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和力量的區別是什麼,可以按訓練來劃分界線

都想通過健身得到一個好的身材。通常都會認為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強健的肌肉,就會擁有很多的力量。肌肉大力量大,這似乎看起來很合理。因為力量大也需要一定的肌肉量。特別是在健身的時候,力量和緯度都同時在上漲,因為對於肌肉的刺激也會引起肌肥大,而重訓本身也會使力量增大,肌肉和力量看起來是相輔相成的。但訓練時可以可以偏重一側,根據兩者的生理機制不同,可以就某一方向上發展。

肌肉和力量的區別是什麼,可以按訓練來劃分界線

先來看看力量的適應。力量的增長主要是因為肌動蛋白的增長,導致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加了。我們可以通過重訓之後的蛋白質來補充、增加肌動蛋白。要知道任何一項運動在開始的時候都是很難的,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完成動作。當你的技術越來越熟練的時候,你就可以提升更大的難度和重量。這就是運動神經元的適應,導致更多的肌肉單元被募集。募集信號程度越高,長時間訓練就會產生這樣的適應。簡而言之,你的身體結構會通過力臂槓桿原理,使肌肉在某一位置更容易爆發。

肌肉和力量的區別是什麼,可以按訓練來劃分界線

肌肉的增長和力量的增長很類似。肌肉蛋白和肌動蛋白也就肌纖維,而肌肥大偏向於緯度而不是力量。還有一種叫做肌漿肥大,也就是一種不產生收縮的蛋白,類似於糖原和肌漿細胞器物質導致的肥大。這也會影響肌纖維,比如厚度、直徑以及糖原的儲備。肌肉收縮的力量也會上升,也有一定不確定性。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哪種訓練可以更貼切增肌和增力。

肌肉和力量的區別是什麼,可以按訓練來劃分界線

對於增肌容量最重要的是組數*次數*重量。儘可能提升訓練容量,然後對容量進行漸進超負荷。可以增加強度,三者都是變量。某研究就讓一組訓練者每組100次,另一組只做2-5次。只要容量相等,兩組的增肌效果都差不多。而力量對於容量來的依賴性卻很小,影響力量增長的核心因素就是強度。雖然兩組的登機程度都差不多。但是研究發現就力量而言,低次數低組數在力量增長上進步要很多。

有一項研究發現,對於深蹲和臥推的力量,每組做1下的效果要比每組做5下的效果好。也就是舉得越重,對於力量的提升效果越好。常規的力量訓練大多都在85%~100%之間的1RM重量。很多人想同時提升力量和肌肉量。這需要一份更加平衡的訓練計劃,也就是找到強度和容量之間的平衡。或者你可以加強度和容量分開做。

至於增肌和增力的區別,背後也有其複雜的生理機制。但就訓練而言出發,就是增加強度和容量的區別。最後感謝收看,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和觀點可以留言,感謝你對一隻肌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