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導彈發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具體是如何計算的?

谷原明


“東風-41造價超過10億”這是一個地攤兒文學的說法。屬於一拍腦門往大了處說的毛病。不過10億這個價錢很震撼,於是也就在軍迷圈子裡面流傳開了。

如果測算到底東風-41導彈多少錢,我們完全可以拆分這型導彈的BOM來計算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發射一枚東風-41導彈所需要的成本,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導彈本體的價錢+發射車損耗折舊+周邊維持系統費用+人員費用這幾個大的方面。

發射車損耗折舊、周邊維持系統費用、人員費用和單一一枚導彈的發射成本沒太大關係,所以我們來討論下導彈本體。


從導彈本體價錢來說,這是發射一枚導彈的最大成本。我們來看看並且算一下成本:

一枚固體洲際彈道導彈的結構如下:

主要是多級的火箭發動機構成主體,並且包含戰鬥部和導引控制機構。

首先在發射過程中最大的成本部分就是固體火箭發動機。,這個部分就又有兩塊要說了。第一個部分是燃料,第二個部分是發動機外殼。

這張圖片是央視所推出的一個節目《大國工匠》的實況場景,工人在雕刻整形的就是固體火箭燃料。

很多的人認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是一種火藥,但這樣的認知就是一個入門水平了吧。咱們說下成分:目前我國所使用的固體火箭燃料主要是端羥基聚丁二烯(HTPB)為主要能量來源的材料。

端羥基聚丁二烯是一種十分粘稠的甘油狀液體,很像我們日常使用的膠水的感覺,不過比膠水還要粘稠一些。如果熟悉化學的朋友應該一看名字就知道這種東西是一種聚氨酯了。

從價格上說端羥基聚丁二烯還真不貴,軍標的產品一公斤大約60-80元人民幣,一噸的價格只不到8萬元而已。

端羥基聚丁二烯在國產固體火箭燃料中佔比12%-18%,為了配合HTPB燃燒,還需要大量的氧化劑,我們的火箭裡還包含大約56%-68%高氯酸銨作為氧化劑。高氯酸銨這東西就更便宜啦,高純度的高氯酸胺大約一公斤只有9塊錢左右,一噸的價格不到一萬塊。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HTPB低溫下很難燃燒,必須加熱到500度度以上的溫度才可以真正的燃燒起來,當然了在火箭發射的燃燒溫度絕對大於這個要求。難就難在點火上,為了能夠似固體火箭能夠持續燃燒,在固體火箭燃料中還加入了20%左右的鋁粉。鋁粉的價格也也不高,火箭發動機上用的鋁粉的價格大約是130-140元人民幣一公斤,也就是14萬元一噸。這樣按照配比,我們可以計算出來大致的火箭燃料費用:包含加工成本一噸的固體火箭燃料的價格實際只有5.5萬元。


東風-11重量為54噸,按照火箭的經驗數據的推算,其中裡面會包含32-35噸的固體火箭燃料,那麼總固體燃料的成本費用在200萬元以內。


同時,我們還要計算的是火箭發動機噴管的費用。

之前國產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大部分材料為錸合金,錸是一種極其昂貴的金屬元素。如果全部是錸合金的噴管,那麼一套價格會在300萬人民幣以上,但目前我們的火箭噴管是碳的。確切說是碳-碳複合材料噴管。

說起來比較高大上的感覺,實際上這種噴管是石墨加環氧素質纏繞而成。

切開後看可以看出明顯的纏繞分層結構。當然了具體的can rao

一套噴管的價格在30萬人民幣左右,而在東風-41三級火箭的推進系統中,噴管的數量多達9個,因此價格在270萬左右。

很多的讀者可能看到這裡就會疑問,一個導彈上用的發動機噴管為什麼做到這麼便宜?理由很簡單,現在常用的火箭發動機有兩種,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液體火箭發動機承擔了燃料泵的工作,因此結構相當複雜。

液體火箭發動機是整個液體火箭中最複雜造價最高的部件。而固體火箭發動機僅僅是燃氣的一個通路,結構簡單僅僅需要承受整個推進過程中的高溫燒蝕即可,自然價格就降低了很多很多。


