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怎麼施效果好?

用戶4248527341131


施用方法

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面肥,但作基肥和葉面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

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

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擴展資料鉀肥作用:

促進酶的活化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現已發現鉀是60多種酶的活化劑。因此。鉀同植物體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密切相關,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等。

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①提高光合效率;②調節氣孔的開閉,控制CO₂和水的進出;③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產物的流動。

促進蛋白質合成①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關鍵成份NO₃的攝取和運轉;②與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密切相關。

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鉀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系累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乾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

改善作物產品品質提高糧食作物蛋白質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櫚酸含量、薯類和糖料作物澱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纖維作物及棉花的纖維長度、強度、細度;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鉀肥是農作物必需的重要肥料之一。鉀肥能促進作物養分轉運、果實膨大、組織成熟、加快生長和提高抗性。那常見的鉀肥有哪些區別?該怎麼施用?在施用鉀肥時應該注意哪些?

  鉀肥

  常見鉀肥有啥區別

  硫酸鉀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作基肥、追肥均可,適用於各類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鉀作物,施用時應適當集中。

  硝酸鉀 白色粉末或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

  磷酸二氫鉀 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水,空氣中穩定。目前多用於浸種和根外追肥。

  生物鉀肥 可以用來拌種、蘸根,也可施入土壤中。施用菌劑實際上就是為作物根系接種,讓硅酸鹽細菌把根系周圍土壤中的鉀、磷、硅、鐵等元素釋放出來供根系吸收和利用。

  施用鉀肥注意啥

  因土施用 鉀肥應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從土壤質地看,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因作物施 用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鉀肥施用技巧

  合理搭配 對於菸草、糖類作物和果樹選用硫酸鉀為好;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高效經濟作物田可以選用硫酸鉀,一般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宜選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鉀肥施哪好

  需鉀作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時,最好葉面噴施。作物根系發育時,最好深層施。常用的保護性耕作將更多的作物殘茬留在土壤表層,也導致較高濃度的鉀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層而無法深入到土層內部。當土壤墒情較好時,這些鉀可以順利下滲,但當土壤乾燥時,就會限制鉀的吸收。由於作物為獲得足夠的水而向含鉀最豐富的土層以下更深處紮根,這種錯位會導致作物缺鉀。在這種情況下,深層施用鉀肥能夠顯著提高鉀的可用性。

  其他營養素的位置也決定作物根系能夠接觸到多少鉀元素。氮和磷能夠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在這些營養素濃度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會更高。將鉀肥與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溝內,可以增加根系與鉀接觸的機會。

  以上就是鉀肥施用技巧的一些介紹,大家在施用鉀肥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上方法,結合實際的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學施肥。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桂東妹子


鉀肥對果實類作物相當重要,鉀肥參與多種酶的活化,參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等合成;增加果實硬度,糖度和促進著色,是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元素,同時,鉀肥的使用是有技巧的,不同的鉀肥應用時期和應用方法是不一樣的:

一,硫酸鉀 :應用最廣泛的鉀肥,一種是做成硫酸鉀複合肥,當做底肥或追肥使用,含量高低不一,通用的三個15或三個16都不算高鉀肥,鉀超過18,20,一直到接近30,都是高鉀肥,注意高鉀肥不適合秋施底肥來用,適合膨果期追肥用,鉀的含量越高,使用時間越靠後,以免過早使用過高鉀肥,造成枝條老化,影響膨果。

第二種是水溶性硫酸鉀,只含52個鉀,別的氮磷都沒有,只適合臨近成熟,增甜上色使用,如果想提前衝施,那就要配合氮和磷,以降低鉀的含量。

目前大多數水溶性硫酸鉀是呈酸性的,多次使用注意調理土壤酸鹼度,也有部分進口的鹼性硫酸鉀,PH值9-11,適合酸性土壤使用,效果不錯。

二,硝酸鉀,衝施鉀肥應用最多的鉀肥,施入土壤呈中性,含硝態氮13.5,含鉀46,吸收速率快,膨果效果好,多做成不同高鉀含量的水溶肥出現,鉀含量從30到40多不等,膨果期使用,也要注意,越往後含量越高,以葡萄為例:剛坐住果,一次膨大期,適合使用20多個鉀,最好配合鈣肥,比如鉀鈣多,滿足膨果對氮鉀鈣不同養分的需求,而不會造成枝條老化,二次膨大期可以選用30多個鉀的水溶肥,也要配合鈣肥,膨大後期,就可以用40多個鉀的了,可以讓枝條老化,促進花芽成實。

是不是感覺有點麻煩?上哪買從20到30到40的高鉀水溶肥?沒事,可以用一款通用的40的高鉀肥,不同時期搭配不同的肥料比如平衡水溶肥,鈣肥使用,達到預想的含量就可以了。

