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楊闇公故里景區AAAA

楊闇公故里景區屬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重慶市六個紅色景區暨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轄楊闇公舊居、陵園,楊尚昆舊居、陵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氏民宅五個景點。2011年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昌州故里AAA

昌州故里位於榮昌瀨溪河畔,再現了榮昌的歷史文化風貌,是一條集生態旅遊、景觀長廊、歷史文化、風情餐飲、宅院酒店於一體的“明清風貌古街。昌州故里背靠海棠公園,由獨具特色的十九幢四合院組成,重現了古昌州“九宮十八殿,三千七百磉’’的繁華景象。昌州故里前臨瀨溪河,河水清澈碧玉,河邊草綠樹翠,河上兩座建於明朝的古石拱橋一一觀音橋、小灘橋靜臥其間。漫步其間,盡顯“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聶榮臻元帥故居AAA

聶榮臻元帥故居位於江津吳灘鎮郎家村,原名石院子,佔地面積5630平方米,建築面積630平方米,坐西向東,共有房屋17間。聶榮臻青少年時期在此生活了15年,1914年聶榮臻隨父親到附近院子佃居,1919年離開江津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秋,石院子故居遭土匪焚燒,僅存西北角兩間偏房。1988年7月1日,中共江津縣委、縣人民政府為修復聶榮臻故居隆重舉行了奠基儀式,是年國慶節竣工對外開放。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王良故居

王良(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初期的著名將領、紅四軍軍長),字傅良,又名化陔,重慶綦江縣永城鄉人。生於1905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五日)。王良幼讀私塾,繼入綦江高等小學堂。1917年,考入重慶英華中學。1924年秋,考入上海持志大學。1926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他先學步科,後學騎科,成績優異。他一面學軍事,一面細心研究政治,逐漸明白中國革命的道理和方向。1927年初,王良加入中國共產黨。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宋慶齡故居AA

該故居為抗日戰爭時期(1942—1945)宋慶齡的寓所和“保衛中國大同盟”中央委員會舊址。佔地898平方米,建築面積665平方米,由主樓、後樓、防空洞等構成,共展出實物和歷史照片110件,為AA旅遊景點。地理位置重慶宋慶齡舊居位於渝中區兩路口新村5號,是重慶市重要的抗戰文物遺址,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旅遊區(點),全國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白沙夏公館

重慶江津白沙夏公館,又名“徳廬”,是抗戰名將,重慶民革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的夏仲實先生的舊居。夏公館建於1929年,坐南朝北,建築面積2814平方米,為一樓一底土木石結構,硬山式屋頂,圓穹式封火牆,是上廳、下廳、天井及兩側廂房組成三重堂四合院,擁有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走馬轉角樓。整個公館佈局嚴謹,設計巧妙,較好的結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築優點。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陳摶故里·崇龕花海景區

陳摶故里·崇龕花海景區位於潼南崇龕鎮,距潼南城區30公里,崇龕鎮建於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公元616年,隆龕鎮升建為隆龕縣,縣址瓦子堡史家壩(現大屋村)。712年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諱,改名崇龕縣,967年,崇龕縣降為崇龕鎮,民國時期又名漏孔場。1951年建崇龕鄉,1967年改名光輝鄉,1993年拆鄉建鎮,並光輝、紅星、朱家鄉於一鎮,取名光輝鎮。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饒國模故居

跨進“大有農場”大門,經過岔路口的黃桷樹往上走,在距南方局和辦事處大樓約四、五十米遠的小路邊,有一幢用紅磚砌成的小樓。這棟樓房的主人,就是南方局和辦事處的房東、“大有農場”的場主饒國模。饒國模是一位擁有殷實家產的中年愛國知識婦女。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不過舒適生活、而“很想做一點於大眾有益的事情”、立志實業救國的饒國模買下了紅巖嘴山溝深處的三百畝荒谷坡地,創辦“大有農場”。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張治中舊居

重慶張治中將軍舊居重慶張治中舊居地處沙坪壩區土主鎮三聖宮村。“三聖宮”為依山就勢而建的坡地院落式建築,佔地面積5333平方米。原為清代廟宇,是宗教文化中少數現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重要古建文物,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抗戰期間著名愛國將領、“和平將軍”張治中曾在此地居住和辦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址作為該村小學用房,後為農舍,由於年久失修,損毀嚴重,岌岌可危。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劉伯承故居

劉伯承同志故居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重慶市開縣趙家鎮周都村,1987年12月4日修繕後正式對外開放。原中共萬縣地委、原萬縣地區行政公署、原萬縣軍分區在故居前舉行了劉伯承同志故居開放剪綵典禮暨劉伯承元帥墓碑揭碑儀式。劉伯承同志故居座落在風光秀麗的小華山沈家灣。佔地面積8.7畝,保護範圍2.9平方公里。距萬州區23公里,至開縣新城12公里,至紀念館15公里。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桂園

