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在這個單品爆款的年代,有許多“強大”的菜品,一道就能支撐起一家店,有的單品菜,甚至為餐廳年入幾百萬。但是,如何去找這種強有力的單品菜呢?這種菜的製作秘密誰會說呢?

今天,就為大家找到了幾款這樣的菜品,在這裡,感謝每一家單品店的老闆和廚師的真誠分享,也希望這組單品菜,能夠幫到大家。

新疆大盤雞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特色:雞肉鮮香微辣,土豆軟糯甜潤,搭配皮帶麵食用,美味又實惠。

熱銷版圖:全國

推薦指數:★★★★★

一說到大盤雞,大家最先聯想到的就是新疆。但是,大盤雞的熱銷版圖可不僅僅是在新疆,在中國其它省份都有它的身影。正是因為遍佈全國,所以導致大盤雞有很多不同的製作版本。

下面,我們先給大家介紹新疆大盤雞的正宗做法,再來分享廚師試做後的結果。

步驟1:選料

在新疆,製作大盤雞多會選擇散養的土雞,一般毛重都會控制在1400克左右/只。也有一些檔次比較高的酒店,會選擇品質好一點的散養雞,這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飼料雞或者三黃雞來烹調菜餚,那麼肉質和肉的香味就會差很多。

土豆,我們選擇的是烏魯木齊南山的土豆,這種土豆燒後質地比較軟糯,口感會很好。也有一些人會選擇新疆沙灣縣的沙土豆,這種土豆表面光滑、圓潤,烹調效果也很好。

步驟2:初加工

1.處理土雞

我們的土雞都是宰殺後手工拔毛的,因為很多清真食客會比較在意這塊。土雞處理乾淨後剁成重約40克一個的塊,用清水略微清洗即可。

2.處理新疆幹線辣椒

幹線辣椒我們選擇的是沙灣一帶出產的,使用前將其放入盆內,倒入清水浸泡一整夜,取出切段即可。

浸泡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在炒制過程中,不容易焦煳;其二是容易釋放出紅色素和辣味。有些廚師也會將浸泡後的辣椒放入絞肉機內粉碎成蓉,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經過烹調後菜餚表面會有少量的辣椒皮,影響賣相,所以我們都是將其浸泡後切段。

3.處理土豆

土豆的加工方法相對來說簡單很多,去皮後切成滾刀塊即可。

步驟3:熟處理

1.取炒鍋燒熱,淋入菜子油200克,放入白糖80克,小火慢慢煸炒,直至炒成糖色。

2.下入雞塊,中火慢慢煸炒,在煸炒過程中要分兩三次注入菜子油(共計注入菜子油約80克),炒至雞塊水分快乾時,撒入鹽15克,繼續炒幹雞塊的水分。

3.倒入蔥段、蒜頭各50克,薑片40克,泡好的線辣椒段100克(用量可以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以及自制香料粉30克。

4.繼續用中火煸炒3-5分鐘,炒出辣味後倒入肉湯沒過雞塊,用鹽10克調味,大火燒開後蓋上蓋子,改小火燜至雞肉大概八成熟。

5.放入土豆塊,蓋上蓋子,繼續燜約8分鐘至土豆成熟。

6.放入青椒塊25克、拍爛的大蒜10克、蔥白段5克,翻炒均勻,下入味精10克翻炒後出鍋,裝入容器內上菜。

7.吃完雞塊後,可以點皮帶面拌食。

自制香料粉:

花椒150克,八角、丁香各20個,桂皮30克,香葉20片,白胡椒50克混合均勻,磨成粉即可。

肉湯:

即煮雞的湯。淨雞洗淨,放入冷水鍋內,放入少許蔥段、薑片、花椒,中火加熱至雞肉成熟,撈出雞,將湯汁過濾即成。

技術要點:

1、雞要選擇散養土雞,土豆要選擇質地軟糯的。

2、雞塊炒制時要邊炒邊淋入菜子油。

3、幹辣椒要提前浸泡方可炒出辣香味。

4、雞塊八成熟燜入土豆。

廚師試做結果:這道大盤雞口味很地道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這道大盤雞的製作方法,跟新疆地道的清真大盤雞的做法是非常吻合的。按照胡師傅提供的方法進行試做後(由於沒有買到新疆產的幹線辣椒,而是用普通的幹辣椒來調味),我感覺味道還是可以的。

