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那段時間,作為家長你最揪心的事情是什麼?

hybeng


01


我們所說的青春期,女孩一般是10-12歲,而男孩一般是12-14歲。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揪心的事情,莫過於不知道該和孩子怎麼交流了。

10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怎麼說怎麼算,好多孩子敢怒不敢言。就算孩子和父母發生了分歧,父母動用權威,還可以壓制住孩子的。可是到了青春期,如果父母還用老方法,說教、威脅孩子,很可能造成後者的反彈。青春期的叛逆,可不僅僅是激素的分泌那麼簡單。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做客訪談節目《圓桌派》時,曾經談過青春期子女的教育問題,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就是在青春期的時候,這個到他發育接近成年的時候,這時候你跟他說話,第一話要少。我(李玫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的。他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你說那東西我都懂,而且都是你講了十多年的話了。因此到這個時候就是什麼呢?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授還舉了例子,比如孩子和同學發生衝突,家長問問情況就好。但是真正的情況,是很多家長很難駕馭這種能力。她給了建議,第一要尊重,要多和孩子商量事。千萬不要指責他,頁不要和他急。發生衝突的時候,3-5句話就走開,到最後還能吧氛圍用幽默圓回來。


這也讓我回想起自己青春期的時候,看周圍的一切都不順眼,父母說什麼我們都願意聽,哪怕他們是對的。如果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裡氛圍就更劍拔弩張了。



02


記得我在參加一個親子工作坊時,就有一個大姐吐槽,說自己的女兒上了初中,突然一下子不聽話了,和以前判若兩人。經常上課看小說,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其實,與其說這個孩子是青春期讓她性情大變,還不如說危險的苗頭在小時候起就已經埋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大姐和老公是老來得女,所以小時候十分慣著女兒,說什麼都聽。所以孩子在心中,父母根本沒有建立起威信,家長也沒建立規矩讓孩子遵守。


沒有界限的愛,勢必讓孩子無所適從,反而是害了他們。


03

那麼,父母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更好地相處呢?

美國暢銷書作家,全球青少年勵志專家喬希•西普,在《解碼青春期:如何陪伴十幾歲孩子成長》中,建議家長要培養三種關鍵的思維模式:


一、青春期的孩子,其實比表明上的更需要你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生理、心理的原因,會在表明上與父母疏遠,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愛父母了,而更像是一種“考驗”父母的方式。我們家長要用足夠的耐心去陪伴他們。


二、青春期孩子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父母也要相應改變。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還可以做“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式父母”的總體表現就是對孩子過度關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直升機式父母”的過度付出,反而成為孩子成長和親子關係的障礙”。


但是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我們一定要隨著孩子的變化,調整心態。從“指揮家“轉變成“教練”,讓孩子從失敗中學會成長。

三、家長同樣需要幫助


只有終身成長,才能在提高自我的同時,為孩子樹立榜樣。

要知道,孩子終其一生,都試圖在父母身上,尋找認同感和價值感。

不管他們表面上多麼灑脫和叛逆,但他們內心身處,還是愛你的,前提是你本身是一個值得被愛的家長。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說過:“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們將剝奪他們的明天”。


孩子的青春期底色,是晦澀暗啞,還是陽光燦爛,全看你是如何選擇的了。

我是漫風點點,關注我,一起做一個不那麼焦慮的父母吧!


漫風點點說教育


我的孩子開學馬上就高二了,終於走出了青春期最讓人揪心的階段,回顧孩子從初中到高一這四年的歷程,有幾件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下面我來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件事:進入初一後,因為貪戀電腦網絡遊戲而厭學,一度差點輟學。

孩子在小學階段,學業成績雖然不是很拔尖,但是比較穩定,由於我一直重視家庭教育。但是到了初一後,我由於工作原因不得不離開孩子到外省工作,也僅才走了半年多,孩子就在學業上出現問題,據老師反映,孩子在課堂上經常愛睡覺,幾次測驗成績非常差,經常有遲到的現象。看到這種情況,我馬上放下手裡的工作,回到孩子身邊,當起了陪讀父親。看到孩子對遊戲的痴迷,我並沒有極力阻止,而是和他協商,保證每天給他一個多小時的遊戲時間,但是晚上必須要按時睡覺。通過教育和引導,陪伴與鼓勵,終於讓孩子從遊戲成癮狀態中慢慢走出來。

第二件事:受同桌的影響,學一些壞習慣,從而影響孩子的三觀。

初中的孩子受同學影響非常明顯,尤其是同桌,如果同桌每天心思不在學習上面,上課不聽講,下課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時間長了自然會讓我的孩子被影響。通過了解我發現孩子在這方面確實受同桌影響,於是就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他的班主任老師。我在和班主任老師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把孩子的情況和家庭變故情況做了介紹後,老師非常理解也支持和我一起努力來關注我的孩子。給孩子換了一個學習成績不錯,行為習慣也不錯的同桌後,兒子的學業成績每個月的月老成績都至少提升50名以上。到了初二上學期期末,已經進入了班級前十名。

第三件事:來自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成了最棘手,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由於我不在孩子身邊的那段日子,孩子媽媽給買了一部手機,結果兒子就痴迷在網絡上看小說,玩遊戲,看一些亂七八糟的圖片和視頻。可以說手機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非常之大,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在陪伴孩子的幾年裡,我一直針對手機使用與教育、引導和監督。如放學到家後到吃午飯之前,可以用一會手機,午飯後到午睡前看一會手機,午睡時手機必須交給我管理。晚上放學後,在飯前和飯後分別用一會手機,而後交給我管理。通過主動干預,避免孩子晚上遲遲不睡覺,早晨起不來,課上犯困的現象。

