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丹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孟煒

樹立“人民在我心中”情懷 高標準推進平安丹東建設

專訪丹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孟煒

警風連著黨風、繫著民風。丹東市公安局始終按照省公安廳開展“人民在我心中”活動要求和工作導向,堅定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嚴實新快深高細”七字工作標準,全面落實“安邊惠民利企強警新戰略”,在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中建設高質量的“平安丹東”,在保穩定、護安全、促和諧的各項工作中,切實體現新能力、新作為、新擔當。在全省綜合績效考核、全省大練兵大比武中,丹東公安為百姓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丹東公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忠誠和擔當為百姓撐起一片平安天空。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丹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孟煒。

專訪丹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孟煒

孟煒(右)與企業家代表面對面

築牢思想根基

在強化政治建警上踐行“人民在我心中”工作理念

記者:丹東市各級公安機關是如何通過堅持思想先行、豐富活動載體等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廣大民警對“人民在我心中”工作理念內涵的理解和認識的?又是如何增強堅持和踐行“我為人民服務”的主動性、自覺性的?

孟煒:前不久,市公安局組織召開了“守初心、擔使命、辦實事、解難題”主題警民懇談會,堅持民意導向、問題導向,傾聽群眾意見建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以更好地履行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發展、保障人民安寧的職責使命。作為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堅持把人民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特別是丹東地區地處沿海、沿江、沿邊,社情、邊情、海情都十分複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工作理念,更是賦予丹東公安極為重要的內涵和意義。

按照省公安廳黨委關於開展“人民在我心中”活動要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丹東市公安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講忠誠、講奉獻、講擔當,愛黨、愛人民、愛崗位”“三講三愛”活動。組織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求公安民警必須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做到人民公安為人民。

工作實踐中,市公安局堅持多渠道向社會徵求意見建議,定期召開警民懇談會、組建“百萬警民微信工作群”,在匯民智、聚民力上踐行“人民在我心中”工作理念。市局、各縣(市)區局、市局各警種支隊部門,每個季度召開一次警民懇談會,請群眾“把診號脈”,向群眾“尋醫問藥”,對收集的意見、建議進行整理,逐條整改落實,並由市局進行全程督辦。2018年新一屆黨委成立以來,市局層面組織警民懇談會7次,群眾代表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近200條,有效促進了公安工作的發展。

特別是我們創新建立了“百萬警民微信工作群”——這個網上“群眾工作路線”,架起了一座四通八達的警民溝通“立交橋”。截至目前,建立工作群5000餘個、吸納社會公眾130餘萬人,佔全市總人口54%。通過微信群累計發佈治安提示、防騙常識、服務指南、安全防範視頻資料等4100餘次,收集各類信息1750餘條、舉報涉黑涉惡線索2條、找到走失人員70人、抓獲網上逃犯14人、破獲案件89起、打擊處理148人。我們還制定了相關的獎勵辦法,對提供有價值線索的群眾,通過發紅包的形式予以激勵。截至目前,已發放獎勵14000餘元。

立足民意需求

在回應群眾期待上體現“人民在我心中”工作導向

記者:丹東市公安局是如何堅持以民意導向、民意需求為立足點,在大力關注民生上體現“人民在我心中”工作情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

孟煒:在體民情察民意中展現“人民在我心中”工作導向。比如,針對電信類詐騙案件,丹東“警事微信公眾號”開闢防範電信詐騙大講堂欄目,市公安局組織文藝小分隊,編排防範電信詐騙類文藝節目,深入人流密集的廣場、公園進行演出,發放宣傳單、開展防範詐騙知識問答互動等,有效提高民眾防範意識。警務圍繞民意轉,民警圍繞百姓轉,“群眾最反對什麼,就堅持整治什麼”。今年以來,市公安局對城市出現的治安亂象和不文明行為開展了持續整治,這些工作雖然耗費了公安機關大量的警力、精力,但是讓全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近距離服務群眾中展現“人民在我心中”工作導向。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前沿“窗口”,時時刻刻與老百姓打交道,與群眾接觸最頻繁、最廣泛,也最密切。群眾說“有事找警察”,老百姓有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社區民警。今年初,市公安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派出所建設工作的意見》,全市116個派出所都設置了矛盾糾紛調解室,推行“律所對接”“庭所對接”機制。率先在全省落實“一區一警、一村一輔”警力配置,實現派出所警力配置最優化。全市500餘個村完成掛牌工作。讓村村有警,老百姓天天見警,隨時隨地感受到“警察在你身邊”的溫度和平安守護。今年7月份,市公安局還啟動了“百名機關幹部下基層上一線”活動,129名機關幹部每月都深入包保派出所和社區,和群眾面對面交流,近距離傾聽群眾意見,瞭解群眾訴求。與此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十佳優秀派出所”“二十佳標兵社區民警”及基層黨員先鋒模範崗評選,為在基層工作滿10年、20年的社區民警頒發金質榮譽獎章,選樹10名黨員社區民警,以其名字命名警務室,打造一批“馬天民”式民警。