繼續說就是東風41的彈體了。固體燃料火箭由於整個燃燒的過程是在彈體內部逐漸進行的,因此整個彈體在推進過程中會承受高溫。一般的來說,遠程大功率火箭發動機採用的是三明治結構:

目前先進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絕熱層採用的是揮發性材料,在高溫下不融化而是直接揮發為氣體帶走大量熱量,在使用這種絕熱層的時候,火箭殼體可以選用鋁合金等更輕量化的材料以增加射程。

而這種“揮發性絕熱材料”目前用的最多的其實很常見——就是PVC(聚氯乙烯)!和家裡裝修的水管、電線導管是一樣的東西。

PVC本身不燃燒,在高溫下會分解成鹽酸、笨、一氯笨和二氯笨等物質,又因為這種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的密度很低,因此並不會儲存大量熱量,因此熱傳導效應也極低,在固體火箭發動機工作的幾十秒時間內可以阻止大量的熱量傳遞到外殼上。

根據不同的級數工作時間不同,在東風-41上的每個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內還會額外的有幾百公斤至2噸的PVC隔熱層。但由於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材料,因此PVC的價格也只有7000多一噸。以東風-41的用量來說,整體所有需要的PVC大約是3-5萬人民幣。


過了PVC絕熱層之後就到殼體了。目前據資料表明東風-41的殼體大部分組成部分就是鋁合金。一則是鋁合金的強度已經夠維持東風-41的整體結構支撐,其次就是鋁合金重量僅僅為鋼的一半左右,因此有助於提高東風-41的效率和射程。


高強度的航空用鋁合金價格大約為4萬人民幣/噸左右。整體上東風-41結構上的鋁合金用量大約為70萬人民幣。


當然了,這裡僅僅是指導彈上鋁合金的用量原料成本,鋁合金的加工很貴,按照行業標準來計算大約為加工原料價格的1.5倍至2倍,對於航空大件來說大約會是10倍左右的加工價格。因此咱們可以粗略的計算東風-41的殼體價格約為700萬人民幣。


上面基本上大件的東西說完了,咱們再說昂貴的小零件。

彈道導彈為了保證其精度,需要在彈道導彈中安裝陀螺儀,這是一種可靠的內導航系統,通過陀螺在三維框架內的高速旋轉獲得一個穩定的角動量參數。再根據角動量守恆原理可以測量出導彈在飛行時候所處的姿態和速度矢量信息。

高精度的陀螺儀費用極高,在東風-41上的陀螺儀組價格約為2000萬人民幣左右,這是這枚導彈上最貴的部件了。


其次飛行控制系統,導彈的飛行控制系統主要除了大家所意識到的計算機之外更多的是積分處理電路,利用電子元件的特性不經過計算就可以直接輸出導彈控制參數數據。

雖然可靠迅速,但這套系統的價格並不昂貴,總體的費用在70幾萬人民幣以內。


最後就是核彈頭了。東風-41可以攜帶最多10枚核彈頭。很多人認為核彈頭的費用極高,理由則是——核彈的威力大。這就有點沒有邏輯了。

一個國家在跨越過核門檻後,核彈的生產成本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麼高,只有有足夠的核材料核彈就是工業製品。

在美蘇冷戰期間,蘇聯最多擁有67000枚核彈,如果按照網傳的一枚核彈一億美元的計算方法來說這就是6.7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當年蘇聯幾年GPD總合。從這個角度來講,蘇聯有2-3年的時間全國光製造核彈沒有幹別的任何事情——不合理吧?


而實際上現在的一枚核彈的造價僅僅為400多萬人民幣而已。這主要得益於現在核電站的大規模建設,產出的鈈-239可以不斷的供應軍事用途的需求並且綽綽有餘。對於另外的更重要的聚變材料氘化鋰來說在擁核國家中也是極其豐富的。


以10枚核彈的全裝東風-41來說,戰鬥部的部分大約為5000萬人民幣左右。


基本上的大筆費用都在這裡了,加上其他細碎的費用總共一枚東風-41的整體報價可以算作8800萬人民幣左右。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發射一枚東風-41的成本了。


是不是感覺低得出乎意料?

