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古人 的奢侈程度,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古人的用具雖然不及現代的科技帶來的舒適感,但嚴苛的等級制度最大程度地集中了人力物力為少數貴族製作用具,這是現代人望塵莫及的。

現代服務業雖然也有嚴格的標準,但做不好最多丟了工作,在古代,服務沒做好連命都有可能沒有,這也是古代工藝品在現代難以仿製的原因之一。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乾隆大閱圖

從貴族的出土墓葬可以看出,大到皇帝,國王,小到七品小官。打開墳墓滿目都是奢侈品。這些奢侈品大部分是孤品,因為它們並不是批量定做,而是由工匠根據貴族們的喜好和要求,進行量身定製而成。

明代中期之前,官窯稍差些的瓷器,皇帝不想用,別人也不能用,都要求砸碎銷燬,所以後來在景德鎮的窯址附近能發現埋有成堆的明代官窯瓷片。古人的武備也是如此,皇家和貴族的用器都有嚴格的制式要求,而且不計工本地製作。

圖1-圖4為元代玉柄小刀(13世紀,30公分,顧禕先生收藏)。此刀鞘裝為銀質,大漆鞘保存完好,玉柄上雕刻凌霄花。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 元代玉柄小刀(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 元代玉柄小刀(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 元代玉柄小刀(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 元代玉柄小刀(4)

元代對於兵器的管制是非常嚴格的,《元史·刑法志》中的《禁令》篇規定:“諸民間有藏鐵尺、鐵骨朵,及含刀鐵柱杖者,禁之。諸私藏甲全副者,處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不堪穿系禦敵者,笞三十七。槍、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處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除了農具所用的鐵器,其它金屬刀具都禁止私人擁有。

蒙古族發跡於漠北,早期玉文化深受遼金等遊牧民族傳統的影響,喜用瑪瑙、綠松石等色彩豔麗的材質,喜用玉皮俏色。入主中原後,受漢地玉文化的薰陶,注重閃石玉的使用,但多見青玉和雜色玉,很少使用白玉。

圖5-圖8為明代玉柄小刀(15世紀,33公分,顧禕先生收藏)。此刀鑲金嵌玉,附以銅鎏金嵌玉桃心形提攜,懸掛荷包。提攜是古人腰帶上所佩掛扣,最早自唐代出現,之後多用於懸掛刀劍之用。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5 明代玉柄小刀(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6 明代玉柄小刀(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7 明代玉柄小刀(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8 明代玉柄小刀(4)

圖9-圖12為明代西藏鐵鋄金銀馬鐙(14世紀,高15.5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馬鐙為雙龍吞口,龍頭鋄金,馬鐙側面金銀互鋄龍紋和寶相花紋飾。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9 明代西藏鐵鋄金銀馬鐙(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0 明代西藏鐵鋄金銀馬鐙(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1 明代西藏鐵鋄金銀馬鐙(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2 明代西藏鐵鋄金銀馬鐙(4)

在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對中原農耕民族形成的壓力,催生了中原民族採用騎兵對沖的戰術。從漢匈戰爭到北魏對柔然的出擊,再到隋唐對突厥的大規模作戰,這在古希臘、羅馬和拜占庭地區都難以發生。南北朝時期出現的馬鐙,解放了騎士的雙手,這也是中國人在武備史上的革命性發明。

在古代西藏,無論靴子、衣服、帽子或是首飾,都有明顯的等級之分,它們都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權利、地位和不可逾越的權威。馬具也不例外,馬鞍、馬韉甚至馬鞭上的花紋,都顯示著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西藏的馬具製作工藝極其精良,運用了非常繁複精美的工藝,是馬具收藏者的摯愛。

圖13-圖16 為元代鋄銀鐵胄(14世紀,高40公分,韓回之先生收藏)。此盔頂,眉庇均以鋄銀為飾。《元史.輿服志》記載:“五品以下許用銀,並減鐵“,五品武官在元代相當於現代的副師長級別,這頂鐵鋄銀盔為元代高級武官所佩戴。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3 元代鋄銀鐵胄(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4 元代鋄銀鐵胄(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5 元代鋄銀鐵胄(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6 元代鋄銀鐵胄(4)

蒙元頭盔有三種主要形制,第一種:中原兜鍪樣式。盔纓、盔體、抹額、頓項將頭部緊密防護(圖17,13世紀,館藏元代宋式鐵盔,)。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7 館藏元代宋式鐵盔

第二種:“缽胄”。早期蒙古騎兵中也大量使用了皮質頭盔,盔體以四到五片皮革連接成尖頂深缽狀。由此發展而來的胄形深刻影響了後來的明清兩朝頭盔,被考古學界稱為“蒙古缽胄”(

圖18,13世紀,日本館藏元代缽胄)。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8 日本博物館館藏元代缽胄

第三種;笠形盔,這種頭盔盔型與南宋時期笠形銅盔基本相同,不但作為軍用盔,不少蒙古官員在平時也佩戴款式相同的皮笠(圖19,14世紀,故宮館藏藏元文宗畫像)。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19 故宮館藏元文宗畫像

