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質疑美國打死巴格達迪的真實性,是為了追求真像,還是出於嫉妒潑冷水?

新文化街男孩


俄羅斯已經知道了擊斃巴格達迪的真像,不過他們之所以對美國潑冷水,是對美國搶功感到不滿。

美俄兩國都對伊斯蘭國組織發起了軍事打擊,美國當初出兵敘利亞的絕口就是所謂的“受庫爾德人邀請,打擊恐怖主義。”而俄羅斯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的原因也包含了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目地。
(襲擊現場)


根據路透社和半島電視臺,以及美國的公開消息顯示,巴格達迪並不是被美軍擊斃的,而是自殺身亡。當時,美軍特種部隊出現在伊德利卜的巴里沙村,巴格達迪正帶著他的家人和保鏢準備前往土耳其,但隨後被美軍發現,一場激戰後,巴格達迪感到逃跑無望,便拉響了炸彈背心,隨後死亡。

巴格達迪是個高傲,有些自負的人,他不希望自己的生命被敵人奪取,而是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加上逃跑無望,他不希望自己的屍體像拉登,扎卡維那樣出現,於是採取了自殺的手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他死後不久,美國政府就宣佈了這一戰果,特朗普對詞進行了大肆宣揚,試圖為自己的政治聲望進行加分。

當年奧巴馬在即將迎來大選,與共和黨人羅姆尼競爭之際,出動特種部隊襲擊了巴基斯坦境內的一所樓房,擊斃了本.拉登。奧巴馬隨後以此作為政績,使自己的支持率大幅度上漲,最終擊敗了羅姆尼成功連任。而此次特朗普擊斃巴格達迪,也是為了給自己的政績增加一筆光環而已。畢竟他也要面臨2020年的總統大選,與民主黨人桑德斯和拜登競爭。

其實,想擊斃巴格達迪的不止是美國人。俄羅斯 敘利亞政府軍,伊拉克都想擊斃巴格達迪。俄羅斯在內戰爆發後,幾乎消滅了幼發拉底河以西和敘利亞南部的所有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但由於俄羅斯與土耳其達成的索契協議,俄軍沒有進入伊德利卜進行軍事活動的理由,這才讓美國人搶了功勞。
(阿布.巴格達迪)


總得來說,巴格達迪的死對於全世界都是一個好消息,俄羅斯和美國將會繼續打擊巴格達迪。

伊斯蘭國組織的威脅並沒有被徹底清除,在他死後不久,伊斯蘭國組織就宣佈已經推選伊拉克人卡拉達什成為新的首領。


朱興子


我看俄羅斯對於美軍所取得的成果是羨慕嫉妒恨,所以俄羅斯國防部才不願輕易承認巴格達迪在美軍行動當中喪生的消息。儘管美國方面宣稱通過DNA技術已經證明了巴格達迪的真身,但俄羅斯國防部還是要求美軍公佈更多關於巴格達迪已經死亡的證據,面對俄羅斯的如此要求,美國可謂是感到非常無語。
(巴格達迪)


巴格達迪是極端組織頭目,他曾在敘利亞建立一個所謂的伊斯蘭國,這個伊斯蘭國後來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等各方打擊的對象,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伊斯蘭國是在俄羅斯空天軍和敘利亞政府軍的共同打擊之下覆滅的。從俄羅斯國防部的表態來看,它明顯是認為俄羅斯才是那個對極端組織覆滅做出最大貢獻的那個國家,但是美國卻總是喜歡搶俄羅斯的風頭,這讓俄羅斯的內心是覺得很不舒服。

當地時間26號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了一句“剛剛發生了一件大事兒”,第二天特朗普就公開宣佈“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已經死亡,特朗普稱巴格達迪在美軍特種部隊的夜間突襲之下倉惶逃竄,最後他在被逼到絕境的情況下引爆自己身上的炸彈背心死亡,特朗普還嘲諷說巴格達迪死得非常懦弱。從特朗普的講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於巴格達迪的死可謂是非常得意,這一方面可以凸顯他在打擊極端組織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現美國軍隊行動的利索。
(特朗普在白宮宣佈巴格達迪死亡的消息)


對於美國方面公佈的消息,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俄方並沒有掌握巴格達迪在美軍行動當中喪生的可靠信息,他認為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另外科納申科夫還強調說美國方面描述的行動細節互相矛盾,所以他希望美國可以提供更多的證據證明巴格達迪已經喪生。最後科納申科夫還有一段滿含醋意的話:“美國公佈的關於巴格達迪已經死亡的消息不會影響到目前的敘利亞局勢,在俄羅斯空天軍和敘利亞政府軍擊潰‘伊斯蘭國’之後,巴格達迪的再次死亡對伊德利卜和敘利亞的反恐行動沒有太大意義。”
(普京)