那麼再說兩個數據:

第一個是我們的長征3乙火箭,進行商業發射的報價——6000萬美金。但要注意的一點是長3乙是一款發射重量高達241噸的大型火箭,目的是發射衛星,比起東風-41的56噸重了可是要大得多了。並且這裡使用了昂貴的液體火箭發動機。


第二個是我們的東風-15B短程彈道導彈,它的報價為4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實際上只有320萬人民幣一枚。


反推下成本也可以大致的估算出東風-41的成本範疇。


最後,雖然東風-41是我們的國之重器,但是客觀的不迷信的看待事物才好,千萬別拍腦門說這個東西10個億。


軍武數據庫


美國媒體對東風-41的評價很高,東風-41的造價是20億美元/枚,時速3萬公里,最大射程14000公里,30分鐘就可以飛抵美國,16分鐘就可以飛抵倫敦,12分鐘就可以飛抵莫斯科!我想說的是,這就是國之利刃,無論造價有多高,這樣的國之利刃必須有,有了東風-41這樣的國之利刃,國人的腰桿就可以挺得直直的,不會再受到他國的核武威脅,因為咱們也有,咱們不怕!

東風-41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動力,可以自由移動,可以隨機應變,防止躲避他國的核武襲擊。東風-41還配備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有慣性制導系統的配合,東風-41的精準度更高。其次,東風-41還可以開啟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的攻擊模式,一旦開啟這種攻擊模式,西方國家目前的技術根本就攔截不了東風-41,西方國家因此有了敬畏之心。

東風-41的造價非常高,可以攜帶6-8個分導式彈頭,可以同時毀滅幾個城市,屬於毀滅性的武器,造價非常高,發射一枚就得幾億美元,是非常燒錢的武器,但是這種武器是咱們國家的保護傘,缺一不可,無論東風-41的造價有多貴,無論發射一枚導彈有多貴,這種武器必須有,就算砸鍋賣鐵都得造。

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喜歡戰爭,我們愛好和平,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落後就要捱打,當我們沒有的時候,別人總是在我們的家門口炫耀,現在我們有了,那些原本在家門口耀武揚威知道,我們強大了,我們有了他們也有的武器,不再敢欺負我們!

我們的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我們已經躋身為世界大國,我們在經濟上強大了,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為此感到擔憂,為了自保,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在軍事上,我們國家也強大了,飛機不用再飛第二遍了,我們有了東風-41,東風-41可以保護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可以保證我們國家的主權不受侵犯,保證我們國家的人民不被外來者欺負!

東風-41是國之利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國只要尊重我們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只要不干涉我們國家內政,東風-41的導彈不會出鞘!他國若無視我們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老鱷魚觀天下


想必十一國慶大閱兵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殺器莫過於東風41了,連東風17都難掩其王者之氣!東風41是我國第四代戰略洲際導彈,於2012年首次試射成功,在此後的多次試射中保持了百分百的全部成功率,高居世界第一!


而在性能方面,官方目前還沒有具體透露,因此我們只能初步推斷。如果要做到覆蓋美國全部國土,射程應該在1.4萬公里以上,而作為目前與白楊M同等水平的洲際導彈,東風41所攜帶的分導式核彈頭數量應該也不會少於10個,甚至可能達到12到14個,因此其具備優異的突防性能,理論上能夠在半小時之內直接打擊美國本土!除此之外,東風41屬於陸基機動固體燃料導彈,可以進行公路和鐵路雙向機動,戰時生存幾率明顯提高,具備很強的戰略核反擊能力,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東風41霸氣正面

那麼很多軍迷朋友就會提出疑問,這麼強悍的東風41,它的價格到底有多高呢?發射一次的成本又是多少呢?今天就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曾經出口給沙特36枚東風3型中程彈道導彈,射程約2500千米,總價約35億美元,而這其中還包括了基地建設和人員操作人員培養以及後續的維護保養費用,因此單發東風3的價格應該在5000萬美元左右。
▲我方人員正在建設沙特東風3基地

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現在的單價至少上浮了三倍,也就是單價1.5億美元,考慮到出口和自用的價格差,而彈道導彈品牌溢價率高,東風3的自用價格可能只有5000萬美元左右。而東風41是金字塔尖的洲際導彈,東風3只是中程彈道導彈,射程相差五倍以上,雖然射程和價格並不成完全正比,但是由此也可以推算出東風41單價最少也在一億美元上下!