第四件事:針對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生理髮育現象,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從網絡接觸到亂七八糟的東西,再加上網絡遊戲一度成癮,讓孩子養成手淫的壞習慣。為讓孩子保持健康的性心理,我特別製作了幾個主題,來給他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開始時,孩子極不情願,但是引導孩子往成人之後的婚戀和家庭幸福看,孩子慢慢意識到,現在如果不克服掉這個壞毛病,對他沒有任何好處。為了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我與他約定好,每天安排一小時閱讀經典的內容,我們共同讀一本書,進行閱讀欣賞的互動,悄然間讓孩子心理境界得到積極改善。

第五件事:幫孩子找到生活與學業目標,為了目標而去努力戰勝困難與挫折。

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講,我的孩子同樣也遇到過學業的迷茫,生理發展的困惑,家庭的變故,來自網遊的誘惑等。當孩子突然不知道他今後的生活與學業目標是什麼時,就會選擇最容易讓他獲得自我安慰的事情來做。如逃避現實世界中,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自我空間裡。在孩子對學業失去興趣企圖混日子的那段時間裡,我就鼓勵他結果學業,離開學校,早點去社會上打工生存。結果孩子突然發現自己將面臨著獨立生存的境地時,他開始產生危機感。後來我帶著他去建築工地體驗生活,去餐館裡打工,甚至去貧困農村老家生活一段時間後,他終於知道如果再這麼混下去,他將沒有未來。醒悟之後,終於找到了生活與學業目標,重新振作起精神,才有了前面我說的,學業成績不斷進步與提升。

結束語:曾經有家長說,孩子的青春期,極有可能是父母的苦難期。這話對於沒有真實經歷過的家長來說,可能會認為是言過其實。但是對於有家庭責任的父母來講,看著孩子在青春期裡的沉淪會非常痛苦,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在害孩子。但是如果有把孩子成長問題分析清楚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下功夫去陪伴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戰勝青春期的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則一切都會變得慢慢好起來。


寒石冷月


答: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來說就兩個字:“操心”!


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來說就兩個字:“操心”!學習、審美、交友、叛逆,哪一條都能讓家長操碎心。俺家攤上一個讓人操心的,上面幾條似乎都佔了。



我家小侄女,今年15歲,新學期開學讀初中三年級。

小侄女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內屬於上中等,努努力明年可以考入縣城一高,稍微一放鬆,就和高中無緣了。

為了督促她學習,小侄女放假沒幾天,在我的邀請下來到我家補習文化課知識。

但和小侄女接觸沒幾天,我發現這孩子和去年相比,明顯不一樣了。

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容貌,一天對著梳妝鏡轉來轉去照幾遍。

一次,我發現她在我的房間內正在搗鼓桌上的化妝品,臉上的BB霜濃一片、淡一片,粉色眼影也不對稱,眼角貼一片黃色亮片,小嘴唇塗得紅紅的。



但她似乎對自己的妝容很是滿意,自我感覺良好地在對著鏡子傻笑。

見我正在看她,尷尬地趕緊停了手。看著她那張滑稽的笑臉,我既生氣又感覺好笑。

和極愛臭美的表現相反的是,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遠不如從前。

不催就不知道學習。因為很多課程都在電腦上,很多時候電腦不得不在她學習時給她連上寬帶,本以為她每天帶著耳機都是在聽課。

一次無意間發下,她居然登陸qq和微信,在和同學聊天。

和朋友交流一下學習,生活的感受,本無可厚非。

但是和她聯繫最緊密的是她的同學小琳。小琳和小侄女同歲,因為家庭出了變故,女孩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由於小琳媽媽對她過於溺愛,加上孩子的虛榮心特別強,一個女孩子學會了抽菸,喝酒、紋身,青春期的壞習慣一樣不落。

瞭解到這種情況,我感覺自己怎麼也淡定不起來了。

小侄女的青春期,如果不好好引導,很有可能會走下坡路。

如果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揪心的問題,小侄女的另一個表現,則把我氣壞了。

心平氣和地和她溝通講道理,她左耳朵聽右耳朵冒,批評兩句還要離家出走。

一天上午,見她抱著手機不肯丟,我讓她放下手回屋聽課去,因為有些生氣,說話的語氣稍微嚴厲了些。

她噘著嘴沒說什麼回屋去了,我想她已經意識到自己錯誤,回去學習了。中午吃飯時,她說話很少,草草吃了幾口就回屋去了。

下午,老公突然告訴我,說小侄女要回家,要讓老公送她去車站!

我感覺嗓子瞬間像是被什麼卡住了似的。

傷心嗎?有點!

和很多家長的想法一樣,家長為她掏心掏肺,孩子有時候真的不領情!

無助嗎?或許更多。

青春期的孩子,問題真的太多了,一時間我竟然不知道怎麼和這孩子溝通了。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呀,這當家長的心呢,一個字“虐”!

唉……

但理智告訴我,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和引導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兒,家長真的急不得!


實月觀察


家長最揪心的第一件事:叛逆,孩子專門跟家長對著幹。

很多父母都說,本來很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變得不聽話了。而且像個隨時都要引爆的炸藥包,連父母都不得不看孩子的臉色再說話,生怕哪句話說得不恰當,引發激烈衝突。

鄰居家一家四口,兩位家長都是大學老師,爸爸教物理,媽媽教中文。女兒讀高一,兒子讀初二。他家以前是我特別羨慕的和睦家庭,一雙兒女成績優異,都讀的重點學校。可最近,他家接連爆發衝突,前幾天是女兒聲嘶力竭地大哭,最近是父親和兒子的對打。每次衝突的結果都是孩子摔門而出,媽媽追出門外,而孩子早跑得無影無蹤。家長報過兩次警,孩子們離家出走幾天後,倒是都安安全全的回來了。

和鄰居家女主人聊起這件事,她竟然淚水漣漣,說,孩子們原本很聽話的,學習也努力,現在是什麼也不讓家長管,孩子父親脾氣火爆,一管就都炸了。上次女兒離家出走,勸回家後,問她,她竟然都忘了是什麼原因跟爸爸發生的衝突了。總之,就是覺得家長管自己太嚴格,且態度惡劣。

而家長也是滿肚子委屈,自己本來是關心孩子,想跟孩子聊聊天,並不是要管教他。孩子的不溝通態度和滿臉不屑的表情,太氣人。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真令父母頭疼。

1.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就是青春發育期。也就是說,孩子的生理發育、心理發育和性發育,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

我國將青春期範圍界定為10—18歲。分為青春期早期(10--12歲),青春期中期(13--15歲),青春期後期(16--18歲)。青春期的起始年齡、成熟年齡、發育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情況下,女生比男生大約提早2年。

2.青春期發育有哪些特點?

