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文 | 黃魯植

從上映前三天撤檔,到上映前三天定檔,《少年的你》用了整整四個月。

這部由金馬影后周冬雨、流量擔當易烊千璽主演的校園霸凌題材電影,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一開始,我並不看好這部電影,原創IP+流量明星這種注水青春片的慣常設置,已經越來越難滿足觀眾挑剔的審美。

但《少年的你》明顯不一樣。

一向嚴苛的豆瓣,接近10萬人打分,評分依然高達8.5,上映三天,貓眼實時票房就達到5.6億。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青春片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少年的你》成了爆款?

下文含大量劇透,請謹慎觀看。

01

因為它足夠真實。

早讀課,人頭攢動,幾千名學生同時湧入教學樓,“高考倒計時××天”幾個大字赫然醒目。

教室裡,朗朗書聲,唐詩宋詞、英文單詞、押題範文,學生稚嫩的臉上,荷爾蒙一觸即發。

大家心無旁騖地備戰高考,根本無心玩笑嬉鬧。

但一個女生的跳樓,徹底打破了這片平靜——

胡小蝶自殺了。所有人都在圍觀,他們拿出手機,按下快門,擴散照片,用看熱鬧的態度,圍觀了一場悲劇。

只有陳念默默上前,蓋住了胡小蝶最後的樣子。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胡小蝶的死因,是校園暴力。

她的座位被人潑過紅色墨汁,在廁所被人拿用過的廁紙扔了滿臉,沒有人幫她,沒有人為她說話,她心如死灰,縱身一躍。

留下的血跡,沒那麼容易清洗,但是第二天,校園裡的男女又嬉笑打鬧,踩過胡小蝶的死地。

每個人都有作惡,但旁觀者永不懺悔。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胡小蝶的去世,並沒有讓校園暴力停止,危機轉嫁到了陳念身上。

上排球課,根本沒有同學把球傳給她;

回家路上,她被人堵在路上拳打腳踢;

課間休息,下樓時被人狠狠推下臺階;

最嚴重的一次,她被剪光頭髮,扒光衣服,拍下裸照。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而這一切發生時,有人在鬨笑,有人在拍照,有人扔酒瓶子嫌吵,他們都淪為沉默的幫兇。

這一幕幕劇情,讓觀眾如鯁在喉,原來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裡,有數不清的惡正在暗自滋長。

02

電影為了過審,已經儘可能地將暴力虛化、美化了,現實往往比電影更殘酷。

2018年3月29日,雲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寢室被9名同學輪番毆打,邊打邊問“錯沒得”。

被打女生始終沒有開口,也未還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圍攻9人仍不願放手。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2018年6月8日,廣西柳州發生校園霸凌,兩名男子狠踹女生頭部,用鐵鎖狂砸女生。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2015年6月23日,江西永新,多名初中生對著另一跪下的女孩拳打腳踢,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打累了還讓女孩自扇耳光。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2015年6月10日,福建永泰,初三男生在學校宿舍遭到同班3名學生毆打,脾臟積血,無奈只能切除,此前他已被同學欺凌4年之久。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被孤立、被傳話、被踢倒在地、被拍裸照、被逼下跪,這些我們本以為只有電影才有的情節,竟然無一例外地在現實上演了。

施暴者不分男女,整個加害過程也不是大人口中的“小打小鬧”,而是赤裸裸地侮辱和攻擊。

而圍觀者,為了保全自己,紛紛選擇了緘默,他們的縱容,使得悲劇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每當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都會忍不住跳出來——

欺負到這個份上了,老師、家長不管嗎?孩子怎麼這麼懦弱,難道不知道還手嗎?

不是不管,不是不抵抗,只是一切在暴力面前都太微不足道。

胡小蝶跳樓後,學校馬上在走廊裝了圍欄,老師找陳念談心,“如果有人欺負你馬上跟我說。”

鞭子沒有打在自己身上,我們永遠不知道疼,表面上看大家都是正義使者,但當霸凌發生時,全都作鳥獸散。

陳念最終撥通了鄭警官的電話,但校霸魏萊因為她的報警,對她實行了更嚴重的報復。

03

電影裡有兩個人讓我尤為感動,一個是小北,一個是鄭警官。

小北是個小混混,沒有父母,沒有朋友,生活一塌糊塗,每當走近攝像頭,都會下意識地用帽子遮住自己的臉。

可就是這個小混混,成了陳唸的保護傘。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每天上學和放學,陳念在前,小北在後,陳念在明處,小北在暗處,因為小北的守護,陳念有了一段安心日子。

而小北,漸漸明白了自己和陳唸的差距,暗自決心去大城市打拼,陪在優秀的陳念身邊。

在麻將館,小北為維護一個被逼偷竊的小孩,被人打成重傷,回到出租屋,他背對著陳念擦藥,而陳念成了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小北跟著陳念過馬路,陳念過去是綠燈,後面到小北就變成了紅燈,這也成為兩人命運的分水嶺,小北被懷疑強姦,陳念被拍視頻。

陳唸的英語課本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他們像兩隻互相提防又彼此靠近的刺蝟,許著一個“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美好願望。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鄭警官深入調查後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他設法找到魏萊的母親,對方竟然大言不慚地說:

是不是她(胡小蝶)的家教不好?導致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同學間嬉笑打罵幾句,就受不了自殺了。

大人尚且對生命如此輕薄,也難怪魏萊能說出“我都是為她好,她媽要是來學校鬧,還能獲得幾十萬的賠償”這樣輕蔑又冷冰冰的話。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魏萊把陳念推下樓,所有人都在起鬨,但沒有一個人扶她起來,後來魏萊也是被陳念推下樓致死的,施暴者的惡意,最終也反噬到自己身上。

