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線無路可走,日本鐵路外交重心偏移,美專家:中國高鐵逼的

新幹線無路可走,日本鐵路外交重心偏移,美專家:中國高鐵逼的

日本新幹線

提起高速鐵路,我們知道日本是傳統強國,而中國則是新興強國,而現在的高鐵市場也面臨著傳統與新興的碰撞,那麼中國和日本在這方面誰更佔優勢呢?

據媒體報道,近日,日本鐵路在東南亞投資的項目發生變化,日本鐵路外交或許將不以高鐵項目作為核心,而是開始轉為傳統的鐵路項目,美國專家表示,這與近年來中國高鐵積極投向海外市場的戰略有關。

提起日本高鐵,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新幹線。新幹線作為日本經濟復甦時代的產物,一度是日本“工業神話”的代表,甚至成為亞洲技術壓制歐美的代名詞。而且日本不僅僅將新幹線作為一種交通產業,更是慢慢衍生出文化產業,比如日本動畫《鐵膽火車俠》將新幹線列車進行擬人化並推向全球,甚至是當時不少中國兒童接觸火車的第一印象,可謂影響力之大。

新幹線無路可走,日本鐵路外交重心偏移,美專家:中國高鐵逼的

中國傳統鐵路

在改革開放後不久,中國很多地方的鐵路列車才剛剛從蒸汽機車過渡到柴電機車,而踏出國門到達日本的國人,更是被這種聞所未聞的子彈頭列車所驚歎。“一個小時之內能抵達日本每一個地方”,這是我們對日本新幹線最初的印象了,不過那時的中國除了“羨慕”,還暗自下決心要去打造自己的高速鐵路線。

隨著中國傳統鐵路建設進步飛快,我們開始將目光投向高速鐵路的建設。就在幾年前,我們還以追趕日本的新幹線為目標,當時在我們看來,畢竟日本經營新幹線已有半個世紀之久,其技術、運營與管理的經驗早已成熟,中國高鐵剛起步不久,一切都還未成熟,當時很多人認為中國高鐵要趕上日本新幹線,恐怕還得要二、三十年的時間,然而誰也沒想到短短數年的時間,我們幾乎已經快遺忘了新幹線作為我們競爭對手的存在。

新幹線無路可走,日本鐵路外交重心偏移,美專家:中國高鐵逼的

中國高鐵

如今,中國高鐵里程已經建成近3萬公里,比全球其他國家高鐵里程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甚至不少的小縣城也建有高鐵站,乘坐高鐵出行成為許多中國人再普通不過的出行方式。與此同時,日本的新幹線的“神話”開始褪色。

比如英國採購的日本日立高鐵首發時部分車廂空調損壞導致漏水,讓日本製造被打上問號;而在今年4月份因天皇換位,日本迎來了歷史性的十連休,但上越的新幹線卻因為遊客太多直接導致停電事故而癱瘓,半個世紀成熟的運營也受到質疑。

而這個時期,中國高鐵開始轉入海外市場,不僅僅是鐵路與列車業務,今年,中國還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建成首個高鐵技術實驗室,將中國高鐵技術引進歐洲。與此同時,中國高鐵開始與日本新幹線進行海外市場的競爭,其中主戰場在東南亞。

新幹線無路可走,日本鐵路外交重心偏移,美專家:中國高鐵逼的

​中國高鐵首個海外實驗室

據媒體統計,像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都出現了中國高鐵的競標,而中國憑藉政策與價格優勢,已經拿到了三個大項目,日本只拿下一個。此外日本在泰國的高鐵項目因資金問題沒談攏,而日本在越南的高鐵項目也因為建設週期長而不被看好。

相比之下,日本在東南亞建設傳統鐵路項目,因為價格低倒是頗為順利,因此美國專家認為今後日本可能將重心偏移至傳統鐵路,因為新幹線已經被中國高鐵逼得“無路可走”。(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