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100萬元拆除繡樓重建,屋脊用獸頭磚雕,院內藏十米暗道


河南省林州市,劉氏莊園繡樓拆除重建,94.89萬元的修繕費用維護。

劉氏莊園坐落於河南省林州市南部五龍鎮中石陣村,位於村內南北主街道的中部東側,曾是清代乾隆年劉震峰及其兒子的宅院。現存建築群佔地1.44萬平方米,始建年代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十四年,後又歷經嘉慶、道光及民國年間三次大規模的修築。迄今有260餘年的歷史。

劉氏莊園整體建築坐落於中石陣村臥羊山下一個東高西低的半坡上,從西向東,隨地勢步步升高。四路較完整的院落有20多個四合院,其中主院10個,儘管有部分古民居被改建,但建築整體風貌尚存。

四路院落,東院格局曾遭破壞,現存第三院保存較為完整,又稱繡樓院,主樓高大恢弘,是整個建築群中體量最大、最高的建築,從繡樓可俯瞰整個劉氏莊園。繡樓院東廂房外藏有10餘米的石砌暗道,一人多高,進大門右轉通過暗可達繡樓。

繡樓東西長約15米,南北寬7米,基礎至屋頂高約15米,磚木結構,類色板瓦屋頂,五脊六獸磚雕,頂層為明樓、明簷、明柱、敞開式立面,五間相連。獸頭、龍吻磚雕。2006年,劉氏莊園列入河南省首批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築保護名錄。由於時間長久,文化保護意識不強,折舊建新、遷新棄舊,屋內的許多古傢俱、古屏風被變賣,一些有價值的石雕、柱礎盜竊販賣。

2016年2月份,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當地為繡樓申請文物修繕資金100萬元,來自山西的一家古建工程單位以94.89萬元中標,於2018年3月23日正式拆除繡樓開始修繕重建。石陣劉氏從清朝康熙至咸豐年間,共出過26位太學生、5位稟貢生、6位舉人、1名進士、4位知縣、3位州同、1位內閣中書。


“宅好人旺”是中國人幾千來對住宅文化的追求,從宮廷到民間,宅院多采用正偏結構,正院上高下低,中庭開闊。一般情況下,傳統民居也遵循長幼有序、等級分明的制度,正房比廂房高,主院的房子要比下代後輩的房子高。專業人士介紹,區分古建築年代,三方面大致可以確定,看斗拱,看屋脊,看裝飾圖案。

據說,劉氏莊園自從民國期間進行第三次大規模修築後,劉氏家族逐漸走向破落。建築的等級制度是中國古代建築區別其他國家民族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獨特之處,延續了兩千餘年,是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被列入朝廷的法典,違者不僅是違禮,而且還是犯法,重者可招致殺身之禍。

古人云,富不過三代,而劉氏家族連富了六代,但是在民國第三次大規模修築後卻走向破落;不清楚是否與繡樓院內藏暗道,繡樓是全族最高建築,屋脊磚雕用龍吻等這些玄機有關,有待專家解謎。【《建安視覺》發佈的照片,全部是IC photo簽約攝影師、人民圖片和光明圖片簽約攝影師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盜用必究!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