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去世出殯,農民為何不打工掙錢也要回來抬棺材?

新大風歌


在農村這樣的情況是有的,只不過目前由於工具的變化,很多的地方將抬棺材的出力活都交給了一些給人家辦白事的專業生意人,都是使用專用的交通工具,我們這裡主要是奔馬車,基本上都不需要抬棺材了。



但是儘管這樣,一個村裡,尤其是一個生產隊誰家有白事,就是在外打工的都要回來幫助辦喪事,原因是誰家能夠保證不辦喪事,就那我們這裡來說,我們管參與辦喪事的鄉親叫支事的,或者是管閒事的,帶頭的往往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做主管,誰家有喪事,家裡人就會親自到家裡去請,然後管閒事的主管就挨家挨戶叫一些有勞動能力的男人一起幫著主家辦好喪事。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鄰居家辦喪事,管閒事的主管到一家裡叫人幫忙,由於這家和主家鄰里不和,不願意幫忙,沒想到管閒事的竟然說出:我看您家就沒有事了,言外之意就是看你們家就不死人了,這個鄰居最後還是去了。

所以在我們這裡就是你再有事,一切都要為喪事讓路,更不用說在外打工的了,只要不是太遠都要回家幫忙的。


鄉里鄉韻


農村人去世出殯,農民為何不打了掙錢也要回來抬棺材?這個問題,在有些農村流行,我來說說。

在有些地方,近年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誰家有紅白喜事,只要還和村裡人通來往,那都是要回來幫忙的,實在抽不開身的,就要自己掏錢請人頂替自己去幫忙。大家可以想想,現在的農村還有幾個年輕人,特別是遇到白喜事,留在家中的老年人還有幾個抬的動沉重的棺材上山。

話說回來,這個和農村的沒落,大量的青壯勞動外岀有關。也許當我們的父輩、爺輩全部都百年後,這種習俗隨著農村人大批的外遷,可能以後也會沒有了。

我記得我父親從小就告戒我們,村裡有白喜事,不論和別人家有沒有請你,都可以主動去幫忙。因為誰家都會老人,誰家都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所以對於我父親的這些話,我感同身受。因為在農村,同村人互相幫助,是個非常優良的傳統,有遠親不如近鄰之說。


總之,題主說的這個問題,更加充分的反應了當地淳樸的民風,是一個非常優良的傳統,值得推廣。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有不同建議或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說小龍蝦


前天晚上我家衚衕口那家的老太太去世,雖然他家和我家無親無故,但是從昨天開始我爸和我媽都沒去上班,都去給他家幫忙。在我們這裡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一個村子的村民不管是有親戚關係還是沒有親戚關係,都會去幫忙,尤其是白事。但是並沒有題中所說的在外打工的農民不打工掙錢也要回來幫忙抬棺材,一般有親戚關係的才會從外面回來抬棺材,但是遇到紅事時很多人卻不會這樣,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家衚衕口那戶人家的老太太是在前天的半夜十一點時去世的,到了一點多他家才點炮告訴鄉親們他家的老太太去世了,昨天早上天剛矇矇亮,他家點完黎明炮之後爸爸便去了他家幫忙,一直到上午十一點才回來歇息一會,然後又去他家幫忙,一直到晚上。我家和他家的關係也僅限於鄰居,之所以他家老人去世後我爸我媽都會去幫忙,其實就是禮尚往來,因為誰家都有老人,生老病死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別人家白事自己去幫忙,反過來當有一天自己家有了事情,別人也會像自己幫助他家一樣鼎力幫忙。那麼為什麼遇到紅事時很多村民都不去幫忙,而遇到白事時大家都去幫忙呢?大家都知道,結婚定日子都是在很早之前決定的,所以在臨近結婚日子時,自己也會提前將要準備好的東西先準備好,以免到時候忘了東西,所以在結婚時也只有兩三天需要大家幫忙張羅一下。白事多是來的特別的突然,當家里老人去世時全家人都還沉浸在悲傷中,還要一邊處於極度悲傷一邊要照顧好前來悼念的賓客,如果此時有人來幫忙的話,那肯定是不勝感激。因為每家每戶都會遇到白事,也都是從那個艱難的時候過來的,所以大家都明白這份不容易,所以在別人家遇到白事時便都會去幫忙。
白事去幫忙好比雪中送炭,紅事去幫忙就好比錦上添花,和錦上添花相比,相信雪中送碳更會讓人感覺到溫暖,也會銘記於心。很多人都說現在農村人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淳樸,其實並不是這樣,在平日裡大家各自忙碌著掙錢養家餬口,但是在遇到事情大家便都會將工作放一邊,都去幫忙。你們那裡是這樣嗎?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小馬話三農