顯然俄羅斯是很不願意看到美軍將巴格達迪給擊斃,因為它一直認為是自己打敗了“伊斯蘭國”,現在美軍擊斃了“伊斯蘭國”最高首領巴格達迪,這就等於美國把俄羅斯的風頭全部給搶了過去,所以俄羅斯國防部會說巴格達迪的“再次死亡”對伊德利卜的反恐行動沒有太大意義。此前巴格達迪確實曾多次被傳出死亡,但是之前的消息都未獲得證實,此次美軍在行動之前已經監視了巴格達迪很長一段時間,而且美國還和土耳其交換了情報,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夠正式宣佈巴格達迪被擊斃的消息,這足以證明巴格達迪是真的死了,俄羅斯不願意承認,這隻能說明它很嫉妒美國取得的成果。


李姓先生


巴格達迪是美國扶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時扶持起來的,美國在奧巴馬執政時,派出了國務卿克里在中東倡導阿拉伯之春,扶持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當時是指望巴格達迪推翻巴薩爾的敘利亞政府,沒料到巴格達迪在敘利亞遭到了俄羅斯軍隊的沉重打擊,最後反過來攻入了伊拉克並佔領了伊拉克的摩蘇爾,至此阿拉伯之春成了強勁迅猛的阿拉伯風暴,這些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迅速崛起,通過互聯網在歐洲和美國招兵買馬,在伊拉克一路南下攻城略地併成立了ISIS國,伊拉克政府對於ISIS國的進攻無可奈何,最後還是伊朗幫助下才幫助伊拉克穩住了陣腳,開始逐步反擊,逐步奪回了被ISIS佔領的領土,美國人卻趁亂扶持起伊拉克庫爾德武裝乘機佔領了伊拉克的大量油田併成立了庫爾德自治政府,並在伊拉克軍隊把ISIS趕出伊拉克後企圖通過公投獨立建國,最終被土耳其和伊拉克政府軍的威懾下放棄了獨立建國而保持自治,但是已經在伊拉克埋下了領土分裂的禍根,要不是土耳其估計伊拉克早就分疆裂土了,最終,美國在伊拉克政府軍和土耳其軍事威脅下不得不宣稱反對庫爾德自治政府獨立建國。


北方的狼


美國白宮要員觀看海豹突擊隊行動實況視頻

俄羅斯對於美國打死巴格達迪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也是為了追求事實真相,畢竟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恐怖分子,沒人喜歡他,他的存在對俄羅斯也沒什麼利益可言,俄羅斯也希望他趕緊消失,這樣對敘利亞戰場形勢也不無壞處。

關於巴格達迪被打死的消息,幾年來,最少已經出現了6次,俄羅斯“打死”有兩次,美國至少四次,但是隨後都被lS短時間發佈的視頻證實此人還活著。而且美俄兩國在發佈消滅巴格達迪的消息時,都被對方國家質疑消息的真實性,這一次也一樣,是上幾次疑問的持續。

如果這一次巴格達迪真的像特朗普描繪的那樣,被美軍海豹突擊隊幹掉,俄方有那麼一點嫉妒心理,是很正常的,因為消滅了這樣一棵世界毒瘤,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公佈的巴格達迪視頻

但現在的問題是,到底自爆的是不是巴格達迪本人?因為這個十分警覺的傢伙有多個替身,自從“伊斯蘭國”在2014年成立之初露了一次面,多少年來再沒人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而露的那一次臉也未必是真人。

世界上相似的人很多,又可以整容,假如現在巴格達迪穿一身西裝站在美軍海豹突擊隊員面前,誰敢確定就是他?

假如巴格達迪本人已經死在前幾年俄羅斯或者美軍的突擊空襲行動中,而ⅠS發佈的視頻卻是假的,又有誰能夠識破?

這樣一個行蹤詭異、具有多個名字、無數個化身的人,DNA比對又有多少可靠性?

現在這個時間點打死巴格達迪,是不是更具有政治需要目的?




巴格達迪喪命之處

這次突擊行動始於去年夏天,那次美國中央情報局逮捕和審訊了巴格達迪一名妻子和信使後得知他的藏身之處,之後與伊拉克和庫爾德情報人員密切合作,一直監視到今天,直到動手的那一刻。

從情報出處來看,無可挑剔,但唯一令人可疑的是,他的妻子和信使落網,巴格達迪沒有一點反應?那位被捕的妻子和信使最後如何處理呢?