圖20-圖23為明代鋄金鐵胄(15世紀,高50公分,顧禕先生收藏)。此盔為元式缽盔,頂盤、左右梁、眉庇、護額等均飾鐵鋄金紋飾,是明代高級武官所佩戴頭盔。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0 明代鋄金鐵胄(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1 明代鋄金鐵胄(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2 明代鋄金鐵胄(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3 明代鋄金鐵胄(4)

明軍頭盔有笠形盔與缽胄兩種。笠形盔又稱為“明鐵盔”,民間又喚“帽兒盔”,由纓槍、盔頂、盔體、頓項四大部分組成。

明代笠形盔與元代笠形盔有兩大區別:第一,為了留出髮髻空間,盔體加高;第二,盔簷變平。圖24為明定陵出土的神宗御用明鐵盔(

17世紀),頂飾金珠紅纓,盔頂由蓮臺與真武帝君像,盔體由飾有六丁六甲神的六瓣弧形鐵片構成,以六條盔脊連接。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4 明定陵出土明神宗御用鐵盔

缽胄也是明軍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盔型。該盔與蒙元制式基本相同,由纓槍、盔頂、盔體、眉庇、頓項五大部分構成。明軍缽胄頓項分為左右後三片,而蒙元缽胄頓項為一體式帶護喉的風格,這是二者最大的差異,圖25為英國皇家軍械庫館藏明代缽胄(

15世紀),與元代的缽胄制式存在明顯不同。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5 英國皇家軍械庫館藏明代缽胄

而明軍少數將領和錦衣衛中擔負儀衛任務的御前大漢將軍,主要以鳳翅盔為主。與宋式鳳翅盔不同,明軍鳳翅盔護頰較淺,形狀更為圓潤,鳳翅較小,盔體除抹額外無其餘裝飾,多數為金銀二色。在頭盔鳳翅兩邊或纓槍上安裝有代表所屬建制單位的小角旗。這是中國漢式盔型最後的存在,到了清代,鳳翅盔從軍隊序列中完全消失。

圖26-圖29為清代銅鏤空鎏金鐵·缽胄(18世紀,高32公分,冷多先生收藏)。此盔為缽式胄,盔頂、眉庇、盔梁均為銅鎏金透雕龍紋及海水江崖紋飾,是清中期高級武官佩戴護具,同時期的職官佩刀也有類似工藝。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6 清代銅鏤空鎏金鐵缽胄(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7 清代銅鏤空鎏金鐵缽胄(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8 清代銅鏤空鎏金鐵缽胄(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29 清代銅鏤空鎏金鐵缽胄(4)

在古代,用於打仗的戰馬非常昂貴。因為必須經過特殊的培育才能足夠強壯地馱載全副武裝的騎士,還要經受特訓才可勇敢地應對戰鬥的喧囂與危險。所以給馬提供防禦用的鎧甲,對於騎士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任務。遼寧北票市鮮卑墓地中出土了現存年代最早,同時也最完備的一整套鐵質戰馬具裝鎧甲,出土的馬具裝由六個部分組成:馬胄、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

圖30,戰馬具裝鎧復原圖,摘自《中國古兵器論叢》),這與《武經總要》中的記載基本一致。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0 戰馬具裝鎧復原圖(摘自《中國古兵器論叢》)

圖31-圖34為明代皇家馬身甲(16世紀,長150公分,王旭先生收藏)。此甲為明代皇家用棉甲類馬鎧,五爪龍紋織錦,織物內釘綴鐵片,既保證了堅韌度,又降低了重量。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1 明代皇家馬身甲(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2 明代皇家馬身甲(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3 明代皇家馬身甲(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4 明代皇家馬身甲(4)


圖35-圖38為清代銅鎏金皮櫜(gāo)(18世紀,長30公分,潘炫仰先生收藏)。櫜盛箭,鞬裝弓,多以皮革製作。《釋名· 釋兵》記載:“ 馬上曰鞬。鞬, 建也, 弓矢並建立於其中也”。“馬上曰鞬”是說騎馬所佩帶的箭箙叫做“鞬”。清代開始將櫜鞬合稱為撒袋。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5 清代銅鎏金皮櫜(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6 清代銅鎏金皮櫜(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7 清代銅鎏金皮櫜(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8 清代銅鎏金皮櫜(4)

清王朝以“弓矢定天下”,遂視“騎射”為祖制家法,特別強調“後世一不遵守,以迄於亡”。清代典籍對清皇室將御用、御賜、隨侍所用撒袋的顏色、材質做了不同的規定,故宮研究院胡建中先生在《清代皇家武備》一文中記載:“皇帝大閱橐韃,銀絲緞面。天鵝絨裡,韃弢弓及半,盛鈚箭五支,梅針箭五支,齙箭三支” 。從其他文獻資料中可知,在皇帝大閱、圍獵、巡幸、前往圓明園等活動中,皇帝和隨身侍衛所用橐韃的材質和顏色各有不同。弓箭、撒袋,作為大清開國守業的象徵其重要意義,往往超過兵器本身。