桂園,位於今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65號(原德安裡107號),現為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桂園展覽室。園內總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園內有中西式磚木結構樓房一幢,坐南朝北,一樓一底,面闊約13米,進深約13米,高約11米,佔地面積273平方米。進門是走道和衣帽間,右邊是客廳,廳後兩小間是秘書辦公室和洗手間,右邊是餐廳,餐廳後是廚房。樓上是臥室,與樓下房間相對稱。樓後北面幾間平房是傳達室,左側是汽車房。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趙世炎故居

時代:清類型:古遺址地區: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批次:第五批趙世炎同志的故居屬於酉陽縣龍潭鎮趙莊社區,距縣城36公里。該建築建於1902年,座北向南,復四合院佈局,共有瓦房32間,佔地面積1605平方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朝門向東,門上懸鄧小平手書“趙世炎同志故居”鎏金匾;正房:木結構穿逗式樑架,7穿用7柱,硬山式屋頂,鋪小青瓦,用封火筒子;面闊5間21.41米。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舊址暨重慶張治中舊居

時代:1938-1945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地區:重慶市沙坪壩區批次:第七批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暨重慶張治中舊居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土主鎮三聖宮村的三聖宮,為一處清代寺廟建築。三聖宮距今200多年曆史,是一處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廟宇。1939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遷駐於此。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郭沫若舊居

時代:1938-1946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地區:重慶市渝中區、沙坪壩區批次:第七批重慶郭沫若舊居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政治部第三廳和文化工作委員會舊址,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西永鎮香蕉園村(全家院子)。舊居佔地面積1019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6平方米,建築風格為清晚期四合院,穿鬥結構,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頂。該址坐北朝南,為二樓一底中西結合磚木結構建築,面闊14.2米。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梁實秋舊居

梁實秋舊居(雅舍)位於重慶市北碚城區內。抗戰時期,梁實秋來北碚定居,1940年同吳景超共同在主灣山腰購得一棟平房,以吳景超之妻龔業雅的名字,命名為“雅舍”。雅,五行屬木,從隹牙聲,良禽擇木,吉雅之兆。有正確、高尚、美好之意。如雅緻潔淨、雅緻素淨、雅正、雅道;舍,房屋,也有舒氣之意。《史記·律書》:“舍者,舒氣也。”這棟建築為磚柱木架,瓦頂夾壁,有屋6間,分高低兩磴,梁實秋住一室一廳。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孔祥熙官邸舊址

孔祥熙官邸舊址:位於南泉風景管理區孔園內,坐落在建禹山半坡的密林之中,後依建文遺蹟,下臨花溪河的“虎嘯懸流”。坐西南向東北,佔地面積1190平方米,建築面積824.63平方米。該建築中西合璧式建築風格,一樓一底帶地下室共三層,通高11.90米。主體為磚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天棚為泥灰板條,室內以木板護牆,壁爐與夾牆相通,可為每個房間供暖。木地板,樓層間以木樓梯聯繫,外挑陽臺及廊道。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李進士故里

李進士故里——“李進士故里簡介”摩巖碑刻位於江口鎮芙蓉江注入烏江口之西左桉石壁上,距縣城26公里。李進士名李銘熙,江口場上街人,清光緒年間中進士,先後任戶部尚書、浙江吏司主事、中憲大夫等職,後辭官還鄉,在家鄉興學堂置義渡,深受民眾愛戴。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卒。二十六年,江口防汛廳周總爺為其鑿石立碑,秀才邵建撰寫碑文,許永洪率匠人在岩層層面上鏨鑿而成。1982年8月發掘出土。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馮玉祥將軍舊居

馮玉祥舊居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鎮白鶴村,原系當地人張海南的住宅,當時稱為“張家大院”。抗戰期間馮玉祥攜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在此工作、生活了七年。馮玉祥舊居原為清晚期普通巴渝民居,總佔地面積2937.5平方米。該建築為土木結構,單瞻懸山式屋頂,小青瓦鋪面,穿鬥式樑架。2000年,馮玉祥舊居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重慶直轄後的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名人故居之重慶名人故居

重慶老舍舊居

介紹 位於北碚區天生新村63號附32號。著名作家老舍1943年6月至1946年2月寓此。房舍系磚木結構,面積約80平方米,桐蔭扶疏,環境靜謐。文學家林語堂1940年購置後即被日機炸燬一角,旋即修復。8月林氏赴美,將房贈與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北碚分會。該處現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