生理發育特點:
體態發育最為鮮明。
各項生理功能逐漸增強直至成熟。
神經內分泌系統發育迅速。

心理發育特點:
  • 自我意識發生突變。
  • 渴望獨立的意向強烈。
  • 思想情緒以自我為中心。
  • 從波動幼稚到穩定成熟。
  • 認知功能發展顯著。
  • 由個體向社會化發展的心理日漸確立。

3.敏感、叛逆是青春期的代名詞。

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發育成為成年人的過渡時期。生理上逐漸發育成熟,而心理上既不同於兒童,又不同於真正的成年人,在這個躍躍欲試而又焦躁不安的階段,孩子總是莫名的對老師、對家長有反叛情緒。

對於這種叛逆,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對策一:送他一本書。

家長的話孩子是聽不進去的,而有些關於青春期生理知識家長也不好開口跟孩子講。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到書店選一兩本關於青春期的書籍,送給孩子。


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的變化,既興奮又焦慮,很多事情不好問大人,又特想知道為什麼和怎麼辦。這時候,書籍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把書悄悄的放到孩子的臥室,不用你去提醒,他肯定看。

其實,即使家長不買書,關於這些知識孩子也會到網上去搜索,去了解。網絡上各種信息龐雜無序,好的壞的都有,還是選本書讓孩子看比較好,最起碼是正面準確的信息。

有了知識打底,孩子對於自己的變化心中有數,也會更冷靜的認識自己和家長的關係,從而不再那麼敏感,叛逆情緒也會少很多。

對策二: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的個頭猛增,有的甚至都比媽媽高了。你還像以前一樣把他當個小寶寶,孩子會非常反感。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大人了,雖然他的很多做法還很幼稚。

作為家長,我們權且就把他們當作大人,尊重孩子的成長,給孩子成長的尊嚴。跟孩子的關係像個與自己同齡的朋友。

家長的心理這樣一想,在言談舉止間就會少了很多命令和指責,和孩子的關係也會趨於緩和。

其實身為家長,咱們都是愛孩子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簡單粗暴。放下家長的架子,跟孩子做朋友,你的指導和幫助才會有效。

對策三:和善而堅定。

態度是和善的,原則是堅定的。

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願意把小秘密告訴媽媽了,不再把老師的話當聖旨了,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時候,甚至挑一些專門跟家長跟老師對著幹的事情來做,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的成長。

朋友的孩子小A去跟同學聚會,朋友反覆叮囑孩子不能喝酒,並且不要超過晚上十一點回家。結果,到了夜裡十二點了,孩子還沒有回家,打電話關機,到聚會的地方去找,發現孩子告訴自己的地址是假的。

朋友火冒三丈,夫妻倆只能找學校老師,要來同學的電話,一個一個打電話。終於找到了孩子,在同學家,喝多了。

第二天,小A酒醒了,竟然咆哮,埋怨家長昨晚給老師和同學打電話的事情,父子倆發生了衝突。

朋友跟我說,小A的媽媽特別理智,她制止了父子倆的爭吵,讓孩子坐下。平心靜氣的跟孩子交流,拿出手機,上面錄製的是昨晚找小A趕夜路的過程,以及小A怎麼叫也叫不醒的樣子,爸爸把他背下樓又背上樓,累得氣喘吁吁,父母守著小A,一夜未睡。

小A不說話了。

媽媽說,父母是愛小A的,但小A的做法是錯誤的。

小A跟爸爸媽媽道歉,說自己以後一定不這樣做了。

面對青春期孩子,硬碰硬,不是明智的。不去管,更是不對的。要有方法,態度和善,底線不能突破。態度溫和而有原則的父母,孩子也會尊重你。

家長最揪心的第二件事:網癮。

2018年的數據表明,中國網絡遊戲用戶4.84億,其中,12歲到16歲的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危人群,遊戲成癮的患病率約為27.5%。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將“遊戲障礙”作為新增疾病,納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

成了網癮少年,最讓家長揪心。

身邊有沉淪於網癮的孩子,家長用了各種辦法,真是操碎了心。

以前有一段時間,社會上專門有幫助孩子戒網癮的學校,可隨之而來的是毆打孩子致死等負面信息,家長也不敢再把孩子送去了。

於是,好多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可以寄宿的初中和高中。我朋友的孩子沉迷網絡遊戲,朋友就專門讓孩子考的寄宿學校,沒幾天,學校給朋友打電話,讓去接孩子。原來,孩子半夜趁宿管老師熟睡,悄悄地翻牆去網吧打遊戲,回來的時候從牆上摔下來,小腿骨折了。

作為一名教師,見過太多的網癮少年了,總結下來,孩子沉迷網絡遊戲,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自於他的家庭和教養方式。

1.父母的不良示範。

如果一位父親,自己每天都是遊戲不離手。如果一位母親,整天刷手機。孩子看在眼裡,他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想想也知道吧。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是最有說服力的。

孩子的行為,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2.教養方式不當。

有的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老人經常讓孩子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因為這種看管方式最省事。小孩子從小形成了電子視聽依賴。

