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美股到處都是泡沫。美股即將崩盤了嗎?大家怎麼看?

浮雲視界


在迪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表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克魯格曼稱:“美國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2020年時出現衰退”。克魯格曼指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開始打擊歐洲經濟。包括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在內的政策制定者沒有足夠的空間應對經濟衰退,這也可能是導致經濟衰退惡化的一個因素。經濟衰退將波及歐洲和亞洲,最終蔓延至美國。事實上,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從2018年聖誕節時便開始加劇,美股三大指數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許多小的問題不斷積累成大問題,而我們沒有什麼很好的解決辦法。美聯儲不能大幅降息。財政政策上的確還是有一點空間,前提是我們真的準備使用這些政策”。克魯格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想說的是,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比預期的要大”。目前可以確定是的,歐元區經濟正在經歷一場相當接近衰退水平的放緩,央行卻不能繼續降息”。克魯格曼補充道:“我認為歐洲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好消息是,儘管市場情緒下降,美股卻在今年1月走強,成為過去30年以來走勢最好的月份之一。也有部分參與者認為,許多投資者過於悲觀。
就像克魯格曼說的那樣,幾乎沒有人能在轉折點時正確的指出發生的時間。


樹先生的鞋子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日前表示,美國金融市場泡沫無處不在,無論是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投資者都無路可逃。

“我看到泡沫無處不在,”席勒週三表示,“無處可逃。你要做的就是撐過去。”席勒曾準確預測到2000年的美股崩盤和2007年的房地產市場崩盤。

席勒發出這一不祥警告之際,正值華爾街股災90週年。1929年10月28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下跌13%,這是歷史上第二大跌幅。再加上大蕭條初期股市的重挫,華爾街花了25年時間才恢復元氣。

席勒:美國股市未來的回報將乏善可施

《非理性繁榮》一書的作者席勒說,他預計未來30年美國股市的平均年回報率只有4.4%。這不到標準普爾500指數長期回報率的一半,也遠遠低於養老金的要求。

問題何在?問題在於美股的市值過高。目前美國股市較2009年3月9日的低點上漲了348%,為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增加了近29萬億美元。

但席勒說,高估值會侵蝕未來的收益。他說,美國股市的CAPE比率目前處於29的高位。CAPE比率,即經週期調整的市盈率,考察的是投資者為10年期間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平均收益支付了多少錢。這一指標顯示出剔除短期扭曲因素後市場的成本有多高。

“現在CAPE為29,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只發生過幾次,”席勒表示,“我們到了1929年至30年代中期(的水平)。”

他補充稱,在非理性繁榮泡沫破滅之前,CAPE仍可能繼續上升。目前的CAPE略高於1987年的水平,當時美囯股市在1987年10月19日創下了23%的最大單日跌幅。

席勒:債券市場的繁榮是不可持續的

席勒對債券的擔憂和對美國股市的擔憂一樣多。債券目前是最熱門的資產類別之一,因為投資者尋求安全的收入。SPDR Portfolio Aggregate Bond ETF (SPAB)今年的總回報率與股票相當,為8.31%。這是過去10年3.7%的平均年回報率的兩倍多。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入債券ETF,希望避開股市波動,至少獲得一些回報。

“它(債券泡沫)似乎與人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有關,通過簡單的邏輯思考就能知道,這不可能繼續下去,它最終會有糟糕的結局,”席勒說,“它可能會在某個時候沉沒。”

席勒談房地產泡沫:又回到了2005年

席勒說,美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泡沫階段,與2005年沒有什麼不同。“這就像又回到了2005年,”席勒說,“舊金山和洛杉磯已經在放緩。”他說,這是一個“糟糕的指標”,因為這些市場多年來一直在上漲。

房地產類股也很火爆。房地產精選行業ETF (Real Estate Select Sector ETF, XLRE)僅今年就上漲了近29%,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20%的漲幅。房地產類股僅以微弱優勢落後於科技精選板塊SPDR ETF (XLK),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板塊。


用戶2000747560201677


關於美股泡沫的問題,我之前在文章中有過詳細的分析,其實也不算是新聞了,因為很多分析師都發布過相關的評論。

美股現在處於一個很危險的位置,但是這不意味著美股崩盤在即,而是說風險正在逐步積累,可能達到一個最終的危機。

風險來自於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美聯儲向市場投放的大量流動性,使市場上融資成本非常的低,很多企業開始借貸。但是這些借貸,大部分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和在投資,而是進入了股市,回購自己的股票,推升了股票的市值。

這是一個虛假的金融遊戲,股票背後的公司本身沒有任何的估值上升,但是股票卻由於回購和回購帶來的瘋狂購買,產生了價格上漲。股票升值之後,CEO的分紅增加了,高管們的薪資增加了,股民們看到了股票的上漲,但是最終這一切都會破裂。

在去年年底美聯儲加息之後,由於回購無法繼續,美股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明顯的動盪,在8月份美聯儲鷹派降息之後,產生了第1次的大幅度下跌。現在美股只能依靠著美聯儲的一次次降息預期繼續維持市值。不過降息畢竟是有限制的,並且目前經濟衰退的預期非常濃烈,很可能當最終泡沫破裂時,美股的下跌產生一輪非常明顯的衝擊。


諮詢師天生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曾準確預測到2000年的美股崩盤和2007年的房地產市場崩盤。

希勒教授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及市場道德判斷、公共選擇等方面建樹良多,他擅長運用數學分析和行為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投機市場中的價格波動;分析投機泡沫,尤其是證券和房地產市場泡沫;分析金融、保險、公共財政在普通民眾未來生活中的廣泛影響等。

