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姑,古籍中也寫成蒲姑、勃姑、亳姑等,流落美國的著名銅器“周公方鼎”銘文中有“専古”,即為“薄姑”的簡寫。《今本竹書紀年》中說“
太戊五十八年,城薄姑。”太戊是商朝第八代王,這是有關薄姑國的最早記載。薄姑國曆史悠久,根據《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子對齊景公所說的話,我們可以得知,這個地方最早是爽鳩氏(少昊時封國)的地盤,爽鳩氏覆滅後,由季萴(cè)氏(夏朝封國)替代,季萴氏之後由逢伯陵氏(商初時封國)繼承,逢伯陵氏之後由蒲姑氏(商中期後封國)延續,蒲姑氏亡後由姜太公(周初)接手。這段信息為我們梳理了薄姑國的前朝興替始末,以及淪為齊地的最終歸宿。薄姑國的地理位置說法頗多,但大多認為在今山東博興縣東北一帶,境內有蒲姑城。薄姑的由來至少也有兩種說法,一種為“薄”通“亳”,《荀子·議兵》:“湯以薄、武王以鎬,皆百里之地。”說明薄姑與商亳之間的密切聯繫。《說文解字》:“薄,林薄。”指草木交錯叢生;孛(bó),也指草木茂盛,後加“力”為“勃”來表示生命力。故薄、孛、勃的意義也是相通的。傅斯年《夷夏東西說》認為早期薄姑國經濟發達,國人擅長經商,憑藉依河傍海的地理優勢,成為殷商時期的東方海港大都會,勃海,也即由此而來。卜辭中有“亳賈”的記載,“亳賈”念bó gǔ,似乎跟薄姑也有某種聯繫。另一種說法認為薄姑即鵓鴣(bó gū ) ,是一種鳥名,類似現在的鴿子,也叫布穀鳥,名字根據其咕咕叫聲音譯而來。陸游有詩《春社》:“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裡雨冥冥。” 東夷部落多以鳥為圖騰,奄國也有自己的鳥圖騰,即“鵪”;薄姑國的最早主人爽鳩氏也有自己的鳥圖騰,《左傳·昭公十七年》中有“爽鳩氏,司寇也”的記載,杜預注:“
爽鳩,鷹也,故為司寇,主盜賊。”得知爽鳩氏或以鷹為圖騰。薄姑國地處勃海之濱,緊臨濟水、黃河,水利條件便捷,資源充沛,農業、海航業發達,薄姑國的牲畜、魚鹽、桑麻、絲帛、占卜用的龜甲、各種飾品、貝串貨幣等通過發達的航運系統源源不斷輸送到商王畿地,為維繫後期商王朝行政機器的運作有過一定的作用。但到了商朝晚期,薄姑國與商王室之間可能起了矛盾,有研究認為薄姑國趁商王討伐東夷之際,想脫離商王朝的控制,引起商王猜忌。薄姑國看似依然對商王朝忠心耿耿,卻在商末大板蕩時期為了自保三百六十度大轉變投靠了周部族,被僥倖存留。直到成王時“三監之亂”爆發,薄姑與奄國等東夷強國領銜十七國起兵反叛,周公東征討之,三年而定,滅國五十,許多東夷強國在這次動盪中覆滅,薄姑國也不例外。薄姑國亡後,周人對它嚴厲懲罰,與奄國一起採取絕其祀,毀其社,遷其民的策略,致族人傷亡慘重,倖存者則流散各地。後薄姑國成了齊國的領地,《史記•周本紀》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周人將奄國國君押到薄姑地,由齊國管轄。
薄姑還一度成為齊國的最高政治中樞,據《竹書紀年》記載:“夷王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於鼎。胡公自營丘徙都蒲姑。”周夷王時,齊哀公遭紀侯讒言,被周夷王烹殺,之後由齊哀公的異母弟呂靜繼位,為齊胡公。可能齊胡公資格不夠老吧,國中有一些反對勢力,或者可能是為了躲避紀國的威脅,齊胡公為了鞏固政權,將都城從營丘遷到薄姑。後齊胡公被異母兄呂山所殺自立為君,是為齊獻公,並將都城從薄姑遷到臨淄,薄姑作為都城估計只有十餘年。但據說薄姑國深厚的文化積澱及豐富的商業資源為齊國後來的崛起起到了間接的作用。《鹽鐵論》記載:“
昔太公封營丘,闢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漢書·地理志》也記載:“齊地負海潟(xì)滷,少五穀,而人民寡。”可見齊國建國之初GDP是相當落後的,資源匱乏,人煙稀少,而正是薄姑國為齊國帶來了生機。薄姑氏族系強大,支脈眾多,當然也是殺之不盡的,那些倖存者逃往各地,今河北寧晉縣有薄落亭(見《續漢書 ·郡國志》)、今安徽靈璧縣東北、江蘇睢寧西南交界有蒲姑阪(見《後漢書•郡國志》)、今山東莒縣東北百六十里有姑幕城(見《齊乘》),想必都與薄姑氏遷徙有關。薄姑國之後有薄姓,是現在薄姓的重要來源。
閱讀更多 堰風來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