老人不愛出門,也不帶著孩子出去玩,孩子性格孤僻,宅在家裡,只能是通過電子產品消磨時光。網絡,成了孩子最好的夥伴。

3.孩子滿足感缺失。

家庭不健全,或者家庭不和睦,孩子沒有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父母冷漠,對待孩子簡單粗暴。孩子性格自卑,學習也不好,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碰壁,就容易在網絡遊戲世界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沉迷網絡。

避免孩子網癮,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對策一:家長以身作則。

當家長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時,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控制他的行為,孩子是跟你學的。

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師,有一個深刻的感受,看到孩子,基本上就能判斷出孩子的父母是怎樣的人。包括語言習慣、行為舉止,甚至是長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因為,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的複印件。

避免培養一個網癮少年,家長就不要在家中沉迷網絡。家中設定一個公約,幾點之後就不要看手機,人人遵守,寫在紙上,貼在牆上。

如果家長有時候沒有遵守,也應該認錯並道歉。

對策二:每天發現孩子的一個閃光點。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跟家長槓上的一個最重要的點,就是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哪兒哪兒都不行,孩子也覺得自己的家長哪兒哪兒都不行。互相看不上,家長不讓玩網絡遊戲,孩子偏玩。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活的很有挫敗感,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挨老師批評,在家中挨家長批評,總覺的同學們也看不起自己。

這樣的孩子就特別容易在遊戲的世界裡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並沉迷其中。

所以,家長要善於鼓勵孩子,可以每天發現孩子身上的一個閃光點,說給孩子聽。

孩子在家中有了歸屬感,在家中找到了價值感,也容易從網絡的泥潭中脫離出來,找到現實生活中的美好。

對策三:留意孩子身邊的朋友。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受同伴影響。

我班上有個孩子,平時成績挺好的,有一段時間退步的特別厲害。通過平時的觀察,我發現,他的新同桌對他的壞影響很大。兩個人放學後,總是先不回家,而是一起去網吧。於是,我找他談話,他說,同桌經常和他一起聊遊戲,他都不懂,覺得聊不到一起,於是也跟著他去學習學習。有了同桌這個引路人,他就一頭扎進網絡遊戲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他自己的價值觀和不自律的問題,同伴的影響也是個重要原因。

同伴關係,是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關係。

父母特別要關注孩子的好朋友是誰。

家長最揪心的第三件事:早戀。

未成年就戀愛即為早戀。中學時早戀,十之八九以失敗告終。

家長擔心的是因為早戀,給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對異性的傾慕是人之常情。但由於青春期的孩子心裡尚未發育成熟,也沒有獨立的經濟條件,對於伴侶的選擇能力基本不具備。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容易感情衝動,又缺乏必要的保健知識,容易越雷池給身體造成傷害。

尤其是女孩的家長,擔心孩子正值花季年齡,可心理上還不成熟,容易受到誘騙或騷擾。

幾乎所有的熱播青春劇,都無一例外的涉及到這個話題。因為,他是孩子青春期的一部分。

面對早戀,家長的態度有以下幾種:

1.態度強硬的阻止。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錢三一的媽媽對待兒子的早戀傾向態度強硬,阻止力度大。她先是到學校找老師,見到女孩家長後惡語相向。

錢三一的媽媽做法非常不得當。

她沒有調查清楚,面對自己的猜測就找到學校,甚至找到女孩家長,把事情公開化、擴大化,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叛逆,遇到這麼強勢專斷的媽媽,會更容易跟家長對著幹。

2.正面引導。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方爸爸和方媽媽誤會了孩子早戀,他們的做法可圈可點。方爸爸對孩子進行了正面的引導。

當方爸爸瞭解到孩子對於生理知識都比較瞭解後,又叮囑了兩點:要尊重女孩子,做任何親密的動作前,都要徵求女孩的同意後才可以;要保護好女孩,不能傷害女孩子。

這是個有方法有智慧有責任感的家長。

避免孩子早戀,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對策一:利用別人家的故事,防患於未然。

提前打預防針,如果直白的把觀點灌輸給孩子,孩子會非常反感。可以通過講講別人家的故事,來給自家孩子提個醒。


茶餘飯後,閒聊的時候,跟孩子聊一聊:誰家的誰,跟班裡的同學早戀,最後成績下滑,中考只考了個職業學校。

家長主要是通過別人的故事進行觀點輸出,聰明孩子早就聽出了家長的弦外之音。

平時還可以通過對影視劇的評論,瞭解孩子對這件事的態度,從而進行正面疏導。

對策二:一起看看《今日說法》。

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欄目,每天中午播出,我特別愛和孩子一起看。

通過看《今日說法》,孩子可以瞭解形形色色的犯罪案例,瞭解法律常識。尤其是其中有關女孩防誘騙、防騷擾的方法,可以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今日說法》中有一期是《失色的花季》,講述的就是16歲的少女被誘騙的真實故事。真實的案件,最有說服力。

對策三:相信孩子。

父母的猜疑和不信任,對孩子的打擊最大。


如果孩子已經身處早戀朦朧期的時候,家長的溫暖陪伴和信任,是最明智的做法。

粗暴的禁止、冷嘲熱諷、限制活動,都會適得其反。只有適當的引導,相信孩子自己能解決,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青春迷茫期。

家長在平時和孩子聊天中,可以適當的把對異性的評價要求提高一些,這樣孩子身邊能入她法眼的異性也就沒幾個了,發生早戀的概率會大大減少。


禾頁老師


說來大家可能不信,對於青春期,我跟孩子基本上已經做好了準備了……

沒錯,是我跟孩子!

我家孩子今年是11歲了,在開學就六年級了,關於“青春期”的話題,我早在電視劇《小別離》上映的時候就跟孩子聊過,而且還帶著孩子一起看了這部電視劇。
我記得當時有一天我帶著孩子去吃必勝客的時候,我們爺倆聊到了這個話題,孩子突然就問我:“爸爸,可不可以沒有青春期?”