這是我們一個家族的爺爺老了,從老家堂屋要抬到村裡的祠堂放2夜擺酒,大概1里路左右,從堂屋裡抬出去都是自己家族的人抬的,孝子不抬棺的,我爸眼睛不看見,我提我爸跟5個叔伯一起抬的,剛起肩的時候不覺的重,在抬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感覺好沉,我後面還跟著一位伯伯,我就跟他說怎麼這麼沉了,他讓我別說話後面換他來抬了,我在後面給他扶著,到了祠堂他說抬這個不能說沉,越說越沉,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樣的說法




趙培鈞3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村裡抬棺材的時候,真是有點激動又有點害怕,那時我差不多二十吧,剛從外面打工回家,村裡就有老人不在,當地有個風俗第一次抬女的吉利一點,那個老人也正好是一個老婦人,所以家裡早早就的和我講如何太棺材。

我們村裡抬棺材一般是一頭八人,兩頭十六人,才能抬一個棺材,所以就要十六個得力男子才能抬得動棺材,因為抬棺材不是像電視一樣,兩個人一個一頭就扛走,村裡有專門抬棺材的模具,把棺材固定在架子裡面,然後由十六人抬起到山上埋。

並且在抬的過程中,孝子還跪在路中央,讓我們抬棺材的人從他兩邊走,棺材就從他頭上過,這叫跪背,一跪死者、二跪幫忙太棺材的人。

人的一生中在農村也許就只有三件大事,第一生、二是結婚、三就是死,死者為大在農村比較提現出來,在抬棺中也照樣表現出來,只要棺材離地後不到下葬的墓地,抬棺的人是不能放下的,如果你真的很累、或則吃飯喝酒喝多了,主人家會考慮換你出來。

但是你在抬棺材中無事生非,故意跌倒到的人,主家也會記住你一輩子的,誰都逃脫不了死,所以你整別人就是整你自己。

孝子會在出殯的前一天到你家磕頭請求你去幫忙太棺,一般沒有什麼情況是不會拒接的,除非別人不知道,那你就說出來別人會體諒你的,如果因為打工或去外面幹活而拒絕別人抬棺,估計你家有人不在世,別人也不會出面幫你抬了,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拒絕抬棺的,你如果有急事可以轉告你朋友或者你兄弟代替你過去抬。

棺材從家裡到墓地一路都是由抬棺的人負責,到墓地後大家都散了,主人家會跟你磕頭說句“辛苦了”的話。然後發一包煙給你裝著抽基本抬棺材的任務就完了。

在農村注重抬棺,如果你和主人家平時有點小矛盾,別人磕頭請你,你就得去,如果不去就顯得你沒禮貌,但比較大的矛盾誰也不會請你的,總之無論你在哪裡,只要村裡人有老人不在世,他給你家磕頭請你抬棺材,你就必須得去。





說事鄉村


我家奶奶生前的最後幾年身體一直不太好,一直居住在鎮上叔叔家,直到去世。當時為了方便,所以連喪事也在叔叔家給辦了,辦完喪事後出殯時,才用車子將靈柩運回老家,葬在了山上的祖墳裡。

由於水泥馬路只通到了山腳下,而我們老胡家祖墳卻在海拔三四百米高的深山裡。原先居住在山上的鄉親們全都已經搬家出來,那些崎嶇的山路平時根本就沒人走,已經荒廢了許多年,基本上都不能走了,就算重新將路砍出來,抬著靈柩在那些之字形的羊腸小道上也沒辦法走,因為彎多路窄,如果沿路走,很多地方彎都轉不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全靠鄉親們幫忙,二三十號人輪流抬著奶奶的靈柩,順著陡峭的山澗,拉的拉,抬的抬,後面還有人推,這才將奶奶的靈柩送到了祖墳那裡,讓奶奶得以安息。

在這些送奶奶出殯,幫忙抬靈柩的鄉親中,就有許多是放下了手頭工作,特地臨時請假回來幫忙的。(在這裡,我順便也跟他們道一聲謝!)

我們那是一個小山村,人不多,山卻多,所以生老病死都離不開一個“山”字。就連人去世後出殯,也被叫做“出門上山”。上山都是小路,有些地方甚至都沒有路,很難走。所以送去世的老人“上山”時,就得全靠人力抬棺,這種情況下光靠一家之力是根本完成不了的事情,因此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會過來幫忙,甚至包括那些出門在外,掙錢養家的青壯年也會回來幫忙,齊心協力,將去世的人送上山。

為什麼許多人會放下工作,不掙錢也要回來幫忙呢?

