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兩年前,同學買了臺續航300km+的電動車和我炫耀,說他的車子已經登峰造極,可行駛里程完全滿足自己的需求。可是在兩年之後,眼看著市場上續航500km的車多如繁星,他的心涼了。

續航里程多少才算夠用,這似乎是困擾著電動車的世紀難題。續航少了,通勤範圍以及在充電上花費的時間成本都是問題。可續航再多,總歸還是要充電的。如果這個過程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就算是續航1000km的車照樣解決不了焦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所以,評判一臺好電動車的標準應該是續航里程嗎?奔馳首款純電動車EQC的到來,似乎能將這個問題越辯越明。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頭頂著明星光環的EQC,是近期內除了國產特斯拉外關注度最高的純電車型。由於品牌定位的原因,大家都不難感知到這是一款非同尋常的電動汽車,但如何“重新定義電動豪華出行”,也是大家普遍的疑問。因為單看產品數據,EQC沒有意外之喜:

●雙電機電力傳動系統,前後軸各有一臺交流異步電機。前橋側重於效率,後橋側重於動力輸出。二者合計輸出功率達300kW,峰值扭矩730Nm,車輛百公里加速時間5.1秒。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90kW直流快充下,從10%充至80%電量所需時間大約45分鐘。

●最重要的一點,NEDC工況續航里程415km。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以上就是奔馳EQC的基本參數。可這畢竟是9012年,5.1秒的破百成績雖然可圈可點,但卻還是比不過比亞迪唐、蔚來ES8這些“快到沒朋友”的電動瘋子;45分鐘的充電時長算不上漫長,但還是比那些半小時充滿電的“快槍手”遜色毫分。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但說實話,醞釀了好幾年的EQC真的會是等閒之輩嗎?至少我不太相信,而且做了一百多年汽車的奔馳,也不可能不知道里程焦慮的痛楚。而他們解決這個痛點的辦法,是靠服務。

不吹不黑,EQC是有升值空間的!

在頭條君的印象中,奔馳針對EQ品牌的五“星”充電服務,是伴隨著首款產品EQC一同亮相的,顯然這也是奔馳對里程焦慮“深思熟慮”後的結果。而其中的“五星”,則代表著五種充電與服務方式。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星管家”方案,提供充電牆盒和免費牆盒安裝服務。和一般家用充電樁不同的是,帶有互聯功能的充電牆盒可以通過手機監測、控制充電過程,人與車之間實現信息的實時互通。

對了,牆盒安裝服務中,奔馳的贈送線束長度為40米,幾乎是業內平均標準(15米)的兩倍還要多。與此同時,如果用戶所在的小區不鼓勵安裝充電樁,還可以請求奔馳工作人員和物業進行溝通,成功率會高出很多。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星隨行”服務,可用梅賽德斯-奔馳車主專屬平臺,便捷聯網充電站。隨著業務的拓展,奔馳宣稱將覆蓋全國300個城市以上超過90%的公共充電樁,實時精準顯示約17萬個公共充電樁的狀態。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從某種程度上看,以上種種服務措施已經完全可以和某“用戶至上”的新勢力品牌相抗衡了。可奔馳的拿手絕活還在後邊。前不久開通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奔馳充電星驛站”代表著奔馳品牌最新的服務模式。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此處提供 4 個梅賽德斯-奔馳合作專屬的 60 千瓦智能直流快充樁和 8 個 7 千瓦智能交流充電牆盒用以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不論是接機還是兩至三天的短途出差,都能利用這段空閒時間,用便捷的方式補充能量。

同時,這種服務模式配備了24小時的人力監管,車輛的安全和狀態也無需擔心。



言外之意,就是在這種模式下,奔馳EQ系列車主享受的服務等級和服務範圍將逐步提升。而這種全面便捷的服務模式,也將伴隨著這臺車的全生命週期。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可以說,奔馳現在所有做出的承諾,都是在規劃EQ品牌的發展前景,而這些對服務模式的預期和規劃,其實都可以看做是EQC和後續所有EQ車型的一個潛在升值空間。

