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十幾年前,講述二戰期間蘇聯紅軍王牌狙擊手瓦西里˙扎伊採夫傳奇故事的戰爭大片《兵臨城下》曾紅極一時。其實,二戰中的蘇軍隊伍裡,有許多狙擊手的故事比瓦西里還要精彩。而這其中,女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裡琴科絕對是值得一提的一位。如果蘇聯像美國宣傳“美國夢”一樣宣傳“蘇聯夢”的話,柳德米拉當是“蘇聯夢”的代表人物之一。單親媽媽、工廠女工、同時讀高中,這三項如果壓到一個普通人的肩上,恐怕早就崩潰了。然而,柳德米拉不僅挺了過來,還在納粹入侵後完成了自我蛻變,成為了一名讓侵略者聞風喪膽的王牌狙擊手,譜寫了一段不朽的篇章。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如願以償

1916年7月12日,柳德米拉出生在烏克蘭白採爾科維(Bila Tserkva)的一個小村莊。在孩童時代,她是村裡公認的一名學習勤奮、成績優良的好學生。九年級時,柳德米拉全家搬到了基輔,她在那裡學完了高中,並在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之餘,柳德米拉經常去一家工人射擊俱樂部參加活動。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使她不僅練就了一手好槍法,更鍛造了她沉著冷靜、刻苦堅毅的性格,這對她日後成為一名王牌狙擊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段和平的歲月中,世界在柳德米拉眼裡是那樣的美好。她怎麼也不會相信,自己會在不久的將來走向戰場,並開槍殺敵。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24歲那年,柳德米拉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當時蘇聯著名的高等學府基輔國立大學,主修歷史學。然而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德軍大舉入侵的消息就傳遍了全蘇聯。戰爭初期,由於蘇軍猝不及防,損失十分慘重,致使蘇聯統帥部不得不大量徵召婦女從軍。

聽到祖國的號召後,柳德米拉沒有猶豫,她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徵兵辦,表示要加入紅軍。當時,負責徵兵工作的蘇軍軍官本來沒有瞧上她,但她以一個近乎標準的軍禮贏得了軍官們的青睞。經過一番討論,軍官們準備安排她去後方做一個通信兵,或者戰地醫護人員,但柳德米拉卻表示希望拿起槍,到前線去打擊侵略者,做一名真正的戰士。這個要求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吃驚不已,當時蘇軍雖然很缺人,但是還不至於讓姑娘到前線去和男人們一起摸爬滾打。儘管後來蘇軍先後有80多萬女官兵上了前線,但在最初,局勢還沒有嚴峻到那個程度。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聽完柳德米拉的話,軍官們笑了起來,問她:“你知道怎麼拿槍嗎?”柳德米拉馬上熟練地擺出了瞄準的姿勢,並自信地說自己是個神槍手。隨後,軍官仍試圖勸說柳德米拉到後方去,他們向她描述著戰場的殘酷和血腥,但卻沒有說動這個倔強的姑娘。最終,柳德米拉如願以償,來到第25步兵師,做了一名步槍射手。

初露鋒芒

入伍後的柳德米拉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戰,1941年8月,第25步兵師奉命保衛一個位於巴亞耶夫卡附近極具價值的山頭。柳德米拉接到命令,前去執行一項狙擊任務。可能是上級考慮到她畢竟是女性,端著刺刀直接衝鋒還是太危險了些,而狙擊手不用拋頭露面,相對安全點,所以就去幹狙擊手吧。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就這樣,柳德米拉帶著一個觀察員來到了預定地點。觀察員也是一個新兵,也是第一次執行任務。兩個人都緊張得不行,雙腿一直不停地打顫。不一會兒,柳德米拉鎖定了一個德軍軍官,瞄準鏡裡的十字對準了這個敵人的腦袋。可不知怎麼的,她就是沒法扣下扳機。其實這不難理解,雖然是敵人,但這個人畢竟和你無冤無仇,而且是第一次上戰場,所以換成是誰都會猶豫。可是,就在柳德米拉猶豫的時候,德軍發現了他們。一梭子子彈打過來,滿臉稚氣的觀察員犧牲了。親眼目睹了戰友的死,讓柳德米拉內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全都迸發了出來,她馬上開火還擊,擊斃了一個敵人。接著,她又快速調整槍口,鎖定了第二個目標。這次她不再猶豫,迅速扣動扳機,瞄準鏡中頓時出現飛濺的血花。首登戰場,柳德米拉取得了兩個戰果,她的狙擊手生涯也由此開始。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越戰越勇

