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據QuestMobile 7月22日發佈的《2019年短視頻行業半年度洞察報告》顯示,短視頻用戶同比增長32%,已超8.2億人,10個移動互聯網用戶中就有7.2個在刷短視頻,越來越多35歲以上的用戶加入短視頻大軍,短視頻視聽模式受眾的飛速增長,正在逐步扭轉著大眾對於視頻內容產品的消費行為,使其越來越趨於碎片化,並對互動性有著較強的需求。

這無疑給傳統電視大屏的綜藝節目帶來不小的衝擊,如何在趨勢的奔流中求新求變,跟上受眾收看模式的轉變步伐,將大小屏幕內容恰當的融合?是電視工作者面前不小的挑戰,也是機遇。

湖南衛視《嗨唱轉起來》率先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該節目於10月18日週五在湖南衛視首播,由謝娜與羅志祥組成的「娜麼吉祥」組合主持,與明星「沙發客」一起用轉盤舞臺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宅嗨KTV」沉浸式的音樂派對。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嗨唱轉起來》將時下最熱的小屏幕強互動內容與電視大屏綜藝相結合,巧妙聯通大小屏幕不同消費收看行為。節目目前已播出兩集,收視斬獲省級衛視雙網排名第一,創下近期週五黃金檔收視新高。80和00後兩撥觀眾忠實度均超36%,上漲幅度明顯,節目對年輕家庭觀眾有較強的粘附力。喜人的收視戰果反映著觀眾對此創新的大力認可,也開闢了內容製作「跨屏融合」的新方向。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音樂互動思維注入,破屏幕壁壘,轉出嗨現場

《嗨唱轉起來》的「跨屏融合」並非簡單把移動互聯網的頂流內容搬上電視熒幕,而是對碎片化時代內容的表達形式、視聽模式、接收方式進行了「電視化」的變形延展,將互動思維內化滲入到節目各處,最大程度降低違和感,建立全新的電視節目視聽模式。

首先,從節目的外部表現形式來看,創新的舞臺概念,轉盤如劃屏。節目採用全新的轉盤舞臺,每位嗨唱歌手不是從後臺邁入聚光燈下,或是從臺下升起,而是由轉盤從歡迎門帶出。這樣的設計像極了用戶操作智能手機的劃屏動作,以此推出節目中每個互動表演現場。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碎片化時代的「短」時長概念,表演限定60秒。與以往演唱一整首歌曲不同,《嗨唱轉起來》的歌曲表演時間僅為60秒,嗨唱歌手在第一關需在60秒內「嗨」動現場「沙發客」為自己爭取第二輪的演唱機會。「短」是在時長上與用戶在新媒體平臺的碎片化消費習慣靠攏。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音樂互動概念,表演中決定去留。《嗨唱轉起來》歌手的去留是在演唱中實時判定的,聲音亮相時若沒能贏得「沙發客」的一支拉桿,歡迎門則不會打開。第一關能否唱到C位取決於「沙發客」們的喜好,第二關能否有機會留下取決於現場觀眾支持率是否達到80%。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未通關的嗨唱歌手在演唱中直接被轉進後臺,這樣全新的實時互動模式將電視大屏現場的互動性提升了一個層級,實時反映觀眾的認可度,也呈現出難以預測的多樣效果,如在「再見門」關閉的最後一刻,「沙發客」紛紛與之揮手告別時,嗨唱歌手累計現場票數終過80%,轉盤停止,險勝過關,令全場驚訝連連。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其次,從節目的表演內容看,混搭的表演概念貫穿整期節目。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嗨唱歌手風格、身份的多元化,從以騰格爾為代表的老藝術家到王七七、郭聰明等新晉網絡達人,一一網羅。模糊「沙發客」與嗨唱歌手身份間的界線,沙發客也需參與第一關的表演,並與嗨唱歌手穿插登場。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二是表演歌曲風格的多樣混搭,從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神曲到歷年華語經典情歌,從廣場舞背景音樂到流行金曲的戲曲化改編,應有盡有,老旦版的《青花瓷》、「天堂版」的《隱形的翅膀》等充滿新鮮感的現場,讓人眼前一亮。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嗨唱轉起來》充分借鑑了網絡海量內容一大特點的優勢,調動豐富的音樂元素,表演不設邊界與風格限制,演唱水平不限要求與標準。節目內容與形式上富含極強的小屏幕互動基因,打造了一場可以「劃」的音樂新視聽臺綜現場。