此櫜形制與故宮藏品一致,內胎為皮革和木質,外層裹硃紅絲絨,櫜上部左側嵌銅鎏金觚,內插三隻戟,寓意為“連升三級”;表面交叉十字壓帶,壓帶兩端和交叉點裝飾銅鎏金鏤空龍紋飾件,壓帶每條鑲嵌兩隻蝙蝠;櫜下部裝飾一鏤空龍紋圓泡釘,泡釘周圍裝飾五隻鎏金蝙蝠,寓意“五福臨門”;櫜下沿裝飾雙龍紋鏤空壓片。口部有粗皮繩交叉編織,利於插入箭矢。

此櫜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從形制和材料來看應該是官造之物,應是高級武官之武備。

圖39為郎世寧為康熙之子愛新覺羅·胤禮所作畫像(18世紀),畫中皮櫜即為此形制。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39 郎世寧作“愛新覺羅•胤禮”畫像

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了以玉石製作裝具的佩劍,它們通常不具備實際的使用功能,僅僅作為佩戴、懸置之物,成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有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zhì)、玉劍珌四部分(圖40,玉劍具示意圖),到了西漢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徵。《漢書・匈奴傳》記載:“單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漢書・王莽傳》記載:“後莽疾,休候之,莽緣恩意,進其玉具劍,欲以為好”。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0 玉劍具示意圖

漢代玉具劍上的玉質裝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的激進風格,但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緻。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玉製劍具圓潤細膩,華麗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玉具劍在魏晉之後逐漸消失。

圖41-圖44為漢代饕餮紋水銀沁玉劍璏(1世紀,9.2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漢代玉器中的細陰線有兩種:一是很流暢、連貫的陰線,纖細而又富於彈性。在中國畫的線描類型中,有18種線形,稱“十八描”,其中有“遊絲描”,比喻筆力細而有很強的張力彈性,玉器收藏者用這個專業詞來形容漢代玉器的細陰線,稱為“遊絲描雕刀法”。另一種細線在線條行進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接刀痕跡,俗稱“跳刀”,好像是刻劃而不是由砣輪加工出來的。觀察這種線需要藉助放大鏡,當放大到一定倍數時,可見線壁兩面的崩喳與常規陰線有所不同,這是比較典型的漢代陰線的另一種製作形式。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1 漢代饕餮紋水銀沁玉劍璏(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2 漢代饕餮紋水銀沁玉劍璏(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3 漢代饕餮紋水銀沁玉劍璏(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4 漢代饕餮紋水銀沁玉劍璏(4)

圖45-圖48為漢代螭虎浮雕玉劍璏(1世紀,7.3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劍璏正面高浮雕一螭龍,其頭部似貓,圓凸眼、大鼻、尖耳、長頸、身形修長,呈“S”形爬行狀,尾部作絞絲式翻卷。背部琢出一長方形銎。河北滿城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墓中有類似形制的玉劍璏(

圖49,公元前2世紀)。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5 漢代螭虎浮雕玉劍璏(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6 漢代螭虎浮雕玉劍璏(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7 漢代螭虎浮雕玉劍璏(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8 漢代螭虎浮雕玉劍璏(4)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49 河北省博物館館藏西漢中山靖王墓出土玉劍璏

圖50-圖53為清代文房小劍(29公分,19世紀,鐵錘先生收藏)。兩柄小劍均為銅裝具玳瑁劍鞘,一柄為象牙柄,一柄為牛角柄,為文人置於案頭雅玩之物。兩柄小劍製作均與長劍規制相同,工藝一絲不苟,是清代的文房之物。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50 清代文房小劍(1)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51 清代文房小劍(2)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52 清代文房小劍(3)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圖53 清代文房小劍(4)

對於古人而言,武備是常年攜帶在身邊的物品,因此如何讓自己的武備顯示奢華的同時又不失去兵器的戰鬥屬性,古人也是煞費心思。奢侈品並非體現在價格,而更多的是文化和品牌的內涵,奢侈品要形成品牌需要時間來積累工藝和影響力,愛馬仕家族延續了很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品牌效應。我國能在時間上和歐美媲美的工藝品製作者只有古代為皇室或高級官員服務的工匠家族了,但他們並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古代“土豪”們的標配—中國護具配飾小考

而且我國傳統文化相比歐洲文化來說,和現代接軌有一定難度。比如大家會優先選擇購買一塊歐洲名錶而不是一個玉石的把玩件,或者優先買西裝而不是傳統服飾。改革開放後大家突然開了眼界,崇洋思想就更導致本土奢侈品難以發展。

多種原因造成了中國傳統的貴族文化的斷代,但是近年來政府開始關注對於本國文化的保護,比如許多富人不再專注於洋房,開始投資中式古典大宅。乾隆用的獵槍在歐洲拍出天價等等,可以預測,遺留在民間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也會逐漸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