對於老百姓來說,身邊每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市公安局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結合打造全省營商環境最優公安機關的目標,出臺了10部218條便民利民措施。特別是大力推行“科技興警”,做好“互聯網+”這篇大文章,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去年12月份,市公安局建成了東北首家市級“無人警務自助服務中心”,全省首臺“照片+受理”一體機落戶出入境辦證大廳,全市居民身份證實現通辦,打造了丹東公安營商利企的特色品牌。今年7月,組織開展“登門問計優化營商面對面”拉練會,“走出去、登門問計”也是繼“請進來、開門納諫”警民懇談會後,密切警民關係、向群眾尋醫問藥的另一種方式。

聚焦主責主業

在深耕平安建設上提升“人民在我心中”工作成效

記者:“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有安全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人民群眾才能安居樂業。丹東市公安局如何聚焦公安機關主責主業,創新“精準打防”工作機制的?

孟煒:全市公安機關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引領,開展常態化打擊整治專項行動,紮實開展了“利劍3號”專項行動、打擊特殊病患“兩類人員”專項行動、緝捕境外逃犯“驚蟄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打擊槍爆違法犯罪行動等。創新建立了市公安局局長督辦案件機制,不以案件大小為督辦依據,而是以“群眾最痛恨什麼,就打擊什麼”為標準,把盜竊、詐騙等群眾最為關注的侵財類等一些微小案件,作為局長督辦案件,打破“傳統的重視大要案、忽視小案件”的慣性思維。今年以來,已下發市局局長督辦案件330餘起,累計破獲督辦案件280餘起,破案率達87%。下大力氣解決電信詐騙案件熱點問題,累計破獲案件237起,同比上升196.3%,打擊成果全省領先,有力維護了全市社會治安穩定,持續保持了發案下降、打處上升這“一升一降”的正向良好態勢。

例如打擊“兩類人員”,這是全國公安面臨的難題。為此,丹東市公安局把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三門齊開”,頂著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和巨大工作壓力,應收盡收,能押全押,開創了全省乃至全國打擊“兩類人員”的先河。

再例如打擊“套路貸”犯罪,這類案件一般涉及人員多、地域廣,取證難度大,但是這都是關乎老百姓“錢口袋”的事,是關係群眾幸福指數的大事。全市公安機關不遺餘力去打擊,破獲7·26特大“套路貸”團伙案件,公安機關克服重重困難,集中收網時,在山東濰坊一次成功抓獲涉案人員117人,其中,依法刑事拘留40人。此外還盯緊環保類案件和涉黃、賭、毒及各類刑事案件的打擊工作。

在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丹東公安先後剷除1個黑社會性質組織、3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5個惡勢力犯罪團伙,80名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自首、750起涉惡案件被成功破獲、1299名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

現在丹東萬人發案比始終處於全省較低水平,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丹東是最平安的城市、最宜居的城市。

後記

丹東公安牢固樹立“人民在我心中”的工作情懷。今年3月,丹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開展向丹東市公安局學習活動的決定》,併為市公安局記集體二等功一次,同時省公安廳號召全省公安機關向丹東公安學習。孟煒表示,今後,丹東市公安局將深入開展打造“四個鐵一般”公安鐵軍實踐活動,為新時代丹東公安高質量發展、為新一輪丹東地區經濟社會全面振興貢獻才智和力量。

駐丹東記者 王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