由於席勒教授的研究方向中對資產評估非常重視,所以其對資產的定價把握一般比較準確,因此預言了2000年美股崩盤與2007年的美國房地產崩盤。其中,席勒教授預測2000年的股市崩盤很快就得到了驗證,但是對房地產崩盤的預測基本上三年後才得以驗證。因此席勒教授的預測出來了,但到底什麼時間才能崩盤,這還需要市場的導火索。

關於美股崩盤的問題,從美國經濟學界到華爾街的一些大佬,從華爾街的分析師到美歐日主流媒體等都在普遍談論這個問題,而且三年前就開始普遍談論這個問題,但是美股卻一直沒有崩盤,因此很多人會抱有異議,甚至會嘲笑這種判斷,但是我個人也是持同樣的觀點的,認為美國未來很不樂觀。今年我在多篇文章中也對美股的問題加以分析,認為美股進入到牛市末期的概率偏高。

席勒教授主要從美股高估值、債券市場虛假繁榮與房地產泡沫三個方面來談美國市場中的泡沫問題,他說:“我看到泡沫無處不在”“無處可逃,你要做的就是撐過去。”席勒教授所講的不僅是股市有可能崩盤,而是美國有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就美股而言,當前潛在的威脅非常多,不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都存在高風險,不論是美國當前的金融背景、政策市、貨幣政策、股市波動率、收益率、估值、資本流入等都存在明顯的矛盾衝突,這說明美股前景並不樂觀。

一、特朗普過度干預股市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就力圖推動美國股市進一步上漲,在美國股市幾次欲破位下跌時,特朗普都通過不同的方式積極干預,用推特、公開講話、貿易問題、強迫美聯儲貨幣寬鬆等諸多方式阻擾美股的調整,而且長期大肆宣揚美股還會大漲。在歷任美國總統中,特朗普對股市的干預可以說是最多的一個,乃至於美國主流媒體出面公開指責特朗普是在操縱股市牟利。

特朗普的干預使美國股市的市場規則被淡化,而更多地表現為政策市,這樣的市場無法有效消化高風險,容易將美國股市推入泡沫化,一旦政策效用失衡,美股反而更容易暴跌乃至崩盤。

二、美股的基本面惡化

由於美國大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的經濟也遭到反噬,GDP、PMI、PPI、零售等最新經濟數據都在明顯下滑,而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進一步惡化,美債每年以近萬億美元規模在高速增長,這使美股的業績增長與高估值不相匹配,美股調整的壓力日益增加。

而美國的金融市場情況也日漸惡化,近一個多月以來,美國貨幣市場風雨飄搖,為了穩定貨幣市場的錢荒局面,美聯儲在一個半月內三次擴大回購操作,目前每天的回購操作已經放大至1200億美元,同時美聯儲還進入到了擴表程序。

美聯儲應對貨幣市場的緊張局面所採取的方式不亞於應對一場金融危機,這說明美國貨幣市場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將威脅整個美國金融體系。而美國債券市場收益率明顯偏低,也進一步反映了美股與美國房地產溢價過高,這都預示著美股後期非常不樂觀。

三、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美聯儲如果本月繼續降息,那將意味著美聯儲完全開啟降息通道,隨著美聯儲降息+回購+擴表,這會對美股形成刺激作用,會使美股在十年牛市後加重泡沫化趨勢,一旦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激化美股泡沫並刺破泡沫,那麼美股崩盤就是必然選項。

從美國金融市場的架構來說,美聯儲的貨幣寬鬆政策與美股泡沫化傾向原本就是美國當前最大的金融矛盾之一,而這一矛盾當下正在被激化,這使美聯儲金融風控職能扭曲,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市場高風險,這令整個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係數處於十年來最高區間,這種情況下美股不出現問題都難,即便美股未來還有一個衝高的過程,美股也將面臨高危局面,牛市尾聲也將呼之欲出。

四、美股的風險與收益逐漸失衡

自去年初以來,美股就在歷史高位劇烈震盪,近兩年時間以來美國三大股指幾乎沒有多少漲幅,股市收益明顯下降,同時風險在不斷擴大。波動率放大、收益率降低、估值偏高,這都是風險與收益不平衡的高度表現。

今年以來,一些美國的超級富豪與巴菲特等投資家,或套現股權,或減少持倉,或減少股票回購,持現動機明顯增強,這都是在做持幣過冬的準備,是在做規避經濟危機的準備,所以美國才會出現貨幣市場的危機,因為大企業向銀行業提供的拆借在減少。

五、國際資本的流出

當美國貨幣市場出現問題時,我就曾撰文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兩大基本原因,其中一個就是海外投資者開始離開美國資產並跨境流出,目前我的判斷已經得到華爾街一些投行的確認,華爾街當前也認為外國投資者在從美國國債市場淨流出。而美國股票市場的境外資本淨流出預計也會逐漸加大力度,這是由美元當前的貶值所推動的。

六、去美元化

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日前已經明確宣佈未來的石油交易將採用歐元交易,也許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石油歐元一旦確立,這將是美元近五十年來遭受的最大挑戰,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挑戰,這將對美國的金融體系形成嚴重威脅,同樣會嚴重衝擊美股。

如果繼續羅列不利於美股的因素,確實太多了,而且這些理由沒有一項是牽強的,幾乎都指向美國金融安全的核心問題,所以美國當前存在金融危機因素,或者說美國本身就在醞釀與引領國際金融風暴,就像2008年次貸危機那樣去剪全球的羊毛,所以美國再次出現股災也不是不可預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