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臺灣,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十餘年一躍成為全球富庶之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臺灣創造經濟奇蹟與一個人密切相關,他就是祖籍湖南邵東縣,號稱“臺灣經濟之父”、“臺灣經濟沙皇”的尹仲容。

尹仲容,原名國墉,字仲容,湖南老邵陽縣太乙鄉(今邵東縣流光鎮)人,1903年生於官宦世家。祖父尹錫綸(別號海航)是清朝進士,父親尹光勳(字容園)在民國初期做過江西多個縣的縣長。

在邵東縣25個鄉鎮中,流光嶺如其名,流光溢彩,熠熠生輝。那裡不僅有全縣最美麗的湖泊流光湖、最迷人的巖洞飛龍洞,而且地靈人傑,英才輩出。據當地尹氏族譜記載,湖南邵東太平尹氏衍生第二代祖先尹思貞,唐代官至工部尚書;尹仲容的祖父尹錫綸是光緒丙子(1876)科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後署理過廣西鎮安府知府,晚年主講濂溪書院;還有一位尹殿颺遷居四川,是光緒丙戌(1886)科進士;一位尹芙初考中全國第十四名舉人。當時的邵東流光嶺尹氏滿門書香,是寶慶府(邵陽市古稱)的名門望族。

尹氏家族到了尹仲容的父親尹光勳這一代,依然顯赫。尹光勳早年在江西做官,娶妻石守箴(字漱林號陵生),乃開時代風氣之先的女性,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在江西省城南昌創辦了當時江西最早的正蒙女校,自任校長24年。尹光勳夫婦共生育三子一女,分別為伯平、仲容、叔明及女兒蘊緯,兄妹四人分別畢業於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南洋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一個比一個厲害。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1917年尹仲容(左一)與父母及兄弟妹合影

尹仲容13歲以前,均在母親所辦的女校讀書。14歲時,入南昌心遠中學。1925年,尹仲容從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後進入交通部工作。青年時代的尹仲容,立志實務救國。九一八”事變爆發,他在上海組織成立“正己社”,以不談政治,專研經世致用之學為宗旨。1936年,尹仲容獲宋子文提拔,進入“中國建設銀公司”(國民黨政府在經濟方面的抗日備戰機構)擔任協理,自此與經濟工作結緣,並終其一生。

抗日戰爭期間,尹仲容擔任“國家資源委員會國際貿易事務所紐約分所”主任,兼任“中國國防物資供應器材組組長”等職,協助宋子文爭取美援,多方奔走,為中國爭取國際援助取得抗日勝利作出諸多貢獻。

尹仲容人生大放異彩是到臺灣擔任“生委會”副主任、經濟部部長等要職,致力於改革國民黨既有的“公營經濟”體制,把臺灣經濟納入“計劃性自由經濟”的軌道。他的基本經濟思想是“藏富於民”、“均富”與“養民”。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尹仲容在臺灣工作的照片

尹仲容剛任職時的臺灣,是一個戰後被洗劫一空和斷垣殘壁的海島,物資供應高度緊缺,民窮財盡,瀕臨崩潰的邊緣。為了激活民間力量,他竭力推動“公營事業轉為民營”,損害了昔日依附“公營經濟”體制的權貴們的利益,遭到打擊報復。1955年3月,尹仲容被指控與臺灣揚子木材公司有不正常經濟利益往來,雖然經多方調查證明屬子虛烏有,但輿論洶洶令他痛苦不堪。事發後,尹仲容提出辭呈,但蔣介石清楚他的為人,曾約見各方高層要人,放風表示希望留任尹仲容的“經濟部長”之職。但最高檢察署卻並不配合蔣的意願,執意提起上訴,蔣為此相當憤怒,在日記中憤然寫道:“與辭修(陳誠)談尹、胡案,準其上訴方針,對立法、監察兩院不肖黨員,梟張跋扈……加以痛斥與警告。”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尹仲容(右一)巡視臺灣棉紗廠

