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宇宙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個領域裡無論是談論其中的哪一個天體都離不開對“大數字”。在動輒幾十光年,幾十萬公里的天體介紹中,這樣的數字屢見不鮮,人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已經在無數龐大的數字下麻木了。

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然而拋開人們在宇宙中使用“大數字”的習慣,宇宙依舊有許許多多令人著迷的地方,比如彗星。對於這個名詞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地球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彗星的光顧。其中,若提及哈雷彗星,那對於人們而言無疑是“老朋友”了,它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它曾經在歷史上數次經過地球上空,並且帶來一幅絕美的畫面。其實,它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太陽的“伴生物”,並且在太陽系邊緣以外的地方,在它們的“發源地”中據科學家估計可能存在1000億顆彗星

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事實上,哈雷彗星身處太陽系中,它和太陽系的其他星體一樣受到太陽的萬有引力作用,不斷圍繞太陽作公轉運動,不一樣的是由於它的質量以及體積太小,所以無法擁有像行星一樣的近似圓形的公轉軌道。即便如此,哈雷彗星在“彗星界”也是十分出名的一顆星體。並且,自天文學家發現哈雷彗星的存在以來,截止目前為止一共記錄了29次哈雷彗星出現的情景。

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但是,哈雷彗星並不是太陽系中彗星發源地的彗星,而是太陽系邊緣地帶——柯伊伯帶中的一顆星體。太陽系中的彗星發源地其實是奧爾特星雲,在這裡聚集這大量的彗星,並且有不少的彗星還是活躍的狀態。據科學家估計,在這個星雲中存在的彗星可能有1000億顆!其中每一顆由於距離太陽太過遙遠,所以它們圍繞太陽公轉一週花費的時間達到了驚人的百萬年!

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但是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會圍繞太陽做公轉,有很大一部分彗星會因為受到一些體積較大的行星比如木星的強大引力作用而變成周期性的彗星,同時也會由於某些彗星的速度太快而被“丟出”太陽系,進入宇宙空間。

對於奧爾特星雲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彗星其實大多是恆星在形成之後的星雲殘餘物。眾所周知,恆星在形成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氣體雲和星際塵埃,而這些彗星就是在恆星形成後,由剩下的物質慢慢聚攏形成的,之後被太陽爆發的強大的太陽風推動,慢慢的就離開了太陽系的中央,直到來到它們現在的位置,太陽風失去了力量,彗星們也就在這裡“安了家”。基於這個理論,因此科學家們對於研究彗星具有很大的興趣,因為可以通過研究彗星,從而知道太陽系在50億年前的情況。

太陽的“伴生物”?形成於50億年前,“發源地”可能存在千億顆

因為從某種理論上來講,彗星是與恆星在同一個時期形成的,但是由於我們無法靠近恆星太近,所以只能在恆星的“伴生物”上尋找突破口。可是研究彗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彗星的飛行速度很快,這對於人類的探測器的飛行速度的要求就很高,而且由於彗星的軌道有時候距離太陽過於遙遠,人們很難在那麼遙遠的距離中接受到來自探測器上的信息。這也是科學家們研究彗星問題的一個難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