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盛醫藥改道港股上市獲751倍超額認購 商業化進程快速推進中

10月28日,亞盛醫藥-B(06855)在港交所掛牌,發行1218.09萬股,每股定價34.2港元,每手100股,所得款項淨額約3.12億港元。10月25日亞盛醫藥發佈公告稱,獲超額認購751倍。

亞盛醫藥-B首日上市高開55%,截至發稿,亞盛醫藥上漲27.78%,報9.5港元。

亚盛医药改道港股上市获751倍超额认购 商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中

從發行規模來看,這是港交所生物技術板塊改革以來IPO規模最小的新股,但截至目前,創了港股2019年超額認購倍數最高上市紀錄。

主導投資了亞盛醫藥C輪的元明資本創始合夥人田源博士在不久前的一次行業會議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如果一個公司能夠研發出來一個重磅炸彈,無論多貴都不算貴。

在業界看來,之所以獲得超額認購,因亞盛醫藥深耕細胞凋亡靶向新藥研發逾20年,現已擁有在細胞凋亡路徑領域豐富的產品管線,同時產品商業落地也在快速推進中。

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此前表示,首款藥物最快在2年內推向市場,HQP1351預計將於2021年進行商業化。其他管線產品商業化也將逐步推進。

改道香港上市

早在2016年12月底,亞盛醫藥完成5億元B輪融資之時就宣佈了擬赴美上市的計劃。2017年初,這項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原計劃亞盛醫藥將在2018年初在美國上市。

彼時,亞盛醫藥已與摩根士丹利、美林中國等投行機構及律師事務所達成合作,歷時數月的盡職調查等工作也已完成,登陸納斯達克只差臨門一腳。

不過,碰巧趕上了香港的IPO新政出臺。港交所擬修改上市規則,為尚無盈利或無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開設IPO綠色通道。

本來亞盛醫藥已經準備到納斯達克上市,被董事會強烈要求改到香港上市。

主導投資了亞盛醫藥C輪的田源在創立元明資本之前,曾創立中國國際期貨公司,聯合創立物美超市聯鎖企業和亞布力滑雪場,還擔任過中國誠通集團董事長。後來,田源也加入香港聯交所生物科技諮詢小組成為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藥促會投資委員會主任委員。

田源認為,港交所一定會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在田源看來,投資創新藥需要看團隊。亞盛醫藥成立於2010年,主要圍繞細胞凋零領域,研發對抗癌症的辦法,佈局深入,產線廣,代表細胞凋亡主流方向的三種靶點皆有研發,其細胞凋亡標靶療法領域的藥物研發在全球範圍處於前沿。

核心團隊楊大俊、郭明、王少萌三人均為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楊大俊有二十餘年癌症新藥研發與轉化經驗,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及摘要100多篇,有20多件國內外發明專利。核心團隊成員亦在癌症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另據瞭解,該團隊早年在美國就曾開發出兩個原創新靶點產品賣給了跨國公司,其中一個項目在2010年以3.98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賽諾菲,成為當年華爾街生物醫藥領域最大的一筆項目轉讓交易。

不國,田源也不否認創新藥泡沫的存在,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目前之所以存在這種問題,根源在於信息的不對稱,對於藥物機理和靶點及數據的理解,一是新藥研發公司與新藥投資機構信息不對稱,二是新藥投資機構與市場出資人信息不對稱。

2019港股超購王

在改道港股上市後,亞盛醫藥也獲得了投資者認可。10月25日,亞盛醫藥發佈公告稱,獲超額認購751倍,成為截至目前的2019港股超購王。

亞盛醫藥在全球發行配售期間實現了超額認購,發售股份以招股區間上限定價為每股34.20港元。根據香港公開發售初步提呈的數據顯示,此次有效申請認購合共9.16億股,相較於香港公開發售總數121.8萬股而言,實現超額認購約751倍,遠超目前上市的所有港股創新藥公司。

之所以亞盛醫藥值得投資者在今後長期持有,關鍵在於公司深耕細胞凋亡靶向新藥研發逾20年,現已擁有在細胞凋亡路徑領域豐富的產品管線。

當前,全球細胞凋亡靶向治療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億美元,但隨著相關產品適用症擴大、新藥逐步上市,細胞凋亡藥物市場將被極大開發。市場預計在2018-2023年,全球細胞凋亡靶向治療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70.1%,2023-2030年該市場複合增長率也將達到24.0%。其全球市場規模或將在2030年達到220億美元。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亞盛醫藥近三年投入了4.71億元的研發費用,共擁有8個產品處於臨床開發階段,28個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和21個在全球範圍內提交的INDs。APG-1252、APG-2575、APG-115以及HQP1351為亞盛醫藥研發管線中的主要產品。

從國際市場的競爭情況來看,在細胞凋亡領域,僅有諾華公司在Bcl-2、IAP和MDM2-p53這三個藥物管線都進行了佈局,而且目前全球範圍內在細胞凋亡路徑與亞盛醫藥存在一定競爭關係的創新藥企多為艾伯維、諾華、羅氏等跨國藥企,在中國國內尚未出現類似競爭對手。

以亞盛醫藥的APG-2575為例,APG-2575作為一款新型口服 Bcl-2選擇性抑制劑,其主要作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該藥在全球對標的產品是艾伯維的Venetoclax,而APG-2575是全球範圍內唯一可與之競爭的同靶點藥品,發展潛力巨大。

商業化進行加速推進

除了看好亞盛醫藥管線發展潛力巨大外,市場也看上了亞盛醫藥商業化的快速推進。實際上,雖然港股開通了生物醫藥的綠色通道,但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希望企業產品儘快進入商業化實現收益進行盈利。

楊大俊在此前表示,亞盛醫藥首款藥物最快在2年內推向市場,HQP1351預計將於2021年進行商業化。其他管線產品商業化也將逐步推進中。

從招股信息書看,亞盛醫藥計劃將此次IPO所得款項淨額的42%用於HQP1351的研發和商業化中。並且,為預備HQP1351的生產,亞盛醫藥還將約3910萬港元分配到於蘇州興建GMP合規生產線;約1510萬港元用於聘請具商業化經驗的高級人員,包括銷售及營銷及監管合規,為商業化HQP1351做準備。

在研的原創1類新藥HQP1351,是第三代Bcr-Abl/KIT抑制劑,是亞盛醫藥臨床進度最快的藥物,目前已進入關鍵註冊臨床II期試驗。

業界分析,該款新藥的最大特點是解決了“神藥”格列衛的耐藥性問題。

據瞭解,格列衛能夠間接讓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成為可控慢性疾病,被市場稱作“神藥”。但實際數據顯示,大約20%-30%的慢性期患者長期使用格列衛會出現治療失敗的現象。其中少數患者是對藥物不敏感,多數患者則因為在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壓力篩選下,產生了耐藥性。

2018年11月,亞盛醫藥白血病新藥HQP1351臨床進展入選2018年美國血液學會年會口頭報告,該年會在血液腫瘤領域最具有權威性。報告發布的HQP1351的I期臨床數據顯示,HQP1351耐受性好,療效顯著。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