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時為什麼會富一批人?

小明明in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但是,我要糾正你的問題,不是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了一批富人。而是可能相反,正是這批人導致金融危機,而他們的趁虛而入也造就了他們的富有。


1992年大鱷索羅斯使英國央行破產,使英國陷入金融危機

我以一個簡單的說法來解釋索羅斯如何使英國央行破產。簡言之,那時,歐盟國家的利率需要與德國的利率掛勾,德國高利率時,其他國家也要跟著高,是這樣的道理,英國也不例外。

英國搖搖欲墜,被索羅斯看見漏洞

1992年7月德國在七國首腦會議時決定加息,對於經濟好的德國而言,加息合情合理,因為有舒緩經濟之作用,但對於英國這個經濟不好的國家而言,就嚇一跳了,因為英國的經濟低迷照道理應該要降息,不能加息,但因為要與德國掛勾,所以也是無可奈何。當然,這樣硬著頭皮的英國,它的英鎊也是搖搖欲墜,而索羅斯看準了英國的漏洞,同時煽動身邊的朋友和國際炒家放空英鎊,英國以外匯儲備買回英鎊,以作抵抗,沒錢了,就問國際銀行借。

最終結果

索羅斯勝出,獲利十億美元,英國經濟淪陷,外匯儲備用盡,央行破產,而索羅斯成為了富人和名人。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梅傑在議會上公開指責:

這些所謂的大鱷,根本就是魔鬼,踐踏平民的血汗錢來使自己裨益。


索羅斯也針對約翰·梅傑的指責回應:

有些國家犯了經濟上的大錯自己不敢承受,卻指責那些發現漏洞的人。

所以,索羅斯直至今天,都強調投機的核心是要以漏洞尋找獲利機會,這一點不無道理。


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的大鱷索羅斯

  1. 索羅斯借入2000億以上的港幣,聯合同夥和炒家放空香港期指,對香港作出第一次進攻。
  2. 索羅斯與炒家再放空四百多億港幣作第兩次攻擊,香港當局以外匯儲備防禦。將匯率抵抗在1美元兌7.75港幣之上,局勢不相上下。
  3. 香港當局和一眾大鱷在貨幣、股市和期貨市場不斷作戰。 1998年8月7日,香港股市因不佳大跌,大鱷們繼續放空,港股暫且穩定在7000點以上。簡言之,大鱷們放空導致價格急跌,香港當局又買回來導致上升。一跌一升兩股勢力不斷抗衡。大陸當局全力支持香港匯率制度,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中資機構參與護盤,這起了決定性作用。
  4. 最終,香港護盤成功,擊退了索羅斯等人,索羅斯的同夥有沒有虧損我不知道,但很多人都傳言索羅斯這次損失慘重,其實不然,索羅斯在放空期指的部位時早已獲利巨大,即使後面的貨幣和股市戰輸了,他亦然有所獲利,而他所獲利的金額,之於索羅斯可能不算巨大,但之於我們這些中產階級的無產階段,可說是富裕至極啊!


回到正題,金融危機時為什麼會富一批人?你說呢?


澳門作家何卓倫


金融危機,大家如談虎色變。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次典型的金融危機,很多人應該還記得,那時候新聞上天天都是滾動播報金融危機的情況,上午說某某銀行破產,下午某某公司倒閉,有種沒完沒了的感覺,然後美股大跌,中國股市也跟著跌,本身在2007年我們的股市就跌了不少,2008年又接著,損失慘重。

但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例外發生,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受傷,必然有人受益,危機就是危中有機,對有些人是危,而對有些人就是機。在危機中股市是反應最明顯的,因為股市變現快,危機發生,大家一起跑,容易引發崩盤,連環下跌。這個過程中,做空機構自然就可以大發橫財。

美國有一部電影《大空頭》,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操縱CDs市場,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另一類發財的人,就是手握巨大現金的人,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會有金融機會出現擠兌,需要救助,還有些公司因資金鍊斷裂面臨破產,但實際上這些公司如果解決了短期的資金問題後,依然有很強的盈利能力。

在這個時候,金融巨頭們會出手緩助,但是代價是進行收購,而且是以極低的價格收購,有些公司收購價只有10%。在政策對整個金融系統進行干擾後,會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緩解危機,當危機過後,金融市場重新恢復秩序,低價買入資產的大鱷們就大發橫財了。

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我們所熟知的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為多家藍籌公司提供了救命資金,包括高盛集團和通用電氣公司。最終,伯克希爾從金融危機期間的投資賺取了超過100億美元。


財經宋建文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一次財富轉移的過程!

