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最大的謊言是什麼?

騎牆佈道


股市裡最大的謊言是什麼?您的題目很有針對性,我就來回答一下我的觀點吧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股市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市場,股市期市是一個資金博弈的市場,就像戰場一樣無情,那麼既然是戰場自然就有為自己搏殺賺取利益的手段,其中謊言就是一種,那麼我們經常看到的謊言有哪些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1、這是牛市:2019年2月-4月20日左右A股啟動了一波我認為是較大的一波反彈,在這期間基本所有板塊都輪了一遍,尤其是3月開始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戶都高呼牛市來了,這樣大家才放鬆警惕把本應該1月就潛伏在股市的資金全部投入到3月已經高漲風險很大的市場,其實是不是牛市我們應該從多維度形成自己的判斷,要會看盤,你對盤面理解了你懂了,誰喊什麼都不能影響到你.

2、個股假消息:股票都是炒預期,因為大家都逐利,所以往被沒有被確定的消息所吸引,但往往這種不確定的消息因為會導致我們投資失敗,所以對消息要謹慎對待,哪怕是真消息,也是機構先知先覺,當我們知道時就已經晚了,這種情況散戶有時卻不能有效發覺.

3、A股是在價值投資: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時間段內,A股市場估值都高於港股,甚至於A+H股的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是港股比我們便宜。在A股市場進行價值投資那是大笑話。舉個例子,貴州茅臺市值突破萬億,市盈率高達35倍以上,你能說價值投資嗎?只有投機炒作了。A股市場只有在少數熊市底部,個股都跌出真正價值,卻沒人敢炒底的時候,才能進行價值投資。還有就是今年有很多股票無緣無故的暴雷,財務造假等.

所以股票市場真的是風險重重,也應證了那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至理名言,希望分享這些能對你有幫助.





股道飛馳


中國股市一路走來快三十年了,也經歷過幾輪牛熊的輪迴,記錄著很多股民的悲喜人生。其實,在A股市場上,本身就是一張由謊言編織的網,什麼價值投資,衝上一萬點,資產重組,等等一系列的謊言推動著股市風起雲湧,波瀾壯闊,一旦謊言被戳穿,就是韭菜被割,一地雞毛,追悔莫及。

最近有人提出,在A股市場這幾十年裡,股民們所面對的最大的謊言是什麼呢?對此,我們認為股民們經歷的謊言實在太多,甚至現在有很多人都深信這些話並不是謊言,甚至這些謊言還深深的影響著廣大投資者。所以,我們想就此把幾條最主要的謊言歸結起來,一起給大家提個醒。

最大的謊言一:A股在走慢牛行情

普通投資者都期盼A股能像美國股市那樣,走出十年的慢牛行情,這樣大家閉著眼晴坐等股指上漲,還能享受到上市公司的分紅。但事實上,A股市場從來就沒有慢牛行情,總體上都是牛短熊長的格局。美國股市走慢牛有二個原因,一是美國經濟持續向好。二是美國上市公司業績在不斷改善,外圍資金在不斷流入。

而A股市場本來新股上市價格就偏高,上市之後多數個股都要跌破發行價。A股行情主要是資金推動性的上漲,並不是價值發現的上漲。價值推動型的股市上漲的結果是長期的慢牛行情,而資金推動性上漲,一旦資金無力上攻或流入量少,就會再跌回去原來的位置,所以,A股市場能走慢牛行情是最大的謊言之一。

最大的謊言二:技術指標很管用

經歷過幾輪牛熊的人都會發現,往往是股市在築頂時,技術指標走得非常完美,什麼KDJ等,都呈現多頭排列,叫你進去做多。這時散戶們衝進去,往往被套在了歷史頂部。而在熊市的底部區域,任何支撐位都被跌破,而且技術指標都呈現空頭排列,此時只有稍有反彈,散戶就想割肉出局。所以,相信技術指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如果拿技術指標作為反向來看,成功的概率遠大於正向判斷。

最大的謊言三:股市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實際上,A股市場的漲跌本身就是靠資金來推動的,跟中國經濟面關係並不大。本人經歷過2001年至2005年的這四年的大熊市,當時中國經濟兩位數高增長,但是經濟的高速增長卻與股市走熊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經濟的長期向好,但是國內的股市卻一直跌迭不休,這導致股市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根本無法體現。