我還記得我大概是這麼說的:“這個恐怕不行,但是你不要害怕,因為這預示著你在快速地成長,不光是身體的成長,也是你思想意識的成長……”

在我看來,青春期固然有其可怕之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孩子成長、成熟的標誌,且極有可能是快速成長的標誌。

而令我比較“害怕”、“揪心”的其實也正是這些東西——因為這預示著孩子會離我們父母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會有跟多的小秘密,會更加不願意跟父母分享他們的感受、所見所聞,會對很多事物的認識跟父母們的認識有一些衝突……

關於這個,龍應臺在《目送》中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當想起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特別的難受,但是又不得不安慰自己,並且還要努力的把孩子往“外”推一把!因為他們終究還是需要自己去面對生活,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我們干預的太多是剝奪了他積累、體味的機會,這更不利於他的成長……

雖然不捨,但是還是要不得不去面對。

所以在那天我跟孩子說了一個解決的辦法:“你把你的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更多的跟我們分享、交流,那麼我們就會更加了解你的變化,也就會做出我們的調整,這樣我們就有很大的概率平穩的度過青春期,而你如果遇到對我們不滿意的事情,你不要通過發火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而是可以直接跟我們說你認為哪裡不對,這樣我們的溝通也才會更加的有效果……

結果儘管我們曾經很早就開始做了一些努力,但是當青春期來臨的時候,我們還是差點“閃了腰”……

就在這個暑假裡,有一天我陪著孩子去上一個學習班,回家的路上我們又聊到了“青春期”的問題,然後我問孩子:“你現在是不是覺得我和你媽媽說的很多話都是不對的,你有一種不愛聽,甚至想反駁我們的想法?”孩子說:“是的!”我又問孩子:“你現在是不是認為我們有很多事情的觀點、態度也是不對的,你不認可我們?”孩子猶豫了一下,我估計是他在想一些具體的事例,然後說:“是的!”……然後我跟孩說:“

恭喜你,你的青春期來到了!

儘管我們曾經做過一些努力,試圖避免青春期的到來,但是很顯然,這是一股不可抗的力量,而且我已經非常敏感的感受到了,孩子在很多的事情上其實已經有了非常強的獨立意識、獨立思想,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的有出入的時候,現在的他會明顯的表現出有意識的剋制反駁,但是偶爾也會剋制失敗,情緒外洩,只不過我們能夠看到當他沒控制好的時候,會極力的試圖去“挽救”自己的“霸道”態度。我跟孩子媽媽心照不宣,並不會去揭露這點,因為孩子已經努力的去剋制自己了,我們就沒有必要去非得揭掉那層紗。

從前段時間開始就一直在看《小歡喜》,非常好看,一邊看我也在一邊思考孩子的未來和我們未來跟孩子如何相處的問題……

<strong>我覺得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的跟孩子“保持距離”,給孩子留下足夠的空間,給他思考的機會,而不是總是試圖讓他去遵循我們的想法,另外就是儘量少說做做,孩子大了,觀察力也明顯地提高了,一些事情我們不需要明著告訴他,但是他去能夠通過我們的行為獲取足夠的信息……

例如,在這個假期的最後半個月時間我們把孩子從老人家接了回來,每天晚上我跟孩子媽媽除了陪孩子運動一下之外,其他時間我們都不太會去打擾他,我跟孩子媽媽分別取學習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當然, 我更多的時候是看看書和在問答裡回答一些問題。而孩子則一個人會在那裡安靜的學習……

例如,再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孩子的想法、建議的我們儘可能的都會表示接受、認可,然後會給予孩子一定的補充以及思維引導,讓孩子自己去“找到”我們想讓孩子知道的答案,而不是我們直接強加給他。

例如,最近這段是時間我在陪讀的路上跟孩子聊得的內容都是基於他的興趣點,而不是急於把我想說的一股腦的說給他聽,我會把我想說的話根據當時的環境、語境來決定要不要說,甚至我可能會把一個問題的觀點放到第二天、第三天甚至更久之後再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分享給孩子聽。

例如,我們會盡量的跟孩子竟理解彼此(老婆說的是讓孩子理解我,我說的則是讓孩子理解媽媽),我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例如給孩子“撒狗糧”來告訴孩子他的爸爸媽媽是多麼的相愛、和諧,讓他更有安全感。

例如,我們會有意識的增加關於“玩”的話題和活動,孩子愛玩手遊,比如王者榮耀,我也水品湊合,所以我會安排時間每天玩1小時多點(未成年只能在線1小時),硬是帶他上了鑽石,目測暑假結束前應該有機會上至尊星耀路。而體育運動我們也會全家總動員,陪孩子跑跑步,打打籃球……運動使我們的交流更加豐富和富有激情。

……


為人父母終究不得不面對孩子的“漸行漸遠”,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在這有限的陪伴時間裡給予孩子更多的有價值的陪伴,就黃磊在電視劇裡像說的那樣,我們做父母的總是會把一部分感情分給了伴侶、事業、朋友,但是我們的孩子卻從出生就一直把他們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了我們做父母身上……

所以雖然“害怕”、“揪心”,但是還是要勇敢的去面對,一起面對!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的寶貝兒子,剛過17週歲生日。

猶記得小學畢業後那年暑假,有天晚上他給我打了盆洗腳水,然後坐在旁邊和我說話,我們聊到“青春期叛逆”這個話題,兒子是這麼說的:媽媽,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叛逆期。是的,當時在很多人眼裡,這個孩子溫和,知禮,孝順,每天上學、回家,很少在外面閒逛,和我也是無話不談,就是個“乖寶寶”形象,我當時也竊喜,難道在其他父母眼裡如“洪水猛獸”般可怕的青春期叛逆,不會出現在我兒子身上?


