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創業史》之十七,秦國東出為何攻打巴蜀而不是東出函谷關?

沈麗碧


關於秦國東出之路問題,《史記》中司馬遷的祖先司馬錯曾經與張儀有過一番精彩的廷議,司馬錯以“王之名在關東,王業之實在巴蜀”的精彩分析折服了秦惠文王和天下第一名嘴張儀。秦國要東出為何名在山東,而實在巴蜀呢?說到底,就是用來支撐軍隊打仗的“家底”在巴蜀。巴蜀是個盛產糧食的好地方,可以為秦軍打仗提供充足的糧食。



在鐵製農具剛剛開始應用於農業的戰國時期,諸候國軍隊的強弱大小,往往受限於農業的生產力。古羅馬軍隊最強盛不過十萬,而戰國時期的中國動則十幾萬、二三十萬的規模,說到底,誰有足夠多的資源養活更多的人,誰的軍隊規模就足夠大。戰國七雄為了爭雄在變法中無一倒外把如何發展農業作為變法中的重要部分,最早的李悝變法就是提到“盡地力之教”一說,意思是:這地種稻米的收成比種其它農物好,就用來種稻米,不能改種其它農作物。為什麼這樣?都是因為戰爭的需要,要盡一切辦法為戰爭提供保障。秦國商鞅變法中的“耕戰策”也是這個道理,耕是為了保障戰,戰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耕地去養活更大規模的軍隊,使軍隊能長戰、久戰。



秦惠文王時期的秦國,雖然歷經商鞅變法三十多年,秦軍將士作戰勇猛,可秦軍的短板依然非常突出,那就是無力久戰。不論是河西秦魏之戰、秦齊觀澤之戰,還是公孫衍發起的五國攻秦之戰,在與山東強大的諸候國交戰中難以長時間招架諸候國軍。張儀這張利嘴在外交上恰恰以能言善辯的所長彌補了秦軍無力久戰的所短,張儀借秦軍的勇猛嚇退了不少諸候國軍。

戰爭歷來是吞噬資源的“黑洞”。司馬錯了解秦軍長期征戰僅靠關中平原發展農業,已經非常艱難維持。秦惠文王在討論是伐韓還是伐巴蜀的問題上否定張儀的建議採用司馬錯伐巴蜀的建議原因還是在於“家底”不夠厚,不足以跟六國長期作戰消耗的問題上。



後來,秦惠文王令司馬錯與張儀出征巴蜀,將巴蜀之納入秦國的版圖之中,至此秦國開始治理巴蜀,到了秦昭王時期,由於李冰父子在巴蜀修築了都江堰,巴蜀水患得到徹底治理,巴蜀這地土地才有了“食無荒年”“天府之國”的美譽,那裡盛產的糧食成為秦軍久戰的動力之源。

秦軍想東出為何要攻巴蜀,完全是出於秦國長遠利益的考量。先解決秦軍長期吃飯問題,再解決與山東諸候國長期作戰問題。“兵者,國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戰爭的藝術在那個久遠的年代被演繹得出神入化,秦國、秦人、秦軍,細細品味那段歷史,不由驚歎祖先治理國家的智慧超群。


海馬論史析理


南下滅巴蜀,還是東出函谷關、打通三川、一窺周室,是秦惠文王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最後,在司馬錯的建議下,秦軍揮師南下,滅掉了富庶的巴蜀二國。

不客氣地說,這一決策是秦國曆史上最正確國策之一,秦國的國力得到了快速增長,為秦昭襄王重削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影視中的秦昭襄王)

第一,秦國當時不具備稱霸天下的資本

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大增,但還沒有到蔑視天下的地步,當時魏國、齊國、楚國並不比秦國差多少。

先說魏國。戰國初期,在魏文侯、魏武侯父子的帶領下,魏國快速崛起,一度碾壓秦國;雖說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開始衰落了,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力仍不可小覷。之後秦武王東出時,最大的顧慮就是害怕魏國搗亂。