群互動現場建立,放大深層內涵,轉走負能量

《嗨唱轉起來》節目搭建起全新的群刷短內容現場,將一個人刷短視頻的「愉悅感」由節目放大聯通為群觀短現場的「嗨感」,意為電視屏幕前的觀眾呈現「宅嗨KTV」音樂派對的沉浸式體驗,以達成為日常負壓的上班族、年輕族群在週五晚放鬆減壓的目標。

除60秒現場音樂互動外,搞笑元素的融入亦不可或缺,名人模仿在《嗨唱轉起來》中擔當著笑點製造機。第二期節目中,騰格爾老師登場後,謝娜隨即模仿了他演唱《天堂》時的經典表情動作;劉維與模仿達人錘娜麗莎現場比拼「孫悅臉」模仿;錘娜麗莎更在現場接受隨堂考,挑戰汪峰版《你怎麼這麼好看》,這一系列笑果十足的高能模仿片段深得觀眾心,大讚「百變大嗨秀」。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與此同時,在沉浸感體驗的打造上,除形式上的貼近外,節目更側重聽覺、視覺、感覺短時間內的進階全感官調動。每位嗨唱歌手出場前以標籤描述帶起現場與屏幕前觀眾的好奇心,猜測嗨唱歌手身份,登場時歌手聲音先出,一位「沙發客」拉桿後,「歡迎門」開啟,嗨唱歌手逐漸由背影轉正面進入觀眾視野,在每個表演開場不到30秒的時間內,聲、形、秀高強度的牽引著受眾的注意力,迅速將受眾帶入節目打造的沉浸解壓「烏托邦」。

更重要的是,《嗨唱轉起來》補足了短時長內容一直被詬病的無內涵短板,節目在感官刺激的基礎之上,包裹著多層正能量的傳遞。

首先,樂觀向上積極人生態度的傳遞。感官的沉浸爽感對壓力的疏散是一時的、短暫的,《嗨唱轉起來》不甘僅為負壓族們打造短暫逃離現實的「烏托邦」,更希望輸送長期有持續影響力的解壓力量。王七七的一首《我願意平凡的陪在你身旁》「媽媽炒的飯真香,管他吃完會不會胖,我寧願當一個醜八怪,積極又可愛……」用歌聲唱出態度,鼓勵著每個觀眾跳脫煩惱桎梏。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其次,不忘唱響主旋律,愛國情懷也在節目中有所表達與傳遞,來自中國臺灣的老鼓手楊克強一首《我的中國心》引發全場大合唱,轉盤牢牢鎖在C位,強大的支持率也反映著作為年輕受眾代表的現場觀眾高漲的愛國熱情。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最後,引領自我表達,嗨唱歌手能否留在轉盤之上,最終是否有機會參與跨年晚會取決於他們的表演是否能在60秒內直擊觀眾內心,無專業標準,沒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區分,它是觀眾內心感受的直觀呈現,也是自我喜好的表達。

所以我們看到騰格爾老師獨具一格的欣賞品味,大張偉直言「不用給我找藉口,我就是不太喜歡剛才這段表演。」可能是某句歌詞唱出了他們的心聲,也可能是聲線讓他們憶起了某個人……一瞬間的共鳴共感讓觀眾按下了認可鍵,在音樂裡尋到了解壓的出口。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嗨唱轉起來》最大限度利用了音樂的互動性,意在為負壓族打造週五之夜的放鬆減壓空間。補足和深化了精神層面的能量傳遞,使得短內容有了重量,有著對普通人日常負壓的細緻關照,更鼓勵著每個獨立個體用積極的態度疏解壓力,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與高光時刻。

《嗨唱轉起來》音樂互動的擴屏嘗試


1號結語

在節目新模式的研發之路上,湖南衛視從未停歇,面對傳統電視大屏被新媒體多面夾擊的困境,迎難而上,交出滿意的答卷。

《嗨唱轉起來》在形式上引入音樂互動思維,進行「電視化」開發改革,打造「宅嗨」式群「劃」短內容的沉浸體驗空間。

它的成功是跨屏融合挑戰的一次成功,不僅是內容和形式層面的簡單搬運,更是對觀看習慣和互動內核的「電視化」應用,面對並無電視機前看直播這一消費習慣的Z世代受眾,植入互動基因是電視大屏重啟活力的方法之一,它未來能走多遠,我們一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