三、磷酸二氫鉀:嚴格來說,磷酸二氫鉀不能劃入鉀肥行列,他有52個磷,大多定義為磷肥;不過同時含有34個鉀,適合膨大後期增甜上色使用,北方露天葡萄使用時間為7月底8月初,衝施結合葉面噴施,成實花芽、老化枝條、增甜上色;不建議使用過早,特別是花前我們習慣推薦使用一遍高磷水溶肥,但不能用磷酸二氫鉀,鉀含量太高,容易老化枝條,不利於膨大,平時使用只要注意膨果差不多了就可以,甚至葡萄下樹以後也可以使用,且不可過早。

四、碳酸鉀;鹼性鉀肥,含鉀56%左右,在市面上不多見,多為高檔水溶肥的添加使用,價位較高,使用時間多為上色期使用,吸收利用率高,還能增加碳元素,用量少,一般一畝地3-5公斤應用效果比較理想。

五;亞磷酸鉀:在國外多作為殺菌劑推廣,在國內也已很常見了,大多是做成葉面肥,起到控旺、防病、老化枝條的作用,歸類為鉀肥也不為過,以前我們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一起葡萄官網


鉀肥具有促進莖稈粗壯、提高光能利用,增強光合作用,增強植株抗逆性,提高產量和品質等作用,因此農作物栽培中離不開鉀肥,鉀肥不僅要科學使用,切實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還要最大滿足作物生長需要,才能效果最好。

鉀在土壤種移動性差,擴散速度慢,對於鉀肥一般要深施、早施和相對集中施在根系多、吸收強的土層中,這樣才能減少土壤重鉀的固定或流失,提高鉀肥利用率。同時作物一般在開花前需要吸收鉀肥較多,因此一般鉀肥作為基肥使用最好,或早期追施。由於鉀肥種類比較多,具體鉀肥怎麼施效果好一般還要結合看地、看天、看作物及生育期等進行。

看地施,一般對於土壤缺鉀或鉀含量不高土壤要多施,而鉀含量高要少施,或不施,當有機肥用量高,或土壤肥力高,要少施,有機肥使用不多一般要多施,對水田不宜使用硝酸鉀,鹼性土壤不能使用草木灰鉀肥,宜使用硝酸鉀或硫酸鉀或氯化鉀等酸性肥料,而對酸性土壤宜鈣鎂磷肥或草木灰等鹼性肥料,利於改善土壤酸鹼化性,提高鉀肥利用率。

看天施。多雨天氣鉀肥要少施,尤其氯化鉀肥料,避免鈣離子淋失,造成土壤板結,同時雨前也不宜施用草木灰、硫酸鉀等肥料,避免雨水淋失,而天氣乾旱地區,一般鉀肥宜多施。

看作物施。不同作物鉀肥用量不同,比如馬鈴薯、甘薯等需鉀量高的一般要多施,小麥、玉米鉀肥需求量低的要少施,對茶葉、菸草等氯離子敏感或不耐氯作物不能使用氯化鉀,要使用硫酸鉀或硝酸鉀等。對於作物生長前期苗期鉀肥宜根施,而後期,根系活力下降時,宜葉面噴施。噴施其中以硝酸鉀或草木灰等較好,而一般不宜噴施氯化鉀。

總之,鉀肥施用要結合鉀肥種類、土壤類型、肥力大小、作物、天氣、施肥方法及作物大小等綜合考慮,既要滿足作物生長最大需要,同時用肥又少,肥力利用率又高時為好。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首先要明白鉀肥的功能和特性,還要明白作物的生長期需肥特徵,然後才能有針對性的施肥,我只對葡萄知道的多些,就講講葡萄吧。

鉀參與光合作用並促進酶的活化,從而能促進作物養分轉運、加快生長,組織成熟和提高抗性。對於葡萄來說,鉀肥隨時需要,但不同的生長期需求量大不相同。

1.萌芽到開花,需鉀量基本來自於土壤的儲備,這時追喂速效鉀肥會讓枝條未壯先老,反倒會減緩鈣的運輸,影響生長,所以這時用複合肥或者用低鉀肥都可以。

2.開花到坐果,這時對磷和硼的需求量比較大,鉀也有需求但不多,萌芽前後喂得複合肥或者追的低鉀肥可以滿足生長需求。

3.膨大期,這是需鉀量最大的時期,但鉀含量要和樹體的使用量相匹配,鉀含量過高,發育果穗的同時就有更多的鉀來發育枝條,這時反倒會使枝條過早老化,不利於營養運輸也不利於果穗的發育。所以膨大期鉀含量一般控制在20--30之間,不宜過高和過低。