由於前期炒制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炒製糖色,就操作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炒出來的雞塊顏色雖然紅,但是有點發烏,吃起來還有點淡淡的焦糖味。因此,我建議大家在試做時減少1/3糖的用量,然後加入少許海天老抽來調色。

由於胡師傅提供的是清真做法,所以崇尚的是菜餚的本味,如果沒有民族方面的顧慮,我覺得烹調時可以加入少許郫縣豆瓣和啤酒,菜餚的香味會更好。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冒菜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特色:口味麻辣,食之過癮,搭配米飯,下飯又銷魂。

熱銷版圖:嗜辣地區

推薦指數:★★★★

冒菜是四川的一道特色菜,也是四川大街小巷中很多“蒼蠅小館”的主營品種。“冒”在這裡是一個動詞,指把生或熟的食材放入滾湯裡煮熟(或浸熱)。

冒菜製作非常簡單:將各種原料用一個竹簍裝好,放入鍋裡煮熟,倒入容器內,舀入調料和一勺湯汁,再撒上點香菜、蔥花和四川特有的豆豉即可。

但是冒菜調味非常講究,尤其是底料以及油脂的加工方法,更是很多小店老闆的秘方。不同的小店製作冒菜底料和油脂的方法略有不同,冒菜最終呈現的口味也有很多不同,分別是麻辣味、青花椒味和蔥油味等,我們店主打的是麻辣味的。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製作麻辣冒菜的方法:

步驟1:炒制底料和紅油

1.取一個大不鏽鋼桶,倒入牛油28.5千克、菜子油5千克,大火加熱至油溫達到150℃-160℃時,將混合好的香料下入油鍋內,小火浸炸至香料變成金黃色。

2.撈出香料,放入白砂糖2.5千克,小火慢慢煸炒,直至砂糖全部化開,放入郫縣火鍋豆瓣17.5千克,繼續用小火煸炒約15分鐘,至豆瓣酥香。

3.再次下入炸香的香料,繼續用小火煸炒20分鐘,撒入王守義十三香100克,攪拌均勻,關火,靜置10分鐘,然後將紅油和底料分離,單獨存放。

步驟2:調湯

1.取豬棒骨2.5千克、雞架子1個清洗乾淨後焯水,放入不鏽鋼桶內,注入清水20千克,大火燒開,改中火熬至湯變成淺白色。

2.下入步驟1炒好的底料500克,繼續小火熬製20-25分鐘,將湯中的料渣過濾出來,再舀入步驟1熬好的油脂500克攪拌均勻即可。

步驟3:調製冒菜水

大鍋內注入清水25千克,倒入鹽500克燒開,客人點菜後,將原料放入冒菜水中加熱成熟即可。

步驟4:調製調味料

1.以冒1千克的食材為標準,取容器倒入鹽、雞粉、味精各10克,撒入芹菜末、蒜蓉、蔥花各50克,放入秘製豆豉醬10克、炒熟的白芝麻5克、花椒麵5-10克,淋入芝麻油、煉香的雞油各30克,紅油60克。

2.注入燒開的步驟2中調好的湯750克,放入冒熟的食材,最後撒入剁碎的鮮小米椒(用量根據食客的嗜辣程度來調整)、香菜3克、花生碎5克即可。

香料:

取八角300克,草果、紫草、梔子各250克,桂皮、小茴香、肉豆蔻、香葉、山柰、幹香茅草各200克,丁香、甘草各50克,靈草、砂仁、白豆蔻各150克,良姜100克混合均勻即可。

秘製豆豉醬:

鍋內放入色拉油3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潼川豆豉10千克、圓蔥碎500克,小火慢慢煸炒,直至豆豉的香味非常濃郁時,放入王守義十三香50克攪拌均勻即可。

冒制時間:

可以用來“冒”的食材品種有很多,常見的葷料有淨毛肚、鴨血、半成品丸子(包括魚肉丸、牛肉丸、蝦丸)、火腿腸、雞心、雞胗、水發肉皮、翅尖、蟹柳棒等。

常見的素料有藕片、萵筍、冬瓜、平菇、豆腐乾、豆皮、凍豆腐、白菜、木耳、土豆、金針菇、香菇、海帶、西蘭花、茼蒿、油麥菜、油菜等。

下面附一張時間表給大家。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廚師試做結果:選好油才能出好味

這款冒菜我試做了三次,我個人認為配方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原料的選擇有很高的要求。

