺也頗為心痛,他給兒子寫了一副輓聯,“謠風遍萬國九州,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譚嗣同死後,葬禮非常簡陋,“用草蓆將譚嗣同的遺體裹好,運回瀏陽會館,裝棺入殮。”

【石馬和石虎】百年後的今天,人們對譚嗣同依舊稱讚有加,人們被他英勇精神所感動。譚嗣同18歲時曾寫過這樣的話,“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裡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麼?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面貌,自看如何?鑑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後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