4.膨大末期到轉色前期,這時高鉀肥可以使用,配合磷元素可以為著色儲備更多的能量,同時鎖住果粒內的營養。

5.轉色中後期,高含量就不如高吸收量有意義,所以這時要用好肥,強化有機質的投入。

整個過程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有度得把握和祥一行的技術要求,這就是側重點施肥。精細化管理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一起葡萄


鉀肥屬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後溶於土壤溶液中呈離子狀態,鉀離子除被作物吸收外,還與土壤膠體上的陽離子發生代換反應,在中勝和石灰性土壤中可以形成硫酸鈣。旱田做基肥時應深施,做種肥時應種肥隔離,避免燒種,一般每公頃施75-112.5千克。做種肥時可以根據作物播種方式,採取條施或穴施,施入土層5-10釐米,施後覆,土。在水田施用不宜過深施後不要馬上排水以免流失。氯化鉀含氯47%,含鉀50-60%。氯在作物營養平衡中的作用是:參與光合作用,調節細胞滲透壓並影響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增強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調節氣孔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莖葉組織的發育。在酸性土壤中,氯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鹽酸,能增強土壤酸度。在中性和石灰土壤中,殘留的氯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鈣。所以單獨長期施用氯化鉀會引起土壤變酸,影響有益微生物活動。另外,氯化鈣溶解度大,鈣鹽易流失,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板結。所以,氯化鉀應與有機肥配合施用,不宜在鹽鹼土上長期施用,以免增加鹽分的濃度;忌氯化物不宜施用。


三農峰子


種植農作物,基本離不開鉀肥。至於鉀肥怎麼施用效果好,要根據農作物生長的時間段來確定,我們以種植較為廣泛的玉米為例。



種植玉米前,需要深耕地,這時就需用鉀肥做基肥。它的好處是提供玉米整個生長期中鉀元素的養分,為玉米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由於玉米生長較快,這時就要在兩棵玉米之間刨穴施用鉀肥,雖然在基肥中施用過鉀肥,但在玉米旺長期,基肥中的鉀元素滿足不了這個階段玉米的需求。如果不及時補充,將會造成植株下部的葉片變黃,邊緣乾枯,莖杆易倒伏,甚至整個葉片乾枯。如果採用澆水時,順水撒入的辦法施用鉀肥,一方面不均勻,另一方面鉀元素不易流動,玉米根系很難吸收到它的養分,所以儘量將鉀肥施用在玉米根系附近。

在玉米生長後期,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逐漸減弱,速度緩慢。這時補充鉀肥,需要噴灑葉面肥。它可以快速的讓頂部的葉片吸收,從葉片進入植物體,參與作物的新陳代謝。速度和效果都要比在地下施肥快得多。

總之,施用鉀肥時,讓鉀肥發揮最大威為,從而達到最佳果,需根據具體農作物、具體生長時間段來確定。


泰山農家人



鉀肥能促進作物養分轉運、果實膨大、組織成熟、加粗生長和提高抗性。但具體到生產實踐中,常見的鉀肥有哪些區別?在施用鉀肥時應該注意什麼……相信很多農民朋友還不太熟悉,下面內容梳理總結了鉀肥施用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為農民朋友科學合理施用鉀肥提供幫助。

常見鉀肥啥區別?

硫酸鉀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作基肥、追肥均可,適用於各類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鉀作物,施用時應適當集中。

硝酸鉀白色粉末或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

磷酸二氫鉀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水,空氣中穩定。目前多用於浸種和根外追肥。

生物鉀肥 可以用來拌種、蘸根,也可施入土壤中。施用菌劑實際上就是為作物根系接種,讓硅酸鹽細菌把根系周圍土壤中的鉀、磷、硅、鐵等元素釋放出來供根系吸收和利用。

施用鉀肥注意啥?

因土施用:鉀肥應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從土壤質地看,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因作物施用:施於喜鉀作物如豆科作物、薯類作物、棉麻和煙等經濟作物,以及禾穀類的玉米等。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合理搭配:對於菸草、糖類作物和果樹選用硫酸鉀為好;對於纖維作物,選用氯化鉀比較適宜。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高效經濟作物田可以選用硫酸鉀,一般作物大田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宜選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鉀肥施哪好?