▲土豪國東風3導彈亮相

那麼這個價格估算的準不準呢,我們以美俄同類產品的價格作為對比,美國在上世紀曾經發展了自己最先進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平衛士,該計劃一共花費了約200億美元,製造出了114枚導彈,單價約1.7億美元。而俄羅斯洲際導彈的價格雖不明朗,但是在上世紀俄羅斯和烏克蘭曾經用SS-18撒旦洲際導彈改造成“第聶伯河”運載火箭,單次發射費用約為1.5億美元。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全世界所有的洲際導彈價格基本都在1億美元以上,東風41導彈1億美元左右的單價是非常合理的。


▲撒旦導彈改裝的第聶伯號火箭

當然了,導彈的單價並不完全等同於發射費用,在發射時還必須使用許多附屬的發射裝置,其中價格最貴的莫過於導彈運載車輛。目前東風41使用的是八軸16*16的驅動的山東泰安特種車輛廠生產的HTF5980A型超重型TEL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而這種高端重型導彈運輸車的價格在白俄羅斯方面的報價一般都在500萬美元/輛。如此昂貴的導彈發射車壽命自然不會太短,但是經過四五十噸導彈高過載發射承壓和高溫烈焰的灼燒後也要進行大修才能繼續使用,如果是在戰爭中進行戰略核打擊,那導彈車幾乎就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實戰中發射一次,除卻導彈本身一億美元的單價,光是發射車的價格也要超過500萬美元。



▲東風41發射CG圖

除卻導彈、發射車價格,洲際導彈在發射之時要調配海量的資源為其提供支援,比如發射陣地用於防止敵方空中摧毀的層層防空系統,發射時各種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發射以後雖然導彈主要依靠慣性導航,但是依舊需要導航監測衛星乃至於無人機的跟蹤遙測,最後還要通過太空觀察以及地震波分析來判定是否命中目標,估算打擊效果等等。這其中動用的人力物力已經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所以單純計算東風41的發射成本,價格可能超過10億美元,但是這種計算顯然毫無意義的,因為當洲際核導彈發射時,那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生死存亡之戰,即使拼盡全部,那也要昂首反擊!



軍武吐槽君


東風-41在此次70週年國慶閱兵中壓軸出場,是我國戰略核威懾能力的最強象徵。在很多性能上遠遠超越美俄的洲際導彈,東風-41的發射成功概率是100%,而美國的為90%,俄羅斯為85%;一萬公里圓公算偏差在百米內,命中精度極高;東風-41洲際導彈是我國射程最遠的導彈,可對全球戰略目標實施核反擊。

從央視公開東風-41的這些數據來看,東風-41乃我國的絕對重器,是我國無數科工默默付出的結果,同時也是捍衛祖國和人民安全的重器,要說它的實際價值,絕對是無價;說經濟價值,花多少錢都值。

對於一枚東風-41的發射成本,外界都只是猜測的數據,有1.1億美元、3億美元、4億美元...的,在這裡就不想做猜測了,太多的數據迷倒大家。東風-41從立項、設計、研發、試射、生產到裝備等一系列環節,每一項都需要一大筆經費的投入,這中間咱們真的算不下來。

東風-41在突防、打擊和生存上都十分優秀。白楊-M採用導彈發射車發射,飛行速度可達到20馬赫以上,可在飛行中變軌飛行,能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是一款性能十分優秀的洲際導彈。而東風-41至少和它相當甚至要比它強,同樣採用車載發射,戰場生存能力極高,飛行速度至少和白楊-M不相上下,10枚分導式核彈頭應該算是標配。

不管東風-41的發射成本如何,如今大國重器在手,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咱們也不是像毛子那樣缺錢,也不會像美帝那樣搞得十分科幻,到頭來成本蹭蹭往上漲。錢不錢的無所謂,畢竟真理是靠錢砸出來的,話語權得看實力。


軍見


東風-41是真正的鎮國神器,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在所有的閱兵方陣中,東風-41在“以德(D)服(F)人”方隊中是最後亮相的,說明了東風-41就是用來最後壓陣的。

東方-41導彈造價不菲,一枚導彈大概在1億美元左右,可搭載10枚分導彈頭,如果齊裝滿員,一次性搭載10枚彈頭的話,據估算造價大概在2.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7.7億人民幣,一般的小國還真玩不起。為什麼東風-41造價如此昂貴?