有漏洞!

俄羅斯是世界知名大國,安理會五常之一,在這種大事上,不會無緣無故提出質疑,俄方的懷疑心態,是根據以往反恐的艱難歷程得出的結論,而這種認真態度,應該得到肯定。

最後一點疑問:

被海豹突擊隊逼到絕路的巴格達迪選擇自爆結束生命,同時也炸死了自己三個孩子,他的兩位妻子也被打死,等於在這次戰鬥中,巴格達迪最親近的人全部死亡,他為什麼這麼做?是不是為了掩蓋自己真實身份?是不是讓人死無對證?

歡迎大家都來討論一下,說說自己的看法。


夢裡青山1


這個每年軍費高達七千多億美元的軍事大國,表現出的樣子總是刺激著人們的神經。不是放出“阿法狗”就是放出窮追猛打的“軍犬”在世人眼前表演一番而大出風頭,如看暴力片電影,老美的表演節目讓這頭“北極熊”看得五味雜陳感覺不爽。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其實是想從“新聞報道”中能看出一點像電影的味道,填充刺激一下枯燥乏味的生活,讓人們得到些感官上的愉悅與興奮。正如川普興奮地講述內容的精彩,“巴格達迪陷入極度恐懼,完全驚慌失措……他像條狗,像懦夫般地死去了”,被川普講得津津有味。也許川普諷刺般罵人的話語讓死者巴格達廸無地自容,說實話,男子漢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不應該牽扯到一家妻小,讓妻子與三個兒子一起被殺。而應該讓一家老少留守在家裡,隻身一人去打打殺殺。也不會使妻兒們看見自己狼狽不堪的下場,被一條軍犬追的慌不擇路,無路可逃才引爆“自殺被心”連同三個兒子一起炸死。

應該像梁山好漢那樣,光棍一條無牽無掛一人鬧蕩江湖,是死是活與他人無關,讓自己一人走進這充滿腥風血雨般的江湖。


掛羊頭賣狗肉628


美國特戰隊在上週六成功擊斃了IS的首領巴格達迪,這次行動被命名為“凱拉·穆勒(Kayla Mueller)行動”,以此紀念被巴格達迪授意殺掉的美國人權工作者凱拉·穆勒(巴格達迪的私人囚犯)。特朗普很高興,他在白宮戰情室觀摩完美軍行動後,發了一推文稱,“剛剛發生了一些非常重大的事情”。第二天上午9點他如約發表電視講話,確認了這條消息,並公佈了一些細節。然而當特朗普感謝俄羅斯為美國提供便利的,開放其控制區的領空,還稱雙方之間有很棒的合作。然而俄羅斯方面卻並不領情,給特朗普潑了冷水。
(戰情室觀察現場實時行動)


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在27日表示,“俄國防部未獲得有關美國軍人在敘利亞西北部、土耳其控制的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採取行動,‘再一次’消滅巴格達迪的信息。”從這可以看出,俄羅斯否認獲悉美國相關行動信息,而且“又一次”的表態,也旨在強調俄羅斯對美軍戰果的質疑。不過科納申科夫也怕事後打臉,他補充稱,鑑於目前敘利亞IS已經被擊潰的局勢,所以巴格達迪“再死亡”對全局沒有任何戰略性的意義。
(科納申科夫)

對於俄羅斯而言,其當然有理由去質疑,因為美國雖然事先通知了莫斯科,但是並沒有給出行動的具體目標。俄羅斯對對此事也一無所知。事實上美國美國不僅沒有告訴俄羅斯,盟友土耳其和大馬士革也只是簡單知會,甚至也沒有苛求對方能夠配合。俄羅斯質疑美國,無疑有這麼幾個目的:

  • 首先,強調美國在敘利亞存在的非法性,畢竟美國在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甚至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都沒有經過敘政府同意。
  • 其次,不承認美國的領導力。這個道理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俄與美國之間本身不是盟友,特朗普的口吻雖然很客氣,但是在俄羅斯看來,就好像是俄已經服從於美國一樣。
  • 最後,就是打擊美國的影響力。這次軍事行動的成功無疑對外展示了美國的反恐能力,拓展了美國在地區的影響力。這是俄羅斯並不想看到的,質疑美國此次行動,旨在削弱美國此次軍事行動的客觀影響。

(現場事後被美國無人機夷為平地)