隨後幾個月,柳德米拉隨部隊轉戰敖德薩。她經常帶著觀察員深入敵後,專挑德軍的軍官、通信兵、炮兵觀察員、機槍手等“高價值”目標下手,打得德軍心驚膽戰。在敖德薩作戰的2個半月裡,柳德米拉一共打死了187個敵人。當時,她使用的武器武器是1支帶P.E.4瞄準具的莫辛-納甘1891/30 7.62毫米狙擊步槍。這種靠5發彈倉供彈的單發步槍初速達2800英尺/秒,有效射程600米,是當時蘇軍武器庫中一款優秀的狙擊步槍。隨著柳德米拉的戰績不斷攀升,她引起了上級的注意。為了讓她更好地殺敵,上級為她升級了武器,換裝了可以半自動射擊的SVT-40狙擊步槍。有了這支“神器”,柳德米拉如虎添翼,戰績很快就飆升到了257人。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然而,光靠柳德米拉一人的神勇無法扭轉蘇軍在戰場上的整體頹勢。受迫於德軍強大的進攻壓力,蘇軍不得不放棄敖德薩,退守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雖然形勢堪憂,但柳德米拉的出色表現讓她很快成為了蘇聯家喻戶曉的戰爭明星。蘇聯最高統帥部在聽聞其事蹟後,對她進行了大力宣傳,以激勵前線士氣。由於擔心這位偶像級人物出現意外,蘇軍一度禁止柳德米拉去前線執行任務。可是隨著德軍對克里米亞的攻勢加劇,殺敵心切的柳德米拉便把命令當了“耳旁風”。在克里米亞戰場上,柳德米拉使自己的戰績上升到了309人,其中包括36名德軍狙擊手。德軍對柳德米拉非常忌憚,他們散佈消息,說如果柳德米拉願意投降,除了可以當大官外,還能擁有享用不完的牛奶和巧克力。戰時蘇聯的物資相當匱乏,包括食品在內的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實行配給制。別說牛奶和巧克力,連黑麵包有時一天都分不到一個。面對德軍開出的優厚條件,柳德米拉毫不心動,她用子彈作為回應,繼續在戰場上“大開殺戒”。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榮譽滿載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1942年6月,在一次作戰中,柳德米拉被德軍迫擊炮彈炸傷。由於此時的柳德米拉已經成為蘇軍的一面旗幟,有她在,大家的鬥志就在。一旦她陣亡了,那前線的士氣勢必會大受影響。所以,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下令蘇聯海軍不惜一切代價把柳德米拉撤出塞瓦斯托波爾。最後,海軍用潛艇將柳德米拉和一批傷員成功撤出,把他們運往後方休養。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傷愈後,柳德米拉晉升為少校,並榮獲了“蘇聯英雄”的稱號和金星勳章。隨後,她被安排前往美國,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熱情接見,成為了第一個被美國總統接見的蘇聯公民。柳德米拉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進行了巡遊演講,為蘇聯爭取更多的援助。演講裡,她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講述了蘇聯人民為抗擊法西斯做出的努力與犧牲,希望世界各國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支持蘇聯人民將戰爭進行下去。柳德米拉的演講十分感人,每次演講完畢,現場總能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她如何從學生轉變為一名狙擊手,狙殺三百多名敵軍,槍法天生?

回國後,柳德米拉在上級的安排下再沒有參加過戰鬥。因為倘若她陣亡或是被俘,對士氣的打擊將十分巨大,蘇軍無論如何不能讓她出現意外。儘管她仍希望再次拿起她的槍奔赴戰場,但她的戰績最終還是定格在了309人上。

此後,柳德米拉一直負責新狙擊手的培訓工作,直至戰爭結束。戰後,她留在蘇聯海軍效力,並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1954年,柳德米拉從海軍退役後,又在蘇聯軍事支援輔助委員會供職。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在莫斯科逝世,時年58歲。她被埋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和果戈裡、契科夫、肖斯塔科維奇等蘇聯的象徵一起,長眠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