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養的長春花發芽了,需要施肥嗎?謝謝?

江山多嬌156108179


長春花是一種非常好養的花卉,它的葉片翠綠,花朵鮮豔,給一點水肥就能生長得非常的好,但是長春花發芽了,還需要施肥嗎?

家裡養殖的長春花剛發芽的時候一般不用施肥,因為栽種的時候已經施入了底肥,這些底肥能夠滿足新芽的生長,但是隨著植株的生長,需肥量也會增大,盆土中的養分已經不能滿足植株的需求,就要合理的進行追肥了。


如何給長春花施肥

  1. 栽種長春花之前要在盆土裡施入底肥,一般用發酵的餅肥、雞糞、羊糞等,也可以施入自己漚制的瓜果皮蔬菜葉子,這些有機肥料能使土壤更加的疏鬆透氣,有利於植株根系生長。
  2. 在長春花的生長期,植株生長的比較快,消耗的養分也比較多,所以在生長期要多施肥,一般一個月施2—3次肥料,但是施肥的濃度不要太高,施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為主。

  3. 在長春花開花之前,要停止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影響開花,這個時候要增施磷鉀肥,有利於植株孕育花蕾,多開花。
  4. 冬季氣候寒冷,長春花就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需肥量很少,因此冬季的時候一般不施肥,防止施肥造成燒根現象。

總結:給長春花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進合理的施肥,生長期多施肥,以氮肥為主;花前和花期施磷鉀肥;冬季休眠季節要控肥,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施肥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謝閱讀,我是豫南小平,想了解更多的養花技巧,別忘了關注我哦

豫南小平


長春花是我養過花裡面最好養的花之一,記住兩點就行,不能缺陽光和水。要想開花多等花長大後就要多修剪,修剪越狠,開花越多。




532694815青青


長春花發芽之後不要馬上施肥,因為剛發出來的芽比較脆弱,土壤裡的養分是足夠它生長的,如果想要施肥的話最好等到稍微大一點,我從移植和不移植兩個方面說一下吧。

1、移植

如果移植的話可以在盆土底部加一點有機肥,注意不要過多,因為長春花不是很喜肥,就算肥不足也可以長得很好,移植的話大概在長出來五六片葉子的時候移植吧。

2、不移植

如果種子不是很密可以不移植,直接在盆土裡種植就可以。也是等到長大一點,可以長個十片葉子左右再施肥就可以了,施肥的話可以在盆土兩邊挖一條小溝,裡面放點有機肥,或者噴施一點營養液也可以,也是需要注意下濃度不要太高。

所以說剛發芽是不需要施肥的,而且養護的時候注意下不要暴曬,剛發芽的小苗不耐曬,因為發芽的環境一般是陰涼通風的地方,要讓小苗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慢慢的接受陽光。

關於長春花發芽需不需要施肥以及養護就說這麼多,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晴天的養花日記


長春花剛發芽先不要施肥,等苗稍大一些,可以施點複合肥,開花後施磷鉀肥


花念


簡單回答,家裡養的長春花剛發嫩芽時,先不要施肥,先讓多日生長髮育,等到長春花芽粗壯時,再可以適量施肥。

一天肥量不可過多次,再多施肥,施肥過多容易燒芽,停止發育生長;施肥過少,不利於花芽生長。


周青如春


長春花多為播種育苗,也可扦插育苗,但扦插繁殖的苗木生長勢不如播種實生苗強健。

1、播種育苗

①採種時間:長春花果實因開花時間不同而成熟期也不一致,因此種子要隨熟隨採。果實成熟、顏色轉黑後皮易裂開使種子散失,故需及時採種。當看到果皮發黃,並能隱約映出裡面黑色的種子時,就要採收。

②播種時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0~25℃,通常在3~5月播種繁殖,多作一年生栽培。為提早開花,可在早春溫室播種育苗,給以20℃環境,春暖移至露地培育。

③苗床準備:苗床要選擇地勢高爽、朝南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基質最好用泥炭+珍珠岩按3∶1配製,也可用腐葉土,用500~600倍多菌靈液澆透,稍幹後翻鬆及平整土地,做成1.2米寬的畦面。