最大的謊言四:在A股市場進行價值投資

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時間段內,A股市場估值都高於港股,甚至於A+H股的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是港股比我們便宜。在A股市場進行價值投資那是大笑話。舉個例子,貴州茅臺市值突破萬億,市盈率高達35倍以上,你能說價值投資嗎?只有投機炒作了。A股市場只有在少數熊市底部,個股都跌出真正價值,卻沒人敢炒底的時候,才能進行價值投資。不過,這種機會一生也只能遇到幾次,是可遇而不可及的事情。


當然,A股市場也並非全部都是謊言,有一句話是最真實的,那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傳承了幾十年,但是至今還是很有學習價值的。因為,如果投資股市的人,只想著賺大錢,實現財務自由,而不去考慮我本金是否安全,那肯定是要輸錢的。股市本身不創造財富,是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地方,爾虞我詐自然就多了一些,投資者應該練就一身識別謊言的本領,這樣才能長期在股市中長袖善舞,立於不敗之地。



不執著財經


股市裡的“潛規則”很多,如果你是一個剛入市的小白,稍有不慎,可能就會中招,要說到股市裡最大的謊言是什麼,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謊言太多,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下面,我就簡單地列舉幾個例子吧:

一、保護中小投資者:

這句話可以說是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說的,但是,事實上,廣大中小投資者真的受到了保護嗎,例如,趙薇“忽悠式”舉牌萬家文化,最後不了了之,但是,許多追進買入的股民卻虧損連連,長生生物、派生科技、赫美集團、樂視網,以及最近的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損失該由誰買單?

二、作為大小股東,享受到的分紅很少或者直接沒有:

股市的本意是給融資方(上市公司)與廣大投資者“牽線搭橋”,廣大投資者作為大小股東,原本應該享受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但是,在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很少,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多年不分紅,投資者完全享受不到投資的回報,部分上市公司幾乎是“無償”融資,這顯然是不符合資本市場的本意!

三、某些專家的嬰兒底、鑽石底、兒童底......

說到股市裡的謊言,就不得不說說一些媒體專家的言論了,例如某些專家無視市場漲跌,天天喊嬰兒底、鑽石底、兒童底、少年牛.....某些媒體也曾說過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

股市裡的套路實在是太多,防不勝防,篇幅有限,暫時就說這麼多吧~~


K濤資本


筆者認為,在A股市場股市裡最大的謊言:

一是A股是投資的市場,股市是為了讓散戶投資賺錢。

二是A股是價值投資,投資者可以在股市找到有價值投資的股票。

三是白馬績優股是安全的,有成長性,能夠長線投資。

四是保護個人投資者,市場會保護個人投資者。

五是證券市場會嚴罰造假的上市公司,包裝上市和財務造假會受到懲罰,會懲罰到他們傾家蕩產。

六是中介機構參與包裝上市及財務造假都會受到嚴格處罰。

七是我國股市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八是可以運用技術分析在我國股市賺大錢。

九是人人都認為自己能成為股市的“股神”。

十是股評的各種底和各種牛市判斷。

十一是上市公司會為了小股東們的利益會好好經營上市公司,掏空上市公司的事情大股東們不會幹。

十二是散戶能戰勝機構莊家。

十三是上市公司會講誠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真實的。

十四是上市公司的大股們減持股票是為了上市公司更好的發展。

十五是股市能漲到一萬點。

十六是A股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十七是沒有人敢人為的操縱股價,沒有機構莊家會故意製造陷阱。

十八是上市公司融資是為了所有的股東利益,包括中小散戶。

十九是股市的問題都是市場問題,讓市場自己解決。

二十是A股是世界最成功的股市。

談到A股的謊言,相信億萬中國散戶有說不完的話,我們不願意談A股有多少謊言,實際上個人投資者進入A股後,獲得的信息有多少是真實的呢?我們在A股獲得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虛假的,用虛假的信息來判斷股市的趨勢,判斷錯誤就是必然的,判斷正確只能算是運氣好,這就是真實的A股。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資本運作,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別急!會漲回來的。”