貴自然有貴的道理,據我多年的網購經驗來看,貴的東西除了貴沒其他毛病。同樣,大道理是想通的,我們看一下東風-41的具體參數就明白了。東風-41的射程可到1.5萬公里,地球的直徑是1.27公里,也就是說東風-41的打擊範圍覆蓋全球。東風-41的飛行速度是30000公里/小時,地球的周長是4萬公里,也就是說1.3小時可以繞地球一圈,換算成音速的話是25倍音速,也就是25馬赫,據測算,東風-41可以在16分鐘內飛抵倫敦,21分鐘內抵達紐約。另外,東風-41還可以搭載10枚分彈頭,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東風-41的彈頭在大氣層外面實現分離,分彈頭在到達目標前,可以在空中經過數次變軌,這就表明每枚分彈頭都有自己的動力系統,這就讓防空系統無法準確命中。

正是因為東風-41的性能如此卓越,因此,世界上的任何現存的防空系統都無法實現有效攔截,這就註定東風-41是個大殺器,一枚滿載的東風-41,如果搭載核彈頭的話,滅一個國綽綽有餘,滅一個州問題也不大。2.5億美元就可以滅一個州,這個性價比試問世界上現存的武器哪個能夠達到。現在世界上最昂貴的戰機、航母動輒就是幾十億美元,但打擊範圍還是有限,比起東方-41這樣的洲際戰略導彈差遠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東方-41一點都不貴,而且這東西最大的作用就是威懾,而不是實戰,只要有了就行了,在實踐中根本就用不上。因此,造上十幾枚分散在全國各地放著,日常只需維護保養好就行了,折舊率非常低,因此東方-41可以說物美價廉。


大國縱橫


DF41可謂大國重器,在國慶閱兵最後壓軸出場,網友們給起的名字東風“快遞”-41,造價20億/枚,國慶當天總共展示了16枚。 我的天,怪不得一般小國玩不起。



該“快遞”速度: 可以25馬赫(3萬公里/小時)12分鐘到莫斯科,16分鐘到倫敦, 20分鐘到紐約, 是世界上現役威懾性最強的固體洲際彈道導彈,沒有之一。



一枚東風41攜帶10枚彈頭,對方要發射300枚導彈攔截。其獨特的”打水漂” 機動路線讓所有對手膽寒。其它的就不說了, 為什麼東風41壓軸出場,這就是原因。


北極猩觀世界


東風41的壓軸出場讓他成為了“網紅武器”。我下面就具體講講東風41導彈的威力、射程以及它的成本是多少。

東風41:最先進的洲際導彈

東風41屬於洲際導彈,最高速度能夠達到30000km/小時,射程預計15000公里左右(全球射程最遠的導彈),超遠的射程保證東風41發射之後基本可以對全球絕大多數地方進行覆蓋。

從我國本土發射之後,東風4向西飛行只需要14分鐘就可以飛抵巴黎上空,向東飛行22分鐘就可以到了美國華盛頓的上空。

東風41作為洲際導彈,是可以安裝核彈頭的。可以選擇安裝一枚5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者是10枚2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更厲害的地方是這10枚核彈頭是可以進行獨立瞄準的,敵人幾乎無法對其形成有效攔截。

東風41的發射要求相比之前的洲際導彈更低一些,不僅可以在發射井中向外發射,也可以藏到山洞之中發射。更厲害的是,東風41可以在汽車與火車上發射,能夠隨時轉移,讓敵無法人鎖定。

東風41的造價預估

我覺得形容東風41用國之重器一詞形容是非常恰當了,全球類似東風41一樣的戰略核武器只有美國的“民兵”系列與俄羅斯的“白楊”系列。

我們現在只能根據民兵和白楊的價格,對東風41點造價進行推算。東風41的單體價格估算應該在8000萬美元左右,而10個分彈頭以及整個導彈系統總價格應該不會低於3億美金,也就是人民幣21億左右。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東風41整體造價是13億人民幣,因為東風41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洲際導彈,所有的核心的關鍵零部件都是由中國企業生產的,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東風41的生產成本。