④播種技術:用撒播法播種,1000粒/平方米左右。播種後要用細薄沙土覆蓋,勿使種子直接見光,用細噴壺澆足水,蓋上薄膜或草簾以保持土壤溼潤,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後撤掉薄膜或草簾,逐步加強光照。幼苗時期生長緩慢,氣溫升高後生長較快。要及時間苗。為預防長春花猝倒病應每週用800倍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噴澆一次,連續2~3周。

2、扦插育苗

扦插多在4~7月進行,扦插繁殖時應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成苗嫩枝為插穗,一般選取植株頂端長10~12釐米的嫩枝,插穗長度以5~7釐米為宜。扦插基質選用素沙、蛭石、草炭的混合基質,在插條基部裹上一小泥團,扦插於冷床內,室溫20~24℃,經20天左右生根,待插穗生根成活後即可移植上盆。因為扦插繁育的苗木長勢不如播種實生苗,故在栽培上很少採用。

長春花種子每克在700~750粒之間。長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一年四季均可開花。但在長江流域因氣候太冷,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種時間主要集中在1~4月。播種宜採用較疏鬆的人工介質,可床播、箱播育苗,有條件的可採用穴盤育苗。介質要求pH值5.8~6.2,EC值0.5~0.75,經消毒處理,播種後保持介質溫度22~25℃左右。

育苗階段

第一階段:

播種後4-6天胚根展出。初期保持育苗介質的溼潤,不用施肥,溫度保持在25-26℃。長春花種子是嫌光性,在黑暗條件下能較好地發芽,需要用粗蛭石或黑色薄膜輕微覆蓋。

第二階段:

介質溫度控制在22-24℃,胚根一露出就要控制水分含量,介質稍幹後澆水可以促進發芽,控制病害。此階段需加強光照,使日照時間達到每天12-18小時,主根可長至1-2cm,子葉展開,長出第一片真葉。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小於0.75,子葉充分展開後可開始施肥,施肥用50-75ppm的14-0-14和20-10-20水溶性肥料,每七天交替使用。這一階段,在胚芽頂出介質後,子葉尚未展開時,應特別注意保持空氣中的溼度,避免因空氣過幹而導致種皮不能脫落,特別是在溫度較低時,更有可能發生。這一階段約持續7-10天。

第三階段:

介質溫度控制在20-25℃,溫度低於這一範圍發病的機會會增加,生長減慢。介質要保持見幹見溼,但不能缺水萎蔫。長春花需要溫暖而乾燥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利於植株的根系發育。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值小於1。施肥可每隔5-7天交替施用100-150ppm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肥料。這一階段約持續14-21天。

第四階段(7天):

介質溫度控制在18-20℃ ,當介質適當乾透以後再澆水,施用100-150ppm的14-0-14的水溶性肥料,加強通風,防止徒長。這一階段約持續7天。

移植/上盆

用穴盤育苗的,應在長至2~3對真葉時移植上盆。用12釐米口徑的營養缽,一次上盆到位,不再進行一次換盆。如果是用開敞式育苗盤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對真葉時,用72或128穴盤移苗一次,然後再移植上盆。

光照調節

長春花為陽性植物,生長、開花均要求陽光充足,光照充足還有利於防止植株徒長。冬季陽光不足,氣溫降低,不利於生長。

溫度控制

長春花對低溫比較敏感,所以溫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長江流域冬季一定要採用保護地栽培,低於15℃以後停止生長,低於5℃會受凍害。由於長春花比較耐高溫,所以在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經常在夏季和國慶節等高溫季節應用。]

水肥管理

長春花雨淋後植株易腐爛,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種植,介質需排水良好對於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則施肥宜採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以200~250ppm的濃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氣溫較低時,要減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為介質的,則可以用複合肥在介質裝盆前適量混合作基肥。當肥力不足時,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栽培管理

長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重點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莖葉腐爛病的防治。摘心的目的是促進分枝和控制花期。一般4~6片真葉時(8~10釐米)開始摘心,新梢長出4~6片葉時(第一次摘心後15~20天)進行第二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超過3次(超過3次摘心會影響開花質量)。長春花最後一次摘心直接影響開花期,一般秋季(國慶節用花)最後一次摘心距初花期25天,夏季最後一次摘心比秋季提前3~5天。

長春花可以不摘心,但為了獲得良好的株型,需要摘心一到兩次。第一次在3~4對真葉時;第二次,新枝留1~2對真葉。長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如果成品銷售不出去,可以重新修剪,等有客戶需要時,再培育出理想的高度和株型。栽培過程中,一般可以用調節劑,但不能施用多效唑。