頭兩次試做時,我採購的牛油和菜子油品質都很普通,所以做出來的底料和紅油味道都不好,後來我選擇了品質更高的油脂後,做出來的冒菜味道好了很多。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我們店最近也上了冒菜,但是跟這個配方不太一樣。經過我們川菜師傅的試做後,我覺得配方是沒有問題的,我跟張師傅的試做觀點一致:選擇品質好的油脂,尤其是牛油非常關鍵。因為試做時,沒有足夠的牛油,所以我們熬出來的紅油香味就淡了很多。從這個事情上,我發現光有冒菜的配方是不行的,調料選擇也得到位,才能做出好的味道。

另外,我們川菜師傅品嚐試做的成品後,認為這款冒菜的麻味和辣味都不是特別濃郁,所以對於做法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在炒制底料的過程中,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再加入2千克甚至更多一點的餈粑辣椒以及適量乾花椒來調整辣味和麻味。

二是在炒底料時,建議增加蔥、姜等小料先煉製油脂,再放入香料煸炒。

三是在冒菜最後的調味過程中,建議將紅油的用量增加至100克,同時補充適量的花椒油。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廚師分享自家做法

在我們店,冒菜有三種口味:麻辣味、青花椒味和蔥油味,做法也跟唐師傅介紹的略有不同,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麻辣味和青花椒味冒菜的做法:

麻辣味:

製作這種口味的冒菜,需要準備兩種調料:一是麻辣底料、二是麻辣湯料

麻辣底料:

1.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千克、牛油50千克,小火熬至八成熱,關火降溫到三成熱,先放大蔥10千克、姜塊5千克,小火熬至蔥段變成金黃色。

2.撈出蔥、姜,放入郫縣豆瓣40-45千克和餈粑辣椒(幹辣椒15千克用水煮軟,撈出控水,用絞肉機絞碎),小火熬約2小時,放入拌入清水的香料(7千克香料配3千克水)和大紅袍花椒5千克,繼續用小火熬製半小時,離火放涼即可。

香料配比:

取八角、山柰、草果、肉豆蔻各100克,小茴香、桂皮、香葉各75克,丁香50克混合均勻,先用清水洗淨,再放入燒熱的乾鍋內炒香,磨成碎粒即可。

麻辣湯料:

取骨頭湯25千克、麻辣底料4-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30分鐘,過濾料渣,加入適量味精、雞粉和少許白糖調和滋味即可。

麻辣冒菜調味法:

鍋內放入骨湯,將客人選擇的原料放入小竹筐裡燙熟,控湯後倒入容器內,先淋入豆豉油和芝麻油,再舀入麻辣湯料,最後撒入蔥花和香菜末即可。

一般如果客人選擇的食材是1千克,那麼需要添加芝麻油10克、豆豉油50克、湯料沒過原料一半即可。

青花椒味:

它的製作方法和麻辣味冒菜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我們需要提前熬製青花椒底料。

具體做法:

1.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千克、牛油50千克,小火熬至八成熱,關火降溫至三成熱,先放大蔥10千克、姜塊5千克,小火熬至蔥段變成金黃色。

2.撈出蔥、姜,放入郫縣豆瓣40-45千克和餈粑辣椒(幹辣椒15千克用水煮軟,撈出控水,用絞肉機絞碎),小火熬約2小時,放入拌入清水的香料(7千克香料配3千克水)和乾的青花椒5千克,繼續用小火熬製半小時,離火放涼即可。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大盆骨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特色:肉質細嫩入味,骨香四溢。

熱銷版圖:長江以北各大省市

推薦指數:★★★★

醬骨頭大家肯定不陌生,這裡推薦給大家的,是河南西北老狼大盆骨的同名菜——大盆骨。這道大盆骨跟醬骨的做法有些相似,但是湯料的做法以及骨頭的選擇都完全不同。

在西北老狼大盆骨店,銷售的大盆骨有兩種不同的口味,一種是鹹鮮口味的,另一種是麻辣口味的,兩種口味各有千秋。

步驟1:調製湯料

熬製湯料是製作大盆骨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大盆骨有兩種不同的口味,下面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鹹鮮湯料:

