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暉智庫:全面解讀9月國民經濟數據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前三季度的國民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景暉智庫預測,中國2019全年的GDP增幅在6.2%到6.3%之間甚至更高。儘管前三個季度逐季下降,前期政策效果的體現、第四季度各企業年終的業績衝刺、糧食豐收、元旦前消費的增長等等都將刺激中國經濟在年底有一個良好的表現。

景暉智庫:全面解讀9月國民經濟數據

從國際對標來看,標普預計美國2019年GDP增幅在2.3%左右,由於美聯儲連續降息,美國經濟呈現疲態;日本預計GDP增幅在1%左右,甚至低於1%,歐洲央行對歐盟的GDP增幅預計為2%左右,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已經將今年全球經濟GDP的增長調到2.3%。所以說中國應該自信滿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為,未來10到15年時間,中國的GDP總量將最終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景暉智庫:全面解讀9月國民經濟數據

全國夏糧早稻合計16801萬噸,全年糧食總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5億噸以上,實現增產,農業數據喜人。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0%,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服務業發展迅猛。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工業增幅小於6.2%,但是在整個工業結構中,首先基礎性的供應是沒有問題的,實際上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是要降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也就是說,降低農業和工業佔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逐步優化工業生產結構,更多的是要靠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和高端製造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構性調整指標。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61204億元,同比增長5.4%,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45億元,同比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億元,同比增長8.2%,全國網上零售額73237億元,同比增長16.8%,中國國民消費更多的來自網上。消費的增長超過GDP增幅,可以看出,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我們的中國經濟更多的靠消費來拉動,靠國內市場的啟動,而不是像以往單純的依靠投資和出口。進出口相抵,順差20462億元,同比擴大44.2%。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下降,對投資的依賴度下降。

同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剔除豬肉價格的增長,我國的消費價格完全在一個可控範圍之內,為中國未來的貨幣調整留下非常巨大的空間。

景暉智庫:全面解讀9月國民經濟數據

胡景暉表示,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放緩,在應對中美貿易戰、經濟結構轉軌和國家政策更好地發揮情況下,怎麼才能讓第四季度經濟走上更好的軌道,還需要打破常規,採取更多的手段和思路。

不放鬆樓市調控,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未來房地產以存量交易、持有運營為主,應該考慮怎麼結合新型的服務和金融創新將更多的內容業態引入存量房產。

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在發展方向和技術方案明確之後,完全可以人為提前3~5年,首先在大城市進行試點,可以稅費減免和以舊換新。

農村未來將有1億人口進入城市,現在我們已經啟動農村宅基地20年使用權流轉,農村經營性用地進入市場,巨大的土地資源和人口資源騰挪,中國的經濟開發還有很大的潛力。

以及補足醫療、養老、教育社會短板,將體育產業、文化產業等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新型支柱產業,“一帶一路”建設,IPO註冊制度改革,這些都給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

景暉智庫:全面解讀9月國民經濟數據

總體來看,我國降低了對出口的依賴,靠國內的經濟結構優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使中國經濟有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面對國內國際複雜的環境,在深化改革、產業結構轉軌、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等政策的推進,打破原有的格局和思路,有更多的創新思維和模式,相信未來中國經濟會創造長期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