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

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其大意是清明節祭祖要提前,寒衣節祭祖要推遲。那麼這裡的“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有哪些說法和講究?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談一下,“早清明、晚十一”裡的早和晚。

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

【早清明】

眾所周知,早清明是先輩們流傳下來的習俗。那麼清明祭祖為什麼要提前呢?如果要提前,提前幾天比較好?根據傳統習俗和居民的生活習慣,清明祭祖提前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寒食節影響:提起“寒食節”,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寒食節也叫“禁菸節”、“百五節”,與清明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寒食節”期間,人們不僅要舉行祭祖儀式,還要參與踏青、鞦韆、蹴鞠等活動。與清明節相比,兩者習俗大體一致,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從時間上看,寒食節是冬至過後的第一百零五個日子,因此也叫“百五節”;而清明節是冬至過後的第一百零八個日子,兩個節日前後相差三天。人們在過寒食節時,清明節很快也要到了,加之清明節是法定假日,“名氣”自然要高於非法定假日的寒食節了。

其二、法定節假日:法定假日期間,人們多數會回家祭祖。如果大家都趕在同一天祭祖,勢必會造成交通擁堵的情況,同時也會給陵園方帶來很大壓力。因此錯峰祭祖便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這樣既可以避開交通擁堵的情況,又可以在假日期間抽出時間郊遊、訪友。

其三、農事活動影響:清明前後,天暖地蘇,農作物長勢逐漸加快,也是農事最為繁忙的時候。為了不耽擱春耕秋收,很多農民會把清明節往前提一提,也即提前為故去的親人過清明節。

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

【提前幾天好】

既然清明祭祖要提前,那麼提前幾天比較好呢?通常情況下,清明祭祖越早越好,由於清明節祭祖的人比較多,工作繁忙或者離家比較遠的子女,可以提前一到兩週掃墓祭祖,這樣既錯開了祭祖高峰期,又可以在假日期間郊遊訪友。

如果是清明當天祭祖,時間最好安排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之間,因為這段時間陽氣比較旺盛,是人們祭祀先祖的最佳時間。而下午三點後,陽氣逐漸減弱,陰氣逐漸增長,如果運氣不好或身體比較弱的人在這個時間段祭祖,就會使身體狀況變得更加糟糕。

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

【晚十一】

寒衣節在每年的農曆十月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間稱其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在北方地區比較盛行,人們會在這一天掃墓祭祖,緬懷故去的親人,民間稱之為“送寒衣”。

北方地區到了陰曆十月一,天氣會越來越冷。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把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

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十月一祭祖時,人們除了準備食物、香燭、紙錢等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送寒衣”不僅與當地習俗有關,還與民間傳說有關。據傳,清明是一年農事的開端,農民們要開始忙農活了。而清明掃墓祭祖又叫做關鬼門,人們要忙著農作分身乏術,就提前祭拜把“鬼門”關了,同時也關住那些鬼魅了;也有說法是最好清明這天上午十點之前上墳燒紙,因為這天燒一百頂兩百。

民間還有一個傳說: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是收鬼的,到十一才給鬼放假。所以,後代子孫清明後或十一前去燒紙祭奠,先人們也無法收到紙錢,故而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說。

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習俗,早、早幾天好?晚、晚幾天好

【十月一晚幾天好】

關於“晚十一”,很多人是這樣理解的:清明節上墳的最佳時間是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之間,那麼十月一上墳多在日落以後。正因為如此,人們會在十月一當天晚上燒紙錢緬懷親人。這是“早”與“晚”的第一種理解。

除了早上、晚上的理解,有些地區還這樣認為,既然清明節可以提前一到兩週,十月一也可以推遲一到兩週。也即十月一過後一到兩週內,都適合祭祀、緬懷故人。

還有就是,有些老人進入冬天后,身體抵抗力就會減弱。因此農曆十月、十一月份也是老人去世比較集中的日子,因此民間有“男死死一個,女死死一窩”的俗語。趕在十月、十一月去世的老人,子女多數會把十月一和老人的祭日放到一起進行祭奠,按照這樣的方式,十月一推遲一個月,也是大有人在的。這樣既避免了子女在路途上的奔波,又在“重要”的日子裡為故去的親人送上“寒衣”。

俗語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通俗”,各地習俗不同,祭祖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寒衣節祭祖日期的選擇,個人認為還是以當地習俗為準比較好。(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