如果真的能把車輛與服務綁定在一起,不論是對於用戶的出行模式,還是車輛未來的“保值率”都是有積極影響的。當然,前提是真正落地的政策不具有“首任車主”和“非首任車主”的限定規則。

那麼,花費比普通電動車更高的價錢,除了“建設中”的尊享級服務體驗外,我們目前階段能得到什麼?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一臺讓人開起來很熟悉的奔馳。全新EQC由於物理性質與燃油車截然不同,所以底盤,車身等關鍵部分自然經過了全新的設計,但最終組合成的這個新個體,仍然保持了奔馳車最關鍵的幾個行駛特徵。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奔馳GLC底盤

再比如,轉向力度和指向性,以及加速、剎車踏板的設定仍然是奔馳車典型的“不急不躁”的風格,即使它的加速能力比同等汽油車強悍不少,你還是不會產生很強烈的“暴力駕駛”的念想,只想安安靜靜地享受它的舒適與愜意。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說到這裡,開過EQC的人普遍會誇讚它的NVH表現,甚至會說它比S級還要靜謐。有人說這對於電動車是理所應當,但實則不然。畢竟,這是一個兩臺電機時刻在高速運轉的汽車,雖然電動機本身發出的聲音比內燃機小很多,但想要隔絕震動並不容易。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EQC是怎麼做的?看看它的底盤架構,在前副車架上,工程師用金屬材質為前電機設計了一個特殊框架,並將框架固定在底盤上。這種設計,其實就是在電機系統和車身結構之間插入了“兩級減振”,用以抵消噪音與振動。

同時,前風擋和前排側風擋玻璃採用了隔音效果更好的特殊材質,避免產生過高的風噪。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而事實上,作為一款標準尺寸的中型SUV,EQC的風阻係數為0.28,而特斯拉Model S(注意是轎車)的風阻係數也僅為0.24。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能夠用79度電它奔跑415km,創造百公里不到20kWh的電耗。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當需要動力時,略微向下用力踩動踏板,這個限位就會自動解除,同時車輛也能做到盡全力加速。這樣的設定,能保證經濟模式下,駕駛員也能夠較為愜意輕鬆地駕駛車輛,不需過分緊張。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奔馳EQC還配備了3種動能回收力度,利用方向盤兩旁的撥片進行控制。D+為滑行模式,動能回收介入力度最小。反之,D-狀態下為動能回收力度最大,某些情況下不需要踩剎車踏板,車輛就能進入蠕行狀態,實現能量利用率的最大化。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你不想花費太多的體力操控車輛,媲美S級轎車的先進駕駛輔助科技讓全新EQC純電SUV同樣具備全面的主動安全保障,包括基於路徑的車速調整功能在內的智能領航限距功能、擁堵隊尾緊急制動功能、碰撞預防輔助系統增強版、盲點輔助系統、車道保持系統、交通標誌輔助系統、預防性安全系統等。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顯然,奔馳解決續航焦慮的第二個辦法,就是把有限的能量賦予極高的轉化率,通過動能回收,降低損耗兩種方式減小無用功,同時通過一些機械結構、輔助駕駛功能的設置,保證駕駛舒適性不受損失。

那麼在成為“節能狂魔”的同時,奔馳的豪華型是如何來保證的?