歷史上其實有8次較大的金融危機,有的人會在金融危機裡面財產縮水,也有一部分人,會在金融危機中財富暴漲!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為什麼有的人會在金融危機財富縮水,而有的人會財富暴漲呢?帶著這些問題,我給大家一一解答:

1:2007年3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界金融公司因無力償還84億美元的債務瀕臨破產,當日美國第三大股指君暴跌2%左右,之後30餘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被迫停業,演變成了刺激抵押貸款的系統性危機,但此時還沒有對金融體系造成較大的衝擊,人們也沒有足夠重視,美國方面也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最後導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的兩支對沖基金出現鉅額次級抵押貸款投資虧損而申請破產,人們依然不相信這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此時的美聯儲出手相救,不過已經是強弩之末,隨後蔓延到股票市場。

2:2007年7月已經從美國影響到了德國、法國、日本等金融機構,次貸危機開始席捲全球,不過此時還沒有到引發金融中心的階段,到了2008年5月,次貸危機持續惡化,影響到了房地產市場,2008年9月15日名美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這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資銀行,這家158年曆史的老牌投資銀行轟然倒下,影響到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隨後,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有三家就“消失”了。2008年9月28日,布什宣佈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才慢慢開始恢復元氣。

3:最後,可以總結,金融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國實施的低利率房產政策,助長了房地產泡沫,最後導致金融體系的崩盤。

4:而具有遠見的投資者,在當時已經提前將資產轉移,做其他投資,那麼就能夠低於這次金融危機,別人資產在縮水的時候,就相當於你財富升值了。


蔣昊說經濟


金融危機時造就富人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能準確判斷金融危機來臨時,運用一些金融工具做空獲利,例如:做空股指期貨,做空貨幣,做空股票等,在金危機前佈局做空獲利。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索羅斯就是這麼幹的,通過做空獲利。2008年美國暴發金融危機高盛也是通過做空獲利的。當然,能在金融危機暴發前準確預測並勇敢做空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只有頂級的金融機構或頂級的投資大師,才有這種膽識和能力。

另一種是在金融危機到來前,能保住財富的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暴發金融危機之前總有些跡象,有的人獲得了這個地區或國家即將暴發金融危機的信息後,就通過轉移資產到別的國家去的方式將資產保護起來,或者將資產變成能保質的財富,例如:黃金或者歐元,或者美元之類的,這樣就可以在暴發金融危機時,本國貨幣貶值,本國的各類的資產貶值的情況下,自己的財富沒有貶值,還增值了。當本地區或者本國的金融危機過後,再炒底本國資產,以此獲得財富。 無論是那種方式在金融危機獲得財富,都是需要非常專業的判斷能力和堅決的執行能力的,當金融危機來臨前最頂級的金融專家就顯得非常重要。其實現代社會,任何時候頂級的金融專家都非常重要。在平常的情況下,大企業、大財團需要頂級金融專家的指導,普通企業更加需要頂級金融專家的指導和幫助。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

誠邀全國各地有資源的合夥人合作。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巴菲特經典語錄


在我們所瞭解的金融危機中,金融危機這個詞一直伴隨的是經濟蕭條,企業倒閉,財富縮水等等負面影響,然而,在真實的金融危機中,還會有那麼一批人竟賺的盆缽體滿,這是那一批人呢?

我們都知道金融危機是行業洗牌,資產二次分配的一個過程。

回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全球大宗商品,股票,大幅殺跌,破產倒閉的公司更是數不勝數,多少投資人一夜血本無歸!在強烈的暴風雨之下醞釀的不只只是風險,還有很多機會。

很多金融產品都有做空機制,大宗商品,現貨期貨,股票也是可以做空的。俗稱“買跌”。包括A股,可能有些人不知道,A股的融資融券也是可以做空股票的!

這時候一些有遠見的人呢提前佈局,再危機來臨時便大幅做空,割起韭菜來真是不要太爽!很多業績不好的企業都會面臨破產倒閉,當恐慌情緒達到峰值,也會誤傷很多優質企業,這些人手握大量資金抄底績優股,等市場回暖之後,帶來的回報更是豐厚。這是第一批富的人!