但這樣一個崇尚暴力的人,也並非毫無弱點,因為復讀,父親整整一年沒有跟她說話,當得知霸凌視頻被人拍下後,她第一反應就是找陳念求情,原因是她不能再復讀。

其實從魏萊的失聲痛哭,我們能感到她的無奈,父母可能一直用冷暴力對待她,而這種冷暴力又讓她去找同學發洩。魏萊去世一個星期,父母都沒有發現她的行蹤,直至驗屍報告出來。

父母才是把她推向深淵的罪魁禍首。

鄭警官送陳念回家,陳念面無表情,她說,根本沒有一堂課告訴他們,該如何一夜成人。

鄭警官回答,以前不愛睡覺,現在愛睡覺,是因為不想見到一些人和事。

但假裝視而不見,就能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嗎?

04

人在年少時,是很容易走進困境的。

像電影裡那個跳樓的胡小蝶,大人是無法理解她為什麼會走極端的。

才十幾歲的孩子,世界還太窄太小,眼裡心裡只有家庭和學校,他們人生大部分的認同感,不是來自父母關心,就是來自學習成績和同學關係。

哪怕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陳念是幸運的,她有善良的小北陪她長大,有正直的鄭警官為她保駕護航。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但這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要麼熟視無睹,要麼像那位女警官高高在上,沒有人把他們放在一個弱者的地位,而是試圖進行所謂的邏輯自洽。

霸凌發生時,大人首先質問:

為什麼這麼多人,單單欺負你,一定是你哪裡做得不對;

性侵發生時,所有人都指責:

一定是你穿著太暴露,一定是你太騷,所以被強姦活該。

這種無端的惡意,遠遠比身體上的傷害更令人心寒。

真正赤手空拳面對校園暴力的人,是沒有青春可言的,他們的青春捉襟見肘。

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有的人像陳念這樣默默堅持,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們用很短時間經歷了暴力,卻要用5年、10年,甚至一輩子去遺忘。

但這種遺忘,不是釋懷,只是算了。

有的人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沒日沒夜地活在夢魘中,直至精神崩潰,自殺。

還有的人,他們最終沒有堅持下來,像胡小蝶一樣,草率又鄭重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以後,世界就變好了嗎?

他們的家人,或許會懷念一陣子,但大部分人,很快就會忘記曾有過這個人的存在。

你以為施暴者會懺悔、餘生不得安寧,殊不知他們只是轉學、改名、搬家,開始嶄新的人生。

他們徹底忘記你的死,開開心心地活下去,就算你獻出了生命,他們也絲毫不會感受到你的痛苦。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我們看到過很多校園暴力受害者的發聲,可曾看到過加害者哪怕隻言片語的懺悔?

因為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更不會承認自己曾犯過錯。

05

電影的海報,把“少年”放在“的你”的上面。

這有一層很深的隱喻,似乎有了“未成年人”的標籤,一切錯誤都值得寬恕。

就像前幾天那條令人痛心疾首的新聞,大連一名13歲的男孩殺害10歲的女孩,因為未滿14週歲,只是被收容教養,他的人生可以重頭再來,女孩的人生卻戛然而止。

影片開頭時,陳念在聽的英語聽力,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新的世界平衡,弱肉強食的平衡。

世界確實如此嗎?強者抽刃向更強者,弱者抽刃向更弱者?那這跟原始社會有什麼區別?

最扎心的還是這一句,陳唸對女警官說:

如果世界是這樣,你還願意把孩子生下來嗎?

青春期的軟弱,大人總覺得矯情,對待少年,他們缺乏足夠的共情。

他們也許同樣經歷過少年的迷惘、奚落和霸凌,但還是把這種暴力傳遞給了下一代。

為人父母不可怕,可怕的是輪迴。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女警官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幫人扛下謀殺和強姦的罪名,鄭警官說:

你不會,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

因為年少,他們對世界的感知那麼純粹,喜歡一個人,就要給她最好的結局。

因為年少,他們相信世界非黑即白,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沒有中間地帶。

只可惜,校園暴力讓他們過早地瞭解到了成人世界的真相,他們不明白,自己什麼都沒做錯,怎麼就這樣了。

真相永遠只會怪我們的社會體制出了問題,沒有足夠的黑暗,絕不會迎來真正的光明。

《少年的你》大火,周冬雨被校園霸凌:到底打了誰的臉

去年的《我不是藥神》,直接推動了我國的醫藥改革,實施了進口抗癌藥的零關稅;

今年的《少年的你》,用2個小時的時間,揭示了校園暴力的殘酷,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將迎來7年來的首度大修。

從電影角度來看,《少年的你》實在算不上是一部“正能量影片”,它真實得令人顫慄。

從反映現實來看,《少年的你》沒有把校園暴力包裹在情情愛愛裡,它是具有前瞻意義的。

希望校園霸凌這個現象,能在《少年的你》的深刻演繹下,得到全社會的正視和關注,推動未成年人重罪量刑立法,推進互聯網網絡環境淨化。

最後,我想對所有父母說,校園暴力絕非小事,會毀了孩子一生,務必引起重視;

每一個曾經或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千萬不要忍氣吞聲,要及時告知父母、老師,尋求解決。

因為這世界很壞,我們根本保護不了少年的你。

同意請點“在看”,願校園暴力不再上演。


作者:黃魯植,高冷摩羯座,規則衛道士,北上廣佛系青年,熱衷研究心理學、經濟學和淘寶美學。關注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用閱讀對抗無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