1.取老母雞4只、豬手2.5千克、豬脊骨5千克、老鴨2只、豬瘦肉1.5千克分別洗淨,然後分別焯水。

2.將焯水後的原料倒入不鏽鋼桶內,再注入清水7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水分剩餘50千克時,離火,將料渣撈出。

3.取一個特製的大鍋燒熱,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段和大蒜子各200克、拍松的姜塊30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

4.倒入步驟2熬好的濃湯50千克,放入香料包,冰糖250克,雞飯老抽300克,東古一品鮮和海天生抽各5瓶(均為500毫升/瓶),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30分鐘,放入鹽800克(根據各地食客口味的不同來增減),雞精、味精各600克,攪拌均勻即可。

香料包:

八角、花椒各200克,小茴香100克,白豆蔻、香砂、良姜、草果、香葉各50克,桂皮、陳皮各60克,丁香30克混合均勻,打成粗粒,用涼水淘洗一遍,然後倒入燒熱的乾鍋內,小火炒幹水分,出鍋用紗布包好。

麻辣湯料:

1.取老母雞4只、豬手2.5千克、豬脊骨5千克、老鴨2只、豬瘦肉1.5千克分別洗淨,然後分別焯水。

2.將焯水後的原料倒入不鏽鋼桶內,再注入清水7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水分剩餘50千克時,離火,將料渣撈出,倒入特製的大鍋內。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段和大蒜子各200克、拍松的姜塊30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倒入特製的大鍋內。

4.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幹青花椒、乾紅花椒各250克,中火煸炒出香味,再放入印度魔鬼辣椒500克,小火炒至辣椒變成深棕紅色,離火,將油脂、兩種花椒、辣椒也倒入大鍋內。

5.鍋裡放入黎紅花椒油5瓶(400毫升/瓶),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陝西秦椒面1千克,小火慢慢炒香。

6.將油脂倒入大鍋內,秦椒面用紗布包好,也放入大鍋內,最後往大鍋內再放入家樂辣鮮露(448克/瓶)、東古一品鮮(500毫升/瓶)、海天生抽(500毫升/瓶)各5瓶,鹽、雞粉各500克,雞飯老抽、鮮花椒各300克,鮮泰椒段200克,冰糖250克和香料(配比、用量同鹹鮮湯料),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30分鐘,即成麻辣湯料。

步驟2:處理骨頭

製作大盆骨,我們選的是豬頸骨,按照上面介紹的湯料做法,一次可以加工約50千克的豬頸骨。

在挑選豬頸骨時,我們還是有要求的,一般骨頭和肉佔的比例大概是5:2。頸骨上含有的肉不能太少,否則客人會感覺菜餚不實惠。

豬頸骨前期處理非常簡單,洗淨後用清水浸泡5小時,撈出即可直接加熱。

步驟3:熟處理

將豬頸骨直接放入燒開的湯料中,大火燒開後持續大火加熱10分鐘,改小火滷製約1小時,然後關火浸泡10分鐘。將豬頸骨撈出來,剁成3指寬的大塊。

如果是天氣比較熱的時候使用,直接將頸骨塊擺入容器內上桌即可;如果是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我們將頸骨塊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淋入少許湯料,上桌加熱食用。

我們店裡都是吃大盆骨送小涼菜,大盆骨分為四種規格:

48元/份的放頸骨塊1千克;68元/份的含頸骨塊1.5千克;88元/份的含頸骨塊2千克;108元/份的含頸骨塊2.5千克,價格上還是比較實惠的,比較適合廚師開店。

廚師試做結果

這道大盆骨的做法跟東北的醬大骨非常相似,不同點在於它有兩種不同的風味,可以滿足食客的多種需求。

試做之後,我們廚房的廚師都品嚐了一下,感覺比東北醬大骨的口味還要好,所以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

對比兩種口味的試做成品,我更喜歡麻辣味的大盆骨,因為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很多複合型的調料,比如冰糖、辣鮮露、鮮花椒、鮮泰椒等,所以它的麻辣不是那種幹辣幹麻,而是一種非常潤口的不上火的麻辣。

