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



本期故事关键词:苦难

之所以还在这里,还没有离开,还在坚持,就是因为,我不想有一天安慰自己,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苦难锤炼了我们,它赶走我们身体里的安全感,切断我们的后路,让我们没有选择,唯有奋力向前。



- 1 -


朋友A君,我们是考研认识的。


第一年他考北京印刷学院,不明原因未被录取。第二年他考中国传媒大学,我考北京印刷学院。他进了复试,结果被刷,我调剂失败。


我因为考了一年研,把身体都拖垮了,于是就此放弃。他接着考,第三年更惨,高分复试被刷。A君提到的时候,只是苦笑。


后来他找了个工作,我以为经历这几次考研失败,他已经打消再考的念头。谁知,次年4月,他忽然对我说,他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了。他说这一次进复试的时候,复试老师看到他,都笑了,说,还考什么呢?过吧。


这一年A君27岁。我不知道当时的他有没有哭,但是我想到当年看到录取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时留下的眼泪。


考研并不是结束。A君喜欢电影,决心从事影视行业。没有经验,就去一家影视公司实习,扛着摄像机跟在工作人员后面跑。没有器材,就去二手市场里淘。自己配了一个苹果电脑,学剪辑、配音、修片。小小的宿舍桌前堆满了各种摄像器材。


这是离我最近的一个例子,也是对比反差明显的一个例子。


没有考过研的人不会懂得,那是一段怎样遥遥无期暗无天日的时光。A君连着考了四年,无人做伴,个中心酸自不待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怕一件事,我怕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现在A君再说起那一段日子,已经云淡风轻。


- 2 -


B君是我朋友的朋友,我们其实没有见过面,我所有知道的关于他的事情都是听我朋友讲的。


B君自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了著名的中建某局。而后又被派驻到北京,户口随迁至此。毕业两年即月薪过万,薪酬早已以年薪计,毕业五年即在北京买了房。


很可羡慕是不是?但是B君说,其实他也很辛苦,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月薪才一千多块。他的工作其实就是销售,每天穿梭在各种饭局上,以酒量拼订单。经常喝到人事不知,吐到掏空心肺。无数次地想到辞职,但还是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他的老婆更厉害,除本职工作外,还兼了三份家教,全年无休,每天脚不沾地,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B君常说感到对老婆很抱歉。结婚后,他把老婆送去了读博。他自己也在准备MBA,打算考上了就辞职。他还写小说,即使在那样忙碌的日子里,也依然笔耕不辍。


有一晚,我跟他微信聊天,晚上十一点了,我跟他拜拜,说要睡觉了。他说,他还早呢,他从未在凌晨1点之前睡过。


我可以想见,在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光里,他独坐灯下,奋笔疾书,就是为了心中小小的写作梦想。现在他有一本小说即将出版了,那是时光对他的努力最好的馈赠。


这是一个90后的男孩。纵然我无法对他的生活作息表示认同,但我还是感到震惊。也就是在那时,我才深刻感受到,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了。


也许你也想要过朝九晚五的生活,那没有错。但是总有一些人的存在,提醒我们是不是过于耽于安乐,过于安于现状。


- 3 -


我的高中同学C君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被派驻到甘肃一个小镇上,负责产品售后服务。甘肃气候恶劣,每到冬天,大风呼呼地刮过,打在脸上,刀削似的疼,深冬更是滴水成冰。


C君说,有时候半夜接到客户的电话,在睡梦中爬起来去现场做指导,冷得瑟瑟发抖,回来就感冒发烧。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孤单苦闷的日子后,C君毅然辞职回来考研,考完研又接着考博,现在是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也已经有研究所抛出橄榄枝,年薪开到30万。


C君喜欢旅游,在被派驻甘肃的日子里,游览了很多名胜古迹,莫高窟、月牙泉、青海湖、纳木错,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读研读博的时候,也去过很多地方,开封、上海、南京、苏州,大半个中国都跑遍了。


他给我看他去过的地方的留影,又给我看他本科、硕士、博士入学时的照片,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他不再是我高中时认识的那个腼腆笑着的男孩。


有一晚我们散步聊天,他说到自己现在没有什么遗憾,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笑也笑得开心一点。


- 4 -


有一年夏天,我把妈妈接到北京来玩。在住了一晚旅馆之后,妈妈嫌太贵,无论如何都不肯再住下去,一定要跟我挤在我的小房子里。没有办法,我只好带她回去。


那是一个小小的三居室,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晚上洗澡要排队,临睡觉前,还可以清晰地听到隔壁房里的情侣吵架的声音。


熄灯后,妈妈在黑暗里说,你一个人在北京,一定很辛苦吧。


那时我就想,将来一定要买一所大房子,把妈妈接来好好玩一玩。可惜现在也没有实现。


后来看到中国成语大会的冠军彭敏在新书《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里写,他也是夏天把妈妈接到北京自己的房子里来住,结果晚上突然停电了,在漆黑的闷热的房间里,母子俩默默无言。


看到这一段,就非常感同身受,几欲落泪。


文艺青年多不擅谋生,彭敏自人大毕业后,有一阵子沉迷于炒股,结果可想而知。


他自己也在作者简介里自嘲,“毕业后曾因沉迷于股票期货投机而停笔多年”,新书书名也是对自己过往时光的一种释然吧。


- 5 -


这些都是我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没有任何渲染。也许还够不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但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更接近我们能达到的高度。


这还只是这座城市一个小小的缩影,甚至微不足道。在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北宫门,随处可见这样的年轻人。这里多的是青春,多的是新鲜的肉体。没有谁不可取替。


在北京西站,每天有无数的人涌进这座城市,也有无数的人选择离开。许多的电影镜头对准它,许多的歌手翻来覆去地演唱它。爱和恨在这里交织上演,那些哭过笑过的人啊,有多少个面孔与曾经的自己何其相似。


这城市承认每一个人的努力,它盛产成功和奇迹,也绝不允许消极怠惰的滋生,它不负责提供怨天尤人的土壤。


每年的三四月、七八月、十一二月,伴随着杨柳絮、花粉、沙尘暴,或三伏天和重度雾霾的肆虐,甚至面对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地铁里乌泱泱的人潮,我都会对自己留在北京这样一个事实存在严重的怀疑和摇摆。心里不住地有一个声音说,回去呀回去呀。


之所以还在这里,还没有离开,还在坚持,就是因为,我不想有一天安慰自己,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苦难锤炼了我们,它赶走我们身体里的安全感,切断我们的后路,让我们没有选择,唯有奋力向前。


不必问“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这样的问题,当你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就会发现,它变得和呼吸一样自然而然。


有一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感谢曾那样拼命的自己,让我无愧于自己所受的苦难。


-END-


选自 | 《愿所有努力,终不被辜负》

作者 | 沈嘉柯等

配图 | 《偶然发现的一天》剧照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



“我故”2019故事练习生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加入“故事创造营”,你就是未来写作之星!

我不想安慰自己,我曾那样接近自己的梦想





About us

Contact us

微信后台留言 or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