有一年去工廠出差,和工廠的財務經理聊到股票的事,那會真好是2015年股市從最高點掉頭向下懸崖式下跌的階段。

她有一支股票,是2007年漲得比較多的時候買的,後邊再上漲又沒捨得賣。然後就開始漫長的“就地臥倒”狀態,直到2015年解套,好不容易賺了一些,趕緊出來了。

可問題是,很快她又買了一直別的股票,然後再次被套。

她就說,反正套住了我就一直拿著 ,總會漲回來的,等漲回來了再賣。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過類似的經歷啊,一旦有浮虧,怎麼也捨不得割肉,覺得只要用時間就能換來空間,就一定會漲回來。

“別急!會漲回來的。”我想,這是A股市場裡最大的謊言吧。

A股投資者絕大多數都是散戶,散戶最大的交易特點就是情緒化。所以,A股漲的時候特別瘋狂,跌的時候更瘋狂。從來不像美股,是一個漫長的長牛,只要耐心持有指數,就一定是賺的。

當然,A股和美股也有另一個很大的差別,那就是美股退市比例很高,而A股退市的股票很少,類似的還有港股,所以港股裡有很多低價的垃圾股,而A股裡也有不少等待摘帽的ST,很多靠非主營收入支撐著不退市的低價值股,以及等待借殼買家的ST。

從2007年的最高點,到2005年的最高點,再到現在,期間有很多股票有創新高,但也有很多股票,一直沒有再回到2007的水平。

公司會變,曾經的好公司會變成差公司。

行業會變,曾經賺錢的行業會變成夕陽行業。

所以,如果買在高點,如果買了一家不好的公司,再就低臥倒也不一定能漲回來。

所以,才需要甄別那些是值得耐心持有的標的, 哪個價格是值得買入的價格。

如果不確定怎麼選公司, 那就選指數,相比而言,指數會是壽命更長的品種。


康愉子


股市裡的謊言太多了,早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就湧現出兩條知名的謊言:“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一萬點不是夢”。而事實證明這已經成為了目前股市裡眾人調侃的謊言。要知道當時媒體在2015年提出這兩個觀點之後,事後從2016-2018年連續三年,大盤指數長期處於4000點下方,但是新股發行的速度卻好似洪水猛獸,數據顯示:2016年新股發行了300多家,2017年發行了近200支新股,而2018年也100多支新股。所以最終的事實證明了“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成為了故事裡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謊言。

除此之外,在上一波牛市行情期間,機構以及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面對牛市行情,被做多情緒衝昏了頭腦,直接喊出了一萬點不是夢,但是從近5年的行情走勢來看,行情就從來沒有超過5000點,雖然上萬點是所有置身A股的投資者心中的夢,但是A股牛短熊長,A股衝上萬點就和國足衝進世界盃是一樣的效果。

另外,“節前買股票,節後數鈔票“在侯哥來看,也可以列為股市最大謊言之一,比如去年國慶節之後,股市持續大跌(如下圖),以及這次五一節後,股市上演千股跌停,相信大家現在還心有餘悸,因而那種節前買股票,節後數鈔票的誘多言論直接被打臉了。也被實時證明是A股比較大的謊言之一。


大家心目中還有哪些A股著名謊言?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侯哥財經


1、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

這個算嗎?時間是2015年4月21日,當時的上證指數是4293點,兩個月後的6月15日滬指下跌2%,滬指止步5178,然後開始下跌,槓桿牛結束了。


當時的市場氣氛確實挺嗨的,我當時還在裡面,我全部押進去的時候是2014年11月份,當時央行剛剛降息,我感覺有行情,當時股市是2600多點,我押上的判斷主要有兩個判斷,第一個是股市當時的估值確實也比較低;第二個是股市自從2007年牛市後經歷了7年的下跌已經泡沫擠得差不多了(我一直認為2009年的那一撥反彈只是延緩股市的下跌),股市也開始企穩了;第三個就是當時的主流輿論對股市是非常期待的,期待股市為改革貢獻點什麼,這是少有的領導層支持,同時政策上也是大開方便之門。第四個就是央行的降息,提供了貨幣的便利。低估值+改革牛+槓桿牛,這個是我當時判斷的邏輯。但是進入到2015年之後其實風向是有分歧的,人民日報拋出了4000點是起點的言論,但是證監會也在4月份的時候在開始嚴查槓桿資金了,並且越到後面是越嚴厲。當時我自己一方面貪心,另一方面也是心存僥倖,最後就把自己埋了。