事實證明,我想多了。從上初一開始,直到現在,確切地說,直到今天,我為他揪著的心就沒放下過。如果要說最揪心的,莫過於早戀這個問題。


那是臨近中考的時候,我無意在他學習桌上看到一張紙片,上面寫滿一個女孩的名字。我思前想後,決定和他“嘮乾的”,問他是怎麼回事?他當時就承認,說兩個人有好感,並且這是他的初戀。然後他滔滔不絕給我講他們是怎麼認識的,我臉上帶著高速收費站人員職業性的微笑聽著,點著頭,心裡彷彿油鍋沸騰一樣,恨不得罵他兩句:瞧你那點兒出息!看兒子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我對他說:謝謝你這麼信任我,告訴我你的秘密。但你們馬上要中考,會不會影響學習呢?而且,這個年齡就算“早戀”了,你覺得我們能支持嗎?

兒子回答我:“是,這屬於早戀,但你們做父母的不能堵,只能疏。”這小子不知從哪裡學到這句話,聽著還有點道理,讓我瞬間啞口無言。
我和孩他爸說了這事,他提議我們一家三口利用週六週日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緩解一下最近這段時間,因中考複習帶來的壓力,也希望兒子的眼界能更開闊些。於是很倉促的我們出發了,這一路我們觀察孩子,他除了拍照湊到我們跟前,其他時間一直低頭捧著手機,眼前的景緻絲毫沒有吸引他。我猜他是在和女孩聊天,難道這是到了“熱戀”階段?


既然不讓”堵“,那我就來個迂迴戰術吧,每天晚上他放學後,利用吃晚飯這段時間套他話,儘量裝作很隨意地問,你倆怎麼樣?其實我心裡想的是,還不分手?然後他就沒有戒備地和我聊,有的問題也會詢問我的意見。這正合我意,雖然不能強加干涉孩子的感情,但我要掌握大方向,讓他知道父母的底線。我還告訴他,99%的初戀都不會成功,你也要做好準備。


那年聖誕節晚上,兒子臉色很難看,主動來找我。話還沒出口,眼淚就下來了。他趴在大床上跟我說:分手了......原因是女孩喜歡上別人。唉,看他那麼難過,我真是很心疼,可又替不了他,我說,你在房間哭吧,我去客廳給你關上門。我站在門口偷聽裡面的動靜,確實,哭得“嗚嗚”的。他爸問我怎麼回事,我說兒子失戀了......

他心情平復後,對我說,媽,

以後不談戀愛了,太傷人。我拍拍他的肩膀,讓他什麼都不想,安心中考。其實我希望他到大學再開始戀愛,現在知道戀愛傷人也不是個壞事,能讓他以後更慎重些。

然而,我又想多了。高一下學期,他書桌上又出現一個女孩的名子。還有幾張字條,是這個女孩寫給我兒子的。做為好奇心爆棚的中年老媽,怎能放過這樣的證據,想都沒想就打開了。說實話,看到那一筆爛字我就搖頭,兒子啊,你就不能找個寫字漂亮的嗎?裡面的內容倒還說得過去,除了訴說想念,就是鼓勵學習,兩人相約要考同一所大學。兒子回來後,我問他,是不是故意把那些東西留下讓我看的?他不承認,還怪我進他的房間。我說不是傷了心,不談戀愛了嗎?他說,

是這個女孩主動跟他表白的,但他也暗暗喜歡她......這次,兒子還從手機找出女孩的照片給我看,問我,是不是很漂亮?我想說不是的,但忍住了。


那年情人節,兒子說兩人約好要一起過節,問我同不同意?我強壓著心頭怒火,什麼玩意兒?情人節?這是你們這個年齡考慮的嗎?可想起兒子說的,要疏不要堵,我同意了,還給他贊助了約會紅包。兒子滿意地出了門,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會不會出去亂花錢?”,應該不會,本來也沒給多,他自己有數。會不會兩個人太親密失了分寸?一想到這個,我開始焦慮起來,網上報出多少少男少女在一起出了問題後悔莫及的案例,這一聯想不要緊,已經看見女孩抱著孩子在我家門口認親了......


雖然我曾和兒子談過類似問題,也提醒他,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和女孩單獨呆在封閉的地方,你們可以去海邊,去圖書館,去肯德基這些公共場所,或者是和很多同學朋友在一起。也不知道他現在能不能記得我說的話,拿起手機我給他發了信息:

兒子,因為我相信你們,所以也尊重你們。希望你們在青春最美好的時光,互相鼓勵,一起成長,都遇見最好的自己。兒子給我回復,讓我放心,他會早點回家......

兒子終於因為這些事情分心,當年的期末考一塌糊塗。他爸去開家長會後半個月沒和他說話,他也知道自己過分了,主動和女孩提出分手。結果晚上女孩給他打電話,在電話裡哇哇大哭,他忍不住非要趕過去看看。我當時很上火,態度強硬就是不同意,我說你已經做出分手的決定,她需要時間接受,這很正常。如果你們真得就是很想在一起,那就等到大學再說。你自己看看這段時間,荒廢了學業值得嗎?他還算聽話,沒再要求出去,但給女孩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連哄帶安慰的,那個“暖”就別提了。


我這個老媽在旁邊看著,聽著,心裡有了醋意: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又高又帥,這就要為了別的女人不要我了?曾經出門時,我在中間走,他父子倆左右挎著我當保鏢的日子一去復返了?那個請我吃西餐,全程幫我佈菜、教我用刀叉的少年,要去溫暖別人了?不會的,不會的,別自己瞎琢磨,兒子還是最愛我的。


兒子小時候,曾問我:媽媽,我和爸爸,你最愛誰?

我當時是這麼回答的:

你們都是我的最愛。因為我對你們的愛,是不同的,

第一行的愛,我給爸爸,

另起一行,我最愛你。

兒子很滿意這個答案,原來親人之間的愛是不能比較的,因為愛可以另起一行。

但願我們在兒子的心裡,也佔有一行的位置。

兒子會繼續成長,我知道將來他還會戀愛,會因為愛而快樂或憂傷,他也會在某天給一個女孩戴上戒指,建立自己的家庭。青春期,是兒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父母放手的過程,是看他背影漸漸遠去的過程。

詩人紀伯倫說,父母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我們當幸福而謙卑地彎身,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也是我們強健沉穩的姿態......