但是也有點小小的建議,我本人覺得麻味略微重了一點,建議將花椒的用量減少1/3。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當地食客嗜麻的程度來調整花椒的用量。

另外,我覺得香料粉粉碎得太細了,經過熬製後香料粉會附著在骨頭上,我覺得這樣不好,香料只需要略微粉碎即可。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豫翁炒雞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特色:雞肉彈韌酥爛,鹹鮮中略帶辣味。

熱銷版圖:長江以北各大省市

推薦指數:★★★★

炒雞是一款家常又平民的特色菜,尤其是在北方,以炒雞為招牌的店不勝枚舉。但是,願意無私分享這道菜做法的店卻不多。在這裡特別感謝,豫翁炒雞廚掌櫃趙建鋒的大力支持,也感謝於師傅的傾囊傳授。

豫翁炒雞開業時間不長,但是在河南已經有超過20家店面,他們主打的豫翁炒雞採用一煸二炒三煨的方法烹製而成,肉香與料香完美地融為一體,肉質彈韌酥爛,有初之辣、辣而麻、麻而香、香滿心的特點。

豫翁炒雞一共有微辣味、麻辣味、蠔油味三種不同的口味,但是銷量最好的莫過於微辣口味的炒雞。所以在下文中,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微辣味炒雞的做法。

步驟1:初加工

取三黃雞1只(淨重控制在1250克左右)洗淨,剁成4-5釐米見方的塊,用清水略微沖洗即可,無需漂水。嫩玉米600克洗淨,直刀切成厚3-4釐米的段。


步驟2:熟處理

1.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蒜子10個、薑片10克爆香,下入秘製醬料約40克、幹辣椒節20克,中火煸炒香味。

2.下入雞塊,烹入海天草菇老抽50克,中火慢慢煸炒,直至雞塊炒至約六成熟。

3.下入清水1500克和黨參5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燉15分鐘,用調料(雞精10克,秘製粉料30克,自制糖漿50克,自磨青花椒粉20克,鹽5克)調味。

4.下入玉米段,中火燉3-5分鐘,最後撒入大蔥白段5克,大火收緊湯汁,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青椒圈、紅椒圈、香菜段各5克,搭配煮熟的皮帶面(面單點,數量根據食客的要求確定)一起上桌食用。


秘製醬料:

鍋內放入色拉油75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1千克、黃豆醬250克、剁辣椒500克,小火慢慢炒制,待醬料開始冒小泡後,再用小火熬製5-6分鐘即可。


秘製粉料:

八角500克,草果、桂皮各300克,陳皮、白芷各150克,白豆蔻250克,以上香料混合後磨成粉即可。


自制糖漿:

鍋內放入色拉油20克,下入冰糖500克,小火慢慢加熱,待冰糖熔化後持續小火加熱至糖液開始冒小泡時,放入清水350克,大火燒開(邊燒邊攪拌),即可離火。

廚師試做結果:豫翁炒雞味挺棒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這道炒雞的味道特棒,這跟烹調時使用了大量的複合醬料和複合香料粉有很大關係,所以推薦給大家試做。

在這裡我提出兩點改良意見:

一是如果上菜後還要搭配皮帶面一起食用,建議將水的用量再增加一些,因為經過燒製後剩餘的湯並不是特別多了。

二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黨參,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補功效,但是成菜帶有比較濃郁的黨參味道,所以我建議大家試做時要麼不加黨參,要麼再將黨參的用量減少一半。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火瓢牛肉

這幾道單品爆款菜,能撐起一家小店

特色:

雲南非常著名的牛肉火鍋,不同的是鍋是銅鑄的,外形好似瓢一般。火鍋湯口味香、辣、麻,牛肉細嫩爽滑,不論是涮牛肉、牛雜還是其他的原料,味道都非常棒。

熱銷版圖:全國

推薦指數:★★★★

火瓢牛肉在其它省份可能不太知名,但是在雲南,它的威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雲南保山地區的一道特色火鍋。

跟其它牛肉火鍋不同的是,它以銅瓢作鍋,以肥瘦適合、嫩滑帶皮的片狀牛肉為主菜,鍋底還配置白菜、土豆或者小瓜等蔬菜,用老式的風爐燒炭加熱煮熟了吃。根據食客自己的口味喜好,還可以加點牛筋、牛雜、生牛肉片、各種蔬菜等料涮食,搭配大理啤酒或白酒食用,味道絲毫不含糊。

