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有我,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病人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科是人们敬而远之的地方,然而,普定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普医”)感染科主任杨金星却把这份许多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把特别的爱献给了那些特别的病人。对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以及HIV感染者等疾病,他就是狙击手,雷厉风行,一击绝杀。

医路有我,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病人

​杨金星(左二)

关于从医的故事

上高中以前,杨金星体弱多病,于是打小就有当一名医生的梦想。2005年,杨金星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分配至马官卫生院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医生。

2008年,杨金星调到普医工作,成为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员。10余年来,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水平大幅提升,病人量增多,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参与并见证了科室的变迁和发展。

2015年,杨金星到解放军302医院进修学习1年。期间,杨金星虚心请教学习,对肝病、HIV等感染性疾病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全面掌握了相关诊疗技术和措施。同时,他还学习和借鉴了上级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仅提升了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让他在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8年,杨金星担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关于工作的动力

“感染性疾病科的病人非常特殊,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住院周期长,因为所患的疾病多有传染性,有的住院长达几个月都没有亲戚朋友前来探望,甚至连家人也觉得他们是累赘。”杨金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才3岁的幼儿被确诊为HIV感染者,没有人愿意接受患儿及他的家人,他们不仅要忍受病魔的折磨,而且要面对常人异样的眼光,感觉非常无辜,太让人心疼了。”杨金星表示,类似这样的患者唯一的希望和依靠就是医护人员,所以,感染科的医护人员不能放弃。

有压力才有动力。医学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但杨金星及他的团队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救治,只要有一丝希望,医护人员都不会放弃。

作为科主任,杨金星始终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团队协作和医患沟通,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他认为,作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最重要的要具备两点,一是要有责任心,通过积极的措施和途径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病痛。二是要有爱心,除了治疗疾病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

关于坚守的理由

10余年来,杨金星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患者战胜病魔,恢复健康,那是他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2017年,鸡场坡镇一名30多岁男性因反复发烧、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入院,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医护人员及时对症处理,四五天后效果仍然不佳,家属想要转院。杨金星了解情况后,耐心开导患者及家属,告诉他们该病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药到病除。最后家属同意继续在院治疗。杨金星还发现该患者合并有脑梗情况,立即邀请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进行会诊、处置,第七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最后康复出院。此次就诊经历改变了患者一家人认为普医“治不了病”的看法。

2018年,一位50岁的肝衰竭患者病情危急,但因家中贫穷,没有条件到上级医院治疗,杨金星每天与同事认真研究病情,经常到病房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两个月多后患者痊愈,患者及家人对此十分感激。

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10余年来,杨金星接诊了不计其数的HIV感染者、结核、肝炎等高风险疾病患者。他坦言,不害怕被传染是假的,但是如果自己退缩的话患者将面临无助的局面,这个行业必须要有人来坚守。只要患者有需要,他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