第二批呢,就是緊跟政府政策調控的這一批人,如中國的開發商!

在發生金融危機之後,多數國家首先會自救,打開印鈔機,刷刷刷印錢就是了,通過這種方式來轉移風險,當然這樣勢必會造成一個結果,那就是通貨膨脹,錢不值錢,那最後受傷最嚴重的還是我們普通老百姓!


先知大老爺


影響至深,波及最廣的金融危機是2007~2011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在長達四年的危機中,除黃金以外的其它的資產都在貶值,包括貨幣、債券、股票、房價,還有銀行倒閉,金融機構關門。在危機期間,市場確實製造了數以萬計的破產者和窮人,很少有人在金融危機由淺入深的階段了,賺到錢變成了富人。但是,資產的大幅度貶值,卻給富人帶來了賺錢的機會。這是不容置疑的。

我們先來看兩個代表性的市場在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

一,國際黃金現貨市場。

從2007年8月開始,國際黃金現貨價格在延續其前的上漲的態勢,從每盎司639.82美元上至1032.65美元,然後轉入了下跌過程,而整個下跌的過程維持了近7個月的時間。

這個下跌過程也說明了,在危機到來之前,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來臨,對金融危機的概念是淡漠的。

(黃金現貨在進入危機爆發的初期走勢圖)

我們用粉色把2008年黃金下跌的過程圈起來,用以著重觀察這一時期的黃金價格的表現,和危機爆發的初期階段市場的情緒變化。

應該說,在危機的初期,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危機的來臨,還在拋售黃金。

直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佈破產和美林公司被收購後,金融危機向縱深發展,黃金避險急劇升溫,黃金價格開始了上漲。隨著金融危機不斷加深,其破壞力也在不斷加深,貨幣貶值,債券貶值,股市的下跌,黃金價格開始一輪馬拉松式的上漲。

黃金價格上漲抑制維持到了2011年危機結束。

黃金市場可能是唯一能夠在金融危機期間造富的地方了。可是,除了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們手裡擁有大量可支配的現金外,其它的人都在被金融危機所困擾,哪裡還有錢購買黃金呀!

所以,黃金上漲的機會只和少數人有緣,其他人都被拒之門外了。

二,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的表現。

與黃金價格走勢不同,美國道瓊斯指數在金融危機爆發後,開始了急劇下跌的過程。

(2007~2009年美國道瓊斯指數下跌的過程示意圖)

從2007年至2009年3月,美國道瓊斯指數從14198.10點至6469.95點,下跌了近7728.15點,跌幅達到了54.43%。市場一片風聲鶴唳,恐懼上升至極限,幾乎所有的股票的價格,都下跌至不足原來價格的1/10。

2009年2月19日,規模為7870億美元的美國經濟刺激計劃終於塵埃落定,這是美國自1930年“大蕭條”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刺激方案。

市場先知先覺者,開始大舉繳獲市場上的廉價的股票籌碼了。

而這一時期,巴菲特已經登頂福布斯世界首富榜,在他手裡有超過400億美元的現金。股票的價格大幅度下跌,給像巴菲特這樣的富人,和從事虛擬經濟的人給予了一個非常好的發財的機會。

如果說1973~1975年的石油危機,使巴菲特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麼2007~2011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巴菲特在上層樓,富得流油了。

股票下跌帶來了更多賺錢的機會,我是說富人。

窮人和低收入者成了金融危機中最大的受害者,失業是困擾他們的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沒錢歸還房屋抵押貸款,房子被銀行收回,不得不流落街頭。因為沒有錢購買商品,而不得不去救濟中心申領食品。

可以想見,連最基本的吃飯和房住都不能得到滿足的人,誰還會有錢去投資股票,股市的機會是屬於那些有錢人的。

財富不會損失,只能再分配或者轉移。金融危機把許多的富人變成了窮人,也使更多的窮人變得更窮,才使少數的富人變得更富了。你必須明白這一點。

<strong>金融危機發生,貨幣貶值成為金融大鱷和國際資本獵取獵物的主要方式。

美國股市是全球最發達的市場,還有期貨市場,黃金現貨和外匯交易市場,這些市場容納了來自全球的數千萬億美元的資金。

而金融大鱷在這些市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並不奇怪,他們也在耐心地等待其他國家市場上的獵物的出現,然後進行拼命地絞殺。