再說楚國。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當時的楚懷王重用賢士、銳意進取,國力蒸蒸日上,正在虎視眈眈地窺視中原。

其次說齊國。那個時候,秦國估計還不是齊國的對手,齊國才是真正的霸主,一直到秦昭襄王初期,秦國還要看齊國的眼色行事。

(齊宣王在位時,齊國國力鼎盛)

最後提一下,秦國後方還很不穩定。戎狄部落還會時不時的搗亂。

倘若這時秦國東出挑釁,憋了一口氣的東方六國,肯定會再次聯合(兩年前,六國伐秦失敗),即便是打不贏,秦國也不大可能得逞。最大的可能就是:秦國被趕入函谷關內,前功盡棄。

實際上,司馬錯在反駁張儀時,也是這樣說的。

第二,滅掉巴蜀後,秦國撿了個大便宜

南下巴蜀,好處很多,也比較容易實現:

首先,巴蜀遠離中原,與其他國家利益不大,就算是想幫也幫不上忙,壓力會小很多。

其次,巴蜀內亂,根本無力抵抗秦國大軍。

最後,巴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攻下巴蜀就相當於有了個穩定的糧食供應基地、和士兵供應基地。

攻下巴蜀後,秦國領土、人口數量、糧食產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左右,秦國國力大增。在國家富強後,秦昭襄王才有橫掃天下的實力。

基於上面兩個原因,秦惠文王嬴駟最終選擇了南下巴蜀,先富強、再稱霸。


小楊品史


雪原營濤,鐵馬冰河,關山四固,我心何缺?秦國從穆公開始,就有東出之意。出崤關兵敗之後,秦國便調整強大路線,羊皮換相,重用百里奚,先後兼併西戎諸部。

後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坐擁雍州。其重用商鞅,徙木立信,改革之後,秦從七國最弱的國家,逐步蛻變成了“虎狼”之師。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秦王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於內,吞二週而亡諸侯”,經過百年的努力,秦國百罷西戎,使隴西,義渠等部落先後臣服於秦國。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逐步強大,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版圖驟增。秦國,四塞之國也。秦利用函谷,秦嶺等有利天然屏障,退可守,進可攻,遠交近攻,重用張儀,範睢等人才,加之秦國本就是尚武,出現了白起,王剪等名將。

秦國強大,便“得隴望蜀”,蜀國坐擁天府,居高臨下,物產豐富,無形中給秦國東出造成了後方威脅,所以蜀國成了秦國覬覦已久的盤中之物。後經司馬錯等秦將的攻擊下,蜀國亡歸於秦。

巴蜀之地歸屬秦國意義重大,有了巴蜀之地,無形中給了楚國強大的威懾。不管是北西夾擊楚國,還是蜀地遠調軍糧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國,蜀地對於秦國統一六國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獂道散人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秦國在做出這個戰略選擇是秦惠王時期。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開始擺脫了弱國的身份。秦惠王嬴駟即位之後,雖然殺了商鞅卻沒有廢棄商鞅之法,秦國開始以擴張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打敗戰國第一霸主魏國並奪回魏國所侵佔的河西之地後,君臣在對外擴張的道路上曾經面臨過是南下攻打巴蜀還是東出攻打韓國的戰略選擇。秦國名將司馬錯主張南下攻打巴蜀,而當時的秦相張儀則主張攻韓,最終秦惠王權衡利弊而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恰逢當時的巴國和蜀國正在發生戰爭,實力相對弱小的巴國請求秦國攻打蜀國,秦國很好的利用並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在巴國人的帶領下,秦國大軍穿過了道路艱險的蜀道而滅掉了蜀國,隨便也滅掉了巴國。從此巴蜀之地開始納入秦國版圖,秦國的領土,人口和糧食產量幾乎都擴大了一倍。

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國的這一戰略抉擇非常正確!如果當時秦國攻打韓國的話,山東六國勢必會再次聯合對付秦國,秦國東出的願望也難有很大的進展。而攻佔巴蜀不僅充實了秦國的國力,而且秦國可以從巴蜀之地東出威脅楚國,至此秦國開始擁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這也被後來歷史事實反覆證明。




