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菜餅的做法是怎樣的?

戀情聖子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小時候,我就愛吃奶奶烙的這個菜餅,長大後,有時候也會碰到賣菜餅的人,但總也吃不出小時候奶奶做的味道。

題主問這個菜餅是怎麼做的。黑嫂小時候是經過長期觀察的,因為我想著我長大了後天天自己做著吃,但自己現在做的也還不是小時候的味道。黑嫂在這裡說一下自己學到的做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需要什麼原料

一般情況下,菜餅只有三種料,就是韭菜和雞蛋還有面。面不能用發麵,比如中午準備做菜餅,就早上吃過飯後把面和好,然後蓋上一塊溼布在面盆裡醒兩個小時就好。

這兩個小時中,就是擇韭菜的時間。

等擇好了韭菜,面也醒好了,然後就該開始做了。這裡面還有個需要注意的點是,這個雞蛋跟包餃子的雞蛋是不一樣的,包餃子的雞蛋都是煎好攪碎,而這個雞蛋都是生的,直接磕破後倒在上面。

咱們下面說一下具體的做法。

二、怎麼做

現在之所以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是有很多菜餅裡面都放粉條,這個就不正宗了,小時候吃的都是純韭菜和雞蛋。

首先我們需要擀兩張麵皮,跟平時烙餅的那種麵皮是一樣的,一張鋪在下面,把韭菜均勻平攤在上面,然後就是向上面灑雞蛋了。

把雞蛋殼一頭打開個口,然後向韭菜上面淋,一般一張餅一個雞蛋,當然也有放兩個的,這裡放兩個常常會出現一個問題,因為淋完雞蛋後要在上面再蓋一層面皮,兩層面皮捏在一起,所以雞蛋多了,雞蛋清容易流出來。

兩張麵皮捏在一起後,就要開始烙。黑嫂小時候用來烙的叫“凹子”,現在都是用電餅檔啥的,烙好後是不能馬上吃的,因為裡面有生韭菜和雞蛋,加上是兩層面皮,所以烙好後要放在盆子裡,上面蓋上布悶一下,大約是悶十來二十分鐘。就是等剩下的餅完全烙完,然後開始抽下面最開始烙的餅切成三角形的開始吃。

哎!那種味道就提了,這個時候想起來仍然還是流口水!

寫在最後:其實,味道也許是沒有變過,只不過是小時候吃習慣了奶奶做的菜餅,所以當她老人家離開我去世以後,我個人感覺這輩子再也吃不到那樣的美食了。這吃的並不是一種餅的味道,而是對奶奶深深的眷戀和思念之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情在內心深處。這種感情,叫思念!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河南鄉下人舌尖上的最愛應該是農村的“菜饃”了。雖然飄零在城市很多年,但每當想起老家的菜饃,總是一種無法表達的幸福味道。

圖一、舌尖上的誘惑

媽媽不止一次說俺------生就一副沒福像,就愛吃那些“不著調”的東西。知女者莫如母。她這樣說,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俺打小,就愛喝媽媽燒的“紅薯茶”、吃媽媽擀的“芝麻葉面條”、再捎帶個媽媽塌的“菜饃”、就著媽媽自制的“醬豆”或“芥疙瘩”,那味道,真叫一個“絕”、一個“香”啊.....這些美味小吃,像個“魔咒”一樣,幾十年如一日的誘惑著俺,讓俺欲罷不能,尤其是那名不見經傳的“許昌菜饃”。

圖二、舌尖上的美食

在老家,像我這般年齡的80後閨女,大都會“溻菜饃”。那時農村的孩子,遠比現在孩子能吃苦,不大點就要學著操持家務----洗衣做飯抱孩子,過個星期天還要跟著父母去地裡薅草掰花叉捉花蟲幹農活......溻菜饃,不知道是幾歲學會的。印象中都是妹妹負責燒鏊子,燒的是“麥秸”火,常常燻得我睜不開眼,以至於每次都趕不上趟兒----俺這邊還沒烙好,她那邊鏊子已熱得冒煙,塌出來的菜饃十之八九都是“ou的”(指烤糊的意思)。而今,溻菜饃的技術也比之前熟練了許多。先是用小擀杖烙兩個烙饃,再把醃好的菜均勻攤在其中一個烙饃上,最後用手輕壓烙饃邊緣一圈使菜固定。俺這次溻的簡單,只放了一把小茴香,一小塊許昌老豆腐,5毛錢豆芽,蔥段少許,老家小尖椒3個,油鹽等。更多時候,俺都會再放些粉條,這樣不但吃起來軟香,而且醃製的餡料還不會有水份。

圖三、舌尖上的美食

俺花了10塊錢,總算是把閒置了兩個月的電餅檔修好了。人家維修工很奇怪地問俺,恁用這個東西,是去擺攤賣饃哩吧?

哈哈,俺要是失業了,就去路邊支個小攤,賣菜饃油饃去-----到時俺就取名“笑笑烙饃”。別做夢了,趕緊回到現實中。俺的電餅檔一修好,俺就馬不停蹄地擺弄著溻菜饃了----不但俺饞了,俺家先生也早想吃了。------把烙好的菜饃放入電餅檔中,加蓋,不用來回翻,兩三分鐘就能出鍋了。電餅鐺用起來方便,但溻出來的菜饃卻不及用“鏊子”溻出來的鬆軟。俺還是更喜歡吃用“地鍋”用柴火用鏊子溻出來的菜饃。

圖四、舌尖上的最愛

噴香噴香的菜饃,出爐了!滿屋子的菜香味,那叫一個誘惑啊!好想先拿一個,解解饞。想想,算了,兩手都是面,還是“溻溻”,再吃吧。

------使勁兒,先嚥了咽口水!

圖五、舌尖上的最愛

先生回來了,捲起一個菜饃就吃-----咦,俺咋發現恁越來越會做飯咧呀!

“臭貧!俺忙咧半天,恁都不說先讓俺嚐嚐?”拿眼楞著先生,抗議著。 “來,嚐嚐!嚐嚐!”先生把菜饃遞了過來,俺使勁咬了一大口,菜饃在嘴裡“翻不了身了呀”!

味道還不賴,外焦裡軟,帶著些許的辣味,過癮!

-----俺在心裡,狠狠地自我表揚了一番.....

圖六、舌尖上的農家小米粥

吃完菜饃,再喝碗南瓜小米粥,一頓既簡單又豐盛、既環保又可口的農家晚宴,就此畫上了句號。先生摸摸滾圓的肚子,說,以後,不能溻菜饃了。

咋咧?

一不小心,光吃多.....都是“舌尖”惹的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