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對大洋彼岸的美國,有著複雜的感情。一方面厭惡、反感他們的行事風格;一方面羨慕、欽佩他們的經濟、科技成就。

複雜的情感誕生出許多陰謀論。在歷史領域,最有名的一個陰謀論關係到美國的實際統治者。這條陰謀論認為,今天的美國被財團以家族的形式控制著。他們從鍍金時代,乃至美國建國伊始就存在於北美。以家族為核心單位,分割、蠶食美國的資本市場,成為美國的實際掌舵人。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當然這個陰謀論少不了羅斯柴爾德與共濟會的身影

受制於篇幅,本文無法對美國經濟進行全面剖析。文章主旨將立足於“家族式統治”的基調,來推演陰謀論的可行性。

諸子均分的資本家族

首先,我們先確定一個共識——人都是會死的。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不是一句廢話嗎?當然不是,因為它牽扯到本章的主題:由於壽命的限制,生前再富有的人都要面臨繼承者的問題。雖然,大資本家有著無產階級無法比擬的物質財富和生產資料。但是,他們的繼承體系與大部分民眾並無不同,都是走諸子均分路線。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傳言統御世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所謂諸子均分,即在沒有遺囑的前提下,將死者的財產均分給他的所有子嗣。在歐美,這是區分貴族與平民最大的標誌。資本家再富有也只是沒有頭銜的平民;貴族再窮困也有自己的爵位和頭銜。貴族的爵位只能由長子繼承,次子只能被稱為“sir”(通常翻譯為先生,貴族體系裡有爵士的意思),次子的次子更是降級為平民。無論作為貴族的爺爺多疼愛自己的小孫子,他都無法阻止孫子淪為平民的命運。從人情角度看,這種繼承法律無疑十分殘酷,但不可否認一些歐洲名門多虧它才能傳承千年。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重修後的阿倫德爾城堡。阿倫德爾這個頭銜可以追溯到公元1138年

資本家沒有此類待遇,除少量有幸通過婚姻成為貴族的幸運兒,大部分資本家依舊需要將遺產平分。假設你有一千億美元的資產,有五個子女(19世紀後,女性也有繼承權)。在沒有遺囑的前提下,你的商業帝國將被一分為五,第二代企業家分別持有200億資產。第二代或許生得多,或許生得少(早年的精英白人也不乏生育力強悍的存在),又多出20個子嗣。(平均每人4個後裔)那第三代所有人都只有幾十億美元可用,這還是計算了不動產、古董等無法直接套現的資產。學會基礎算數的人,應該能想象這是何等恐怖的遞減速度。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1885年建造的芝加哥保險大廈,被人視為鍍金年代的象徵

美國發展最快的鍍金年代終結於1900年,距今已有120年。平均30年為一代人,至今已有四代,平均一代3個子嗣(在當年算人丁稀薄),到今天至少81名直系後裔。再強悍的商業帝國,除以81後,都會與普通富人無異。

繼承的風險:遺囑與壽命

當然這些問題有兩個辦法解決:

1.資本家們主動採取優生政策,每一代只生育一個後代;

2.通過立遺囑,規定每一代只能一人繼承全部家產

前者已經被家族族譜(西方慣用家族樹)所證偽。沒有任何一個鍍金時代的資本大鱷會主動採取這種手段。而且,這種手段的風險十分高。畢竟,20世紀以前的醫療技術還不發達,未成年人的夭折率十分高。

典型的例子如亨利蘭·斯坦福。他曾任加州州長還是鐵路大亨。在那個年代,屬於標準的頂級資本家。可惜,他只有一個兒子,在成年前便夭折了。斯坦福無奈之下,只能將大部分財產用來建造大學。這所大學便是今天赫赫有名的斯坦福大學。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斯坦福建造大學的目的,是為了紀念他的獨子

“優生”不靠譜,“遺囑”也沒有更好。如果你的家中有姐妹兄弟,應當很能體會這一點。父母一旦極度偏心,對家族的凝聚力是致命打擊。更何況,這並非一次褒獎或者一個玩具,而是實實在在的千百億資產。人性在這一刻絲毫經受不起考驗。

來滬經商,併成為上海灘首富的哈同是典型案例。這個猶太通過房地產發家致富,並自掏腰包60萬兩用鐵黎木鋪設了部分南京路。在當年的十里洋場,有著無與倫比的聲望和地位。他死後留下$150,000,000的鉅額遺產,引發了曠日持久的財產訴訟案。甚至哈同在伊拉克的親戚都出來搶奪他的遺產,成為上海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白手起家並娶了中國妻子的哈同

政府幹涉與科技進步

上述幾點已經讓資本家不可能長期傳承,或者說長期霸佔美國的經濟市場。相比之下,更關鍵的是,美國政府也不願意讓某幾個特定的家族佔據市場。

誠然美國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聞名於世,可是它對資本家的錢袋子從來不“手軟”。美國在一戰期間,針對高收入人群徵收6%的個人所得稅,即收入超過50萬的個人徵收所得6%為稅收。須知一百年前能年入的50萬,本身就是大資本家的象徵,美國政府從中徵繳到相當的稅收。大資本家們固然通過各種手段規避,但其利潤不可避免會有部分以稅收形勢被政府拿走。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只有死亡與繳稅無法避免

到戰爭時期,這種針對富有人群的稅收會變得十分沉重。(注:美國總統在戰時享有極大權利)例如1918年,美國的最高所得稅率竟然達到77%。戰爭結束後的20年代,最高稅率逐漸降低到25%,但始終無法回到戰前的低水平。

經濟危機時期,總統也有權徵收超高稅收。羅斯福就因將稅率提高至75%,被大資本家戲稱“每天都吃烤百萬富翁”。二戰時期,羅斯福更是將所得稅提高至令人瞠目結舌的90%。

曾經的統治者:美國的資本家族為何逐漸失去影響力

萬幸美國本質是一個資本國度,深知若是稅收過高肯定會挫傷資本家的生產積極性。因此,到1964年,國會通過法案將所得稅降低至70%。之後長期沒有舉國大戰的美國將所得稅一路調低,今天只需要支付不超過35%的所得稅。企業本身的利潤,也只需要交納25%給政府即可。雖然,對經營能力不加的資本家而言,這依舊是個難以揹負的負擔。

結語

現在我們知道這則陰謀論有多可笑了。因為,它違背的是最基本的生老病死與人性。事實上,大部分的陰謀論者對人性與社會的瞭解都來自膚淺的想象。而善於用腦的人,只需要稍加思考就能破解困擾大眾許久的陰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