第一部分體現在車型設計上。奔馳EQC採用了家族設計語言中,從沒有見過的進氣格柵和輪圈樣式設計。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EQC的內飾設計或許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比如頭條君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副駕駛中控臺會採用這種侵佔空間的內凹式設計,對正常身材的乘客來說還好,但如果把我換成一個長腿巨人,乘坐感受或許會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但也並不能就此否認它在材質、工藝上的細膩,還有精心設計的空調出風口等細節。我必須承認它沒有A級、C級轎車看起來那樣驚豔,可橫向比較起來,這種設計並不算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事實上,EQC身上的很多功能,都足以彌補內飾設計上的欠缺的驚喜。除了已經在A級、S級、GLE級等車型上搭載的雙10.25英寸高清顯示屏外,我也必須承認,帶有10種氛圍主題的64色環境氛圍照明系統仍然是能讓我一見鍾情的功能。每當車燈點亮,你都能感受到那種從骨子裡滲透出來的優雅氣質。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而且,相較於一般車型上搭載的氛圍燈,EQC的車內照明系統還引入了四種色彩漸變效果,視覺感受優秀到“欲罷不能”。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與此同時,車內提供的“暢心醒神”功能也可以看做是氛圍燈功能的最好搭檔。在不同模式的切換下,車輛可以調節空調、音響以及座椅加熱,為車內營造出不同的意境。不論是堵車,長途郊遊,還是停靠在路邊休息,這些功能的存在,起碼不會讓你感到無聊。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為了提升智能體驗,奔馳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面向EQ車型提供多項電動車專屬功能。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其中,EV優化路徑規劃功能可根據能耗、路況和充電站使用情況等信息,為駕駛者提供智能路線規劃。比如說在導航中設置從北京開車去青島,在EV優化路徑的處理下,地圖上就會顯示三個不同位置的充電站,提示你在經過這三個地點時需要充電,達到效率最高。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同時,駕駛者還可自由設定開到每一個目的地時的最低電量要求。比如設定到終點時剩餘電量為50%,那麼在路徑規劃中就會多出幾個充電站位置,提醒你及時補充能源。如果設定為20%,那麼中途的充電次數或者充電時長就會小很多。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在於這套系統對於中國地圖的認知還不清楚。雖然EQC的“實景穿越導航”可實現在城市道路中,將實景道路環境和虛擬的導航指示信息疊加,令試駕嘉賓更加細緻地掌握路線信息,可目前看來,這套來自德國的系統對中國路況的熟悉程度還有待提高。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在複雜的城市路況下,導航系統並不會對每一次變道做出及時的語音播報,很容易導致行駛錯誤,但在高速路上的表現尚可。而在語音喚醒導航時,也不能保證每次操作都能順利完成

同時,駕駛員也無法用語音喚起導航系統中的EV優化路徑規劃功能。架構過於複雜的操作界面需要人花費很大的精力進行認知,對新用戶來說並不友好。

可相對而言,在沒有經歷過本土BAT等互聯網公司優化的基礎上,奔馳的MBUX系統還是能夠滿足基本層面的操作需求,表現達不到頂級卻也並不雞肋。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有喜有憂,但結局不出所料”,是頭條君在體驗過EQC之後的感受。我並不認為這是奔馳的不盡心,而恰恰認為這是電動車領域中必然產生的一種現象。因為在這個技術快速趨同的時代,我們似乎愈發難以判斷什麼才是一臺好電動車。

看性能指標?看平臺架構?還是看供應商實力?只要是在國際上稍有名氣的汽車品牌,都不會在紙面清晰可見的數據上相差太多,即使奔馳也如是。所以,究竟什麼才是評判一臺好電動車的標準?


如果不是太安靜,我真以為TA和奔馳汽油車“沒差”


可以確定的是,從EQC上,我們看到了是一款嚴格按照奔馳全球統一製造標準生產,進行了嚴苛的試驗和道路測試,讓駕乘可靠放心的,100%的奔馳。它對於安全的理解,設計的獨到之處,在細節方面的把控,對NVH性能的精耕細作都值得肯定甚至尊敬。從這些層面上說,EQC配得上“好車”二字。

可是,這個“好”字終究是在電動車領域橫向對比出來的。在沒有購車指標約束的前提下,它真的足以替代同級或者同價位的燃油車嗎?或是主要靠服務吸引高端商務人士的注意力?這個答案,似乎並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