1957年夏,蔣介石再度啟用尹仲容,任命其擔任“經濟安定委員會”秘書長。1960年,尹仲容出任臺灣銀行董事長,同時掌握美援、外貿、金融大權,被時人稱為臺灣的“經濟沙皇”。同年,尹仲容發表長文《臺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認為“過去十年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失著,是沒有發動一個全面性的革新”。這篇長文,為臺灣此後的經濟體制改革定下了“自由市場”的方向;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臺灣經濟邁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經濟史專家公認:臺灣經濟60、70年代異軍突起,造就了大批體制外的“中產階層”,這些“中產階層”,隨之又推動了80、90年代臺灣的社會轉型。這一切,追根溯源,都與尹仲容所設計的臺灣經濟藍圖有莫大關係。

1963年1月24日,尹仲容因急性肝炎驟然病逝。發病之初,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親蒞醫院探視,曾叮囑盡一切可能設法挽救。“副總統”陳誠也偕夫人一再看望慰問。他逝世的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沉痛寫道:“尹仲容今晨病逝,又弱我一革命健兒矣!”並致褒詞:“好學深思,長才自奮,於艱難之際,為臺灣經濟開創新局。”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尹仲容去世後葬於臺灣陽明山

尹仲容生於1903年,比同為“民國名人”的邵東縣老鄉蔣廷黻、何廉小8歲,卻比蔣何兩人先去世數年,只活了60歲。人們分析他早逝的原因有二:一是長年累月嘔心瀝血工作,積勞成疾,幾乎是累死的;二是忠而見疑,平白無故被誣陷貪腐,對身心構成極大的傷害。

作為國民政府中的高官,尹仲容與蔣介石私交甚篤,他和夫人程琳(字湛英)多次被蔣介石夫婦邀請到士林官邸參加聚會。蔣宋的結婚紀念日活動也經常有他們夫妻的身影。深受領袖青睞,同時掌握美援、外貿、金融大權,尹仲容為官卻極清廉,與“四大家族”有云泥之別,他去世時家無餘財,家人甚至無錢幫他買棺木下葬,最後經報紙報導,輿論一片譁然,學者及社會各界善心人士捐款,其家人才得以將其下葬。

據同僚回憶,尹仲容性格“霸蠻”,妻子程琳說他是“江南騾子”,對認定的事敢做敢當,任勞任怨。那時,臺灣政治經濟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臺灣政客官僚的口頭禪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尹仲容則挺身而出說:“人民的事,總要有人去做。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他常說:“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他生前,辦公室裡掛著一副對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尹仲容與夫人程琳共生育三子二女,大女兒儀華早亡,二女兒儀芝和次子尹宬(讀chéng,意為藏書室)1948年堅持去北方讀大學,孰料平津戰事突起,局勢急轉直下,最終留在大陸,只有長子尹宓(讀mì,安靜的意思)和幼子跟隨去了臺灣。1983年,尹儀芝在香港見到了離別35年的母親,老太太流著眼淚地對女兒說:“你和弟弟回不來,我的眼淚都哭幹了,原來我老埋怨你父親不該同意你們去北方唸書,後來看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嘆氣,我知道他也很難過,就不再在他面前提這事了。”而此時,尹仲容去世已經20年。

「尹氏名人」臺灣經濟教父尹仲容:進士家庭出身,為他點贊

1989年尹儀芝(左二)與尹宓、尹宬在新澤西合影

世事白雲蒼狗,一代英才辭世至今逾半世紀,昔日功績風消雲散,少有人提及,但他“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流傳人間。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尹家後人英才輩出。長子尹宓,早在留學美國,獲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曾在 IBM 及貝爾實驗室等電訊行業工作多年,獲貝爾通訊研究公司傑出工程師榮譽。次子尹宬,畢業於協和醫學院,娶“民國七君子”之一章乃器的女兒章湘谷為妻,80年代移居美國。孫輩中尹小勇、尹小虎等,一個是美國聖地亞哥大學終生教授,一個是固安捷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