2、自己騙自己,我能在股市賺錢

股市的謊言很多,無論是來自哪個方面的,以4000點為代表的這個方面!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財務方面的謊言,比如貝殼跑了!還是其他機構的觀點!這些都是外部的,我們在股市,蒐集各種外部的信息為我們的決策提供支持依據,但是最終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的訴求在引導著我們。

我們自己騙自己,認為我能在股市賺錢,這個才是最大的謊言!我們大部分人在股市都賺不了錢的,我們大部分人在股市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有極少部分有交易天賦的人或者暫時有運氣的人能夠在股市獲得盈利,更多的普通投資者都是陪太子讀書,來打醬油的,但是我們內心的訴求認為:我能在股市賺錢!這個信念和訴求支撐著 我們在股市裡面忍受各種“折磨”,虧損是最直接的。遇到各種暴雷,除了罵一句髒話,別無他法。大多數人都研究過股市,但是有成果者少。肯定有人能夠在股市賺錢的,而且是能賺大錢,但是這是少數人,這是概率,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打醬油的。

所以,我們評估了自己的實力以後,再回到股市當中的時候,我們的股市的投入佔我們總的投資資產的比例,我們持倉的倉位,我們的心態可能都會有新的變化。

當我們認為自己能賺錢的時候,我們就被功利牽制住了,莊子有句話說: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亡。這個大概就是我們這些急切的想從股市賺錢的人的真實寫照。

看淡一點這個市場,用少量資金玩玩的心態,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壹號股權


股市裡最大的謊言是什麼?如果說出來的話肯定會被所謂的技術派口誅筆伐的。我是1997年進入股市的,當時想學習技術,各種資料十分匱乏,書籍也很少。


當年我的舅舅在臺灣,經常回來探望唯一的妹妹我母親,對我也十分疼愛。我就讓他幫我買一些股票技術書籍,他就在臺灣蒐羅了一些,又讓香港的朋友在香港蒐羅了一些。這些書成為我股市生涯的真正導師。為什麼說這些呢?這就和我今天要說的股市最大謊言有一定關係。現在不管股評也好,有些大V也好,甚至是中小散戶經常用到的一個技術型詞彙:背離。並且還說的頭頭是道,什麼分時頂或底背離,什麼日線級頂或低背離,什麼K D背離,M A C D背離,量價背離,反正是各種背離都有。其實這才是故事裡最大的技術謊言。為了能圓這個謊言,又發明了只有量能化解背離這種說法。

其實說句實話吧!我操盤二十三年了,我真的沒有在操作中拿這種所謂的技術來判斷漲跌趨勢,更是對所謂的這個技術不屑一顧。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股王茅臺不斷創新高,股友去看看技術指標,各種背離真的全能找出來,可是結果呢?所以最真誠的一句話:那些和你講背離,並且經常運用這種所謂技術的,只能說是技術派的末流。真正的操盤手在操作中還看背離?那是不可能的,所謂背離純屬扯淡。關注 ,真正十多年著名遊資操盤人,教你不一樣的股市操盤理念。


A股策略帝


這個股市就是一個圈套,被人套了一波又一波,股民也是前卜後繼,一波倒下,另一波又上來。但是我相信在如今互聯網發達的時候,股民一定要警惕一件事情!一個原則!但凡說是在股市裡說能帶你賺錢的老師也好,專家也罷,機構也行,都是騙子。絕對都是騙子。連懷疑都不要懷疑!不管對方是什麼來頭!都是假的。他們只盯著你股市和銀行的資金!其他的沒有。不管他們現在是帶你賺錢了也好!虧錢了也罷!你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逃離!不過我知道還是有很多傻瓜上當受騙!有的人是深信不疑!這個真的是沒有辦法!因為騙子不可能會把騙子兩個字寫在臉上和電話裡。