1998年,索羅斯和國際資本做空泰銖,使亞洲顯然了深重的金融危機。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從泰國開始,然後蔓延至整個東南亞,而後進入香港和中國大陸,最後波及俄羅斯,其中受傷最深的卻是印尼和韓國。

這場危機的主要表現就是本土貨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大幅度貶值。

在危機爆發之前,索羅斯從泰國銀行獲得大量的泰銖貸款,然後在泰國市場大肆地兌換美元,不斷造成泰銖貶值美元升值的事實,逼迫泰國匯率制度的變革,由原來的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

索羅斯用大量的泰銖兌換美元的效應發生了,泰銖開始貶值,泰國民眾加入到了兌換美元的行列,泰國美元儲備在短時間內告罄,泰銖貶值,美元升值。

索羅斯從容地用美元兌換泰銖,用少量的美元就歸還了銀行貸款,把大量的美元裝到自己的口袋裡。

隨後,索羅斯移師香港,做空香港,受到港府的狙擊。同時,索羅斯在俄羅斯市場失利,索羅斯退出了亞洲市場。

金融危機並沒有因為索羅斯的退出而終結,危機的危害卻在不斷加劇,直到用了很長的時間危害才得到了消除。

而其中以亞洲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為代價,以亞洲國家的美元儲備採訪為狙擊點,是一次對亞洲國家瘋狂的掠奪。(1997年~1998年美元對泰銖匯率走勢圖)

金融危機制造富人的原理主要是價格幅度的巨大的變化。

在觀察了幾個案例後,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金融危機期間,資產價格不論方向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現在的市場已不是一個單一做多的市場機制,而是雙向的交易機制。即使同一個市場,也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但是,在沒有金融危機的影響前提下,這些市場的價格可能相對平穩,價格的變化差還不足以製造出多大的賺錢效應。而金融危機卻會帶來資產價格大幅度波動,波動的價格差就會把有錢人變成更富有的人。

.2008年美國股市的下跌,因為金融危機的發生,創造了“911”事件後的最大跌幅。

.1998年美元兌泰銖上漲了2.55倍。

.2009年開始美國股市走了十年單邊的牛市。

.2008年至2011年黃金價格翻了超過一番。

資產價格在金融危機期間出現的較大幅度下跌,在金融危機結束後都出現一個修復的過程,造富效應不言而喻。

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首先是一個富人,你才能在金融危機中,要麼破產變成了窮人,要麼變得更加富有。

對於窮人,就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炮灰了。

現金為王,不是一句空談。不論是索羅斯和巴菲特,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期都是大量現金的擁有者,資產價格的貶值帶來的投資的機會好像就是為他們準備的。沒有幾個窮人能夠把握住這些機會,他們手裡沒有現金。這個世界有錢才會賺錢,金融危機給富人的也許就是機會,但給窮人的卻是財富的損失。

現在,你還會為這些津津樂道的賺錢的方式讚歎嗎?

不如在這裡留下您的贊吧!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這是因為在危機之前或危機之後,有的人發現了其中隱藏的機遇,勇敢的進行了投資。結果是命運的平秤倒向了他們,形勢果然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他們的投資獲得了成功。因此他們就獲得了豐厚的財富。

比如世界暢銷書《黑天鵝》作者塔勒布就是多次利用金融危機進行做空而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在金融危機來臨之前,就開始大量佈局廉價的期權一類的低價金融衍生品,以期望它們大跌而獲利。他的朋友看了他的持倉後說:除非飛機能撞上世貿大樓,否則你根本不可能獲利。

結果一切都應驗了。他這種押注小概率事件的方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是不止一次。

還有我們香港的首富李嘉誠也是在當時香港房地產極度低迷時,瘋狂掃貨大量的房地產和物業。結果幾年後獲得了驚人的財富。

很多的世界級投資大師都是在熊市和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頻頻出手購買股票和其它金融資產,最終他們大多都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危機中的機遇只等待有眼光、有勇氣的人。每次的金融危機都有一批這樣的人因此而發家致富。


孟可的思想空間


因為金融市場有種機制叫做空~


我是做外匯的,我們天天都在通過做空外匯交易賺錢!