其實話說回來,科納申科夫質疑也沒有用。因為這次是以總統電視講話的形式所公佈的,特朗普說的非常詳細,而且甚至戰情室觀戰的照片都擺出來了。再者在這次行動的線報是由伊拉克庫爾德人(抓了巴格達迪的一位妻子和重要信使的侄子和妻子)通過伊情報部門提供的,他們還直接參與了行動,伊國家電視臺還公佈現場畫面。巴格達迪本人雖然自爆,但是美國當時行動過程中已經從現場採集了大量的生物樣本,並且很快做了DNA測試,確認就是巴格達迪。除了無證之外,美特戰隊俘虜了幾名保鏢,並且帶走了大批IS的文件資料等重要情報還有疑似巴格達迪本人的11名子女(另外有3名與巴格達迪同歸於盡)。
(美軍行動過程)


不過科納申科夫有一點說對了,那就是巴格達迪的死對於目前的局勢已經無足輕重了。事實上巴格達迪本人早已經不直接參與領導IS的內部事務,他的作用只是象徵性的,其早就已經將相關具體事務交給了阿卜杜拉·卡爾達什(Abdullah Qardash),這個人是前薩達姆軍隊的一名軍官。這也就是說後者已經成為了IS的新首領。不過雖然如此,但是作為始作俑者,巴格達迪的死意義還是非常大的。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我以為,俄羅斯不質疑才是不正常的。

當普京高調派出俄羅斯由車臣精銳部隊組成的軍警介入到土耳其入侵敘利亞北部領土建立安全區的地帶巡邏的時候,美軍特種部隊卻在同一地區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反恐任務,擊斃了lsls的最高領導人。

當我們把這兩件事聯繫起來看,美國與俄羅斯同時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的戰略目的已經清楚了。

俄羅斯實際已經在替巴沙爾行使主權,在圍繞著安全區的土敘之爭中,普京才是說了算的人,普京是不是太霸凌了呢?在敘利亞領土上,到底誰最有發言權,肯定不是敘利亞人。

相反,在土敘俄三方忙於瓜分敘利亞北部地盤,打的不亦樂乎時候,美軍的注意力依然還是反恐。

不管我們對美國的意圖作何猜測,事實勝於雄辯。

明顯,世界輿論開始有利於特朗普而不是普京,俄羅斯質疑特朗普的“功績”就合情合理了。


老樂160608971


美國開荒腔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川普為什麼早不宣佈晚不宣佈,選在國會強烈反對他從敘利亞撤軍的節骨眼宣佈打死巴格達迪,其實就是一種政治操作,是在減輕國內壓力,為他明年連任拉昇民意。

按照川普的一貫風格,虛張聲勢,謊報軍情的可能性極大,把未經核實的情況當實情說是及有可能的。

俄羅斯為什麼發文質疑?在中東,對巴格達迪的情報追蹤不僅僅是美國和庫爾德人的事,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土爾其、以色列等中東國家,對他的情報掌握,並不比美國差。這次美國給出的當事人及時間、地點等情況,與除美、庫外國家及集團掌握的情況不一致,提出異議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另外,巴格達迪已成驚弓之鳥,在保護自身安全上肯定倍加小心,所有的敵對勢力對他的追捕就沒停過,他躲過的浩劫已不是一次二次,在確保安全上經驗豐富,手段多樣,狡兔三窟,嚴格防範,不是誰都輕易能捯著他的。

瞧瞧美國找拉登的難度,就知道俄羅斯對美國懷疑的合理性了。


塵垚4


俄羅斯質疑美國打死巴格達迪的真實性是覺的這件事太理奇:巴格達廸已死了5次,什麼是巴格達迪,誰是巴格達迪,俄羅應該比美國更清楚。原因在於,敘利亞是俄羅斯傳統勢力地區,俄羅斯未出兵敘利亞前早已把敘利亞的恐布組織讀了無數遍。想想俄羅斯的戰績,無論是飛機轟炸,導彈奇襲無不是建立在準確情報基礎之上的。再想想土耳其的政變,土耳其不知道俄羅斯都掌握在手。難導美國在伊德利卜發動了一場軍事襲擊,俄羅斯會不知道嗎?要知道伊德利卜兩年了一直在俄敘伊聯軍的包圍之中,本來早已拿下,只是顧及與土耳其的關係才圍而不打的。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巴格達迪已死;懷疑美國所說的襲擊行動是否發生過;並且否認了俄羅斯為美國的襲擊開放了領空的說法。俄羅斯的說法是對美國直接的打臉,俄羅斯為什麼不為美國背書?因為這件事離事實太遠。美國很早就想打“巴格達迪已死”這張牌,多次說“據信巴格達迪已死”。但,每一次都是吞吞吐吐,沒個肯定,也許開始真是那麼認為,現在卻是以假當真了。美國為什麼要這麼做?據認為,美國軍隊從敘利亞的撒出,遭到了國內強硬派的反對。再加上彈劾案與大選越來越近,美國政府,共和黨需要一點成績來安撫強硬派和堵反對派的嘴。