近年來,火瓢牛肉在雲南火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昆明,火瓢牛肉店每天都是人滿為患,很多店都必須要提前訂座才能品嚐得到。

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製作方法:

步驟1:炒火鍋底料

我們店的火瓢牛肉火鍋是麻辣味的:

1.加工辣椒

我們選擇的邱北幹辣椒,取5千克幹辣椒放入水中煮軟,撈出控水,放入絞肉機內絞成蓉,即成餈粑辣椒。

2.炒制底料

鍋內放入牛油10千克,小火燒至牛油融化,放入鵑城紅油豆瓣5千克,小火慢慢煸炒,待豆瓣發酥,再放入餈粑辣椒,繼續用小火煸炒,待炒幹辣椒的水分,放入乾紅花椒2千克、姜塊1.5千克、鮮小米辣椒段2千克,小火炒出麻味,放入香料包(小茴香100克,草果250克,八角150克,肉豆蔻50克),小火煸炒30分鐘,放入紅腐乳3千克、冰糖700克,小火炒至冰糖化開,離火後蓋上蓋子,燜制24小時後方可使用。


步驟2:煮牛肉

1.取生態放養的牛的背脊肉洗淨,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用清水浸泡約5小時,撈出牛肉控水。

2.將牛肉放入盆內,每塊牛肉加入鹽5克反覆搓揉,一般一塊牛肉要搓揉3-5分鐘,待所有的牛肉全部搓完鹽後醃製約2小時。

3.取牛骨敲成大塊,洗淨後放入烤箱內烤至色澤金黃,取出。

4.取一個大不鏽鋼桶,放入牛骨5千克,倒入清水50千克,大火燒開,用中火熬製約1小時,放入牛肉20千克、香料包(乾花椒30克,草果20克,八角15克,拍松的姜塊200克)和鹽1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慢慢煮制。

5.待用筷子可以輕鬆插透牛肉時關火,將牛肉撈出,切成薄片,煮牛肉的湯過濾料渣,留用。


步驟3:煮牛雜

牛雜的加工方法非常簡單,清洗乾淨後將牛雜10千克放入大鍋內,倒入清水沒過牛雜,加入蔥段、薑片各200克,料酒100克,拍破的草果10克,八角5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至成熟,撈出改刀成小塊或者長條。


步驟4:調鍋

1.去皮土豆200克洗淨,切成小滾刀塊,放入銅瓢內;白菜葉100克洗淨,也放入銅瓢內。

2.取鍋燒熱,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下入炒好的火鍋底料400克,小火炒熱,倒入自調的湯料(煮牛肉的湯和普通二湯按照3:1的比例混合)3千克,大火燒開。

3.放入雞精40克、味精30克調味,出鍋倒入銅瓢內,撒入煳辣椒麵50克、花椒麵15克、小蔥段2根、薑片10克、幹螺絲椒(提前用乾鍋炒至深褐色)5個,即可上桌。

4.上桌後,下入食客自點的牛肉或者牛雜,搭配其它的涮料涮食即可。


製作問題解答:

問:

牛肉為何要搓鹽呢?

答:

作用有兩個:一是給牛肉醃入少量的底味,二是搓鹽後的牛肉經過浸煮後,肉質比較容易嚼爛,且不會有肉渣。

問:

湯料為何要混合使用?

答:

浸煮後的牛肉湯雖然有非常濃郁的牛肉的香味,但是本身也會比較鹹,如果直接使用,那麼火鍋湯就太鹹了,所以我們又加入了少量的二湯來中和湯的味道。

問:

炒制火鍋底料時選用的是邱北辣椒,它有何特點?如果買不到,可以用其它辣椒來代替嗎?

答:

邱北辣椒是聞名全國的雲南特產之一,它具有個小、肉多、色豔、皮辣、籽香、熱量大、含油脂高等特點,故被稱為“雲南小椒”。

邱北辣椒細長,辣味比較足,與其它辣椒品種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表皮含有較多的油脂,故香味特別濃郁,如果買不到邱北辣椒,也可以用新一代辣椒來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