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21日央行在2019年的全國貨幣經營工作會議上提出:2019年我國將大力推進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此消息一出讓很多人有所遐想,其實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是基於當前的人民幣轉化為一套數字體系,通俗的來講就是現金數字化,與當前的區塊鏈以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有著很大的本質區別。

目前各國對數字貨幣存在紛爭

但是誰也不能對其視而不見

國家推出數字貨幣這一舉措正蓄勢待發

和BTC等數字貨幣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呢?

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日前,英國皇家鑄幣局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貨幣,這種數字貨幣名為皇家鑄幣局黃金(Royal Mint Gold,RMG);迪拜在去年10月份正式推出了一種名為“emCash”的加密貨幣,這種加密貨幣將被用於支付政府和非政府服務費用,未來還可能向整個阿聯酋推廣;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去年12月宣佈將發行石油幣(Petro)後,目前有消息稱石油幣將於2月20日開始預售,發行參考價為60美元,其幣值隨石油市場波動而變化。

除了這些國家以外,中國也早已趕上潮流,有可能在2018年成為全球首個推出央行發行的加密貨幣的國家。這一消息得到了中鈔區塊鏈研究所所長張一鋒的確認:“我國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也測試成功,這意味著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央行將成為首個發行數字貨幣的中央銀行。明年央行將開始持有數字貨幣 !?

既然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已經火到不行,而且已經在不少人手中得到了流通,國家為什麼還要費力推出官方的加密貨幣?這源於兩者的本質有著天壤之別。

雖然這兩種貨幣使用的都是區塊鏈技術,但細究起來,比特幣、以太坊等屬於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賬本是公開的,但賬戶是匿名制的。即這個賬戶是誰的,沒人知道。而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是中心化的,而且賬戶必然是實名制的,交易可追溯,屬於半私密性賬本,只有政府機關才有權利查閱。

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區別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的總量是恆定不變的,由區塊鏈機制和參與者的共識決定。而國家數字貨幣的供應數量與法幣1:1發行,並由政府參與決定。

梳理完兩者的內在不同之後,各國政府紛紛推出自家數字貨幣的邏輯也就不難理解了。

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當然,也不排除有國家另有所圖,比如委內瑞拉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曾公開表示,發行國家數字貨幣有一些躲避經濟制裁的因素。

不過,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憂,國家數字貨幣一旦發行,最受傷的恐怕是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為當央行的數字貨幣流行起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零售終端的支付優勢將不復存在。

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國家層面的數字貨幣都是以國家或銀行的信用作為擔保,還基於去主權化的共識機制,這種特性可以取信全球民眾,也可以使本國法幣加快國際化進程。而數字貨幣由國家來發行,能夠保留貨幣主權的控制力,便於管理風險,降低監管成本,並打擊違法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