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生活中的你,是否常常進入這種場景?

晚上臨睡前,想著明天一定早起,可到了第二天,鬧鐘想起,習慣性地按掉,半睡半醒的你想著,再睡一會兒,最後還是沒有早起。

定目標一定要減肥,一定要減到幾斤,但是一見到自己愛吃的東西,就把減肥計劃拋之腦後。也許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斷地下決心,然後又不斷自己打臉,而且常常懊惱不已。

前兩天我在粥左羅老師的文章,看到一句話:能夠持續地努力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天賦。我認為,粥老師說的這種努力,不僅是努力的心態和狀態,更重要的是行動,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執行力。造成以上兩種場景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太弱了。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01 那麼什麼是執行?

《執行力》一書中指出:“執行”不只是完成計劃,還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和策略。具體是說:凡是事情,都可以“執行”,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制定計劃、規劃戰略等都是執行的對象;制定計劃、規劃戰略,如未能按照要求的時間、水準完成,都是執行力不強的表現。

同時作者還把“執行”昇華為組織的一種文化,提出“執行力”隨著日久天長的磨礪,會逐步轉換為組織成員的本能、習慣,成為他們的DNA(基因),形成組織的執行力文化。

是的,執行力是可以被訓練的,不只是對於組織,對於個人也一樣,可以通過不斷精進和磨練,形成自己的習慣,如同每天早上洗臉刷牙一樣自然,可以形成“快、準、狠”的執行力,讓執行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在此之前,我並沒有覺得執行力如此重要,常常做事拖沓,很多時候臨近截止日期才去行動,很多事情只停留在想了,很多想法擱淺在腦海,卻想得多,做得少。

馬雲有一句經典語錄: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我覺得這句話來形容以前的我特別貼切。

但是自從寫作以來,我發現執行力尤其重要,也在刻意訓練自己。寫作特別是需要寫一些關於熱點的話題時,寫作水平是一方面,但是執行力才是搶佔先機的關鍵。

10月21日,粥左羅老師在他的公眾號發表了一篇《27歲年入千萬的李佳琦上熱搜:以為錢很好賺,是年輕人的最大錯覺》,截止到今天閱讀量已突破80w+。

粥左羅老師在文中提到,這篇文稿他早在熱點爆出之前就已經寫好,只是他在等待李佳琦的熱搜,這個熱搜比他預計的來得要早,他當天果斷髮布了這篇文章,預料之中成了爆文。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這篇文章贏的關鍵就在於熱搜一出,粥老師就發佈了文章,試想如果熱搜過去一個月粥老師再發布這篇文章,我想閱讀量不會理想,也可能熱搜已成為了過時話題。

這透露出粥老師的一種強而有力的執行力:計劃,高水準執行,靜待時機,快、準、狠發力,成就了這篇爆文,缺一不可。

粥老師在寫作訓練營透露,雙十一還沒到, 他已經準備好了兩篇關於雙十一的文稿了,這種執行力,更體現了他的未雨綢繆以及眼光。

所以,幹,是一種態度;幹,是一種膽量;幹,是一種能力;幹,更是一種眼光。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02 為什麼很多人缺乏執行力?

為什麼很多人聰明又有能力,但卻只有少數人獲得了成功?為什麼很多組織擁有偉大的戰略,但只有少數把戰略貫徹落實的公司成就了偉業?造成這一巨大差別的關鍵就在於——執行力。

而很多人遲於行動的原因:

第一,目標不明確。就像我最初加入社群,看到社群好友都在社群裡練習寫作,我也蠢蠢欲動,但是隻是想,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去寫作,所以加入星球半年,我都處於觀望狀態。因為沒有目標驅動,所以行動也無從談起了。

第二,因為沒做過或者不擅長而恐懼。我們常常會因為沒做過一件事而遲疑不前,就像我的兩位朋友,男孩一直喜歡這個女孩兒,但是喜歡了一年卻不敢表白,我偶然知道,女孩兒已經答應去跟別人相親了。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這個時候,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這個男孩,可是男孩太緊張了,還是不敢,最後我說:那你就等著自己心愛的人成為別人的女朋友吧。男孩兒這才有勇氣,當天去表白了女孩兒,兩人牽手成功。

