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60人競爭一個職位,“國考”降溫了,為啥?

平均60人競爭一個職位,“國考”降溫了,為啥?

國考的競爭

華說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結束了,國家公務員局公佈的數據說,一共有143.7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報名競爭比——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相較於去年95:1的平均報名競爭比,競爭激烈程度下降明顯。

競爭激烈程度下降的一個最直觀的指標,是所謂“最熱職位”的報名競爭比。今年最熱職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複製處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報名競爭比為2315∶1。不妨參考一下去年和前年的數據:2019年最熱職位的競爭比4040∶1,2018年最熱職位的競爭比2666∶1。

為什麼今年國考的報名競爭比下降了?報名競爭比是報名人數與計劃招錄人數之比。今年的報名人數139萬餘人,去年的報名人數約為140萬餘人,基本持平。這意味著,報名競爭比的下降主要起自於計劃招錄人數的變動。看一下數據:2020年國考共招錄24128人,同比2019年國考招錄14537人相比增加66%。今年的招錄人數比群年增加了將近一萬人。為什麼今年增加了這麼多?其實回顧一下往年數據可知,今年的招錄人數與以往相當,其與去年的落差,不是今年招的多了,而是去年大幅減招了。為什麼去年減招?主要是因為去年恰逢國家機構改革,眾多部門忙於合併重組,無暇亦無條件顧及人員招錄。招錄公告寫得明白,在新組建的16個部門中,只有9個部門進行了人員招錄。自然資源部、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監察委員會、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7個部門均未進行人員招錄。今年的報名人數與去年持平,而招錄職位增加近萬,其之競爭比自然下降,下降的明顯了。

公務員向來被視為“鐵飯碗”,趨之者眾。為什麼在招錄人數較去年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報名人數沒有水漲船高?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報名門檻的提升約束了競爭。公務員考師不是誰都可以報名的,它需要滿足招錄公告列出的條件,如果不符合,報了也白報,因為不會通過審核。這條件,包括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等方面的要求。以學歷為例罷。根據相關統計,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要求,考生學歷要求全部為大專及以上學歷,2020年國考全部崗位中的大專學歷崗位僅僅為22人,2019年大專學歷崗位是51人,較去年大幅度下降。其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招錄人數和職位數所佔比例最大,本科生可以報考的職位有12286個共21586人,分別佔總職位數的88.7%,總人數的89.5%,與去年略有上升。

這一點,在大城市表現的格外明顯。北京當地的媒體報道說,2019國考北京考區招錄大專生4人,今年卻已無專科可報職位。學歷趨向於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碩士研究生招錄人數佔總招錄人數的45.72%。北京考區本科生可報職位數320個,共招錄922人,佔總招錄人數的45.87%。

有意思的是,相較於經濟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國考”的競爭激烈程度要激烈的多。今年報名競爭比排行前10的地區,有6地均為西部地區,分別為貴州、西藏、青海、雲南、甘肅、重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也不難理解。中西部地區屬於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落後,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相對少,而公務員是“鐵飯碗”,工作穩定而又體面,在當地的人們觀念中歷來是工作首選,氣質報名踴躍,自在情理之中。

2019/10/27

平均60人競爭一個職位,“國考”降溫了,為啥?

《歷史之謎:一個經濟學的答案》(華說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已新鮮上市,天貓、京東、噹噹等全網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