第一,農村社會環境所決定。

在農村,平時誰家有什麼小事情忙不過來,都是請鄰里鄉親幫忙,更何況人去世後辦喪事這種大事。再說,誰家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呢?今年別家有人去世了,如果你不回來幫忙,別人就會說閒話。到了你家有人去世時,別人一想當年你不回來幫忙的事情,心裡就會有疙瘩,不太願意過來給你幫忙。就算礙於情面來了,有十分力氣他給你使八分,恐怕到時候喪事也會辦得不太好看,這對主家是非常沒面子的事情。

第二,農村的傳統風俗和地理環境所決定。

在農村大多都是土葬,得讓去世的人睡在棺材裡再下葬。出殯時從家裡到墓地,好幾裡地的路程很正常,而且墓地都在野外,車子根本走不了,這種情況下出殯全靠人力,一副棺材幾百斤,需要十幾二十個人才抬得起。現今社會,青壯年在外面打工掙錢,村子裡留守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這種事情是使不上力的。因此鄉鄰人家有人去世了,有力氣的青壯年不回來幫忙怎麼行?

其實,以前農村辦喪事,鄉親鄰里之間都會主動過去幫忙。在我們那裡,燒火做飯,擺桌子洗碗,安排賓客,抬棺送殯,這些事情鄉親們全都可以給包圓了,大家都是互相幫忙,主家都不需要從外面請一個人。直到近年來,才有了一些紅白喜事團隊專門從事這些事情。


湘俚伢子


農村講究互幫互助,尤其紅白喜事,無關財富多寡,我舉兩個親歷例子,第一家,平時從來不參加紅白喜事幹活,只隨禮,他老婆過世,就愣沒有人抬,街坊都是隻隨禮不見人,後來是一家人磕了一條多街才勉強湊夠抬棺的人,而且一路還額外整了他家幾次(我們這裡風俗抬棺的累了歇歇,孝家要磕頭敬菸長跪等待起棺),第二家,九十年代賺了大錢的,一直風格就是眼睛在天花板上,誰都瞧不起,他爸過世他答應了他爸大辦的,準備了上百桌,最後就坐了二三十桌,沒人抬棺,只能骨灰盒自己抱去墳地的


亂彈80515261


都是老鄉給抬棺材。鄉里鄉親的。這就要看你的人緣兒了。有些在城裡當官兒的,不喜歡跟村裡人打交道。自己父母老的時候,就沒人抬。很尷尬。站在村口兒拿著煙。看見有人過來了,趕快攔住。說好話。這事兒我得碰見過好幾次。不管多忙,只要村裡人有事兒紅白喜事。我都會去上份子。幫忙。


用戶4623794521877


我們老家就是這樣,誰家有老人去世、孩子結婚,村裡各家各戶再忙都會派一個人回來幫忙。之前聊過這話題,普遍的一個觀點是,大家都想百年後落葉歸根,希望那時自己能留個好名聲,能有人把自己埋了。

【村裡有一戶人家總是不幫別人家忙,也不行禮,他父親去世時,全村沒有人去幫他們,也沒人去祭奠,背後全是指責他的所作所為的言語,沒辦法他們拿著煙挨家挨戶的求大家幫忙,最後才順順利利的把老人安葬了。】

我一發小去年結婚,關係也一般,同齡的不管多遠都回去了,行禮100,但來回路上的開支1000,可能就是長期形成的這種鄉俗民風的原因吧,個人覺得挺好的。


入世世人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農村,要是誰家裡有人去世後,都得有個出殯儀式,做為近親鄰居不去打工掙錢也要回來抬棺材,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在我們膠東一帶,對於紅白事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紅事要請,白事要主動。記得奶奶去世後,因為老人家九十三歲終老,按照風俗得排三殯,因此在家裡要放三天。這其間本家當戶的人都會來燒香、幫忙,不乏有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也會奔回來。女的幫著做飯,安撫親人,男人則幫忙辦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消戶口、訂馬訂庫,打墳等等。雖說現在實行火化,但是,發殯、起靈都需要十個八個人。這時,凡是本家本當的老爺們,大都會主動上前去抬。



記得當時有一個我應該叫叔叔的人,不主動上前幫忙,只是在旁邊看,被家裡主事的三爺爺說了一頓:“等你家有事看看誰去幫你辦?等你自己扛出去吧!怎麼這麼不懂事。”事後,那個“懶”叔叔的父親去世後,因為他,以前別人家事都不靠前,所以,真到了自己家裡有事了,人家也不主動,只能靠家裡主事的當家人去央求別人去幫忙。讓他的親戚和朋友們都覺得不理解:怎麼還得央求人做什麼事,而不是主動問有什麼事去做。


什麼事情,你都要自己先行在那裡,你做的好,大家都看的見,你對別人好了,別人自然會對你好。與人方便與自則方便。“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