由此可見,不論是攻打巴蜀還是東出攻打韓國都是秦國東出的一部分,只是秦國選擇的道路不同而已。自秦國立國以來,秦人從未放棄過東出的願望!歷代秦君厲或兵秣馬或韜光養晦,最終東出一統天下的願望在秦始皇手中得以實現。


亙古懷念說史


其實原因很簡單:

岷縣岷山岷江,隴蜀本身距離很近,自古聯繫緊密。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用戶67724358697


秦國東出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的基本國策,歷代君王都為此目標不斷地努力著,而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又歷經數十載的積累使得秦國已經具備了東出的條件與實力,那麼為何在這個時候秦國卻選擇的是優先進攻被當時主流思想視作蠻夷化外之地的巴蜀,而不是選擇直接東出攻韓,繼而不斷蠶食東方六國呢?

戰爭的藉口與正義性

我們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雖然已經把周天子邊緣化了,但是長期奉行的周禮還未被完全摒棄,所以那時候即便是敵對作戰都是具有君子之風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宋襄公半渡不擊,晉國楚國作戰時還幫助對方潰兵修車,不俘虜頭髮花白之人等等,所以相較於後世所說的師出有名,那時候更甚之,所以秦國東出必然是師出無名或者說缺乏令人信服的出兵理由,是非正義的侵略,容易激發山東六國的同仇敵愾之心,遭受到大的阻力,可能會承受更大的損失。

而對付巴蜀之地則不同,一來巴蜀被視作蠻夷之地,而秦國存在的初衷就是征服西陲之地,為周天子養馬守門,所以說征服了巴蜀之地不僅沒有半點指責,反而還是為周天子開疆擴土,算是職責所在,而且當時蜀國正在和苴巴兩國作戰,更是給了秦國一個出兵止亂的道義上的藉口,所以秦國可以說出兵巴蜀是為了調和,止亂,避免無辜百姓蒙受傷害,有了正義性和藉口。

巴蜀的地理位置以及優越的經濟性和戰略性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巴蜀正好位於西南,雖說蜀道艱難,巴蜀兩國國力又弱,但長此以往也是一個隱患,另外坐擁巴蜀之地則可打破秦國一直以來的只能東出函谷關的魔咒,從而可以選擇走巴蜀的水路直下楚國,為秦國爭霸天下埋下有利的伏筆。

而由於巴蜀之地的封閉性,雖然對於文化經濟交流上有很大的障礙,但同時也保障了其相對的穩定性,不會輕易的發生動盪,有利於內部發展生產,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中原文化和先進技術傳入後不久,巴蜀就一躍成了天府之國,為後續的秦國的爭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秦國尚沒做好獨戰天下的準備和積累

說到底,此時的秦國雖然在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增,但是還不足以獨自面對整個六國勢力,這也就是為什麼秦國選擇先蠶食巴蜀,增添國力,待時機成熟強勢東出,逐步的蠶食或鯨吞天下,而巴蜀之地又是當前秦國最好的選擇,一來巴蜀之地的勢力星羅棋佈,大小不一,導致實力上就先天弱了數籌,二來正逢巴蜀之地內亂,可謂天賜良機,三來巴蜀內部封閉而資源豐富,佔據巴蜀不僅可以盡收其財富,土地,人口,還可以為南下楚國打通水上道路。所以說先拿下巴蜀之地,可以極大的增強秦國的實力,讓秦國做好獨自面對整個天下的準備和實力的積累,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秦始皇可以做到鯨吞天下的偉大壯舉,其實這也是歸功於歷代秦君的積累。

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秦國選擇優先進攻巴蜀之地,而非東出了,畢竟只有這樣,才能使秦國獲得最大化的收益,和爭取到最大的勝率,為秦國問鼎天下,提前鎖定最後的勝局打下無比堅固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