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大師塔,唐代單層石塔的代表作,彩鋼棚遮“國寶”有點寒酸


山西省平順縣,明惠大師面對屠刀從容就死,皇帝賜封,塔隨封號而名。明惠大師塔,唐代單層石塔的代表作,彩鋼棚遮“國寶”有點寒酸。

明惠大師塔位於山西省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北。據《平順縣誌》記載,此處原有寺院,名“海會寺”。寺不知毀於何年,僅存石塔一座。明惠大師塔是晚唐高僧明惠禪師的墓塔。明惠禪師死後皇帝賜封“大師”,塔隨封號而名之。

明惠大師塔為單層亭閣式方形仿照木構石塔。塔高6米餘,分塔基、塔身、塔簷、塔剎五部分,塔基方形,高1.53米,每面有土襯石、上下枋和間柱,轉角處為角柱,構造形式完全是仿木結構而成。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上塔座為束腰須彌座,上下三層疊澀,束腰部分每面設四個壼門,門內剔地起突雕石獅十六尊,或行走、或奔跑、或仰視、或伏臥,姿態不一,形象生動。

據塔身背面《海會院明惠大師銘記碑》載:“大師諱舉,俗姓顏氏,家本儒門,琅玡臨沂人也……與燕臺鶴林寺鑑律師為師,乾符四年正月十三日,為所極命……保廣要殺大師,師答曰:吾久於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誅,償宿債矣……逐賜諡明惠大師。小師崇昭捧舍利奉命特建斯塔,於乾符四年而有闕記……時長興三年六月王輝舍手刊之。”

從銘文記載:塔建於唐僖宗乾符四年,55年後於五代後唐長興三年刊出塔銘。

明惠大師塔全由石質雕造,總體造型仿照木構建築,其造型優美、形制典雅,做法古樸精巧,高寬比例適度,雕刻內容豐富,細部裝飾雅緻,雕刻技藝純熟,雖非巨構,但藝術價值極高,被學術界權威人士視為唐代石塔建築中的珍品和獨特範例。

明惠大師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佛教發展的黃金時代——唐代時的佛教石雕藝術已達到了高峰。

儘管地處平順山區,交通不便,但匠師們想像豐富,構思巧妙,加上他們的幸勤勞動和非凡技藝,才創造出這樣精美的作品,使之成為中國唐代單層石塔中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