大學生創業智慧


有這個疑問的人很多,幾乎炒股有過受傷情節的人都會歸結謊言。根源在於,如果明天就能確認的事情,謊言就不會大行其道了。證券市場尤其是二級交易市場,是玩市盈率的。上市的IPO定價,已經把可以挖掘的價值全部榨乾了。二級市場上可以拿到的籌碼,都是被溢價的。比如一個公司沒有上市,也就是3-5倍,但是上市就20倍,二級市場買到的時候就是60倍。這個倍數就是年數。你去買一支60倍市盈率的股票,如果業績沒有變化,你需要60年才能回本。當然如果業績變好,會縮短你的時間,如果業績變差,會增加你的時間。金融市場裡所有的價格,不管是債券、股票、外匯、期權等全部計算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時間。時間,就意味著不確定性,把不確定性全部留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承擔,這是證券所有市場的主要功能。談這個根,後面就好聊了。

股票的價格通常就是現在當下計算的價值+未來時間內變數增減值。所以,和時間相關的都有變數,都存在謊言的可能性。很多頭條大佬們,總結出來的謊言都沒有錯,這些在當時,都是被很多人確認無誤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全部都驗證為謊言。金融市場炒作的就是預期,就是未來,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人類甚至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金融市場所有的交易價格都包含時間元素,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把未來不確定讓市場來承擔。不確定性,最後變壞,都是謊言,這就是謊言的由來。不確定性,最後往好的方向走,都是夢想成真,這就是牛逼的由來。

市場上出現了兩種比較極端的價格:第一種確定性比較高的,比如茅臺,它很貴,貴的是它未來的確定性,買它的基金公司全部都要大量的囤積茅臺酒,這種確定性簡直是老百姓無法想象到的。他們用基金賺到錢去買酒,然後再去賣酒,沒準賺的更多,這更是讓老百姓顛覆人生觀的。第二種預期被透支比較高的,比如一些短線熱點股。他們即便把概念都實現了,也就是現在短炒的高點價格,很多人看好它的預期,但是並不想持有到那個時候,所以短期股價到達高點之後,拋售給接盤者,最後都是一地雞毛。概念還在,題材還在,變化也還在,但是時間留給了最後留下來的人來承擔。

諸如像股市會走慢牛,這類話,出處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不管是百姓,還是國家,還是主力誰不想走慢些走長些,但是你看看2007年3月—5月,2015年3月—5月,新股民大量進場,股價被買的滿天飛,散戶為基礎的股市註定無法走出持續慢牛行情。刮個颱風,超市都被搶空了,來個非典,鹽被買斷貨了,哪有那麼容易控制慢牛。

諸如經濟是股市的晴雨表,這應該是經典理論的表述,後面市場經濟早就不經典了,而我們國家的經濟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又是比較考慮調控和市場相互協調的,所以任何東西,都不是照搬照抄的,因為5000年的文化,告訴我們中國人是很靈活的。西方經典的市場經濟創造者英國,早就在落寞的邊緣。觀點不錯,但是用錯了環境了,也就錯了。經典的理論在當時,都有著很多的指導意義,但是拿來就照搬的態度才是會出問題。我們的經濟發展理論,也是在與時俱進。比如2015年的牛市,因為不想兩級貧富差距擴大,1000億市值是個分水嶺,這也直接導致很多股票沒有了上漲的空間和橫盤的動力了。損失的,不只有散戶,這也是調控的意義所在。

諸如指標之類,本身他只是一個工具。關鍵是用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有多大的罪惡。刀用在不會用的人手裡會誤傷自己,在會用的人手裡會救人也會做好多有意義的事情。

看了很多大家列舉的,實際上,每一個參與市場的人,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每一輪行情都有他要去解決的經濟問題和政治意義,每一個股票的背後都是一群相關利益的團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股市的風險都是認知中的風險,也是不瞭解潛規則的風險,更是漫長時間帶來的不確定帶來的風險。

認識事物的過程,形成統一認知的過程,都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積累的。美國幾百年的證券交易,我們看到的是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畫面,雖然我們有後發優勢,很多過程我們可以縮減,但是人的認知階段總有一個過程。

因為金融市場的交易者,拿到的都是以未來時間不確定為代價的價格進行交易,這才是根本。你無需較真,只要記得,這是一個有風險也有機會的地方就可以了。記得有一部電影的臺詞說的很好,成年人只講利弊,小孩子才談對錯。不管遇到什麼,設置好自己的風險承受代價,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