第三,先完美再完成的思維固化模式。最近參加高階寫作變現營,每天都要更文,但有的小夥伴遲遲不動筆,原因是想列好框架,找到最好的素材再開始寫,如果找不到滿意的素材,就一直不動筆,結果兩天也沒能寫出一篇作業。

其實這樣的想法犯了很多人都會犯的錯,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準備完美了而去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美,這是一種思維邏輯的問題。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第四,沒有責任心。這是一個致命的原因,因為不認為事情緊急或者重要,所以往往錯過了很多機會或者釀成大錯。

第五,沒有用心或者沒有全力以赴的心態。有些事情,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只是沒有用心去想辦法。再拿參加寫作訓練營舉例,所有學員必須每天更文,這個過程對於寫作小白的我來說,有時候還是很痛苦的,因為不知道寫什麼,沒有素材,實在沒話說。

但是當我告訴自己,必須要在特定時間完成時,我開始網上搜索素材,注意力也開始高度集中,靈感也隨之而來。人,適當的時候就要給自己壓力,逼自己一把。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第六,明知而不為,沒有執行力的概念。有些人遲於行動,是因為對執行力沒有概念,知道一件事要去做,但是並沒有意識到早完成和晚一點完成的區別在哪裡,比如寫作追熱點,有的人寫作能力相當,但是沒有意識到熱點話題需要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想法只停留在了口頭上,未做的未知的還是在那裡,不會得到反饋和進步,所有的想法都等於零,最終成為南柯一夢。

03 如何訓練自己的執行力?

《執行力》一書中提到,馬明哲在談起對執行力的體會時說:“核心競爭力就是所謂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托馬斯·彼德曾這樣說道:“一個合格的戰略,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會導致整個戰略的失敗;有效的執行不僅可以保證一個適合的戰略成功,而且還可以挽救一個不適合的戰略,或者減少損失。”

所以,再完美的計劃,不如現在捲起衣袖開始幹;再偉大的戰略,不如立即行動幹起來。因為執行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你的業績與前途。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執行力有強有弱,那麼,如何訓練自己來提升執行力呢?

第一,樹立一個強烈要實現的目標。強烈的目標會形成強大的內驅力,促使自己行動起來。

就像我確定了自己要學習寫作這個目標之後,我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首先我買了粥老師的寫作課和書,報名了寫作訓練營,同時每天在社群練習寫作,直到現在,也已經能在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發佈自己的作品了。

第二,將目標細化,化繁為簡。很多人容易把問題複雜化,這樣很容易給自己挫敗感而遲於行動。將問題一一寫下來,各個擊破,更能給自己勇氣。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就像很多人學習寫作,剛開始就給自己定目標,每天寫兩千字的長文,很明顯這對於寫作小白來說,太具有挑戰性。

如果給自己定目標,第一個階段先每天寫300-500字的短文,那麼就很容易實現,當短文寫得好了,第二階段再訓練自己寫1000字的文章,寫得好了,再給自己定每天寫2000字以上的長文,這樣就更容易實現目標,也更加容易做到持續行動。

第三,設定截止時間,可以的話製作一個執行日程表。

設定截止日期,會給自己一種完成任務的緊迫感。對於上班族來說,如果每天九點上班的話,因為路上也需要時間,那麼自己就要設定一個最晚出門時間。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同樣的道理,要出門坐火車,趕飛機,都要設定一個最晚出門時間。但生活中,很多人經常踩著點出門,常常錯過了進站和登機時間。即使有的僥倖趕上了,常常也汗如雨下,像打仗一樣身心俱疲。

第四,轉換思維模式,先完成再完美。

做事的思維邏輯順序,一定是先去做了,才能發現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做得還不到位,通過做的過程中給出的一些反饋,才能具體去完善。如果一味要求完美了再開始,那麼很可能這個開始會被一拖再拖。

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第五,立刻行動。

立刻行動,是制勝法門,去做了,錯了也是對的,因為已經開始,而錯了就是一種反饋。

學生時期,我的班主任曾送給我一句話:理想的實現,只靠實幹,不靠空談。我至今難忘,與您共勉。行動起來吧,因為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都等於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