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思成:50年後你們會發現我是對的

梁思成:50年後你們會發現我是對的

梁思成:50年後你們會發現我是對的

史飛翔

1948年底,解放軍包圍了北平城。城內不時地可以聽到轟隆隆的炮聲。此時,一代建築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正居住在清華園新林院8號宅院。這是一棟西式小洋樓,坐北朝南,紅磚灰瓦,兩扇厚厚的鐵門將喧囂的塵世阻擋在了外面。

一天,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這裡往日的靜謐。幾個解放軍同志奉毛澤東親手起草的急令,找上門來,特意請求梁思成、林徽因在地圖上標出北平城重要的古建築,以便攻城時避免戰火。原來,早在圍城之初毛澤東主席就給前方做出指示,明確要求要妥善保護文物,甚至要繪製出地圖,好讓前方戰士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打,哪些地方需要保護,不能炸燬。送走解放軍後,梁思成、林徽因兩人激動地緊緊擁抱在一起。他們被毛澤東及解放軍的這種對文化的尊重而感動。他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欣喜,不約而同地歡呼懂文化的“義師”來了。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一直將文化的價值看得極重。為了文化的薪火相傳,他們不惜以命相爭。毛澤東此舉,讓一向清高的梁思成、林徽因頓時產生了一種親近感、認同感。於是,二人很快便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共和國新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中去。

但是,梁思成、林徽因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很快就起了新變化。就在組織設計國徽的同時,中央政府開始規劃建設新北京城,並邀請梁思成擔任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在如何規劃北京城這一問題上,梁思成與中央領導產生了嚴重分歧。梁思成建議完整保留老北京城。為此,他和居住在南京的曾經流學英國的著名建築家陳佔祥一起於1950年2月遞交了《關於中華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議》,即著名的“梁陳方案”。方案依照古今兼顧、新舊兩立的原則,建議在保護北京城古都的基礎上,於北京的西郊建立新的行政中心。遺憾的是“梁陳方案”沒有被採納。是另蓋新城,還是利用舊城,爭論一直持續了兩年多。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在《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要點》中,提出“要打破舊的格局給予我們的限制和束縛”,明確指出行政區域要設在舊城中心,並且要在北京首先發展工業。

此後,北京城的古建築便開始大規模地拆除。看著這些自己昔日一手繪製地圖保存下來的、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建築一座又一座地被拆除,梁思成心急如焚。為了保護這些城牆、牌樓,梁思成四處奔走、多方求助,然而他的種種努力,卻被批判為復古主義。眼看著地安門沒有了、廣安門沒有了、廣渠門也沒有了。聽著那轟隆隆的炮聲,梁思成流淚了。無奈之下他只好去找周總理。周總理也無法給他滿意的答覆。因為毛主席已經定下調子:“古董不可不好,也不可太好。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再次提出:“拆除城牆,北京應當向天津和上海看齊。”既然毛主席都發話了,事情當然就最終拍板了。儘管梁思成有一百個不情願、不甘心,也只能無奈地低下了頭。

然而,拆去老北京城始終是梁思成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塊隱痛。梁思成怎麼也想不通:同樣一個北京城、同樣一個毛澤東,前後差別竟是如此之大?為什麼攻城前毛澤東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北京城,而當家做了主人後反倒要去拆北京城,這裡面究竟蘊涵著怎樣的玄機?梁思成直到死也沒有想明白。

1972年,梁思成病逝。彌留之際,他說了一句話:“50年後你們會發現我是對的”。半個世紀後,真理果然站在了梁思成這邊。

史飛翔,著名文化學者、作家,文藝評論家。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員,咸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陝西省首批重點扶持的一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陝西省“百優人才”。陝西省“雙百人才”。陝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陝西省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陝西省吳宓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散文學會文藝評論委員會主任、西安市高新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已出版暢銷書《民國大先生》《追影:真名士自風流》《歷史的面孔》等15部,先後榮獲“世界華文成就獎”、《散文選刊》全國散文獎、魯迅雜文獎、陶淵明散文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