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



本期故事關鍵詞:苦難

之所以還在這裡,還沒有離開,還在堅持,就是因為,我不想有一天安慰自己,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苦難錘鍊了我們,它趕走我們身體裡的安全感,切斷我們的後路,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奮力向前。



- 1 -


朋友A君,我們是考研認識的。


第一年他考北京印刷學院,不明原因未被錄取。第二年他考中國傳媒大學,我考北京印刷學院。他進了複試,結果被刷,我調劑失敗。


我因為考了一年研,把身體都拖垮了,於是就此放棄。他接著考,第三年更慘,高分複試被刷。A君提到的時候,只是苦笑。


後來他找了個工作,我以為經歷這幾次考研失敗,他已經打消再考的念頭。誰知,次年4月,他忽然對我說,他考上中國傳媒大學了。他說這一次進複試的時候,複試老師看到他,都笑了,說,還考什麼呢?過吧。


這一年A君27歲。我不知道當時的他有沒有哭,但是我想到當年看到錄取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時留下的眼淚。


考研並不是結束。A君喜歡電影,決心從事影視行業。沒有經驗,就去一家影視公司實習,扛著攝像機跟在工作人員後面跑。沒有器材,就去二手市場裡淘。自己配了一個蘋果電腦,學剪輯、配音、修片。小小的宿舍桌前堆滿了各種攝像器材。


這是離我最近的一個例子,也是對比反差明顯的一個例子。


沒有考過研的人不會懂得,那是一段怎樣遙遙無期暗無天日的時光。A君連著考了四年,無人做伴,箇中心酸自不待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只怕一件事,我怕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現在A君再說起那一段日子,已經雲淡風輕。


- 2 -


B君是我朋友的朋友,我們其實沒有見過面,我所有知道的關於他的事情都是聽我朋友講的。


B君自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進入了著名的中建某局。而後又被派駐到北京,戶口隨遷至此。畢業兩年即月薪過萬,薪酬早已以年薪計,畢業五年即在北京買了房。


很可羨慕是不是?但是B君說,其實他也很辛苦,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月薪才一千多塊。他的工作其實就是銷售,每天穿梭在各種飯局上,以酒量拼訂單。經常喝到人事不知,吐到掏空心肺。無數次地想到辭職,但還是一次次堅持了下來。


他的老婆更厲害,除本職工作外,還兼了三份家教,全年無休,每天腳不沾地,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B君常說感到對老婆很抱歉。結婚後,他把老婆送去了讀博。他自己也在準備MBA,打算考上了就辭職。他還寫小說,即使在那樣忙碌的日子裡,也依然筆耕不輟。


有一晚,我跟他微信聊天,晚上十一點了,我跟他拜拜,說要睡覺了。他說,他還早呢,他從未在凌晨1點之前睡過。


我可以想見,在那些夜深人靜的時光裡,他獨坐燈下,奮筆疾書,就是為了心中小小的寫作夢想。現在他有一本小說即將出版了,那是時光對他的努力最好的饋贈。


這是一個90後的男孩。縱然我無法對他的生活作息表示認同,但我還是感到震驚。也就是在那時,我才深刻感受到,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了。


也許你也想要過朝九晚五的生活,那沒有錯。但是總有一些人的存在,提醒我們是不是過於耽於安樂,過於安於現狀。


- 3 -


我的高中同學C君大學畢業後,去了深圳一家電子科技公司,被派駐到甘肅一個小鎮上,負責產品售後服務。甘肅氣候惡劣,每到冬天,大風呼呼地刮過,打在臉上,刀削似的疼,深冬更是滴水成冰。


C君說,有時候半夜接到客戶的電話,在睡夢中爬起來去現場做指導,冷得瑟瑟發抖,回來就感冒發燒。在那裡度過了兩年孤單苦悶的日子後,C君毅然辭職回來考研,考完研又接著考博,現在是一所知名大學的博士,也已經有研究所拋出橄欖枝,年薪開到30萬。


C君喜歡旅遊,在被派駐甘肅的日子裡,遊覽了很多名勝古蹟,莫高窟、月牙泉、青海湖、納木錯,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讀研讀博的時候,也去過很多地方,開封、上海、南京、蘇州,大半個中國都跑遍了。


他給我看他去過的地方的留影,又給我看他本科、碩士、博士入學時的照片,時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他不再是我高中時認識的那個靦腆笑著的男孩。


有一晚我們散步聊天,他說到自己現在沒有什麼遺憾,他說,做自己喜歡的事,笑也笑得開心一點。


- 4 -


有一年夏天,我把媽媽接到北京來玩。在住了一晚旅館之後,媽媽嫌太貴,無論如何都不肯再住下去,一定要跟我擠在我的小房子裡。沒有辦法,我只好帶她回去。


那是一個小小的三居室,幾戶人家共用一個衛生間,晚上洗澡要排隊,臨睡覺前,還可以清晰地聽到隔壁房裡的情侶吵架的聲音。


熄燈後,媽媽在黑暗裡說,你一個人在北京,一定很辛苦吧。


那時我就想,將來一定要買一所大房子,把媽媽接來好好玩一玩。可惜現在也沒有實現。


後來看到中國成語大會的冠軍彭敏在新書《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閃閃發光》裡寫,他也是夏天把媽媽接到北京自己的房子裡來住,結果晚上突然停電了,在漆黑的悶熱的房間裡,母子倆默默無言。


看到這一段,就非常感同身受,幾欲落淚。


文藝青年多不擅謀生,彭敏自人大畢業後,有一陣子沉迷於炒股,結果可想而知。


他自己也在作者簡介裡自嘲,“畢業後曾因沉迷於股票期貨投機而停筆多年”,新書書名也是對自己過往時光的一種釋然吧。


- 5 -


這些都是我身邊真實發生的故事,沒有任何渲染。也許還夠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標準,但普通人的奮鬥故事,更接近我們能達到的高度。


這還只是這座城市一個小小的縮影,甚至微不足道。在北京的天通苑、回龍觀、北宮門,隨處可見這樣的年輕人。這裡多的是青春,多的是新鮮的肉體。沒有誰不可取替。


在北京西站,每天有無數的人湧進這座城市,也有無數的人選擇離開。許多的電影鏡頭對準它,許多的歌手翻來覆去地演唱它。愛和恨在這裡交織上演,那些哭過笑過的人啊,有多少個面孔與曾經的自己何其相似。


這城市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它盛產成功和奇蹟,也絕不允許消極怠惰的滋生,它不負責提供怨天尤人的土壤。


每年的三四月、七八月、十一二月,伴隨著楊柳絮、花粉、沙塵暴,或三伏天和重度霧霾的肆虐,甚至面對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地鐵裡烏泱泱的人潮,我都會對自己留在北京這樣一個事實存在嚴重的懷疑和搖擺。心裡不住地有一個聲音說,回去呀回去呀。


之所以還在這裡,還沒有離開,還在堅持,就是因為,我不想有一天安慰自己,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苦難錘鍊了我們,它趕走我們身體裡的安全感,切斷我們的後路,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奮力向前。


不必問“我們為什麼要努力”這樣的問題,當你把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就會發現,它變得和呼吸一樣自然而然。


有一天,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感謝曾那樣拼命的自己,讓我無愧於自己所受的苦難。


-END-


選自 | 《願所有努力,終不被辜負》

作者 | 沈嘉柯等

配圖 | 《偶然發現的一天》劇照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



“我故”2019故事練習生培養計劃:

培養計劃|加入“故事創造營”,你就是未來寫作之星!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樣接近自己的夢想





About us

Contact us

微信後臺留言 or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