需鉀作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時,最好葉面噴施,例如,棉花是喜鉀作物,在棉鈴快速生長期,根系輸送的鉀量無法滿足需求,靠近棉鈴的葉片中所含的鉀很快被耗盡。這時向作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彌補缺鉀狀況,提高棉絨產量。

作物根系發育時,最好深層施用或衝施,常用的保護性耕作將更多的作物殘茬留在土壤表層,也導致較高濃度的鉀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層而無法深入到土層內部。當土壤墒情較好時,這些鉀可以順利下滲,但當土壤乾燥時,就會限制鉀的吸收。由於作物為獲得足夠的水而向含鉀最豐富的土層以下更深處紮根,這種錯位會導致作物缺鉀。在這種情況下,深層施用鉀肥能夠顯著提高鉀的可用性。

其他營養素的位置也決定作物根系能夠接觸到多少鉀元素,氮和磷能夠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在這些營養素濃度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會更高。將鉀肥與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溝內,可以增加根系與鉀接觸的機會。


壽光雲凱農業


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面肥,但作基肥和葉面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

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

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擴展資料鉀肥作用:

促進酶的活化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現已發現鉀是60多種酶的活化劑。因此。鉀同植物體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密切相關,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等。

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①提高光合效率;②調節氣孔的開閉,控制CO₂和水的進出;③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產物的流動。

促進蛋白質合成①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關鍵成份NO₃的攝取和運轉;②與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密切相關。

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鉀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系累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乾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

改善作物產品品質提高糧食作物蛋白質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櫚酸含量、薯類和糖料作物澱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纖維作物及棉花的纖維長度、強度、細度;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蓉天農場


施用鉀肥注意啥?

因土施用:鉀肥應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從土壤質地看,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因作物施用:施於喜鉀作物如豆科作物、薯類作物、棉麻和煙等經濟作物,以及禾穀類的玉米等。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合理搭配:對於菸草、糖類作物和果樹選用硫酸鉀為好;對於纖維作物,選用氯化鉀比較適宜。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高效經濟作物田可以選用硫酸鉀,一般作物大田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宜選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鉀肥施哪好?

需鉀作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時,最好葉面噴施,例如,棉花是喜鉀作物,在棉鈴快速生長期,根系輸送的鉀量無法滿足需求,靠近棉鈴的葉片中所含的鉀很快被耗盡。這時向作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彌補缺鉀狀況,提高棉絨產量。

作物根系發育時,最好深層施用或衝施,常用的保護性耕作將更多的作物殘茬留在土壤表層,也導致較高濃度的鉀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層而無法深入到土層內部。當土壤墒情較好時,這些鉀可以順利下滲,但當土壤乾燥時,就會限制鉀的吸收。由於作物為獲得足夠的水而向含鉀最豐富的土層以下更深處紮根,這種錯位會導致作物缺鉀。在這種情況下,深層施用鉀肥能夠顯著提高鉀的可用性。

其他營養素的位置也決定作物根系能夠接觸到多少鉀元素,氮和磷能夠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在這些營養素濃度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會更高。將鉀肥與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溝內,可以增加根系與鉀接觸的機會。


鄉村小丸子的365


鉀肥是農作物必需的重要肥料之一。鉀肥能促進作物養分轉運、果實膨大、組織成熟、加快生長和提高抗性。那常見的鉀肥有哪些區別?該怎麼施用?在施用鉀肥時應該注意哪些?

鉀肥

常見鉀肥有啥區別

硫酸鉀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作基肥、追肥均可,適用於各類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鉀作物,施用時應適當集中。

硝酸鉀 白色粉末或結晶,溶於水,吸溼性小。

磷酸二氫鉀 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水,空氣中穩定。目前多用於浸種和根外追肥。

生物鉀肥 可以用來拌種、蘸根,也可施入土壤中。施用菌劑實際上就是為作物根系接種,讓硅酸鹽細菌把根系周圍土壤中的鉀、磷、硅、鐵等元素釋放出來供根系吸收和利用。

施用鉀肥注意啥

因土施用 鉀肥應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從土壤質地看,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因作物施 用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鉀肥施用技巧

合理搭配 對於菸草、糖類作物和果樹選用硫酸鉀為好;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高效經濟作物田可以選用硫酸鉀,一般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宜選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鉀肥施哪好

需鉀作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時,最好葉面噴施。作物根系發育時,最好深層施。常用的保護性耕作將更多的作物殘茬留在土壤表層,也導致較高濃度的鉀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層而無法深入到土層內部。當土壤墒情較好時,這些鉀可以順利下滲,但當土壤乾燥時,就會限制鉀的吸收。由於作物為獲得足夠的水而向含鉀最豐富的土層以下更深處紮根,這種錯位會導致作物缺鉀。在這種情況下,深層施用鉀肥能夠顯著提高鉀的可用性。

其他營養素的位置也決定作物根系能夠接觸到多少鉀元素。氮和磷能夠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在這些營養素濃度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會更高。將鉀肥與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溝內,可以增加根系與鉀接觸的機會。

以上就是鉀肥施用技巧的一些介紹,大家在施用鉀肥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上方法,結合實際的條件,合理地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