(注:配圖是我和兒子都喜歡的易烊千璽,圖片來源網絡)


恩典Elim情書


孩子一到青春期,各種煩惱接踵而至。本來很可愛的孩子,變得一下子不認識了,有時候真的被孩子打敗了,難免生出一些焦慮情緒。本來心平氣和的人,都想對孩子發火。可見這個青春期是多麼令人揪心。

我家孩子13歲,青春期好幾年了,這幾年變化真的很大。男孩子成熟得晚一些,沒有早戀傾向,但是有些方面確實讓人頭疼。

孩子青春期那段時間,作為家長你最揪心的事情是什麼?

  • 不願意和家長交流

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家長交流,回家後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為了防止被打擾,還會鎖上房門,一下子就拉開了心與心的距離。

如果問他一些事情,從來不會多說一句話,用很簡短的語言應付你,最後追問他“為啥不多說?”回答說“說了你也不懂!”合著現在已經比家長厲害了,有了代溝,他懂得比大人都多,犯不著和大人說話。

小貼士:所以,要想讓孩子溝通,我們也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學習先進的知識,縮短差距。同時,經常帶孩子外出,多製造一些相處的機會,孩子還願意溝通一些。

  • 愛發脾氣

動不動發脾氣,如果他寫作業不好、做事情不好,說他幾句,他立即發火,說“就知道學習,你怎麼不往好處說啊!”就像一個爆竹,一點就爆。

是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身體變化大,極不不舒服,影響到心態。如果家長強勢一些,真的能打起來。出現過很多這樣的案例,一句話沒對脾氣,接著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的,真得防著點。

小貼士:和孩子說話要講究藝術,我們的語氣緩和,說一些正向的語言,孩子更容易接受。通過看各種情緒管理的書籍,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嗯不發作,孩子的情緒也容易控制。

  • 變得懶散

青春期的孩子處於長身體的需要,忽然變得懶散了,以前早上從來不喜歡睡懶覺,五六點鐘就起床玩,現在如果有時間能睡到八九點鐘。假期裡是可以的,上學可不能這麼幹,要及時調整,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小時候很愛收拾,很勤勞,青春期就變得不可理喻了。不願意打掃自己的房間,東西亂堆亂放,看上去跟垃圾場似的,很多朋友都吐槽過。如果讓他收拾,他就會說“我覺得不亂,我的房間我做主,我的東西都能找到!”

小貼士:不能強迫他收拾房間,也不能替他打掃,萬一打掃完,他找不到東西,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只能通過開家庭會議的方式,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間打掃房間,如果需要家長幫忙就幫,不需要就不幫忙。

  • 和家人對著幹

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讓他上東他會上西,讓他打雞他會打狗,就是和你對著幹。如果讓他參加一個什麼活動,就是不情願,說“沒用,竟逼著我做事情!”自己很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不情願地答應了做一件事,會拖拖拉拉,直到活動時間到了,沒有準備好,也就自然無法參加了。這時也就只剩下無奈了,事已至此,無法挽回。

小貼士:所以,如果先讓孩子按照你的意圖做事,一定要跟孩子確認,確實同意。和孩子列出一個計劃,在截至日期前幾天就要完成,而且每個階段都要檢查督促一下,防止出現紕漏。不過,令人放心的是,只要孩子心甘情願做的事情,他真的會堅持到底。所以,穩住孩子的心更重要。

每個孩子都要經歷青春期,無法跨越,只能堅強面對。雖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是未雨綢繆會更好。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青春期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如果缺乏對孩子的管教,任由孩子性格發展的話,對於孩子一生的性格來說都是有影響的,所以對於孩子的青春期,作為父母,必須要介入干涉引導,才能陪伴孩子度過一個正向的青春期。


孩子青春期,作為家長最揪心的無非就是孩子叛逆,早戀,思想惡化;老農說說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我堂哥家的兒子讀初二,堂哥堂嫂一直在外面打工,孩子就由叔叔嬸嬸照管,叔叔嬸嬸年紀也大了,有時候叫侄子,侄子也不會聽,所以侄子就無所畏懼了。


記得有一天,學校班主任打電話給叔叔嬸嬸,叫他們來學校一趟,到了學校才知道,原來侄子和其他班的同學打架,而且把別人打得頭破血流。打架原因就是,他喜歡他們班的一個女生,被他打得那個同學小何因為每天下課就跑來給侄子喜歡的那個女生送情書。

這時候班裡面就開始起鬨,對侄子說:你看,你喜歡的女生被人瘋狂的追,作為一個男人你的面子往哪裡放,別人都追到家門口了;如果你不發點什麼意見,你想你喜歡的那個女生怎麼看你啊,會不會覺得你太懦弱了啊?


就這樣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喜歡的女生,在上課鈴聲響起後,侄子直接偷跑出了教室,還告訴自己的同桌,如果老師問的話,就說自己上廁所去了;他跑到隔壁班教室門口,趴在窗子邊看準了小何坐的位置,然後從後門直接衝進去,就用拳頭打在了小何的頭上,小何都還沒反應過來,就摔倒在地,侄子順手拿個凳子打了過去,一邊還叫囂:我的女人你也敢追,不看看你自己是誰。


就這樣,小何受傷了,侄子覺得自己出了惡氣,殊不知,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偏激和衝動讓自己犯下了錯,當著叔叔嬸嬸和老師的面,侄子還是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愛咋咋地。

老師也頭疼,叔嬸也嘆息,說也說不聽,打了也沒用,管得了一會兒,過了以後侄子又開始我行我素了;父母不在身邊,孩子讓老人帶,管不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任由其性格發展的話,不單隻影響他自己也會讓整個家庭一起受到拖累。