病蟲防治

長春花植株本身有毒,所以比較抗病蟲害。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灰黴病等,另外要防止苗期肥害、藥害的發生。如果發生的話,應立即用清水澆透,加強通風,將危害降低。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茶蛾等。長時間的下雨對長春花非常不利,特別容易感病。在生產過程中不能淋雨。

基腐病

長春花發病症狀:主要危害莖基部,根頸部皮層及木質部變黑褐色,地上部萎蔫,嚴重時全株枯死。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尖鐮刀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天借灌溉水或雨水傳播,從傷口侵入,發病後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施用帶菌肥料易發病,連作或溼氣滯留髮病重。

防治方法:

1. 及時拔除病株燒燬。

2. 換用新盆土或經過消毒的盆土。

3. 避免施用帶病殘體和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作基肥。

4. 對初發盆栽病株和地栽病株及其鄰近健株通過灌藥加噴施來控制病害蔓延。可用高錳酸鉀500至1000倍液、或雙效靈水劑3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30%土菌消水劑1000倍液,或45%三唑酮多菌靈可溼粉1000倍液,或56%靠山分散粒劑1000倍液,連續噴淋4至5次,前密後疏。

黑斑病

發病症狀:危害葉和莖。葉片初為黑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為不規則的大斑,紅褐色,中心變灰白色壞死。隨著斑點增多、變大,整葉變褐枯死。莖稈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病,縱向發展為長條形黑褐色斑。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鏈格孢。病菌在植株病殘體上越冬,種子可傳播病菌,均為初侵染源。高溫多雨後發病嚴重。病菌以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 園藝防治:實行輪作,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及時清除病葉、病莖。

2. 藥劑防治:用65%代森鋅600倍液,或70.5%代森錳鋅600倍液噴1次,噴藥時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噴到。

黃化病

發病症狀:受病植株葉片黃化。

病原:植原體。其形態有球狀、橢圓狀以及不規則形等。這種多形菌體一般大小直徑為80~800nm。

防治方法:

1. 拔除病株。

2. 選擇健康植株作繁殖母株。

3. 防治傳播介體葉蟬,減少田間傳播。常用的藥劑有50%辛硫磷8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等。

花葉病

發病症狀:整株發病。葉上產生花葉症狀。植株生長不良,花上也產生斑紋,畸形。

病原:由黃瓜花葉病毒(CMV)侵染引起的病害。CMV的寄主範圍也很廣,可侵染45科124種植物。抗性不如TMV強,不耐乾燥。致死溫度為70℃10分鐘,稀釋終點為萬倍以上,病毒顆粒球狀。田間主要靠蚜蟲傳播。

傳染途徑:

1. 花葉病毒(CMV)主要在多年生宿根雜草上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

2. 春季這些越冬雜草發芽後,通過蚜蟲(桃蚜、棉蚜等)將病毒傳到受害植物上。在田間主要靠蚜蟲傳染,接觸傳染作用不大。

防治方法:

1. 及早剷除雜草,消滅傳染源。

2. 及時防治蚜蟲,減少傳染媒介。

疫病

發病症狀:葉、莖、花均可受害,病部初生灰褐色油漬狀小斑,擴展後成黑褐色不規則形斑,潮溼條件下病部生白色稀疏黴層,嚴重時致莖倒折下垂,葉片和花軟腐。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菸草疫黴。病菌隨病殘體土中越冬,適宜發病溫度28%,相對溼度高於85%,有利於孢子形成,相對溼度高於95%,菌絲生長旺盛。因此高溫多雨、溼度大是該病流行的條件。

防治方法:

1. 園藝防治:長春花喜溫暖、陽光充足和稍乾燥的環境,怕嚴寒、忌積水。如果地栽,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在陰處也可生長,但應嚴格控制澆水,儘可能保持盆土適度乾燥。澆水時避免頂澆和過度澆水。改頂澆為底部灌溉或坐盆浸水方式,也可在植株基部覆草,以減少澆水次數。低溫應注意澆水,勿過溼。

2. 藥劑防治:進入雨季後,在發病前開展預防性防治,及時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10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300~400倍液;發病高峰期噴灑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