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很多人都以為最能產生泡沫的行業是房地產行業,其實高科技和互聯網才是產生泡沫的最大生產者。早在2000年,互聯網就出現過一次大的泡沫,但是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科技行業又出現了巨大泡沫。我們可以發現,如今上市的科技公司,不管規模大小,市值都非常高,大大超過了人們的預期。


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正因為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投資者紛紛加入到科技公司的投資中來,他們夢想著像日本的孫正義投中阿里巴巴那樣,成為下一個孫正義。不過孫正義的成功其實在背後摻雜著不少的假象,孫正義一生投資上百次所獲得的利潤超過1700億美元,而投資阿里這一筆就獲得了上千億美元的收入,但是孫忠義目前負債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所以如果沒有投中阿里巴巴,孫正義可能會血本無歸。

我們知道,股神巴菲特一生投資無數產業,但卻不觸碰高科技行業,一直到3年前,他才開始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這也是巴菲特人生中第一次投資科技領域。


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然而巴菲特第一次投資科技就失敗了,當時正好趕上蘋果股價下跌,讓巴菲特損失了上百億美元。要知道以巴菲特這樣的實力投資科技都失敗了,可想而知科技行業的泡沫有多大。

股票出身的巴菲特不看好科技行業也很正常,但是科技出身的比爾蓋茨卻也開始放棄投資科技領域,轉為投資傳統行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爾蓋茨的私人投資基金會居然沒有投資過科技領域。在微軟剛上市的時候,比爾蓋茨當年持有微軟45%的股份,然而那時候他還沒有成為世界首富。


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為了擴大投資團隊規模,比爾蓋茨高薪聘請了一位資深投資經理人,很快這支隊伍的人數就達到了100人。而這個投資團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比爾蓋茨分散投資各個領域,後來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也和這支投資團隊有很大的關係。

在隨後的20年時間裡,比爾蓋茨將個人股份縮減至只有1%,這期間他不斷套現再加上公司分紅,累計獲得了相當於5000億人民幣的收益。後來他拿出其中的一半資金用於發展慈善事業,而剩下的一半資金就用於投資傳統實業,比如汽車、飲料、鐵路等領域,唯一不敢觸碰的就是科技行業。


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一個科技出身的大佬不再投資科技,這讓很多人都捉摸不透,但是看到亞馬遜最近的處境時,相信人們也找到了答案。近日,亞馬遜的市值一夜之間大跌900億美元,而貝佐斯的個人財富也減少了上百億美元。

相比之下,比爾蓋茨從微軟創辦到現在,他的身價一直都非常穩定,更不會出現一夜之間蒸發上百億美元的情況,雖然有一部人會認為比爾蓋茨減持股份虧大了,但是為了力求財富穩定,比爾蓋茨這種做法也不失為一種良策。


科技大佬20年套現5千億,拿出一半投資傳統實業,不敢再觸碰科技


因為隨著科技行業的泡沫不斷增多,財富風險也就隨之增大,如果把投資全部放在科技領域中,那麼保不齊哪一天會出現“一鍋端”的情況,貝佐斯一夜之間損失上百億美元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所以還是應該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裡,這樣才會長期處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