做空講白了就是買跌,A品種100塊,你做空A品種,如果它跌倒80塊,就賺錢了!具體的做空原理如果想深入瞭解,去網絡搜索下就知道了!


金融危機必然是某個品種暴跌。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泰銖暴跌,越南盾暴跌.08 年次貸危機,美國股市大跌,那如果你剛好做空了這些品種就大賺了!就暴富了!


布林以交易為生


你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應該倒過來說:是部分人太富,所以才會導致金融危機。

發生金融危機的前提,首先不是財富不夠,而是財富向少數富人過度集中,導致普通人缺乏對金融資產的投資能力;其次是少數富人把金融資產的價格推的太高,導致金融資產喪失了流動性。

這也是金融危機爆發初期對普通人影響比較小,而中後期影響比較大的原因。

因為在泡沫頂端,絕大多數普通人是沒有參與“遊戲”的支付能力的,泡沫頂端的金融資產的估值是“虛擬”的,經過初期的估值“暴烈蒸發”,當金融資產的價格“相對便宜”的時候,流動性增加,普通人會進場“抄底”,少數富人會藉機“出貨”,然後進入金融危機的第二輪估值蒸發,這個時候才會對普通人的財富產生毀滅性打擊,才是“真實財富”的蒸發,才是危機深化擴散的實質性階段。

金融危機的第二階段之所以影響更嚴重,更廣泛,更深遠,是因為參與“遊戲”的普通人越來越多,“真實財富”快速的從普通人手中向少數富人手中“轉移”,而這部分“真實財富”是大多數普通人手中的短期可支配收入,是普通人資產結構中最具“流動性”的資產。

大量普通人“真實財富”的被“蒸發”,不但導致普通人進一步投資金融資產的支付能力下滑,為第三階段的金融危機埋下“伏筆”,同時也導致大量普通人由於手中缺乏“流動性”,進而導致短期消費能力被嚴重削弱,大量消費被“擠出”,進而導致CPI和PPI持續下滑,引發實體經濟因為消費者“有效支付能力”不足導致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導致實體經濟企業資本收益遞減,進而影響實體經濟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償債能力,也為實體經濟的債務危機埋下“伏筆”。

最終,因為大量普通人的“真實財富”在金融市場不斷被“蒸發”,導致消費不斷被“擠出”,導致實體經濟企業不斷髮生虧損,導致CPI和PPI持續回落引起“實際利率”不斷上升,導致實體經濟企業“真實負債率”飆升,導致債務違約大面積出現,導致金融機構壞賬率“飆升”,導致資本“外逃”,導致匯率波動,導致全面系統性風險概率越來越大。

而對全面系統性風險的預期,又反過來進一步影響金融資產的估值信心,導致新一輪“真實財富”的“蒸發”,就這樣進入惡性循環。

不過上述這一切邏輯,都是過去式,在有央行的時代,迄今為止,還沒有完整“再現”過,即便局部“再現”,也是央行為了“教訓”市場,給“市場”一點顏色看看,告訴市場,老虎不發威別當我是病貓,不要玩的太過分。


淪為之後


因為每一次的金融危機都屬於絕大部分行業的洗牌週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國內明顯洗牌的除了一部分的房地產之外還有能源方面的一些行業,以及一些娛樂傳媒行業包括自媒體最後的出現也同樣富裕了一批人。



很多人都覺得10年一次的金融危機是一個週期性的現象,08年之後18年和19年全球性的金融形勢確實不容樂觀,加上今年美股的徹底走熊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率先裁員潮都已經開始,如果後邊情形越加的嚴峻那麼製造業和服務業同樣難逃洗牌的命運。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從2008年之後開始突飛猛進的,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十年黃金週期吸納了絕大部分的社會財富。以當前絕大部分投資者所熟知的股票領域,金融危機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股票,08年A股市場1664應該是很多人所熟知的一個數字,其他的一系列個股更是慘不忍睹。

但機遇與風險並存08年之後漫長的發展週期能夠抓住那一波機遇的人,不管是房地產還是股票即使做不到財富自由也能率先一步邁入中產階級。所以說能夠抓住金融危機中少有的機遇,在此後的很長一個週期之內回報率都會相當的可觀,可惜我們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所能夠抓住或者發現機遇機會已經很少了,即使有時候發現參與門檻之高也令我們望而卻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