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發明塑料袋,本來為了拯救地球,人們為什麼用一次就丟棄

“對我父親來說,人們用完塑料袋就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塑料袋發明者圖林之子

我爸爸發明塑料袋,本來為了拯救地球,人們為什麼用一次就丟棄

▲全球海洋塑膠汙染日趨嚴重,這是漂浮在菲律賓外海的一個塑料袋。

常見到海洋堆滿塑料廢棄物,鯨豚胃裡塞滿塑膠而喪命的消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早被環保人士認為是傷害環境的一大凶手。1959年發明購物用塑料袋(T-shirt bag)的已故瑞典工程師圖林,當初設計聚乙烯塑料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如今塑料袋卻成為汙染來源,圖林的兒子受訪時指出,塑料袋能重複利用,不懂為什麼人們用完即丟。


半世紀來改變全世界的塑料袋,出自他之手

圖林(Sten Gustaf Thulin,1914-2006)從事包裝設計,嘗試實驗各種材料製作出耐用的包裝產品,1959年圖林發明了可焊接塑料製作的袋子,讓人們能以美觀、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包裝並運輸物品。

1962年,圖林的專利技術由瑞典包裝工廠Celloplast買下,工廠機器沒日沒夜地運轉,大量製作這個半世紀以來令全世界產生鉅變的產品,但是,圖林家族並未因塑料袋的瘋狂生產與銷售獲利。

我爸爸發明塑料袋,本來為了拯救地球,人們為什麼用一次就丟棄

1960年代中期,塑料袋代替紙袋、布袋,成為主流的包裝產品;到1979年時,塑料袋佔歐洲包裝袋市場的80%;20世紀末之前,塑料袋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取代了紙袋。

現在,聯合國(UN)數據指出,塑料袋每年的產量高達1萬億,然而79%塑膠製品都在垃圾掩埋場或是流落各地、汙染環境,僅9%真正被回收再利用。

發明塑料袋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

圖林知道人們的消費型態與地球環境,從此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嗎?他知道,但他很疑惑為什麼塑膠製品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嚴重汙染,並因此感到相當遺憾。

圖林的兒子勞爾(Raoul Thulin)指出,父親當年發明塑料袋是“為了拯救地球”,作為紙袋的替代性產品,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愛護環境、減少伐木量。

後來發生的事實證明,人們並沒有重複使用塑料袋,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用塑膠製品的使用越來越氾濫,屆時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恐將超過魚類的數量。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估計,海洋中有1億5000公噸的塑料廢物,歐洲海域每年都能撈起約15萬至50萬噸塑料物品,以及7萬至13噸長度小於5公釐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碎片。

我爸爸發明塑料袋,本來為了拯救地球,人們為什麼用一次就丟棄

勞爾告訴我們:“對我爸來說,人們會用完塑料袋就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塑料袋的發明在當時是一大進步,我爸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塑料袋,把它折起來放在口袋裡。

現在環保不是倡議人們自備袋子去商店嗎?我爸早在70到80年代就這麼做了,很自然地。那為什麼你們大家不這麼做呢?”


其實紙袋、棉布袋更加耗能,需要重複使用才比塑料袋環保

自2002年孟加拉成為全球第一個禁用塑料袋的國家後,如今全世界約有112個國家、地區或城市實施塑膠禁令,中國也長期推動限塑政策,從減少購物用塑料袋、禁用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到討論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減塑政策正在擴大實施。

那麼塑料袋的替代用品,能夠發揮多大的環保功用呢?其實,紙袋跟棉布袋的製造過程消耗了不少地球資源,紙袋源自於樹木、棉花的成長過程需要大量灌溉,未必會比塑料袋環保,必須多次重複使用才有環保功效。

根據英國環境局研究數據,一個紙袋應至少重複使用3次以上,棉布制的購物袋,則須至少重複使用131次,才會比塑料袋環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