不管怎麼,算東風41發射一次的成本都在10億人民幣以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要說製造研發了,就連購買都找不到門路。我們光東風41的研發費用,可能都相當於中等國家一年的國防預算了。


我認為東風41不管價格多貴都是值得的,它即是護衛我們安全的盾牌又是我們手中可以刺出的利劍。我為祖國感到驕傲、自豪!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隨著建國70週年閱兵式上,東風—41的亮相,更增添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也讓國外媒體炸了鍋。東風—41這個大國重器再次進入了公眾的野視,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本人認真查閱了東風-41彈道導彈的相關資料。東風-41彈道導彈主要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4萬公里,我們測算一下地球上的距離,就可以推算能打到什麼地方。你懂的!

至於導彈的發射,在發射東風—41彈道導彈的時候,需要一個牽引車在公路上進行機動,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該導彈還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指導系統,這樣便大大提高了該導彈的命中精度。

關於東風—41彈道導彈的發射成本,昨天閱兵式之後,網絡上的說法很多。應當肯定的是,關於導彈的發射成本,肯定是一個機密數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推算,可以大致估計出它的發射成本。

我們知道,東風—41彈道導彈,屬於洲際導彈,關於洲際導彈的定義是導彈的射程要在8000公里以上。由此可見,東風—41彈道導彈顯然屬於洲際導彈的範疇。

從該導彈的製造結構看,應當是非常複雜的。它共分為戰鬥部、推進劑、制導系統和保護裝置四個部分。可以說,每一個零部件價格不菲,導彈的戰鬥部更是重中之重,價格之昂貴,造價之驚人,實在是令我們難以想象。

據有關數據顯示,美國和俄羅斯生產一枚洲際導彈,造價大概在2000萬美元左右,如果加上戰鬥部彈頭,至少需要8000萬美元。另外,還有研發維護費用以及配套建設費用,這樣共計算下來的話,一枚東風—41導彈發射成本在3億美元以上,摺合成人民幣大約需要21億美元左右。可見,這種大國重器一般國家是造不出來的,經濟上更是難以承受的。


可以說,東風—41彈道導彈,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洲際導彈,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該導彈重量在60噸以上,採用的是固體燃料,具有較強的機動能力。在該導彈的設計上,採用適應變軌技術,每枚分彈頭的飛行彈道相對獨立,不但可以攻擊不同方向的目標,還可以集中變軌增強突防能力。


可以看出,東風—41彈道導彈是真正的大國重器,是重要的戰略性武器,是重要的威懾性武器,是我國戰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其它武器根本無法替代。


小甜嘟爸爸


不少人在昨天看閱兵式,主要看的是各個方隊走正步的場景,那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傲然挺拔的軍姿,值得任何人肅然起敬。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身為軍迷,在觀察軍隊方陣的同時,更看重的是在這次閱兵式上會亮相什麼新鮮“玩意”!而在主持人表示這次閱兵有40%屬於第一次亮相的武器時,我們就覺得會有不少好玩的。果然,一直以來在軍迷圈網傳的一張蓋著迷彩布的彈道導彈,最終在這次閱兵式上正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範圍之內。沒錯,它就是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不知從何時開始,東風-41洲際彈道這個話題出現在軍迷圈中,但由於官方並沒有紕漏過相關數據,導致不少軍迷在寫關於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時只能根據自己的猜測進行設想。甚至,連相關的圖片也沒有,最終沒辦法只能配一張疑似東風41的圖。導致這次閱兵式上,東風-41的出現便瞬間圈粉無數,因為真的有不少人實實在在想要目睹東風41的風采,感受一下真真的國之利器。

只是讓我意外的是,在所有人都感受東風41威懾力的同時,竟然有人提出關於東風41造價的問題。確實,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造出如此利器,離不開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以及經濟方面的支持。那麼,造一枚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究竟需要多少錢呢?同樣,由於目前相關部門依然沒有紕漏,我們只能同其它國家類似的武器裝備進行比較,從而得知東風41的大致造價。