所以,我覺得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學校老師引導,更重要的是父母家庭的監督和教育,這樣才能引導孩子的性格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義廂情院


孩子青春期那段時間,作為家長你最揪心的事情是什麼?這雖然是個普遍性的問題,但是每個孩子也有不同的表現。下面我就談談我和孩子之間的故事吧,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啟發和借鑑。

對於青少年的青春期問題,我已經關注很久了,因為我也有一個不太聽話的兒子。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後,我比較關心他的生活和思想了,總想找個機會和他溝通一下。但每次基本上都會被他拒絕,拒絕的理由是:我還要學習呢,或者是媽媽還要讓我做事,或者是有同學一會要來找我。

有一個週末,我帶他去鄉下看望爺爺奶奶,那是一段很長的路,要倒三次車。上車後我把東西交給他,讓他管理,倒車的時候,也是讓他去買票。坐在車上,我想和他聊聊學校的事情,直接被他換了個話題。他說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爺爺奶奶了,不知道老人現在有什麼需要?

因為車上人不多,我就給他講起了自己青年時期的一些事情,當然是和我父母有關。我發現他對老人的經歷比較感興趣,我就告訴他,爺爺在抗戰時期是如何打鬼子的,後來又如何來到新疆的。對於老人經歷的艱難歲月,他聽得很認真。我就藉著講故事,對他說一些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他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認可。可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你說讓我孝敬爺爺奶奶,今天咱們帶的東西,爺爺奶奶需要嗎?都是一些營養品,這些東西都是面子貨,一點也不實惠,還不如買只雞買條魚好,或者買兩三公斤牛羊肉也行啊。

兒子的說法當時讓我臉紅了。是啊,這些大大小小的禮盒,都是一些面子貨。裡面的東西真的不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還不如水果實在。

我當時就決定了,下車了不是還要倒一次車嗎?我就讓他去給老人買東西,看他能買些什麼?

果然,剛下了車,他就立即接過錢,去旁邊的市場上買了一隻羊腿來。嗯,看來他真的長大了。

說實話,做實事,這是我兒子的品質,這一點我很高興。

他上高中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惑,有個女孩給他寫了一個紙條,被老師逮住了。雖然裡面也沒有出格的話,但是,我已經知道年輕人現在開始想什麼了。

又是一個週末,我特地買了即公斤羊肉,說很久沒有吃烤羊肉了,今天我們自己做烤肉吃。兒子聽了很高興。他立即幫整理現場了,搬烤箱、提煤、生火,忙得很像樣子。我在準備食材的過程中,和他聊了幾句私人話題。他說,我知道你要跟我說什麼了,我現在還小,什麼也不會做,只是那個女孩給我寫了幾句話,我對她還沒有感覺。我問他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孩?他說,比媽媽溫柔一點的。我問,那個女孩不溫柔嗎?他回答道:比媽媽還兇呢,我才不要這樣的女孩做老婆。

啊?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麼大方,還沒有什麼意思就開口閉口叫老婆了。我原先的很多顧慮都可以打消了,乾脆放開來談吧。因為這一代青年比我們這一代已經很超前了。

我們談到了身體發育、談了男孩女孩的各自特點、談了如何和異性相處。其中,他的話不比我的少,看來是我低估他了。

最近有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上,我還聽到了一件讓我吃驚的話題。一位年輕的媽媽對一個剛剛上初中的女兒說,你將來一定不孝順我們。大家都很奇怪,這個母親怎麼這樣說自己的女兒呢?年輕媽媽說:那天我問她,我老了你會照顧我嗎?她說,我要照顧我的孩子呢,那有時間照顧你啊?

大家聽聽,現在她就這樣想了,將來她肯定是一個不孝之子。

我寫這段話的目的是想告訴各位,現在的孩子在思想上已經不是我們想的那樣了。他們已經從各種渠道接觸到了生理知識,而且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害羞”的觀念了。

所以,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要和他們逐步地交談他們想知道的問題,包括性知識。當然,一定要父親對兒子說,母親對女兒說。關於氣氛,這一點也很重要,以輕鬆的口吻來說,以身邊的實例來說。關鍵是不要讓孩子誤入歧途。最關鍵的還有一點:父母在家庭裡的形象不要不考慮啊。


伊犁河開心釣


這個問題把我的思緒帶回了十年前,那時我女兒剛上初一,她嘗試儘快融入新環境,我嘗試學習做個好媽媽,我和女兒的感情恰恰是在她青春期那段時間培養起來的,作為媽媽,女兒的學習狀態是我最關心的;其次,作為女孩子的媽媽,我也對她能否處理好與異性同學的關係暗暗擔心。

我是個不喜歡打無準備之仗的人,所以女兒每天的大事小情都是一手打理,我和孩兒爸配合默契,輔導學習、照顧生活起居、每天瞭解學校發生的各種狀況,及時疏解女兒的不良情緒,那段時間家裡經濟上出了點狀況,全家蝸居在一個15平米的小店裡生活,那段時間過的很不容易。

後來我問過女兒,那段日子過的苦嗎,她說比住在原來的房子裡幸福,比媽媽以前光忙著掙錢顧不上她還對她亂髮脾氣開心多了,原來女兒心裡的幸福竟然這麼簡單。

女兒在中學階段碰見過喜歡她的男生,她也喜歡過別的男生,這些我和孩兒爸都知道,我經常在一家三口吃飯的時候和她八卦這些男生,做她的情感”軍師“,確保她和那些少不更事的小男生都不會受到傷害,我“參謀”的結果是這些男生現在還和女兒保持著同學間的正常聯繫,不像班裡那些小情侶,早就分道揚鑣各生歡喜去了,連同學聚會都不敢去。

我回答了不少關於青春期孩子的問題,發現自己也許是幸運吧,女兒的青春期過的很平和,其實我自己曾經是個特別叛逆的孩子,反思自己的成長,一直和女兒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女兒的青春期就這麼平淡地渡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