關於這次巴格達迪的死的劇本,很象是拿著本·拉登之死在抄。死者都是在一小院裡,沒有衛隊,沒重大抵抗。拉登是在巴基斯坦,巴格達迪在伊德利卜一個叫巴里沙的村子裡。然後都是美軍順藤摸瓜,直升機出奇兵對恐怖頭子進行了奇襲。再後來就是美國的總統,國務卿,防長在一起觀看視頻,這次也沒翻出什麼新花樣來,或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IS在敘利亞,雖然已是強弩之末,但在伊德利卜和幼發拉底河東部還是有地盤的。恐怖分子的頭目不與嘍囉們在一起,單槍獨馬躲起來,尤其在伊德利卜這樣反對派聚集地,無法叫人信服。美國的劇本編的太幼雅,不怨俄羅斯要拆穿它的假面具。


天太2


俄羅斯對於美國打死巴格達迪的真實性是有道理的,因為巴格達迪現在已經被殺了6次了,而美國也沒有提供確實的證據,從現場的視頻來看是一片狼藉,而且屍體展示那個人根本不像巴格達迪,巴格達迪出生於1971年,現在已經是將近50歲的老人了,但是卻沒有看見什麼白頭髮,最關鍵的是鬍子也不像。美軍聲稱巴格達迪躲進了一個隧道中,最後引爆了炸彈背心,和自己的孩子同歸於盡。但是從當地武裝拍攝的視頻來看,他們所展示的屍體還是比較完整的,這個世界現在眾說紛紜,當地的人還指責美軍炸死了兩個無辜的平民。

其實巴格達迪並不是一個人,在伊斯蘭國中有好幾個人叫巴格達迪,巴格達迪並不是一個武裝領袖,真正當年演講的巴格達迪僅僅是一個神學者。而且伊斯蘭國得罪了太多的地方勢力,無論哪個地方武裝都想打擊伊斯蘭國,所以說這麼多年伊斯蘭國頭目能夠躲過敘利亞自由軍,敘利亞民主軍,敘利亞政府軍,伊拉克軍隊,俄羅斯軍隊,美國軍隊的聯合絞殺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所以我們在這些年聽到了很多關於打死巴格達迪的消息。當年巴格達迪領導伊斯蘭國的時候,也有消息稱巴格達迪有很多個替身。所以這次是不是真的殺死巴格達迪還不清楚,萬一以後又冒出來一個巴格達迪,美軍就沒法收場了。

當年那個巴格達迪是一個神學者,同時也是一個伊斯蘭原子教義的尊崇者,全部的是一種理念,他能夠通過神奇的演講把相互鬥爭的各個派系聯合到一起,主要原因是深刻的瞭解伊斯蘭的原始教義。也就是說他傳遞的是一種理念,而信仰這種理念的人非常多,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反抗美國的世俗主義,也就是說打死了一個巴格達迪,會有很多個巴格達迪冒出來。也可以理解為信奉伊斯蘭原始教義的人都可以變成反美者,也就是人人可以當巴格達迪。

當年擊斃本拉登的時候,奧巴馬政府其實早就掌控了本拉登的跡象,就像美國這次襲擊這個人,其實在前幾個月就已經瞭解了他的行蹤,現在特朗普被指責中東戰略全面失敗,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宣佈擊斃伊斯蘭國組織頭目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大增,但是對俄羅斯來說擊斃一個沒有戰鬥力的人是毫無意義的,現在敘利亞的伊德利卜省還有很多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所以說美國宣佈反恐結束,是想讓全部的軍隊都退出敘利亞,包括俄羅斯的軍隊。讓俄羅斯軍隊沒有了在敘利亞存在的理由,這樣土耳其就能夠完爆敘利亞政府軍。從而美國就能夠達到戰略目的了,當然俄羅斯不會上當的,全世界各地的軍隊在敘利亞的目的都是剿滅伊斯蘭國,那麼假如伊斯蘭國已經不存在了,全世界的軍隊在敘利亞就是一種非法行為。從土耳其前段時間的行為,已經能夠看出美國的這種意向,所以說美國因為和俄羅斯之間的競爭,很可能會造一個假的巴格達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