事實上,在此之前就有軍迷對東風41導彈進行過初略估價,但由於沒有數據支撐作為相關依據,因此估算出來的價格多少會同東風41導彈價格有一定偏差。要知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的白楊-M以及美國的民兵洲際彈道導彈能夠同我國現如今的東風系列彈道導彈進行媲美。但說實話,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從某些程度上講,已經走在世界軍工技術的前面。甚至,目前根據我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發文表示,一枚東風41可以裝載12枚分導彈頭。這意味著同其它國家相比,我國東風41洲際導彈不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戰略性作戰方面,已經遠超常規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技術壁壘。

因此,在對另外兩大世界強國的洲際導彈造價進行分析之後,針對東風41洲際導彈造價還應該有空間進行溢價!在此題另外一個回答中,作者就俄羅斯白楊-M進行過相應分析,這裡我們不做過多贅述。據悉,整體下來一枚東風41洲際導彈造價連同日常維護保養。總共需要4億美金也就是28億。但在我個人看來,事實上最初研製東風41洲際導彈加上在研發過程中突破各種壁壘,總價下來應該會遠遠高於28億,甚至達到5億美金都很有可能。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洲際導彈都能夠搭載12枚分導彈頭的!


軍武視界


東風41導彈的發射成本非常高,就說直接成本,一般而言,一枚機動式先進洲際彈道導彈的單價就在2000萬美元左右了,這還不包括使用導彈的配套設施的成本,這個價格是根據俄羅斯白楊M導彈的單價來估算的,實際上東風41要比白楊M更貴更先進,價格應該在3000萬美元上下了,如果算上配套設施的建設,就應該超過了2億美元,也就是14億人民幣左右了。

圖為亮相閱兵式現場的東風41洲際戰略導彈。

東風41導彈射程為12000公里,可以使用6-8枚分導式彈頭,甚至可以使用滑翔式高超音速彈頭,也可以使用機動式彈頭,該導彈具備打擊多種目標的能力,彈頭具有機動性,不但射擊精度高,圓概率誤差在100米以內,而且導彈突防能力強,除了高超音速彈頭,其他彈頭也具有變軌能力,可以讓反導系統在攔截時面臨多變的彈道,無法攔截。

圖為東風41導彈方陣,他們是我國的戰略基石,他們使用的時候,就意味著一切手段都失效了,必須要重啟世界格局。

東風41導彈使用的配套設備包括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自動化的射擊控制系統、長波通訊系統、陣地建設和倉庫建設等,一系列的工程和科技項目建設下來,才讓東風41具有了快速反應、快速發射能力,才有了長期可靠的陣地建設、堅固隱蔽的倉儲設備、以及使用衛星導航+慣性制導+星光制導組成的高精度的打擊能力,才有了東風41一聲令下可以調動的安全通訊系統,他們的價格都非常昂貴,起碼有2億美元。

圖為東風41導彈,洲際導彈使用成本很高,一般不會輕易使用,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也得有敢於使用、敢於亮劍的精神。

其實如果算上東風41導彈的其他成本,比如他造成的殺傷和給自己造成的傷害,那麼他的成本更高了。東風41導彈攜帶6-8個分導式彈頭,如果全部命中目標,將會造成最少2-3個特大城市被夷為平地,或者是敵人8個海軍基地/空軍基地/戰役集群被徹底摧毀消滅,這些造成的殺傷都非常大,如果有能力反擊的國家被東風41打擊,他們會採取反擊手段,也需要承受敵人打擊帶來的損失,這些都可以看作是東風41的使用成本。

圖為東風41導彈公開亮相,他屬於一種中型洲際導彈,和俄羅斯的亞爾斯導彈非常類似,高於白楊M導彈的級別。

從這個角度來看,使用東風41的成本將會是無法估算的,是以世界的戰略穩定為基礎的,東風41這樣的“末日武器”,這樣的“最後手段”,他們的使用成本和代價是極為高昂的,我們唯有期望世界和平,他們永遠不會用於實戰,世界戰略的和平穩定永存,才是東風41這樣的武器最大的幸運了,他們不但是核戰爭的主角,更應該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